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安史之亂(6)都說了!猥瑣發育!別浪!

字數:6839   加入書籤

A+A-


    此刻的光幕中,常山郡前,史思明的騎兵黑壓壓的一片,如烏雲壓城,隨時準備對常山郡的東門發起衝擊。
    而這時,李今越的聲音適時響起“天寶十五載,二月十五日,史思明第一次攻城,他率先派騎兵衝擊常山東門,而李光弼早已用五千步兵組成方陣,嚴陣以待。城樓之上,五百神箭手引弓待發,其後,數千弩手分成四隊,準備形成連續而密集的箭雨,覆蓋燕軍鐵騎的衝鋒路線。”
    光幕中,隻見叛軍鐵騎在將帥的命令下發起了衝鋒,而就在他們衝入弓箭射程的瞬間,那城樓之上的李光弼令旗猛然一揮!
    刹那間,箭矢如蝗,遮天蔽日!
    衝在最前方的叛軍人馬,瞬間被射成了刺蝟,慘嘶著栽倒在地。後續的騎兵躲閃不及,頓時亂作一團。
    那看似無堅不摧的衝鋒陣型,在這片箭雨麵前,脆弱不堪,頃刻間便崩潰瓦解,狼狽地退了下去。
    “燕軍毫無還手之力,立刻潰退。”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不由得微微點頭“不冒進,不浪戰,以步兵結陣克製騎兵衝鋒,以強弓硬弩遠距殺傷,這是最穩妥,也是最有效的守城之法。這李光弼,用兵沉穩,調度有方,不錯。”
    然而,此刻李今越又緩緩說道“但史思明並不甘心,2月17日,他又重整部隊繞至城南,準備攻城。而李光弼,則立刻派出了五百輕騎出城接敵。”
    畫麵再度一轉,隻見叛軍重振旗鼓,繞到了常山郡的南門。
    隨即,城南門開,五百名唐軍輕騎魚貫而出,竟主動朝著數萬叛軍發起了挑釁。
    然而,當雙方一經接觸,唐軍輕騎便立刻佯裝不敵,調轉馬頭,向著一處看似平坦的沼澤地帶撤退。
    史思明見唐軍逃跑,以為是破城良機,當即親率大軍追擊,想要一舉殲滅這股唐軍,給李光弼一個下馬威。
    卻不知,自己已經一頭紮進了李光弼精心布置的陷阱。
    當叛軍半數人馬衝入那片泥濘的沼澤地時,行動瞬間變得遲緩,而就在此時!
    埋伏在沼澤兩側的三千唐軍弩手,同時現身!
    “當叛軍半數進入沼澤區時,三千唐軍弩手同時發射。”
    隨即,又是一陣密集的弦響,無數的弩箭撕裂空氣,叛軍在泥沼中行動不便,成了活靶子,慘叫聲頓時此起彼伏,人馬皆被射穿!
    “隨後,李光弼又下令點燃預先埋設的火油罐,形成火牆阻斷退路!
    轟!
    隻見烈焰衝天而起,一道火牆徹底封死了叛軍的退路。
    陷入絕境的叛軍徹底瘋狂,人踩人,馬踏馬,火光、血光與泥沼交織成一片煉獄。
    “火起,賊騎自相蹈藉。”
    “而後,午時,李光弼派出騎兵從側翼殺出,重創了敵軍。”
    隨即,光幕中,唐軍的戰馬如一道淩厲的閃電,狠狠地刺入了叛軍混亂的陣型中。
    史思明在亂軍中被一箭射中,翻身落馬,幸得親兵拚死相救,才撿回一條性命,倉皇逃竄。
    李世民看到此處,心頭一振,眼中滿是激賞。
    “隨後,唐軍追擊一百七十裏至九門縣,沿途斬殺叛將何千年、高邈、謝萬歲。此戰,斬首八千級,繳獲戰馬五千匹,唐軍大勝。”
    看著光幕上唐軍高舉的旗幟和歡呼的士兵,李世民緊繃的身體終於放鬆下來。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眼中滿是壓抑不住的讚賞與欣慰。
    “好!好一個李光弼!”李世民一拳砸在扶手上,聲音裏帶著久違的振奮,“誘敵深入,巧用地形,火攻斷後,側翼突襲!環環相扣,一氣嗬成!此子,有帥才,亦有將勇!是我大唐的好兒郎!”
