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剛愎自用

字數:4239   加入書籤

A+A-


    諸葛恪站在合肥城外的軍帳中,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他鐵青的臉色。案幾上堆積的戰報像一座小山,每一卷都寫著損兵折將的消息。他抓起一卷竹簡,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猛地往地上一摔——
    “啪!”
    竹片四散飛濺,嚇得帳內諸將渾身一顫,無人敢抬頭與他對視。
    “二十萬大軍,竟連一座合肥城都攻不下!”諸葛恪咬牙切齒,拳頭攥得咯咯作響,指甲幾乎要嵌入掌心。他的胸口劇烈起伏,額頭青筋暴起,眼中燃燒著不甘與憤怒。“張特狗賊,竟敢如此戲弄於我!”
    帳內死寂,唯有火盆裏的木炭偶爾發出輕微的爆裂聲。將軍朱異猶豫再三,終於小心翼翼地開口:
    “丞相……我軍久攻不下,糧草漸乏,將士疲憊,不如暫且退兵,待來日……”
    “住口!”諸葛恪厲聲打斷,眼中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他猛地起身,指著朱異,聲音如刀鋒般銳利:“退兵?我諸葛恪奉陛下之命北伐,豈能無功而返?!”
    朱異臉色煞白,急忙跪下:“丞相,末將隻是……”
    “來人!”諸葛恪根本不聽解釋,厲聲喝道,“奪了他的兵符,押下去!”
    左右親兵立刻上前,架住朱異的雙臂。朱異掙紮著喊道:“丞相!末將冤枉啊!末將隻是……”
    諸葛恪冷冷一揮手,親兵便硬生生將朱異拖出帳外。諸將麵麵相覷,額頭滲出冷汗,誰也不敢再多說一句。
    都尉蔡林站在角落,目睹這一切,心中暗歎。他咬了咬牙,上前一步,拱手道:“丞相,末將有一計,可誘魏軍出城……”
    “不必了!”諸葛恪冷冷一揮手,眼中透著不耐,“本相自有主張!”
    蔡林張了張嘴,最終隻能沉默退下。他回到自己的營帳,重重地坐在席上,望著搖曳的燭火,心中憤懣難平。
    “如此剛愎自用,豈能不敗?”他低聲自語,拳頭狠狠砸在案幾上。“再這樣下去,二十萬大軍,怕是要葬送在此!”
    他站起身,在帳內來回踱步,眼中神色變幻不定。終於,他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既然你聽不進勸……那就別怪我了。”
    當夜,蔡林借著巡營之機,避開親兵耳目,翻身上馬,趁著夜色,直奔魏軍大營而去。
    ——————
    魏軍壽春大營內,燭火通明。孫禮端坐在主位上,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案幾。諸葛誕和石苞分坐兩側,帳中氣氛凝重。連日來的對峙讓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
    "報——"一名哨騎急匆匆闖入大帳,單膝跪地,"啟稟太尉,吳將蔡林率三百親兵來降,現已在營外候命!"
    孫禮的手指突然停住了。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緩緩捋著胡須,嘴角微微上揚:"哦?蔡林?此人可是諸葛恪的心腹愛將啊。"他轉頭看向諸葛誕,意味深長地說道:"公休,看來你的計策奏效了。諸葛恪已失人心啊。"
    諸葛誕聞言,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溫潤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自信:"太尉明鑒。吳軍久攻不下,糧草將盡,軍心渙散。蔡林此來,正是天賜良機。"
    石苞握緊了腰間的劍柄,眼中閃爍著戰意:"太尉,末將請命出擊!"
    孫禮沒有立即回答。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地圖前,目光在淮河一帶遊移。帳內一時安靜下來,隻聽見燭火輕微的劈啪聲。孫禮在心中盤算著:蔡林來降是真是假?若是詐降...但轉念一想,諸葛誕的計策確實天衣無縫。他此前故意放出風聲,說魏軍內部不和,引誘吳軍來攻。如今看來,魚兒已經咬鉤了。
