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河北棋局—先手
字數:6822 加入書籤
嘉平三年六月
又過了三個月後,河北大地暗流湧動。萬佛會的教義如同野火般在各郡縣蔓延,那些對朝廷均田製心懷不滿的豪強們,紛紛借著這股勢頭蠢蠢欲動。
清河郡·袁氏祖宅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映照著這座曾經輝煌的宅邸。袁方站在高台上,身披錦袍,腰間佩著一柄鑲金嵌玉的長劍,刻意模仿著當年袁紹的做派。他昂首挺胸,目光掃過台下聚集的數百流民——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眼中卻燃燒著憤怒與渴望。
"各位父老鄉親!"袁方高聲喊道,聲音在空曠的場地上回蕩,"我乃袁本初之後!當年我祖上四世三公,何等風光!"
台下的人群騷動起來,有人低聲議論,有人抬頭張望,眼中閃爍著希冀的光芒。
"可如今呢?"袁方猛地提高嗓音,拳頭重重砸在欄杆上,"曹魏暴政,奪我田產,欺壓百姓!他們推行均田製,就是要斷了我們的活路!"
"是啊!"一個滿臉皺紋的老漢顫巍巍地舉起手,聲音嘶啞,"官府把我們的地都收走了,說是分給流民,可我們這些祖祖輩輩種地的,反倒沒了活路!"
"袁公子!"一個瘦骨嶙峋的年輕人擠到前排,仰頭喊道,"您真能帶我們討口飯吃?"
袁方嘴角微不可察地揚起一絲冷笑,但很快又換上一副慷慨激昂的神情。他拍著胸脯,朗聲道:"跟著我袁方,不僅能吃飽飯,還能拿回被官府強占的田地!"
台下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流民們的眼中燃起了希望。袁方心中暗喜:"這些愚民,果然好騙。"他早就盤算好了——隻要打出袁氏的旗號,再許以重利,不愁沒人追隨。到時候,他就能借著萬佛會的勢頭,拉起一支人馬,與朝廷抗衡!
"袁公子!"又有人喊道,"可官府兵強馬壯,我們怎麽鬥得過?"
袁方冷笑一聲,拔出腰間長劍,劍鋒在夕陽下泛著寒光:"怕什麽?萬佛會已在各郡縣紮根,隻要咱們齊心協力,曹魏的官兵又能奈我們何?"
"對!跟他們拚了!"人群中有人怒吼。
"拿回我們的地!"更多的人跟著附和。
袁方滿意地看著台下群情激憤的場麵,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他知道,這些流民不過是他的棋子,但隻要能掀起風浪,他就有機會重振袁氏一族的榮光!
"明日此時,願隨我袁方起事的,便在此地集合!"他振臂高呼,"咱們要讓曹魏知道,河北之地,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願隨袁公子!"台下眾人齊聲呐喊,聲音震徹雲霄。
袁方轉身走下高台,臉上的笑意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陰冷。他低聲對身旁的心腹道:"去,把倉庫裏的兵器分發下去,再派人聯絡各郡縣的豪強,告訴他們——時機到了!"
心腹躬身領命,快步離去。袁方站在廊下,望著遠處漸漸暗沉的天色,心中默念:"曹魏,你們的好日子,該到頭了。"
——————
常山·官倉道上
正午的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常山郡的官道上升騰著滾滾熱浪。田橫光著膀子,露出一身橫練的肌肉,手裏的大刀在陽光下閃著寒光。他猛地一腳踹開擋路的柵欄,扯著嗓子吼道:"兄弟們,跟老子上!今天不是餓死,就是吃飽!"
身後跟著的幾百號人個個麵黃肌瘦,眼睛裏冒著凶光。有舉著鋤頭的老漢,有握著鐮刀的後生,連婦人都攥著擀麵杖跟了上來。他們踩過幹裂的田地,揚起一片塵土。
"田大哥說得對!"一個缺了門牙的老漢揮著糞叉喊道,"縣太爺家的狗都比我們吃得好!"
隊伍裏爆發出陣陣怒吼。田橫聽著身後的聲浪,心裏樂開了花。他抹了把臉上的汗,心想:"這群餓紅眼的傻子,倒省得老子費口舌。"轉頭又扯開嗓子:"看見前麵那個大糧倉沒有?白花花的大米都堆得發黴了!"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一個瘦得皮包骨的後生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嘶啞著嗓子喊:"我娘就是活活餓死的!今天非得讓那些狗官嚐嚐滋味!"
