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河北棋局—天元
字數:4651 加入書籤
三日後黎明時分,狼牙穀塢堡的側門悄然開啟。司馬元穿著一身褪色的粗布僧袍,腰間係著草繩,腳踩破舊的芒鞋,慢悠悠地踱出營門。他身後跟著三個同樣裝扮的隨從,挑著兩個沉重的木箱,箱子裏裝滿了銅錢和幹糧。
"都記清楚路線了嗎?"司馬元回頭低聲問道,手中的木魚輕輕敲了一下。
為首的隨從王五點頭:"大人放心,屬下已經將沿途村落都摸清了。最東邊的李家村,往西三十裏的張家堡,再往北......"
"叫師父。"司馬元打斷他,眼中閃過一絲不悅,"記住,現在沒有什麽大人,隻有慧明師父。"
王五連忙改口:"是,師父。弟子記住了。"
司馬元滿意地點點頭,將一串佛珠掛在脖子上,開始有節奏地敲擊木魚。"篤、篤、篤"的木魚聲在晨霧中回蕩,四人漸漸隱沒在鄉間小路上。
正午時分,他們來到第一個村子。這是個隻有二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落,房屋破敗,田地荒蕪。幾個麵黃肌瘦的孩子正在村口挖野菜,看到他們走近,嚇得一哄而散。
司馬元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突然高聲誦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洪亮的聲音在村中回蕩。不多時,幾個膽大的村民探頭張望。司馬元見狀,示意隨從打開木箱,取出幾塊粗麵餅子放在幹淨的石板上。
"貧僧慧明,雲遊至此。"他和藹地說道,"見諸位鄉親麵有饑色,特備了些齋飯,還請笑納。"
一個拄著拐杖的老者顫巍巍地走過來:"大師......真的給我們吃?"
"出家人不打誑語。"司馬元雙手合十,"佛祖慈悲,見不得眾生受苦。"
村民們這才慢慢圍攏過來。當第一個膽大的孩子抓起餅子狼吞虎咽時,其他人也爭先恐後地撲向食物。司馬元站在一旁,麵帶慈悲地看著這一幕,心中卻在計算著:這個村子十七戶,壯丁約莫二十人......
"大師!"一個中年婦人突然跪倒在地,淚流滿麵,"您真是活菩薩啊!我們已經三天沒吃上一頓飽飯了......"
司馬元連忙扶起她:"女施主不必如此。貧僧此來,正是要廣結善緣。"他提高聲音,"諸位可曾聽說過"萬佛會"?"
村民們麵麵相覷,紛紛搖頭。
"此乃大慈大悲之會。"司馬元從懷中取出一幅皺巴巴的佛像,"入會者隻需誠心禮佛,便可消災解難,得享福報。"
"大師,入了這會,真的能吃飽飯嗎?"一個瘦得皮包骨的老農怯生生地問。
司馬元微微一笑:"自然。不僅吃飽飯,還能保全家平安。"他示意隨從又取出一些糧食,"這些就當是入會的見麵禮。"
村民們頓時沸騰了。有人高喊:"我要入會!"還有人問:"大師,需要交多少錢?"
"錢財乃身外之物。"司馬元搖著頭,"隻要誠心向佛,一文不取。不過......"他話鋒一轉,"若想獲得更大的福報,可以隨貧僧一同雲遊,廣傳佛法。"
當天傍晚,這個村子就有五個年輕人決定跟隨司馬元。他們中有的為了吃飽飯,有的則是真心相信這位"高僧"能帶來好運。
夜幕降臨時,司馬元帶著新收的"弟子"來到一座廢棄的山神廟。他讓王五在廟外放哨,自己則借著燭光,在一本賬冊上記錄今日的收獲。
"李家村,入會十七戶,得壯丁五人。"他喃喃自語,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燭光搖曳,將他佝僂的身影投在斑駁的牆壁上,顯得格外陰森。
王五端來一碗稀粥:"師...師父,用些齋飯吧。"
司馬元擺擺手:"你們先吃。"他繼續寫著密信,"今日進展順利,民心可用。預計旬月之內,可聚眾千人......"
