第298章 安史之亂(5)顏杲卿

字數:5990   加入書籤

A+A-


    “天寶十五載正月初八,距離顏杲卿在河北舉兵,僅僅過去了八天。”
    李今越的聲音裏再無半分譏諷,隻剩下一種沉甸甸的悲哀。
    “史思明率領叛軍主力,從饒陽回師,兵鋒直指常山。”
    “當時的常山城,城防工事尚未修築完畢,那些臨時招募的義軍,甚至還沒來得及得到最基本的訓練。”
    “情勢危急之下,顏杲卿派出了自己的長子顏季明,讓他帶著血書,拚死突圍,前往太原,向當時李隆基緊急任命的太原尹王承業求援。”(何千年騙開太原後,安祿山沒有重視太原,沒留重兵駐守,劫掠府庫後就繼續南下,所以太原就淪陷了一會,因此李隆基才能緊急任命。)
    說到這裏,李今越的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她猛的一指李隆基,怒罵道“可那個王承業,那個你李隆基親手提拔的封疆大吏!他想的不是如何救援同僚,而是想著獨占顏杲卿起義的功勞!故意按兵不動,顏季明帶到太原的求援血書,就這麽被他扣下了!”
    李今越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難以抑製的怒火。
    “李隆基!你看看!你好好看看!這就是你用的人!這就是你治下的大唐官員!”
    而此刻,李世民的臉,早已黑得如同鍋底。
    太丟人了!實在是太丟人了!
    他李世民麾下的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李積,哪個不是為國為民的棟梁之才?
    可如今!這個孽障後來的朝堂上,怎麽盡是李林甫、楊國忠、邊令誠、王承業這等奸佞小人!
    而李今越此刻的語氣也是愈發悲憤。
    “最終,顏杲卿率領著常山的軍民,在孤立無援之下,頑強抵抗了整整六天六夜。”
    “一直到箭矢射光,刀劍卷刃,糧草斷絕,最終城破!”
    “城破之後,叛軍對常山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報複!手無寸鐵的百姓,誓死抵抗的義軍,被屠戮者,多達萬餘人!”
    “顏杲卿,與其心腹袁履謙,力戰被俘。”
    “而後,顏杲卿和袁履謙被押送到了洛陽,送到了安祿山的麵前。”
    光幕上的畫麵,隨之切換。
    洛陽宮殿內,安祿山坐在寶座上,指著階下被捆得嚴嚴實實的顏杲卿破口大罵“顏杲卿!你當初不過是範陽一區區戶曹!是我提拔你當的判官,後來不過數年,又讓你當上了太守!我待你不薄,你為什麽要反叛我?!”
    然而,階下的顏杲卿雖然衣衫襤褸,渾身血汙,但脊梁卻挺得筆直,他聞言竟是仰天大笑,笑聲中充滿了鄙夷與不屑,隨即對著安祿山怒目而斥!
    “哈哈哈哈!安祿山!你當初也不過是個營州城下偷羊的羯奴!是陛下聖恩,提拔你為三道節度使,恩寵冠絕天下!而你!你不想著如何報答皇恩,卻舉兵反叛,你還是個人嗎?!”
    “我顏杲卿,我食的是大唐俸祿,守的是大唐疆土!當的是大唐的官!與你這反賊何幹?!我感你什麽恩?!”
    “我今日,不過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罷了!恨隻恨,我不能親手斬下你的狗頭以謝聖上!”
    隨即,李今越繼續說道“顏杲卿的一席話,將安祿山氣得火冒三丈,他當即下令,將顏杲卿與袁履謙出去淩遲而死,《顏真卿傳》載祿山怒,縛之天津橋柱,節解以肉啖之。杲卿罵不絕,賊鉤斷其舌,曰"複能罵否?"杲卿含胡而絕。”
    隨即,光幕上,那慘烈的一幕,清晰地映入所有人的眼簾。
    李世民看著光幕上,劊子手的鋼刀一片片割下顏杲卿身上的血肉,可顏杲卿卻依舊麵不改色,痛罵不絕,頓時,一股無法言喻的悲痛,在他胸腔中炸開。
    他再也忍不住!猛的上前,一把將癱軟在地的李隆基從地上拎了起來,強行將他的頭扭向那血腥的光幕。
    “李隆基!你給朕看!你給朕好好看著!!!”
    李世民的聲音悲憤欲絕,眼淚奪眶而出。
    “你對得起他們嗎?!你對得起這兩位義士嗎?!你對得起常山郡戰死的萬餘軍民嗎?!”
    “他們遭受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是因為你這個皇帝貪圖享樂!因為你這個皇帝昏聵無能!你!你死後!你敢去見他們嗎?!啊?!”
    李世民嘶吼著,最後一句幾乎是泣不成聲。
    “朕……朕特麽不敢!!!”
    “砰!”
    李世民說完,一腳將李隆基狠狠踹開,而自己卻像是被抽幹了所有力氣,踉蹌著後退兩步,捂著劇痛的胸口,這個縱橫天下的帝王,此刻竟雙膝一軟,頹然坐倒在地。
    悲痛,無盡的悲痛,幾乎要將他的心髒撕裂。
    而另一邊,被踹倒的李隆基,看著光幕上那壯烈犧牲的忠魂,看著那被鮮血染紅的天津橋,他眼中的恐懼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洞的絕望。
    隨即,小玄貓也將他的禁言給解開了。
    此刻的李隆基,也不再為自己的斷指而哀嚎,他隻是癡癡的望著光幕,渾身顫抖不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當看到顏杲卿即將被鉤斷舌頭的那一刻,他所有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
