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鄉鎮(2)
字數:6868 加入書籤
鄭書記黑著臉,撥開人群便氣勢洶洶的走了過去。
鎮裏和周遭村子的老人們一見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紛紛圍了上來。
“浩啊,你可算來了!你看看這鑫文,現在在外頭賺了倆錢,這回來就不講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阿伯指著不遠處的男人,氣得手直哆嗦,“這路是給咱們這片娃們修的!他這麽一擋,可怎麽辦啊!”
“就是啊!沒見過這麽不曉事理的!”
“自己家娃也在外頭上學,怎麽就不能體諒一下!”
村民們七嘴八舌,怨氣衝天。
鄭書記抬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沉聲安慰道:“阿伯,各位叔公阿嬸,你們別急,這事我來處理。”
說完,他扭過頭,那張年輕的臉上滿是壓不住的怒火,死死盯著那個靠在樹邊的男人:“袁鑫文!你在外邊發了財,回來自家鎮裏耍威風是吧!啊?老子幾次三番讓你回來把你家這些占了公家地界的東西處理了!你倒好,處處跟老子要錢!你還要不要臉?”
鄭書記似乎是被氣昏了頭,平日裏溫和的形象蕩然無存,指著對方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個狗娘養的!老子看在跟你從小一塊兒長大的份上,提前告訴你回來處理這些玩意兒!是特麽給你臉了!你睜開眼看看村裏的阿伯阿嬤!為了修路,家裏占了地的,哪個不是二話不說,一分錢補償都不要就讓出來了!就你特殊!就你金貴!為了你這點破事,修路的事拖了多久了!”
然而,那叫袁鑫文的男人卻一副滾刀肉的模樣,壓根不為所動,隻是懶洋洋地掏了掏耳朵:“我還是那句話,推了可以,老子要的補償,一分都不能少!”
鄭書記一聽,火氣“噌”地就頂到了天靈蓋,立刻就跟袁鑫文你來我往地對罵起來。
劉徹在後頭看得津津有味,側頭對李今越低語:“嘿,今越啊,這鄭書記瞧著文質彬彬的,罵起人來竟如此有氣勢。隻是……”
他不由得皺起眉頭,滿臉困惑:“這罵的都是些什麽?朕怎麽一句都聽不懂。”
李今越聽著前方兩人對彼此祖宗十八代以及各類不可描述的親切問候,也是深吸口氣,麵無表情地說道:“武帝陛下還是不知道的好。”
劉徹不滿地撇了撇嘴,什麽東西還神神秘秘的。
兩人說話間又往前走了幾步,當劉徹的目光落在那幾棵所謂的“小葉紫檀”上時,眉頭頓時擰成了一個疙瘩,他疑惑的問:“今越,你們後世,習慣把樟木喚作小葉紫檀麽?還賣得這般昂貴?此物不是隨處可見?”
李今越聞言也是一愣:“誒?武帝陛下,您確定?這是樟樹?”
劉徹一臉理所當然:“那自然。雖說朕宮中用的都是上等良材,你們路邊這幾棵連殘次品都算不上,可朕還認得出來。這要是放在大漢,給人建屋子怕是白送都無人肯要。朕還奇怪呢,此等劣木,如何能值二十萬。”
李今越一聽,趕忙掏出手機,對著那樹拍了張照,用識圖軟件查了查,隨即又搜了市場價。好家夥,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這玩意兒,一顆頂天了也就兩百塊,而且還是比路邊這幾棵更大更粗壯的。
此刻,劉徹也湊過來看到了李今越手機上的報價,當即被氣笑了:“合著此人就是仗著鄉人不懂樹木品類,想在此地訛詐一筆錢財啊。”
一想到這學校可是他與群裏幾位帝王共同出資興建,而這路也是為了方便日後自己送來的學子們,劉徹的火氣便壓不住了。如此緊要之事,竟有宵小之輩敢從中作梗,簡直不能忍!
他當即拿著手機上前,但考慮到畢竟是後世官府之事,自己不好越俎代庖,便將手機遞給了還在與人對罵的鄭書記。
鄭書記接過手機一看,臉色瞬間從漲紅轉為鐵青,三兩步衝到袁鑫文麵前,把手機屏幕懟到他臉上,怒吼道:“好啊你,袁鑫文!你拿著一兩百塊一顆的破樟樹!敢跟鎮裏要價二十萬!你還要點臉嗎?!啊?!”
