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不拿玉璽和朱筆,發力抱住大寶劍
字數:5104 加入書籤
朱雄英看到老朱來了,想著自己說簡辦抓周宴時,老朱說過,要給他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
一定是特別對他胃口的好吃的!
說不定會給他做一個黃金大豬肘子或是大豬蹄子,讓他天天抱著玩。
當然了,要是真的那就更好了!
一念至此,朱雄英十分激動地打著招呼。
“爺爺!”
【我的禮物呢?快把它放下來讓我抓!】
“哈哈哈,乖孫可真是一個急性子。”
聽到這話的皇子公主們,看向在地上坐了一刻鍾,撿這個丟那個,還沒決定抓什麽的大侄兒,嘴角微抽。
父皇好像對急性子的人有什麽誤解。
【爺爺你別賣關子了,爹爹送我的大寶劍我拿不起來,你可千萬別送這種大家夥,要送就送那種,不起眼但很值錢的。】
特意讓人去河北尋了寶鋼打造寶劍的朱標,看到英兒一臉財迷的表情,撫額暗笑。
父皇送的禮物,確實滿足了這些條件。
就是不知道,英兒喜不喜歡了。
“乖孫,你放心好了,咱精挑細選的禮物,一定是所有禮物之中最貴重的。”
朱元璋這麽一說,在場的皇子公主,還有妃嬪以及身為朱雄英外祖家,常府的女眷男丁,全部聚了過來,想要大開眼界,看看這份重禮是什麽。
隻見朱元璋背著的雙手裏,拿著兩個紅布袋。
一個四四方方,一個十分細長。
“父皇這布袋裏,裝的是硯台和筆嗎?”
“硯台哪有這麽厚的,看著倒像是一大錠金子,你看它上頭還有圓乎乎的隆起。”
“另外一個應該就是毛筆了。”
朱元璋斜了一眼自己親生的這群小機靈鬼,也沒法再逗乖孫了。
他不無得意的把雙手挪到麵前,朝著朱雄英晃了晃。
“哇!”
朱雄英十分給麵子,露出了誇張的驚歎聲。
與此同時,心裏還升起了一股莫名的不祥的預感。
“乖孫,看!”
朱元璋先把大家都猜出來的那支毛筆,從布袋裏拆了出來,放到了朱雄英的腳趾頭前麵。
“筆?”
朱雄英有些懵。
居然真的是毛筆?
他還以為會有什麽反轉呢。
等等,這筆好像用過呢?
“父皇,你這筆是不是用過了,怎麽毛都有些禿了,筆尖那裏還有黑乎乎的墨點沒洗幹淨呢!”
朱雄英聽到臨安姑姑的話,朝著老朱拿筆的右手看去。
果不其然。
老朱手指上還染著墨跡。
不出意外的話,這支筆應該不是老朱提前準備的,而是直接把他用的毛筆,洗巴洗巴還沒洗幹淨就拿來了。
“父皇,要不我把它拿去洗洗吧,弄到大侄兒身上,就把母後親手縫的新衣服弄髒啦。”
臨安公主是一個行動派,說著要就伸手去拿毛筆。
誰知,平日裏對臨安公主慈愛有加的朱元璋,此時卻猛地低喝一聲。
“住手!”
帝王之威,不光把臨安公主嚇了一跳,就連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是心頭跟著一顫。
就在臨安公主以為自己說錯了話,癟著小嘴要哭時,馬皇後將她攬進懷裏。
“臨安乖,你父皇不是有意嚇唬你的,他隻是有些著急,來,母後帶你吃最愛的栗子糕。”
臨安公主吸了吸鼻子,這才朝著朱元璋吐了吐舌頭,扮了個鬼臉,跟著馬皇後去吃糕點了。
朱元璋聽出妹子是在敲打自己,不要太心急。
可是,一個人一輩子隻能抓一次周。
必須讓乖孫把最合適的未來抓到手裏的!