官倉的守衛早就嚇得兩腿發軟。領頭的衙役哆嗦著舉起水火棍:"反、反了你們!這可是殺頭的罪..."話還沒說完,田方一個箭步衝上去,大刀"唰"地劈下來,衙役的帽子連著半截頭發飛了出去。
"擋我者死!"田橫瞪著一雙牛眼,臉上的橫肉直抖。守衛們"嘩"地散了個幹淨,有個年輕差役跑得太急,連靴子都跑掉了。
"轟"地一聲,糧倉大門被眾人撞開。田方第一個衝進去,抓起一把白米就往嘴裏塞,嚼得咯吱作響。他故意讓米粒從嘴角漏出來,扯著破鑼嗓子喊:"都看見沒有?這才是人吃的東西!"
百姓們瘋了一樣撲向糧垛。有人直接跪在地上往懷裏扒拉糧食,有個婦人邊哭邊往衣襟裏塞麥子,嘴裏念叨著:"娃啊,娘給你帶吃的回去了..."
田橫冷眼看著這群餓鬼,心裏盤算著:"等他們吃飽了,就該聽老子號令了。"他跳上一個糧垛,大刀往地上一插:"從今往後,跟著我田橫幹的,頓頓吃飽飯!不願意的..."他獰笑著拍了拍刀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群裏立刻響起七嘴八舌的喊聲:"田大哥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我們都聽衝天將軍的!"
遠處傳來急促的銅鑼聲。田橫眯起眼睛望了望官道盡頭揚起的塵土,知道郡裏的官兵快到了。他卻不慌不忙地抓起一袋糧食扛在肩上,心想:"正好拿這群餓鬼當擋箭牌。等官兵殺幾個立威,剩下的就更死心塌地跟著我了。"
"兄弟們!"他舉起血淋淋的大刀,"狗官們要來了,你們說怎麽辦?"
"跟他們拚了!"人群裏爆發出怒吼。田方咧開大嘴笑了,露出一口黃牙。他仿佛已經看見自己坐在郡守府的大椅上,底下跪著一群唯命是從的"兄弟"。
——————
平原郡·太守府
太守府內,燭火搖曳,將王寧來回踱步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他不停地搓著手,指節都捏得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王大人,您這都走了小半個時辰了,也該拿個主意了。"趙氏族長慢悠悠地開口,手指撚著花白的胡須,眼睛卻死死盯著王寧。
王寧猛地停住腳步,衣袖一甩:"趙老,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啊!"
"誅九族?"錢氏族長嗤笑一聲,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現在整個河北都快姓萬佛了,朝廷的兵馬連洛陽都出不來,拿什麽誅我們的九族?"
"就是。"一旁的孫氏族長幫腔道,"王大人,您看看隔壁清河郡,太守不肯合作,現在屍首都找不到了。"
王寧聞言渾身一顫,後背的官服已經被冷汗浸透。他環顧四周,幾位族長雖然坐著,但眼神都像刀子一樣剜著他。門外隱約可見家丁們的身影,腰間似乎都別著家夥。
"諸位...諸位容我再想想..."王寧聲音發顫,手指無意識地揪著官服下擺。
趙族長突然拍案而起,茶盞被震得叮當作響:"想什麽想!王寧,你別給臉不要臉!"他一把揪住王寧的衣領,"實話告訴你,萬佛會的大軍三日後就到城下。要麽你現在點頭,要麽..."
"趙老息怒!"王寧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錢族長陰惻惻地插話:"王大人,您可要想清楚。這太守之位,我們能讓您坐,也能讓別人坐。"
王寧頹然跌坐在椅子上,眼前發黑。他想起家中老母和妻兒,想起自己寒窗苦讀二十年才換來這頂烏紗帽。可現在,一切都完了。
"罷了..."他長歎一聲,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的,"就...就依諸位之見..."
趙族長立刻換上一副笑臉,親自給王寧斟了杯茶:"這才對嘛。王大人放心,等大事成了,您就是從龍功臣,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王寧苦笑著接過茶盞,手抖得茶水都灑了出來。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錢族長湊過來低聲道:"那明日就開城門,迎萬佛會進城?"
