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圓圓圈圈圓圓,強扭的瓜不甜但解渴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A+A-


    朱雄英服了。
    見過貪心的人,沒見過像老朱這麽貪心的。
    【爺爺,挖礦也要先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我畫的這些煤礦,都不知道要挖幾十年,還畫?】
    “咱挖不了,還有後人可以挖,別看咱大明如今人少,隻要玉米種起來,紅薯土豆帶回來,用不了十年,人口能翻一番!”
    這倒是真的。
    但朱雄英還是忍不住在心裏嘀咕。
    【我又不會十年內死掉。】
    此話一出,朱元璋麵色劇變,他急忙捂住朱雄英的嘴,同時朝著地上啐了一聲。
    “呸呸呸!”
    “童言無忌!”
    咱的乖孫才不會死呢!
    朱雄英費了老大的勁,才把差點捂住他鼻子的那隻鐵掌給推開,看到了老朱的真情流露,他隻能做出退讓。
    【我再畫幾個離南京城近的圈,但我不知道具體的位置,不過,這個應該難不倒爺爺你吧?】
    大明朝人才輩出,精通天文地理的可不少。
    朱元璋忙不迭地點頭,趕緊拿過他手裏的毛筆,重新蘸墨汁。
    不一會兒。
    在隔間議事的宋濂等人就聽到陛下爽朗的大笑聲,快要把房頂掀翻。
    “陛下這是又碰到什麽大喜事了?”
    “應該是東南打了勝仗。”
    “打勝仗在預料之中,可陛下最近不是在犯愁軍需的問題嗎?”
    笑得這麽開心,難道是擺平了這件事?
    那可太好了!
    宋濂看了一眼各部門各地方哭窮的奏疏,生怕陛下像向戶部一樣,找他們借錢調糧,心想著,要是陛下能夠有別的法子解決,他們直到年關,每日初篩的奏疏,能夠減少一半了。
    正想著。
    就見陛下抱著皇太孫,龍行虎步往外衝。
    “快備車!”
    朱元璋先帶著朱雄英去了趟戶部和吏部,找到了畫圈地方是由誰來負責的,又讓工部派人前去挖煤,最後又給駐紮當地的將軍寫了封親筆信,讓軍隊跟著一起配合。
    做完這些事。
    朱元璋本來想著立即去皇莊,但一看中午了,隻能歇腳在工部吃了頓午飯。
    以前朱元璋也不是沒在工部吃過,但朱雄英還是第一次吃大明官員的工作餐。
    哪怕薛祥親自去放飯的廚房,挑揀著看上去美味的菜色給他吃,朱雄英還是少吃了半碗粥,連平時喜歡的東坡肉,他是一動也沒動。
    無他。
    太油膩了!
    東坡肉都要做成滑坡肉了!
    在古代,能夠吃得上肉,按理來說,就不應該挑三揀四,可朱雄英實在是難以下咽。
    “乖孫,你怎麽了,胃口不好,難道是剛才出來得太急,遭風吹到了?”
    朱元璋剛要伸手去摸他的額頭,朱雄英連忙在心裏解釋著。
    【爺爺,我沒有不舒服,是這光祿寺的員工餐,有一點點的難吃。】
    朱元璋剛才一直風雲殘卷般,往嘴裏扒拉著乖孫吃不完的飯菜呢。
    聽到這話,忽然被油堵了一口嗓子。
    別說。
    確實有些難吃。
    費油費肉還做得這麽難吃,回頭就讓光祿寺卿,去跟宮裏的禦廚學學。
    “咱為了提高官員們的待遇,可沒少在夥食上添銀兩。”
    光祿寺在這菜色上表現得油水夠足的,就是不知道,是有心的還是故意的。
    年關查賬的時候,得專門盯著光祿寺查一查!
