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第一是誰

字數:4318   加入書籤

A+A-


    林澤階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反問:“你們做完了嗎?答案是多少?”
    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答案。
    第一題999文買1000個兩種水果,梨的數量是657個,總價803文;果的數量343個,總價196文。
    第二道題雞兔同籠,更好算x+y=35,2x+4y=94,雞是23隻,兔是12隻。
    這兩道題沒有多少的爭論,100文買100隻三種雞的第三道題不隻一個答案。
    林澤階三個組合答案都寫:第一個組合,公雞4隻,母雞18隻,小雞78隻。
    第二組合,公雞8隻,母雞11隻,小雞81隻。
    第三個組合,公雞12隻,母雞4隻,小雞84隻。
    在等開門的學子們的爭論點,在第三道題。
    問過林澤階的人和別人火熱爭論後,又轉過來問:“林小友,你的答案是多少?”
    林澤階沒有隱瞞,“我第三道題寫三個答案,反正答案都是對的。”
    他說完時,龍門的學子們都靜下來,好一會兒有人拍著大腿懊惱說道:“我好愚蠢,為什麽不寫三個答案?”
    有的人眼淚都流下來,不是脆弱,而是一年又一的努力,又要夢碎的無力與傷心。
    有的人雙手掩住臉,無力的倒在地麵上,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幹。
    林澤階安慰他們:“各位朋友,這三道隻是附加題,主要還是看策問,判詞和詩賦,學過《九章算術》的人沒多少,至少我們都算出來,還有好多人沒算出來。”
    這時候人最需要的是關心與安慰,真相已經不重要,因為沒法改。
    雖然龍門離考場有一段距離,軍士依然嗬斥著:“小聲一點,不要打擾到還在考的人。”
    林澤階的安慰起到一定的作用,能考到這裏的人自製力和抗壓力很強。
    等一會又出來幾個人,他們忍不住問答案,當然要痛苦一陣。
    考後不要對答案才是明智的。
    交了卷同批出大門的20同生,好像沒有一個人第三道題寫三個答案,都眼睜睜嫉妒看著林澤階。
    林澤階向前移動,大門一開,出門就快速的跑,這些學子年齡越大越壓抑,心理越扭曲,不知會幹出什麽事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和人打起架來這是不明智,被抓起來就算考上,也會被取消功名,將軍有劍不斬蒼蠅。
    林鴻福在馬車旁邊不安的走著,眼睛看向大門的方向,一見林澤階出來,馬上跑著迎過去。
    他從來不關心成績如何,隻關心林澤階有沒有吃好,陳老夫子一把他擠開,“階兒考的如何?”
    林澤階輕鬆笑著:“還算順利,我講題給您聽,回去後再默答案出來您看一看。”
    陳老夫子鬆一口氣,林澤階從沒說過順利,這次破例那就是答得很好。
    第一場拿二,這一場隻要不犯錯,加上府試案首必中慣例,功名九成到手。
    陳老夫子不再緊繃著,他對林澤階投入太多心血。
    林澤階和陳老夫子討論著考題,沒有多久翁靖傑和李裕華也出來。
    他們一見林澤階就問數術的答案。
    兩人都滿臉擔心,林澤階不急,“你們說說答案是多少?”
    前兩道題都答對,第三道兩個人答案不一樣。
    林澤階實話和他們說:“第三道題要寫三組答案,你們隻寫一組,可以說對但答案沒寫全。”
    李裕華性子急一些,馬上臉垮下來,整個人都軟下去。
    翁靖傑則堅強一些,還能維持微笑,但是很僵硬:“出考場時,好多人講沒有做對,我們還有機會。”
    林澤階跟他們說道:“和我同批出來,基本第三道題數術題隻寫一個答案,我覺得你們機會很大,不要太早失望。”
    李裕華被林澤階一安慰,精氣神回來一些:“對,還有很多人連答案沒寫全,我們的至少答案全寫對,本想著能過府試考上童生就很好了,如果不是澤階幫忙府試不一定過。”
    翁靖傑讚同道:“如果府試不是澤階賢弟,押中四書題,3000多人競爭50個位置,我們不一定能走到院試,這三個月來你教我們這麽多學習的方法,不知如何感謝。”
    “還有針對考官的文風愛好和政治傾向,模擬他的寫法,不是澤階,我們接觸不到。”李裕華補充著。
    林澤階謙虛說道:“我也是依靠別人的幫忙,以後是親人,互相幫助才能走得遠,你們真感激我,以後就好好對待我姐就行,我這麽努力,首先目的讓我父母和姐姐們過好日子。”
    李裕華和翁靖傑與林澤階三個月朝夕相處,明白他的性子把父母和姐姐看得比功名還重。
    批評他沒事,但是批評他的父母和姐姐,無關大雅都會被他作弄。
    回到院子,劉財主、劉夫人帶著劉盈語到二進院來,他們一樣極為關心。
    還有陳家灣和清溪村到府城做生意的族人,一樣在等著消息。
    因為林澤階搭上知府這條線,運來貨的生意好做多了。
    有人撐腰,管刑判的推官,陳老夫子的兒子陳思業已經到任,不像以前求人無路,常被各種牛鬼蛇神刁難。
    隻要說一句,推官是我不出五代的族親,一般事情容易解決多了。
    林澤階笑著說道:“考得極為順利。”然後整個院子爆發出歡樂的氣氛。
    李裕華和翁靖傑有一些失落,不敢表現出來,林澤階這個功名太重要。
    三人去默卷子,另一邊陳秀枝已經叫酒樓,送好席麵來招待著族人。
    林澤階默完一張卷子,就在陳夫子,劉財主,劉夫人,劉盈語間流傳,他們主要看有沒有犯忌諱,皇上和先皇的名字有寫到,要用通假字代替。
    很多人寫飛,在方麵極容易犯錯,自糾自查自己的文章,很難找到錯處。
    楊文興請府學學正,各縣教諭一旁監督糊名,本來院試不用糊名都可,提學一個人說了算,他這樣做等於證明院試很公正。
    馬上閱卷就開始,楊文興時間還是很緊,要不停在到各個府縣奔波。
    240多份的卷子,還有幕僚的幫忙粗篩選,沒有出錯的卷子送到他手中。
    每個府秀才的名額是固定,定州府一年半一次院試取80名秀才,沒有多也不能少。
    科舉各層名額都固定,再上一級的舉人,全國3000名各個省份按人口經濟給中央貢獻分名額,新皇上位會開恩科,但是這個極少的,死皇帝很少發生。
    經過一夜閱卷第二天,楊文興到府學衙門,把錄卷放到公堂各個各縣的教諭也到,拜完聖人,他才開口:“本官已經定下名次,卷子你們看看有什麽意見嗎?”
    他這是盡量小心不錯,讓官員幫他複核。
    眾縣諭心裏吐槽,你已經定下錄卷,我們哪敢有意見?如果真的有商量的餘地,那就應該讓我們參與討論再排名,這話問得多餘,脫褲子放屁。
    眾教諭很關心院試前三是誰?哪個縣錄取的人數最多?
    這和他們的政績有關,教諭的升遷依靠就是教化之功。
    錄取的名單在各縣諭手中流傳,他們一樣很好奇,想一睹為快,到底誰是院試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