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你的路……看來是走對了
字數:5390 加入書籤
劉文煥往前走近一步。
九天考試下來,他的肩膀也有些塌,聲音帶著考後的沙啞。
“陳瑜。”
他又喚了一聲,臉上擠出一個疲憊卻還算真誠的笑。
“看你……氣色尚可,精神還好。”
陳瑜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少許。
“劉兄也是。”
“九天關下來,換誰都得脫層皮。”
他的語氣平和,沒有半分炫耀,隻有對這場共同煎熬的理解。
劉文煥回頭望了一眼聚在一起的國子監生。
零星幾道不屑的目光,依舊有意無意地瞟向科學院那群人。
他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複又轉向陳瑜。
“他們……唉,有些人就是那樣,你莫要介懷。”
他有些含糊地擺了擺手,眼神裏帶著一絲替同窗失禮的歉意。
“無妨的。”
陳瑜輕聲說,目光依舊沉靜。
“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
劉文煥緩緩點頭,眼神專注地看著陳瑜。
他想起了兩人曾經在夜燈下暢談的抱負。
陳瑜總是比旁人多幾分深思。
如今的陳瑜,沉靜中又多了幾分篤定。
“你的路……看來是走對了,陳瑜。”
他頓了頓,聲音放低了些,帶著幾分私人的感慨。
“當初你離開國子監,不少人說你孟浪,甚至……愚笨。”
劉文煥低頭看了看自己滿是塵土的鞋履。
再抬眼時,目光誠懇。
“今日再見你……說實話,我亦曾有過疑慮。”
話未說完,但其中的含義,已然明了。
疑慮陳瑜的選擇是否正確。
陳瑜神色依舊溫和。
他明白這未盡之言。
“不過是選擇不同罷了,劉兄。”
“自然有其中的難處,也自有其樂趣。”
他微微側身,示意了一下不遠處安靜等待的科學院同窗。
“我們所學,或許方式不同。”
“但最終目的,不都是為了‘有用’二字麽?”
“為了‘有用’……”
劉文煥低聲重複著,細細品味。
他打量著陳瑜身上那件樸素的青衿襴衫。
這與國子監某些學子考究的衣著截然不同。
那份簡潔與實用,正如陳瑜方才所言,不帶絲毫浮華。
“你向來……看得比旁人透徹些。”
一絲悵然的微笑,浮現在劉文煥唇邊。
“我還記得,當初你與教習爭論孟子義理的踐行,旁人都在埋頭背誦注疏。”
陳瑜也輕輕笑了起來,笑聲溫和。
“我也記得,劉兄。”
“那次我不慎打翻墨瓶,汙了謝博士的珍藏字畫,唯有你沒跟著起哄。”
這共同的回憶,如同一道暖流,瞬間拉近了因時間、不同選擇而產生的些許疏離。
“那次啊,”劉文煥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是卸下重負後的輕鬆。
“那是因為我忙著躲閃,生怕自己也沾上一身墨。”
這短暫的輕鬆,似乎也衝淡了他眉宇間的疲憊。
他看著陳瑜,眼中是真切的暖意。
先前的些許猶豫已然不見。
“說真的,”他的聲音恢複了些許清亮,“你看起來……像是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地方。”
“我為你高興。”
他的語氣中沒有嫉妒,隻有為朋友感到欣慰的誠摯。
心中某個角落,似乎被輕輕觸動了一下。
並非後悔自己的選擇。
而是對那四書五經之外的世界,生出了幾分新的審視。
陳瑜點了點頭,坦然接受了這份祝福。
“也願劉兄此番,能得償所願,前程似錦。”
他望了望不遠處已在等候的科學院馬車。
“我們該走了,教習們還在等著。”
“自然,自然。”
劉文煥往後退開半步。
“陳瑜,多保重。”
他抬起手,簡單地揮了揮,作為告別。
“劉兄亦保重。”
陳瑜微微躬身回禮,而後轉身,匯入科學院的隊伍中。
王教習已在招呼他們,準備登車。
劉文煥目送他們離開。
科學院的學子們,行動間自有一股安靜的秩序。
這與周圍其他考生的喧鬧或散漫,形成了對比。
他看見陳瑜在上車前,似乎回頭望了一眼。
朝他這邊輕輕頷首,便隱入了車廂。
傍晚的涼風吹過,街邊的樹葉沙沙作響。
貢院門口的喧囂,在劉文煥耳中似乎也淡了許多。
他站在原地,靜默了良久。
若有所思。
耳邊仿佛還回響著某些同窗對“雜學”的輕蔑之詞。
但此刻聽來,卻覺得有些……空洞。
尤其是在見過陳瑜之後。
老友身上那股沉靜的力量,那種明確的誌向,似乎並非單單源於所學的內容。
更在於如何去學,如何去用,如何去做人。
“或許,”劉文煥低聲自語。
一個新的念頭在他心中悄然萌發。
“為學之道,真的並非隻有皓首窮經一條路。”
他理了理自己的衣袍,神色間多了幾分深沉的思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科考的疲憊依舊沉甸甸地壓在身上。
但某些更深層的東西,卻被攪動了。
那是對一位朋友勇氣的敬佩。
也是一種隱約的感悟:
這世間的路,原來比他所以為的,要寬廣得多。
而“有用”的途徑,也遠不止他曾堅信的那一種。
他終於轉身,向國子監的人群走去。
腳步卻比來時,沉穩了些許。
也慢了些許。
夕陽將天空染成一片瑰麗的橙紅與絳紫。
貢院門外,早已聚集了不少前來等候的百姓。
其中有焦急等待自家考生歸來的家人。
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滿麵愁容的婦人。
還有一些純粹是來看熱鬧的閑人,三五成群,對著剛走出來的考生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出來了,出來了!總算是考完了!看這一個個,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可不是嘛!九天時間,關在那麽個小黑屋裏,跟坐大牢也沒啥區別了,能不蔫頭耷腦嗎?”
“快看那些穿一樣青色衣服的,應該就是科學院的學生吧?看著精神頭倒還算不錯!”
一個穿著長衫,蓄著胡須的老者撚著胡須,不以為然地搖著頭說道:
“新鮮玩意兒,能考得過聖人傳下的經義文章嗎?我看懸!科舉取士,自古以來考的都是文章策論的真功夫。”
“國子監底蘊何其深厚,名師宿儒眾多,豈是說超過就能輕易超過的?”
喜歡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