寫完信,他小心地用蠟封好,交給最信任的一個隨從:"明日一早,送回塢堡。"
待眾人都睡下後,司馬元獨自站在廟門口,望著遠處黑沉沉的村落。夜風拂過他花白的胡須,帶來遠處野狗的吠叫聲。
"愚民。"他低聲嗤笑,"給口吃的就感恩戴德,真是再好用不過的棋子。"
他轉身回到廟內,從行囊深處摸出一個小包袱。解開層層包裹,裏麵赫然是一枚銅印——那是他當年在朝為官時的印信。他用手指摩挲著已經有些模糊的字跡,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快了......"他將銅印緊緊攥在手心,"等大事一成,定要叫那些人看看......"
廟外,一輪殘月隱入雲中,整個山野陷入更深的黑暗。
——————
半個月後,冀州大地上的萬佛會已經如燎原之火般蔓延開來。
清晨,清河郡的集市上,一個身著褐色僧衣的僧人正在高聲宣講:"諸位善信,供奉佛牌,可保家宅平安,消災解難啊!"他的聲音洪亮,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大師,這佛牌當真靈驗?"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農擠到前麵,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僧人雙手合十,麵露慈悲:"老施主,昨日鄰村張員外家供奉佛牌後,久病的幼子當晚就能下床走動了。"
周圍頓時響起一片驚歎聲。老農顫抖著手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那、那請大師賜我一塊..."
不遠處,幾個衣著華貴的年輕人也在觀望。其中一人搖著折扇,低聲道:"聽說這萬佛會背後有高人指點,連太守大人都暗中支持。"
"可不是嘛,"同伴附和道,"我爹說現在朝中局勢微妙,結交些佛門中人總沒壞處。"說著,他整了整衣冠,朝僧人走去:"大師,在下願捐白銀十兩,請為家父求個平安符。"
這樣的場景在冀州各郡縣不斷上演。在鄴城最大的寺廟前,前來供奉的百姓排起了長龍。一個中年婦人抱著孩子,焦急地張望著隊伍前方。她懷中的孩子不停咳嗽,小臉漲得通紅。
"大妹子,別著急。"前麵排隊的老者回頭安慰道,"聽說這佛牌特別靈驗,我家隔壁的王婆子癱瘓三年,請了佛牌後都能下地幹活了。"
婦人眼中含淚,連連點頭:"隻要能治好孩子的病,讓我做什麽都行..."
寺廟內,幾個僧人正在登記名冊。其中一個年輕僧人小聲道:"師兄,今日又收了三百多兩銀子,這可比往年整個月的香火錢還多。"
年長僧人瞪了他一眼:"慎言!這都是善信們的功德,我等隻是代為保管。"但轉身時,他的嘴角還是忍不住微微上揚。
與此同時,在並州的官道上,一隊商旅正在緩緩前行。為首的商人打扮的男子掀開車簾,對身旁的隨從吩咐道:"去打聽下,這附近可有萬佛會的道場。"
"老爺,您也對這佛牌感興趣?"隨從好奇地問。
男子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生意人嘛,總要了解時下最熱門的東西。"他摸了摸藏在懷中的密信,那是司馬元親筆所書。車隊繼續向前,車輪碾過塵土,留下深深的轍痕。
幽州邊境的一個小村莊裏,幾個陌生人正在村口的大樹下搭建簡易的佛龕。村長帶著幾個村民前來查看。
"諸位師父,這是要做什麽?"村長疑惑地問。
一個麵容慈祥的老僧上前施禮:"老施主,我等奉師命來此弘揚佛法。這尊佛像可保一方水土平安。"
"可是我們村窮..."村長搓著手,麵露難色。
老僧和藹地笑道:"佛法無邊,不分貧富。隻要誠心向佛,自會有福報。"
當夜,村裏幾個年輕人圍坐在篝火旁議論紛紛。
"聽說南邊那些供奉佛牌的村子,今年莊稼都長得特別好。"
"我表哥在冀州當差,說現在連貴人們都信這個..."
次日清晨,村民們驚訝地發現,村口那尊新立的佛像在朝陽下竟泛著淡淡的金光。消息很快傳開,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趕來參拜。
在河北大地上,一股無形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從冀州到並州,再到幽州,萬佛會的種子已經播撒開來。鄉野間的百姓們交頭接耳,士族們的茶會上也少不了這個話題。沒有人注意到,在這片看似平靜的佛事熱潮下,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