    此前,顏杲卿之死,讓他對河北的局勢一度心如死灰。可李光弼這場堪稱完美的勝仗,又讓他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而此刻,李今越也是笑著說道“是啊,有如此將帥,又有顏氏兄弟那樣的忠臣義士,更有萬千奮起反抗的百姓,按理說,平定這場叛亂,應該是不難的。”
    “可惜啊……”
    李今越長長地歎了口氣,目光若有若無地瞥向地上那個蜷縮的身影。
    “總是有人,在關鍵的時候,昏招頻出啊。”
    李光弼在常山郡前上演的這場防守反擊戰,好不容易讓李世民那顆悲痛的心,得到了一絲慰藉。
    可他這口氣還沒完全舒展,就聽到李今越那句“昏招頻出”的話音。
    一陣熟悉的疲憊頓時湧上了李世民心頭。
    他現在甚至都不用李今越開口,就已經猜到了後續的劇本。
    為什麽!為什麽啊!
    為什麽這個孽障,總能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總能在他看到一絲曙光的時候,用最精準、最愚蠢的方式,親手將這一切葬送!
    看著李世民那副難受到極致的表情,李今越抿了抿嘴,繼續說道“唉,當時,李將軍在嘉山大勝後,乘勝追擊,將史思明的主力圍困在了博陵郡。”
    “但光弼將軍手中兵力有限,沒法強攻,雙方就這麽僵持了四十多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最終,史思明急了,開始發揮騎兵優勢,四處出擊,專門切斷唐軍的糧道。”
    光幕上,地圖的視角再次拉近。代表唐軍的補給線變得時斷時續,上麵不斷閃爍著被攻擊的紅色警示。
    “為了保證糧草,李光弼不得不讓運輸隊都‘全副武裝’,同時緊急向郭子儀將軍求援。”
    李世民凝視著光幕,眉頭緊鎖。此刻的地圖上,井陘關、土門關這些要道都被叛軍牢牢控製,而唐軍的補給線還在被不斷襲擾,這確實是心腹大患。雖然唐軍在戰場上占據優勢,但無糧之師,終究是空中樓閣。
    李今越的聲音繼續響起“四月末,郭子儀將軍親率十萬朔方軍主力趕到,與李光弼將軍合兵一處,意圖徹底圍殲史思明。”
    “可唐軍兵力雖然大增,但整個河北早已被戰火摧殘得殘破不堪,根本籌集不到足夠的糧草。大軍無奈,隻能被迫解除了對博陵的包圍。但即便是在撤退途中,唐軍依然依靠‘弓弩車陣’,數次擊退了史思明的追擊。”
    看到這裏,李世民也不由得歎了口氣,這確實是沒辦法的事。
    能穩固運糧的堅城,幾乎都在敵手。補給線又長又脆弱,還被敵軍騎兵不斷襲擾,永濟渠上那個代表被破壞的巨大紅叉,更是無比的刺眼。
    這種局麵,就算是他親自來指揮,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也幾乎無計可施。
    “隨後,到了五月,李光弼將軍改變戰術,開始跟史思明玩起了遊擊。白天固守營壘,一到晚上就派出輕騎四處放火,燒叛軍的糧草,用冷箭射殺他們的巡邏兵,把叛軍攪得雞犬不寧。”
    “到了二十九日決戰那天,燕軍早已被這種襲擾戰術搞得疲憊不堪。決戰中,史思明本人的戰馬被唐軍的神射手射殺,頭盔被射掉,連靴子都跑丟了一隻,披頭散發地逃回了範陽。”
    “此戰,唐軍重創了叛軍的士氣!雖然唐軍因為缺糧,依舊無法擴大戰果,但此刻,範陽與洛陽之間的聯係,已經被郭、李兩位將軍的大軍徹底切斷。”
    光幕上的地圖清晰地顯示出,河北的唐軍已經形成了一把巨大的鉗子,死死卡住了叛軍的咽喉。
    “如今,駐守洛陽的燕軍,連一封家書都收不到,更別提糧草補給了。”
    “而早在一月份就在洛陽登基稱帝的安祿山,此刻也是後悔不迭,整日在洛陽對著當初攛掇他造反的高尚和嚴莊二人破口大罵。”
    而李世民看著這明朗的局勢,也不由得點了點頭,沉聲道“不錯。如今郭、李二人已切斷範陽與洛陽的聯係,接下來隻需穩固陣線,步步為營,待時機成熟,直搗範陽,叛軍不攻自破。”
    可他剛說完,又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想起了李今越之前那句“可惜啊”,隨即,李世民轉過頭,目光死死的盯住了地上那個還在蠕動的身影。
    他再度強忍著再次衝上去把李隆基活活打死的衝動,又連續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
    “今越,朕……做好心理準備了。”
    “你且說吧。”
    “這個孽障,又幹了什麽好事?”