    "公休,"孫禮突然轉身,目光灼灼地盯著諸葛誕,"你先前詐降之計,如今該收網了。"
    諸葛誕從容起身,整了整衣襟:"太尉放心。吳軍士氣已衰,此時出擊,必能大破之。"
    孫禮重重地點頭,眼中燃起戰意。他大步走回案幾前,一掌拍在地圖上:"傳令!諸葛誕率軍截其歸路,石苞、馬隆從兩翼夾擊!"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此戰,務必全殲吳軍,一個不留!"
    石苞興奮地抱拳:"末將遵命!"
    諸葛誕卻微微皺眉:"太尉,是否要見一見蔡林?"
    孫禮冷笑一聲:"不必了。大戰在即,哪有功夫理會一個叛將?"他轉向傳令兵,"把蔡林和他的親兵先關押起來,等戰後再說。"
    帳外,夜風漸起,吹得軍旗獵獵作響。孫禮站在營帳門口,望著遠處吳軍營地的點點火光,心中暗道:諸葛恪,這次定要讓你有來無回!
    ——————
    吳軍合肥大營外
    魏軍的鐵騎如狂風般席卷而來,戰鼓聲震天動地,吳軍陣型瞬間被撕開一道巨大的裂口。諸葛恪站在高台上,瞳孔驟然收縮——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前鋒部隊被衝得七零八落,戰旗傾覆,士兵們四散奔逃,慘叫聲淹沒在滾滾煙塵之中。
    "中計了……"他咬緊牙關,齒縫間擠出這三個字,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誕的詐降,竟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陷阱!他早該想到的,早該防備的!可恨自己竟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以為魏軍當真畏懼東吳兵鋒,不戰而降。如今,一切都晚了。
    "丞相!魏軍已突破左翼,我軍陣腳大亂,再這樣下去——"親兵滿臉是血,聲音顫抖。
    諸葛恪猛地抬手,製止了他的話。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可胸膛裏卻翻湧著滔天的怒火與不甘。他不能慌,更不能亂。他是東吳的丞相,是諸葛瑾之子,是孫權的托孤重臣!即便敗了,也絕不能失態。
    "傳令——"他的聲音冷硬如鐵,不帶一絲波瀾,"全軍撤退!"
    ——撤退途中
    殘陽如血,映照著這支潰敗的軍隊。吳軍士卒拖著疲憊的身軀,踉蹌前行,有的捂著鮮血淋漓的傷口,有的攙扶著奄奄一息的同伴。哀嚎聲、哭喊聲此起彼伏,有人倒在路邊,再也沒能爬起來;有人跌入溝壑,掙紮著伸出手,卻無人理會。
    諸葛恪策馬走在隊伍最前方,麵容冷峻,仿佛對身後的慘狀視而不見。他的背脊挺得筆直,可握韁繩的手卻因用力過度而指節發白,青筋暴起。
    副將朱異策馬追上,低聲道:"丞相,將士們已經一天一夜未曾歇息,傷兵眾多,是否……稍作休整?"
    諸葛恪沒有回頭,隻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目光如刀:"勝敗乃兵家常事,何須大驚小怪?"
    他的語氣平靜得可怕,可朱異卻分明看到,丞相的眼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朱異張了張嘴,還想再勸,可最終隻是低下頭,默默退開。
    諸葛恪繼續前行,目光死死盯著前方,仿佛這樣就能將身後的慘狀拋諸腦後。可那些哀嚎聲卻如附骨之疽,揮之不去。
    "敗了……"他在心中默念,一股前所未有的恥辱感如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心髒。他想起出征前,朝堂上的大臣們或諂媚或敬畏的目光;想起孫權臨終前握著他的手,語重心長地囑托;想起自己曾在眾將麵前豪言壯語,誓要一舉攻破壽春,威震中原!
    可現在呢?
    他敗了,敗得如此徹底!
    但即便如此,他也絕不會在眾人麵前顯露半分軟弱。他是諸葛恪,是東吳的丞相,即便敗了,也要敗得高傲!
    他猛地一夾馬腹,戰馬嘶鳴一聲,加速向前奔去,仿佛要將所有的恥辱、憤怒和不甘,統統甩在身後。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