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葉宇的選擇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在下聽聞義軍中又是禁酒禁色,又是不準洗劫,各位將軍南征北戰卻一貧如洗,實在是受委屈了。”
那人揮了揮手,便有一旁的隨從端著托盤上前,盤中放著一個巨大的盒子。
打開盒子,是一顆拳頭大小的夜明珠,屋內瞬間被夜明珠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這是皇上親賞的夜明珠,全天下也就這麽一顆,如今送給將軍把玩,將軍權當個蠟燭便是。”
夜色濃墨一般厚重,除了眼前價值連城的夜明珠之外,還有許多大箱子,是四個力士才搬得動的重量。
箱子放在地上發出沉重的悶響,濺起一堆塵土。
兩邊的力士打開箱子,碼的整整齊齊的金條,在黑暗中發出耀眼的光。
別說有了,葉宇這輩子,見都沒見過這麽多錢。
來人滿麵堆笑的看著葉宇:“謝櫻雖然那些話說的有理,聽著也駭人,可隻有架起鍋子煮白米,沒有架起鍋子煮道理的,為人在世,咱們多少得為著子孫後代想一想啊。”
打蛇打七寸,就算以後平定江山,按照謝櫻的做法,也未必會給他們這麽多錢。
“將軍至今無妻無子,等朝廷投降之後,我家王爺願出麵作保,將福安郡主嫁與將軍為妻,我們也不讓將軍為難,隻是暫緩攻勢,也不是讓將軍不打了,拖延一陣子便好,”來人苦口婆心的規勸。
“你們家王爺的意思我明白了,”葉宇笑道,“回去吧。”
福安郡主是周再勤的親生女兒,這可真是下了血本。
“我家王爺說,若是能讓他過這一關,以後更有重謝,”來人將“重謝”二字說的格外重。
燭火搖曳,暖黃色的蠟燭在夜明珠麵前黯然失色,葉宇看著一箱箱能晃花人眼的金條,獨自在位子上坐了良久。
秦若林這會兒不在軍中看著,他現在有足夠的自主權,來決定北麵是否發兵。
……
江西湖南相繼淪陷的消息傳入南京城中,引起的風波卻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周再勤一麵打點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另一麵嘛……
總要有人為湖南和江西的敗績負責,周再勤實在是急於撇清關係,朱宸樾的老上司王和進,自然成了背鍋的不二人選。
隨著送金銀的隊伍一同出了大營的,還有周再勤寫給自家堂哥的甩鍋折子。
而秦若林聽說了鄱陽湖水軍投降之事後,整個人如遭雷擊,這才沒跟葉宇待在一處。
“原來竟然是他?”四下無人處,秦若林咬牙切齒道。
隨從在一旁勸道:“大人心裏既然有想法,那自然,自然該對將軍說明白才是。”
秦若林的心思,旁人不知道,可打小伺候他的隨從秦岩,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說,我怎麽說?”秦若林溫潤如玉的麵龐有了一絲龜裂。
他自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喜怒不形於色,因此背地裏對謝櫻的那點兒心思,也一直掩飾的很好。
上次知道金絲軟甲一事後,盡管生氣,但還想著戰火紛飛刀槍無眼,那男人不一定能活著。
如今知道人家不但活著,甚至還帶著千軍萬馬歸降,謝櫻更是絲毫不加隱瞞的給足了臉麵,這叫他焉能不恨?
秦岩一臉疑惑的說道:“公子見識過人,自幼熟讀經史子集,又是大軍總參謀還長得一表人才,又有跟將軍起事的經曆,都是風裏雨裏出來的,怎麽不能說?”
“嗬?”秦若林冷笑,“這些?”
“對啊,就是這些,公子如今出去,有多少好姑娘等著,何苦自怨自艾,在這裏顧影自憐?”
這些對於旁人或許有用,可對謝櫻?
秦若林搖了搖頭。
所謂的見識,所謂的功名利祿,他的一切都是謝櫻給的!
謝櫻對他是全方位的碾壓,更別說所謂的一起成事的戰友情。
要是真有戰友情,遠的不說,就說在軍帳中的葉宇。
謝櫻跟葉宇更是同生共死,葉宇比他到得早,跟謝櫻的經曆也更多。
秦若林捋了捋,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麽勝算,越想臉色越是灰敗。
“萬一將軍也對您有意思呢?”秦岩在一旁鼓勵,“那朱宸樾不過是一介莽夫,又怎麽能跟您比?您不說,誰也不知道您的心思啊。”
秦若林深呼吸一陣,平複下心中的鬱氣:“罷了,還是得打完了仗再說。”
他要是這個時候跑去江西,謝櫻能二話不說將他軍法處置了。
……
“南京城內傳來消息,皇帝要禪位了,”藍隼看了傳回來的情報,急忙對謝櫻說道。
“什麽?”謝櫻瞬間有些哭笑不得,“老皇帝身體不是還挺好的嗎?”
自打宮變之後,皇帝便被周景恪“養病”,但遷都中見了群臣,又用了一套倫理道德綱常的帽子壓下來,繼續在南京抖威風。
現在聽聞敗績居然要禪位了。
“估計是眼看著要當亡國之君了,便用禪位詔書,將自己幹脆利索的撇幹淨,”藍隼不屑的撇了撇嘴,“上不得台麵的,到底上不得台麵。”
喜歡設計陰謀詭計的人,在正麵戰場隻會當縮頭烏龜。
“葉宇如今已經打到了淮安府,”謝櫻站起身看著牆上的輿圖。
“咱們要不要等後方派的人過來之後再出兵?”藍隼問道。
畢竟之前都是穩紮穩打,這次南征的速度著實太快。
“不了,“謝櫻踱了兩步,“從前咱們勢單力薄,自然需要穩紮穩打,現在這場仗當務之急,就是要快。”
“傳令下去,整頓三軍,明日一早曹華出兵福建,阻斷朝廷南逃之路,剩下的隨我北上進攻南京,直接甕中捉鱉,讓他們無處可逃!”
謝櫻揚聲向外吩咐。
而遠在千裏之外的南京,正在著急忙慌的,進行著一場“禮數不周”的禪位儀式。
周景恪的登基大典,堪稱本朝史上最簡陋的登基大典,該有的儀仗排場一個沒有。
皇帝急匆匆頒了一道旨意,讓周景恪登基,自己做了太上皇。
周景恪便被趕鴨子上架一般,架到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