    李今越無奈地搖了搖頭,隨即轉向小玄貓,低聲問“有速效救心丸嗎?”
    小玄貓聞言立刻不知從哪掏出一個小瓶子,塞進了李世民的手裏。
    李世民看著手中的藥瓶,心裏咯噔一下。這東西他之前在孔夫子那裏見過,知道是人萬分危急時才用的。如今,今越竟特意為他要了這個……那就意味著,這個孽障……闖了天大的禍!一場足以讓他當場氣死的滔天大禍!
    李今越看著李世民不可置信的眼神,沉重的點了點頭,肯定了他的猜想。
    李世民頓時渾身一顫,隨即,像是認命了一般,顫抖著手倒出好幾顆藥丸,緊緊攥在手心,這才看向李今越。
    李今越隨之歎了口氣,開口說道“就在郭、李兩位將軍在河北連戰連捷,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長安的李隆基,也重新找回了自信,開始琢磨著收複東都洛陽了。”
    “其實,隻要咱們稍微有點腦子,看看地圖就知道,此刻的唐軍,隻需要穩紮穩打,耗死安祿山隻是時間問題。而駐守潼關的哥舒翰,此時也深知‘堅守不出’的道理。因為誰都看得出來,現在的安祿山他根本就耗不起!”
    “雖然說,咱們現在是站在上帝視角,這些咱們都看得明白。可問題是,當時唐朝的高層,他們不知道這些情況嗎?”
    李今越冷笑一聲。
    “不,他們知道!根據史料記載,早在五月,李光弼將軍就從河北送來捷報,並且明確告訴李隆基‘’請留兵守潼關,臣等引兵北取範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得安,此全勝之策也。”
    “翻譯過來,就是一句話‘陛下,我們在河北推高地,您在潼關猥瑣發育,別浪!穩贏!’”
    “但,李隆基不聽。”
    “問題,還是出在楊國忠和李隆基身上。真的,楊國忠這個人,那純純就是個奸佞小人。咱們之前也罵李林甫,可李林甫雖然壞,雖然畜生,但他腦子還是清醒的,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不會讓大唐這艘船沉了。可楊國忠不一樣,他不止壞,而且蠢!蠢到他可以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黨同伐異,完全不顧國家的死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當時全天下的人都憎惡楊國忠,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手握二十萬重兵的哥舒翰。”
    “而楊國忠也知道哥舒翰看不起自己,整日擔心哥舒翰會找機會弄死自己。”
    “於是,他向李隆基進言,又從國庫裏拿出一大筆錢,招募了一支萬人的部隊,交給了自己的親信杜乾運統管,駐紮在長安東郊的灞上,說白了,就是防著哥舒翰的。”
    “哥舒翰一看,當場就炸了!老子在前線給你賣命,你個小人還想在後麵給老子捅刀子?!他立刻上奏李隆基,要求灞上那支新軍,也要劃歸潼關指揮。李隆基稀裏糊塗地就答應了。(口頭應允,沒有下詔)隨即,哥舒翰便將楊國忠那個親信杜乾運召至潼關,找了個‘違抗軍令’的由頭,直接給殺了。”
    李今越歎了口氣“說實話,大敵當前,大唐的將相不和能到了如此地步,何其可悲。而經過這麽一鬧,兩人的矛盾徹底無法調和。”
    “而就在這時,一個由叛軍故意散播出來的消息,傳到了長安。這個消息,最終讓李隆基聽信了楊國忠的攛掇,下達了一個……足以葬送一切的命令。”
    聽到此處,李世民攥著藥丸的手猛然收緊。
    他想起來了,想起了李今越之前特意強調的,哥舒翰麾下那支大軍,集結了河西、隴右兩鎮的“主力部隊”、“精銳”……
    他的猜想,應驗了。
    這支大唐最後的精銳,難不成就要因為這荒唐的將相之爭,因為他這個昏聵無能的曾孫,走向覆滅了!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