    再看那些菜,都是春夏秋季時曬的幹菜,泡發了來燉煮的,朱元璋立即把飯菜扒拉進肚子裏。
    “既然乖孫你還能堅持,那咱就去馬車上休息。”
    賺錢如救火,時間不等人。
    “彥祥,你快吃,吃完跟咱一起去皇莊。”
    薛祥同樣沒有什麽胃口。
    但想到等會兒要徒步爬山,還是緊皺著眉頭,一邊在心裏罵著光祿寺,一邊把油乎乎還難吃的飯菜塞進嘴裏。
    朱雄英今日的午休,是在馬車上顛簸度過的。
    越是顛簸,他睡得越香。
    馬車一停下來,還在夢裏蕩著小船的朱雄英來了個急刹,立即停了下來,人也清醒了。
    “爺爺,到了嗎?”
    “到了,你爹也來了。”
    朱標最近正忙著鬆江府織造的事。
    自從沈十石被抓拿歸案,入了華亭縣的大牢,人證物證俱全,坐實了足以殺十次頭的罪狀後。
    沈十石便抱著,他不獨死的想法,不管是道聽途說的,還是真有其事的,把鬆江府其他家族做的惡事,全部抖落了出來。
    其中還牽涉了不少沈家旁支。
    整個江浙地區的絲綢商,目前人人自危,哪怕交了加盟費的,盡管嘴上沒敢開口說不幹了,但還是提心吊膽,擔心這是朝廷想把他們一窩端掉,開始消極怠工。
    朱標隻能坐鎮於京城的織造局,每天接收鬆江府那邊來的消息,還有前來打探聖意的當家人。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案件厘清楚了以後,鬆江楊家原價退還了利用不光彩手段占取的一萬畝良田,經手者全部自首入獄,朱標便以念在楊縝辦差有公,且此案沒有傷及人命為由,讓楊家給了高額的賠償款,與百姓達成了私了意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楊家已經開始用上了新的織布機,西域來的商人,在見到雙麵印花絲綢後,驚豔不已,當場就訂了二十萬匹布,這一筆生意就能賺五十萬兩白銀!
    由於朱標這段時間早出晚歸,不在華蓋殿,朱雄英也不在東宮睡,父子二人已經數日未見了。
    一下馬車,朱雄英就掙紮著從朱元璋的懷裏,往朱標身上撲,臉上笑開了花。
    “爹爹!”
    “英兒。”
    朱標被叫來的時候,已經聽說了父皇要賣琉璃賺軍費,用煤炭供給蔬菜商人的這些事。
    他從父皇手裏接過自己的兒子,用細不可聞的聲音說了一聲。
    “辛苦你了。”
    朱雄英用腦袋往朱標懷裏拱了拱。
    【爹,你瘦了呢,穿著棉衣感覺肋骨還有些硌人呢。】
    “不可能。”
    朱標最近可沒有疏於鍛煉。
    在操縱鬆江府局勢之際,他還要經常來皇莊查看玉米長勢,為了鍛煉身體,他都是讓劉敏騎馬,自己跑著。
    他認為自己還長了一些肌肉,難道是肌肉硌得慌?
    【爺爺,你不能把我爹當騾子使啊,鬆江府那邊有左右觀望的商紳,不願意和皇家合作的,也別為難爹爹等著他們做決定了,該查的查,該殺的殺,該改桑為稻的就改了它,你不是說過,強扭的瓜不甜但解渴嘛。】
    除了鬆江府那些處於風暴正中心的商紳,其他絲綢商,還打著和朝廷討價還價,這種天真的想法。
    開海在即。
    朝廷要護送商隊,也要分批次的來,自然是量大稅多,給朝廷賺得多又穩定的絲綢商,才會最先安排。
    再說了,朝廷沒有足夠多的銀兩,造足夠多的護航船,還在觀望的絲綢商,甚至打算利用朝廷缺錢這一點來當做談價的籌碼。
    【有時候,我還是挺支持爺爺的想法的,對待滿眼都是利益,沒有家國大義的商紳,咱們有時候也不需要講道義,幹就完了。】
    喜歡大明皇孫老朱偷聽我心聲哭懵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皇孫老朱偷聽我心聲哭懵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