“來,乖孫,還有這個!”
朱元璋把另一隻布袋裏準備好的禮物,小心翼翼地拿出來,蹲到朱雄英的跟前,並將手裏的物件,放到了朱雄英的另一隻腳前麵。
這時,大家終於看清了另一個布袋裏裝的是什麽,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玉璽!
陛下竟將玉璽拿出來,讓皇太孫抓!
哪怕朱元璋已差禮部去選日子,冊立皇太孫的消息不脛而走。
但是在場的除了馬皇後和朱標等知情者,誰也沒想到,陛下竟會把玉璽拿出來給皇太孫抓周。
就連朱雄英也沒想到,他小手按在玉璽上,板著小臉問。
“爺爺,給我玩的?”
“哈哈哈,乖孫喜歡就好。”
朱元璋還一臉獻寶的,指著那墨汁未幹透的毛筆。
“這個不是普通的毛筆,這是禦用朱筆,乖孫你一隻手抓一個,哪隻手也別空著。”
左手玉璽,右手朱筆。
朱元璋相當於告訴大家,往後大明朝的第三代主人是誰了。
朱雄英看了一眼才二十出頭,就有好幾年批閱奏疏經驗的朱標,嘴角微微抽搐。
【爺爺,我暫時隻想當幕僚,你不能因為我前兩天,剛寫了幾個字,你就想著把批奏疏的事,讓我這個剛滿周歲的娃娃分擔吧?】
要不說古往今來,當誰的官別當老朱手底下的官呢。
真是卷死了。
皇帝和太子既是父子也是君臣。
朱雄英在老朱麵前,那就是小小臣子。
為了防止被老朱套牢在禦案前,朱雄英猛地縮回手,轉過身去,兩腿一蹬就快速朝著玉璽相反的方向爬去。
“乖孫,你這是尿急要撒尿了嗎?”
還未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朱元璋,還在悠閑自得的調侃著。
“你今天可沒穿開襠褲,還是咱來給你把把尿吧。”
隻是他的話音剛落。
就見朱雄英爬到了剛才被他置之一旁的那柄大寶劍前。
那柄寶劍雖未開刃,但光看著就知道很有份量,根本不是尋常人能夠拿得起來的。
朱元璋看到乖孫咬緊兩顆門牙,連新長出來不久的四顆小牙,都被咬得咯吱咯吱的響,他頓時感不妙。
“乖孫,你等等!”
“喝!”
朱雄英可等不及,憋足一口氣,雙手抱著寶劍將它抱了起來。
抱起來的瞬間,朱雄英感覺有些沉,但抱久了,調整好了姿勢以後,仰賴於這一年間所做的肌肉鍛煉,他竟能穩穩當當地抱起爹爹給他打造的這柄寶劍。
“我選它!”
朱雄英大聲宣布,不忘記在心裏向老朱解釋。
【爹爹武功底子不太好,不像我從娃娃抓起的,娘親還說我天生力氣大,身體靈敏像我外公,等我長大了,三叔四叔他們早就立下赫赫戰功,我要是光替爺爺你批奏疏,不帶兵去打仗,我不就跟那個朱允炆一樣,無法服眾了嗎?】
文能治國。
可一個國家亂不亂,還得靠武力說了算!
朱雄英生而知之,別的孩子三五歲才能啟蒙,他三五歲就能達到治理國家應有的基本文化水平。
等到他年長,就可以先練兵再參軍,文治武功全麵發展。
反正這才洪武八年末,老朱卷生卷死,洪武年份還持續到三十一年。
如今不卷了,這個年限還會增加,再加上爹爹,祖孫三代人,總不能全部留守京師。
【我也要像叔叔們一樣,外出去打仗!】
朱雄英抱穩了懷裏的寶劍,偷偷瞄了一眼不住點頭,一臉欣慰的朱標。
【監國的事還是繼續讓爹爹幹吧,他是經驗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