周圍的鎮民村民們一聽,更是群情激奮,炸開了鍋。
“什麽?是樟樹?”
“鑫文你這孩子怎麽能幹出這種事!”
一個與袁鑫文沾親帶故的老人更是痛心疾首,指著他罵道:“鑫文啊!咱們鎮子要修路,那是浩啊,剛定下要建學校時,就連軸轉了兩三個月才申請下來的項目!好不容易要來的補助,加上咱們鎮子這兩年的積蓄,才湊夠錢修這條路啊!你…!你這…!哎呀!你這是要讓我們老袁家在鎮子裏被戳一輩子脊梁骨嗎!”
袁鑫文被眾人說得滿麵羞紅,惱羞成怒,破罐子破摔地吼道:“誰特麽胡說!老子這就是小葉紫檀!”
聽到這話,劉徹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嗬,樟樹便是樟樹,還扯什麽小葉紫檀。就你這幾棵歪脖子樹,怕是送人都沒人要。”
袁鑫文聞言,惡狠狠的瞪向劉徹,就是這個穿得不三不四的男人遞了手機,才讓自己當眾丟了這麽大的人。他當即罵道:“你特麽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老子告訴你別胡說八道!小心老子揍你!”
此話一出,劉徹的臉色瞬間黑如鍋底。
哎呀,老子這暴脾氣。自己長這麽大,還從沒聽過有人敢跟自己這麽說話。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緩緩道:“你可以試試。”
那袁鑫文丟了臉,火氣也衝昏了頭,當真揮舞著拳頭就朝劉徹衝了過去。李今越見狀,立刻便要擋在劉徹身前,卻被劉徹抬手輕輕攔下。
隨後,隻見劉徹隨意地一抬腳,後發先至,正中袁鑫文的胸口。
“砰”的一聲悶響,袁鑫文整個人像個破麻袋似的倒飛了出去,摔在地上哼哼唧唧半天爬不起來。
直到這時,村民們才反應過來!
“哎呀!怎麽打起來了!”
“快攔著!可別打架啊!”
眾人亂作一團,紛紛上前勸阻。
徹底火大的鄭書記也懶得再跟袁鑫文掰扯,直接走到他麵前,正式下達通知:“袁鑫文,我告訴你,今天這幾棵樹,我推定了!等會兒我會去找公證處的人過來鑒定,按市場最高價給你補償,多的一分沒有。你不服氣,就去法院告我!”
說完,鄭書記不再理會他,而是讓旁邊一個村民去喊工程隊開挖掘機過來。
袁鑫文見自己半點便宜沒占到,還丟了天大的人,掙紮著爬起來,指著眾人放狠話:“你們給老子等著!”
說完,便一瘸一拐地轉身溜了。
劉徹聞言,差點沒忍住想追上去再補一腳,卻被鄭書記給攔住了。
“劉先生,您別跟他一般見識,他就是放放嘴炮,從小就這樣,不敢動真格的。”
劉徹聞言,這才冷哼了一聲,拂了拂衣袖,仿佛剛才那一腳隻是撣掉了些許灰塵。一行人沒再理會那場鬧劇,繼續朝著學校的方向走去。
從鎮子路口又走了約莫一刻鍾,一座依山而建的宏偉建築群便映入眼簾。占地近二百畝的校區,一眼望不到頭,新中式風格的建築灰瓦白牆,飛簷翹角,在青山翠柏的映襯下,既有古典園林的雅致,又不失現代建築的大氣。學校的圍牆上,用古樸厚重的漢隸寫著“華夏學院”四個大字。
此刻,校門口已經聚著不少孩子,正扒著鏤空的圍牆,滿眼好奇地向裏張望。
劉徹一看這建築,龍心大悅,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這學院,朕……我很是滿意。”
隨即,他又想起了什麽,不由得問道:“怎隻見一所,另外一所學院在何處?”
