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劉夫人的教導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A+A-


    林澤階見他擔心,自責連忙說道:“夫子,我考得很好,知府還當場麵試了我,說會著重看我的卷子。”
    陳老夫子一聽,馬上臉上轉為笑容,“一般知府提問的學子,基本都能錄取,你又是縣榜首,我是過於擔心了。”
    林澤階示意陳老夫子低下身子,在他耳邊小聲說道:“夫子,這次考試的題目,我在考前已經模擬過,修改了很多次,您放心。”
    陳老夫子聽了心花怒放,臉上笑容滿麵,忍不住哈哈大笑,撫摸胡子,腰一下就直了。
    惹得林澤績,陳運振,黃誌河和劉五等人心庠極了,到底是說了什麽好事?
    陳鴻福不太關心考得如何,招呼著林澤階:“階兒上來,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小心翼翼的把兒子接上馬車,又是茶又是糕點。
    林澤績,陳運振和黃誌河看得又羨慕又嫌棄。
    很快李裕華和翁靖傑滿臉笑容的出來,一眼看出來考得很好,完全沒有壓力。
    上了馬車,李裕華就迫不及待的笑著開口:“這次考試的題,我們做過並且修過好多次。”
    翁靖傑不停的點頭,“我們真是太幸運了,能夠押中考題。”
    說完還是忍不住暢快的笑起來,他們兩也是眉眼通透的人,絕口不提曾經和知府一起遊湖的事。
    林澤階欣賞他們倆的聰明,不用多加叮囑,省心。
    回去後不用默卷子,三人直接把自己做過的題,給陳老夫子看,讓陳老子一直笑個不停。
    科舉重頭場,後麵的覆試是定名次,隻要首場能進入甲榜,後麵覆試不犯錯,就是童生。
    童生不是一直不變,開朝是讀書就是童生,十年縣度過後才是童生,當前是過府試才是童生。
    童生不算是功名,還是有些優待,個人可以不用交人頭稅,不用服勞役,學業又向前進了一步。
    劉財主劉夫人,通知林澤階去三進院,問考的如何?劉盈語也在。
    回答很好後,林澤階讓劉財主把左右的人避開,才問道:“劉伯伯,你是否和知府認識?我在考試時見到知府,就是你叫我們去遊湖時碰到的老者。”
    劉財主搖頭說道:“我和知府並不認識,但我知道他會遊湖,而且他透過人說想見你一麵,才安排的,放心就算朝廷知道也不會有問題。”
    林澤階自然不會傻到說出來,知府曾經透露給他考題,好奇的問:“劉伯伯,知府為什麽會想見我?考完我一樣會見他的。”
    “知府和你的先生是同科進士,想見你很正常,你知道嗎?朝廷中還有好多官員都想見你,你造成的影響其實很大,以前隻是你太小,又在一個小村裏,官員們不好打擾你,你也別把人想得太好,有人對你好,也有人想謀害你。” 劉財主提醒著。
    劉夫人有另外的說法:“澤階,隻要你行得正什麽別害怕,宮裏娘娘們都想見你,你唱得歌講的故事都傳進了大內,你不像你想像中的無人注意,永漳縣令這種官員搞不清楚四六東西,很快就會調離,皇上一直都很注意著你。”
    林澤階聽著很吃驚:“皇上日理萬機,會記著我這毛頭小子嗎?”
    “當然會,你做的貢獻,比很多大臣做的貢獻大多了,帝國因為你提供的技術增加了很多的人口,我們人口多,外族和我們拚消耗拚不過我們,最終他們必右襟尊我華夏禮,服我華夏道,拿我華夏書,跪我華夏王,稱軒轅為祖,拜炎黃帝。”劉夫人說著一般婦女不會說的話。
    林澤階很想問,劉財主和劉夫人的身份,這麽多年忍得很辛苦,但是終究沒有問出口:“澤階有幸生於華夏,見證巍巍華夏萬族來朝的榮光,必將為它增光添彩,不負此生。”
    劉夫人欣慰的笑道:“你有這誌氣那是最好,你身邊有人教你實用而又喪氣的生存技巧,有人教你正氣向上的生存智慧,當你不知如何選擇時,那就選擇正氣向上的生存智慧,隨著時間的發展正氣向上,會讓你越來越有能量,你明白嗎?”
    林澤階不太理解,但是還是點頭:“我會把劉伯母教導記在心間。”
    劉夫人很少這樣一本正經教導他,林澤階會很認真記起來,琢磨琢磨。
    俗話說:不肯在你身上付出代價的人,講再多金玉良言,隻能尊重,但一定要遠離。
    劉財主和劉夫人把他像子侄一樣的疼愛,他們的話林澤階一定會認真的聽。
    林澤階前世曾經做過課題,花錢追星和不花錢追星,完全兩個概念,沒有花過錢的粉絲,和花過錢完全兩回事,沒花錢不算真粉絲,那些特別多的意見建議聽聽算了,指手劃腳笑笑就好。
    反過來想,父母對子女投入最大,很多子女並不珍惜,覺得父母誤他一生,其實是最愚蠢的。
    盜墓有個規矩,隻能父子組合,發現寶貝隻能兒子下去,因為真的寶貝拉上來,兒子可能會坑父親,認為父親不隻自己一個兒子偏心什麽的。
    但是父親在上麵,一定不會坑自己的兒子,他會認為兒子比金銀財寶重要。
    林澤階在三進院,陪著劉財主一家人玩了好一會,分析《紅樓夢》裏人物的性格,讀者總愛參與進來,劉家人和三個姐姐一樣,想讓故事按她們的想法創作。
    不過《紅樓夢》真沒法按她們說的改,不然後麵全亂了,林澤階任她們怎麽說都不答應改。
    三個姐姐和劉盈語一起,住在三進院東廂房,她們做繡工,彈琴,學經營,禮儀這些的,劉財主這個富人家,不會把女兒當傻白甜養,反而教一身本事,連奴仆都教一身本事。
    所以民間才會有寧娶富家奴,不娶小家碧玉女的說法,因為富人家的奴仆見識廣,有一身的本事,知道輕重緩急不會由著性子。
    這個時代出產少,生存很不容易,過上好日子更難,由不得性子,不珍惜很快會流走,奮鬥並不是隻要付出一丁點的努力,就可以成功,沒這麽容易。
    林澤階陪她們唱歌彈琴好一會兒,才出了三進院,然後被李裕華和翁靖傑拉住。
    他們兩臉色很複雜,表麵在人前笑著,內心還是有很多的疑惑,這年齡有城府說明家裏有教,他們也聰明,不會傻乎乎嘴巴快過腦袋。
    翁靖傑略帶憂鬱的問:“誌階,我們考試押中的題目,有點巧。”
    “與知府有關嗎?”李裕華臉上是驚懼,比較直接問出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