    “不……不……安祿山!住手……逆賊!你給朕住手——”
    而當那一刻真的來臨時,他終於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喊聲。
    “啊——!!!”
    他看著這一切,看著顏杲卿和袁履謙這兩位大唐的忠臣,縱使被如此折磨卻依舊不屈,李隆基頓時瘋狂地捶打著地麵,涕淚橫流,聲音裏充滿了悔恨與絕望。
    “啊——!對不起……對不起……是……是朕錯了!是朕錯了啊——”
    “是朕,是朕對不起你們……對不起你們啊——”
    而這時,李今越緩緩地走了過來,伸手將悲痛欲絕的李世民扶起。
    她看了一眼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李隆基,眼神裏沒有絲毫波瀾,隻是淡淡地說道
    “李隆基,顏杲卿一家,三十餘口,皆死於國難,為大唐盡忠。”
    “而你,確實對不起他們。”
    在李今越看來,李隆基的悲痛,這最多隻能證明他還有點人性。
    畢竟,安史之亂,本可以不發生的,若非他後來的不作為,若非他後來的偏聽偏信,這一切本可以不發生的,而現如今,他在如何悲痛,又有何用呢?顏氏一門的忠魂,還能回來嗎?
    隨即,李世民強撐著身子,在李今越的攙扶下坐回椅中。
    他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礙,也不再去看地上那個仍在悲痛哭泣的人,隻是沉聲說道“今越,你接著說。”
    李今越歎了口氣,點了點頭,目光重新投向光幕。
    “在顏杲卿與袁履謙就義後,消息傳遍河北,剛剛燃起的抵抗火苗,瞬間陷入了低穀。顏真卿自然悲痛萬分,可他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當務之急,是如何重振義軍的士氣。”
    “就在這時,顏杲卿手下一名叫李萼的年輕人,對顏真卿提出了一個計策。”
    李今越頓了頓,繼續道“他說,清河郡囤有大量甲仗糧草,乃戰略要地,應先取之。而後,大軍當向西挺進,配合朝廷主力,拿下魏郡、崞口,與王師建立聯係。如此,便可徹底斬斷叛軍與其老巢範陽的聯係,賊軍覆滅,指日可待”
    光幕地圖上,一條清晰的進軍路線被標注出來,直指叛軍的生命線。
    李世民的目光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死死盯著那條線,心中的悲痛暫時被身為軍事統帥的本能所壓製。
    他緩緩點頭,沉聲道“此計甚好,釜底抽薪,直擊要害。這個李萼,是個人才。”
    隨即,他又皺起了眉“可計雖好,但義軍新敗,兵力不足,此計又該如何施行?”
    李今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笑意。
    “當時顏真卿一聽,也覺得是個好主意。他當時手上兵馬亦不多,卻依舊撥給了李萼六千精兵,拍著他的肩膀,讓他放手去做!”
    “而這個李萼,也確實沒讓人失望。他率領六千義軍向西挺進,途中,竟迎麵撞上了兩萬人的叛軍主力!兵力懸殊,李萼卻毫無懼色,竟主動對叛軍發起了猛攻!”
    “此戰,義軍大破賊兵,陣斬萬餘級!河北義軍,士氣為之重振!”
    “好!”李世民聞言,眼中終於有了一絲光彩,“以六千破兩萬,有膽有識,是員驍將!”
    李今越點了點頭“是啊,而就在河北義軍重振旗鼓之時,還有一支部隊,正朝著河北而來。他們的目標,正是剛剛被叛軍奪回的常山郡。”
    “這支部隊的將領,正是時任河東節度使的,李光弼。”
    光幕上,李光弼的名字亮了起來。
    “當時,攻下常山的史思明主力已經走了。李光弼趁機攻打常山,而常山郡內的百姓們,聽聞朝廷大軍終於來了,紛紛起義響應,殺了不少叛軍,還把安祿山放在常山的守將安思義給抓了,獻給了李光弼。”
    而此刻的李世民看著光幕上那些衣衫襤褸卻手持棍棒鋤頭奮起反抗的百姓,眼眶不由得再度濕潤。
    “李光弼將軍雖然連戰連捷,但他深知自己此前遇到的都是叛軍偏師,自己並未與安史叛軍的主力交過手。他也猜到,史思明得知常山再失,必定會率主力瘋狂反撲。”
    “於是,李光弼決定親自審問安思義。他告訴安思義‘你想活命,就老老實實告訴我,該如何對付史思明。’”
    “安思義為了活命,隻能老老實實回答。他說,安祿山的部隊大多擅長衝鋒野戰,不擅長持久攻堅。所以您隻要固守城池,用守城的辦法,消磨敵軍的銳氣。”
    李世民聞言,重重點頭,目光中滿是讚許“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不因小勝而驕,反能虛心求教於俘虜,此將,有帥才!”
    “正是如此!隨後,李光弼將軍立刻采納了安思義的建議,將部隊全部撤入城中,加緊構築防禦工事。”
    “果不其然,數日後,史思明大軍卷土重來。但他此時也犯輕敵冒進的錯誤,隻率兩萬鐵騎先行,而步軍主力皆被甩在後方。”
    “李光弼抓住戰機,令旗一揮,大戰一觸即發!”
    此刻。光幕之上,一場堪稱教科書般的守城反擊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