王寧木然點頭,腦子裏嗡嗡作響。幾位族長見狀,互相交換了個眼色,臉上都露出得逞的笑容。
"時候不早了,我等告退。"趙族長拱手道,"王大人好好休息,明日還有大事要辦呢。"
待眾人離去後,王寧癱在椅子上,望著屋頂的橫梁發呆。窗外傳來幾聲夜梟的啼叫,格外淒厲。他突然想起自己剛上任時,還立誌要做個清正廉明的好官。如今卻...
"報應...這都是報應啊..."王寧喃喃自語,兩行濁淚順著臉頰滾落。
——————
渤海郡·清淨寺
清晨,薄霧還未散盡,曠野上已經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他們穿著粗布衣衫,有的背著行囊,有的拄著木杖,但臉上都帶著虔誠的神情。人群中央,一座三丈高的木台矗立著,四周插滿了繡著"無生老母"字樣的黃色旗幟,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司馬元站在高台上,白色法衣在風中輕輕飄動。他手持一柄白玉拂塵,麵容慈祥地望著台下如潮水般湧來的信徒。陽光透過薄霧灑在他身上,為他鍍上一層神聖的光暈。
"時辰已到!"身旁的護法高喊一聲。
司馬元緩緩抬起雙手,台下頓時鴉雀無聲。三十萬雙眼睛齊刷刷地望向他,目光中滿是敬畏與期待。
"無生老母降世!"司馬元的聲音通過銅喇叭傳遍全場,在曠野上回蕩,"真空家鄉就在眼前!"
台下立即爆發出一陣歡呼。信徒們紛紛跪倒在地,額頭緊貼地麵。幾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激動得熱淚盈眶,顫抖著雙手合十。
司馬元滿意地看著這一幕,繼續用充滿悲憫的語調說道:"曹魏暴政,荼毒生靈。苛捐雜稅,民不聊生!"他的聲音漸漸提高,"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流離失所?"
台下響起一片啜泣聲。一個瘦骨嶙峋的中年漢子突然站起來,撕開衣襟露出胸前的鞭痕:"大法師說得對!我全家都被官府逼死了!"
"我兒子被抓去修運河,再也沒回來!"一個老婦哭喊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元適時地舉起拂塵,示意眾人安靜:"但老母慈悲,為你們指明生路!"他的聲音突然變得洪亮,"唯有皈依我佛,方能脫離苦海!"
"皈依我佛!脫離苦海!"三十萬信徒齊聲高呼,聲浪震得遠處樹林中的飛鳥四散驚逃。
護法們抬來一口大缸,司馬元手持柳枝,蘸著"聖水"灑向人群。信徒們爭先恐後地向前擁擠,希望能沾到一滴聖水。一個年輕女子甚至暈倒在地,被人群踩踏也渾然不覺。
司馬元眯著眼睛,俯視著台下瘋狂的信徒。他的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暗想:"袁方、田方那些莽夫,就知道舞刀弄槍。他們哪裏懂得,人心才是最大的力量?"想到這裏,他不禁輕蔑地哼了一聲。
"大法師!求您救救我娘!"一個少年抱著奄奄一息的老婦人擠到台前。
司馬元立刻換上悲天憫人的表情,從袖中取出一包"神藥"遞給少年:"此乃老母所賜仙丹,用聖水服下,可祛百病。"
少年千恩萬謝地退下。司馬元看著他的背影,心中冷笑:"又一條忠心的狗。"
正午時分,法會進入高潮。三十萬信徒齊聲誦經,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司馬元站在高台上,白色法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他高舉雙臂,感受著信徒們狂熱的崇拜,仿佛自己真的成了神明。
"快了..."他在心中盤算著,"再發展幾個郡的信眾,到時候連曹璟都要看我的臉色行事!"
法會一直持續到日落西山。當最後一絲陽光消失在地平線上時,司馬元才意猶未盡地宣布法會結束。信徒們依依不舍地散去,很多人一步三回頭,眼中滿是不舍。
護法們忙著收拾法器。司馬元獨自站在空蕩蕩的高台上,望著遠處星星點點的火把長龍,那是信徒們舉著火把回家的隊伍。夜風吹拂著他的法衣,他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真實的笑容——那是一種誌得意滿的、野心勃勃的笑容。
河北大地,風雲突變。百姓們或被迫,或自願,紛紛卷入這場動亂之中。有人為了一口飯吃,有人為了報仇雪恨,更有人懷著不可告人的野心。整個河北,已然成為一鍋即將沸騰的粥。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