鄭書記聞言,笑著解釋道:“劉先生,小學與學院是在同一片區域的。小學部在左側,而您和各位先生們要用的學院,則放在了右側,中間以園林景觀隔開,互不打擾,卻又渾然一體。”
劉徹聞言也是點了點頭:“如此也好,遠瞻而知其途,善。”
鄭書記見他神情愉悅,便提議道:“劉先生遠道而來,不如我帶二位進去逛逛?”
劉徹欣然應允。
三人剛走到學校門口,便被那群小蘿卜頭發現了。
孩子們一見到鄭書記便立刻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好。
“鄭書記好!”
鄭書記也笑著跟他們挨個打招呼。隨即,膽子大的孩子便按捺不住激動,指著裏頭漂亮的教學樓問道:“鄭書記,我們以後真的能在這裏上學嗎?這裏好大好漂亮啊!”
“跟電視裏的大學一樣!”
鄭書記給了他們一個肯定的答複:“當然可以!這裏以後就是你們的學校!”
說著,他再次將身邊的劉徹介紹給孩子們。
“孩子們,你們知道這麽漂亮的學校是誰建的嗎?就是這位劉先生,和他的一些朋友們!”
這群孩子比剛才那群年幼的要大一些,一聽到是眼前這個穿著漂亮漢服、看起來特別威嚴的叔叔為他們建了新學校,一個個眼睛都亮了。
“謝謝劉先生!”
“劉先生,您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學校好漂亮!我做夢都想在這樣的地方讀書!謝謝您!”
劉徹的虛榮心在這一刻得到了空前的滿足。
這種感覺,比在朝堂上接受百官的山呼萬歲,比打了勝仗後接受萬民的夾道歡迎,來得更加直接,更加滾燙。
就在這時,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提問道:“鄭書記,那……我們要是來新學校了,周老師和陳老師他們呢?他們會跟我們一起來嗎?”
此話一出,周圍的孩子們瞬間安靜下來,都用期盼的眼神看著鄭浩。
鄭書記聞言,不由得溫柔地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笑道:“會的哦,而且啊,周老師和陳老師已經搬到新學校的教師宿舍裏啦,你們不用擔心。”
孩子們一聽,立刻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鄭書記又接著說道:“不但有周老師和陳老師,咱們學校啊,已經開始招募新的老師了!以後,你們不但可以上三年級,還可以上四年級、五年級,一直到六年級畢業!”
“哇——!”
小朋友們聞言,更是高興得又蹦又跳,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背著書包走進新教室的場景。
鄭書記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笑著引導道:“那我們要謝謝誰啊?”
小朋友們立刻心領神會,再次齊刷刷地對著劉徹鞠躬:“謝謝劉先生!還有劉先生的朋友們!”
劉徹看著這些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心中也生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異樣情緒,他溫和的笑了笑:“嗯,無礙,你們好生讀書便是。”
而此刻,天幕之下,一同出資的皇帝們看著畫麵中那些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和真摯的感謝,嘴角也都不約而同地勾起了一絲微笑。他們似乎做了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嗯,好像是這樣的。
待小蘿卜頭們依依不舍地散去後,劉徹才想起了什麽,開口問道:“方才孩子們說的那兩個老師……”
鄭書記立刻明白了過來:“劉先生是想見見他們嗎?”
他領著二人往裏走,一邊走一邊介紹道:“他們是前幾年分配到我們這兒的支教老師,大學一畢業就來了,一待就是好幾年。”
說到此處,鄭書記不由得感歎一聲,語氣裏滿是敬佩:“按規定,支教老師一般任職兩年就可以申請調離了。我也沒想到,周老師和陳老師會為了這些孩子,選擇留下來,一留就留到了現在。如果不是他們,我們鎮上這所小學早就沒了,這些孩子甚至連三年級的學都上不了。”
劉徹聽著,腳步微微一頓。
他想起了朝堂上那些誇誇其談的儒生,想起了那些追名逐利的臣子。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劉徹緩緩說道:“昔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門稱賢。今這二人,棄通邑廣廈,執教窮鄉僻壤,此二人,當真是士也!”
話音落下,劉徹點了點頭,神情無比認真地說道:“我想見見他們。”
鄭書記聞言也是笑道:“自然可以,兩位老師現在應該都在學校裏整理教具,劉先生、今越,跟我來吧。”
劉徹頷首,隨即便跟上了鄭書記的步伐,向著那棟嶄新的教學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