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戲樓觀玄機

字數:2544   加入書籤

A+A-


    上海的秋雨裹著鹹腥的水汽,澆在丹桂戲院斑駁的朱漆門楣上。李逸風攥著那張泛黃戲票,混在撐油紙傘的看客中擠過檢票口。戲台上鑼鼓喧天,《挑滑車》的唱段震得梁上積灰簌簌掉落,他卻盯著乙座七號——那是玄真臨終前留下的線索,也是《推背圖》第三十七象暗藏的“象眼”坐標。
    “這位爺,您的座兒有人了。”茶房攔住去路。李逸風抬頭,隻見個穿馬褂的中年人正翹著二郎腿嗑瓜子,手邊放著的檀木匣上,赫然刻著欽天監的太極雙魚紋。
    “勞駕,這是我的票。”李逸風將戲票拍在八仙桌上。中年人抬頭,三角眼閃過寒光,袖口突然甩出軟鞭直取咽喉。李逸風側身翻滾,撞倒茶碗,滾燙的茶水潑在對方手背。混亂中,他瞥見中年人後頸的朱砂痣——與王承業身邊的一個幕僚一模一樣。
    “抓刺客!”戲院內頓時大亂。李逸風撞開後台門,正撞見兩個戲子往臉上抹油彩。其中白臉武生突然摘下髯口,露出李鴻章侍衛的玄色腰帶:“李大人,跟我來!”
    七拐八繞穿過堆滿戲服的過道,侍衛推開暗門,張之洞正守在密室裏。老人麵前攤著十數張《推背圖》抄本,最新的一份墨跡未幹,第四十五象的圖畫旁添了行蠅頭小楷:“滬上觀象台,辰時三刻毀”。
    “袁黨已控製江南製造總局。”張之洞將青銅殘片按進石槽,牆麵轟然洞開,露出個青銅渾天儀,“他們要用新式火炮轟平觀象台,徹底斷絕解圖的線索。”
    李逸風的手指撫過渾天儀上的星軌,突然頓住——某顆星辰的位置與唐朝欽天監的渾天儀截然不同。記憶如閃電劃過:玄真說過,《推背圖》的第三重鎖需要“貫通古今的觀象眼”。他猛地轉身:“張大人,觀象台不能毀!那裏藏著連接兩朝的星圖密鑰!”
    話音未落,屋頂傳來瓦片碎裂聲。三支淬毒弩箭破空而來,張之洞身旁的侍衛揮刀格擋,卻被射中手腕。李逸風拽著老人滾向桌底,瞥見天窗處閃過王承業的身影,對方正舉著望遠鏡冷笑。
    “從密道出城!”張之洞將乾隆年間的抄本塞進他懷裏,“觀象台的地下室有個銅盒,密碼是......”爆炸聲淹沒了後半句話。密室的牆壁開始崩塌,李逸風背起老人衝向地道,身後傳來袁黨爪牙的叫罵。
    黃浦江的汽笛聲刺破雨幕時,李逸風終於摸到觀象台的鐵柵欄。懷中的抄本突然發燙,第四十五象的圖畫自行翻轉,背麵竟顯出光緒皇帝的密詔,朱批上的血跡早已發黑:“袁世凱包藏禍心,圖讖之爭實為...”
    “放下東西!”探照燈突然照亮前路。十餘名荷槍實彈的新軍將他們團團圍住,為首軍官摘下軍帽——正是在漢陽城被周明遠射死的王承業。“李大人,你以為換個時空就能改寫結局?”他晃了晃手中的懷表,表盤內刻著完整的《推背圖》卦象,“從唐朝到現在,一切都在袁大帥的算計中。”
    李逸風握緊青銅殘片,餘光瞥見觀象台鍾樓的時鍾——辰時二刻。他突然大笑:“你以為毀掉觀象台就能阻斷預言?袁天罡在一千年前就料到你們會這麽做!”說著將殘片嵌入身旁的日晷凹槽,地麵轟然裂開,露出深藏地下的星圖密室。
    密室中,數百個青銅星鬥懸浮半空,組成與唐朝欽天監如出一轍的星象圖。李逸風衝向中央的銅盒,按照《推背圖》第三十七象的線索轉動密碼盤。盒蓋彈開的瞬間,一道金光衝天而起,照亮牆上的血字:“解鈴還須係鈴人”。
    王承業的槍響與爆炸聲同時響起,李逸風在氣浪中緊緊抓住飛出的泛黃信箋,上麵是玄真的字跡:“雙生魂合一時,時空裂隙現。去南京紫金山,找朱元璋留下的觀星台……”
    李逸風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他深知這封信箋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前往南京紫金山的征程。
    一路上,李逸風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紫金山腳下。他抬頭望著高聳入雲的山峰,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一步步艱難地攀爬著,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步伐卻從未停歇。
    終於,李逸風登上了山頂,眼前出現了一座古老而神秘的觀星台。他走進觀星台,仔細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在觀星台的中央,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麵刻滿了古老的符文和圖案。
    李逸風仔細研究著石碑上的符文,試圖解讀其中的奧秘。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找到了打開時空裂隙的方法。他按照石碑上的指示,施展了一種古老的法術,時空裂隙緩緩打開。
    李逸風毫不猶豫地踏入了時空裂隙,他的身影消失在了一片光芒之中。在時空的隧道中,他經曆了無數的奇異景象和驚險挑戰,但他始終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
    最終,李逸風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這裏的一切都充滿了神秘和未知。他知道,自己的冒險才剛剛開始……
    當新軍的刺刀即將刺穿胸膛時,李逸風突然將信箋塞進張之洞手中,轉身迎向槍口。劇痛襲來的刹那,他仿佛看見另一個時空的自己——那個跪在唐朝欽天監渾天儀下的少年,正與此刻的他目光交匯。而《推背圖》的終極秘密,正在兩個時空的重疊處,緩緩展開。
    喜歡天算長安請大家收藏:()天算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