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朱縣令來陳家灣

字數:3600   加入書籤

A+A-


    原來是朱縣令,穿著青色的繡著鴛鴦圖案,當頭進來。
    林澤階和陳老夫子先恭身行禮:“見過縣令大人。”
    朱縣令連忙親熱說道:“免禮,還有諸位學員,不必多禮,本官來檢視社學情況的。”
    朱縣令找個說得過去來陳家灣的理由,除非是收糧或者重大活動,平時知縣是不能下鄉的。
    無故下鄉會被當成擾民。
    他笑嗬嗬的走過來,好奇看一眼林澤階的《明日歌》,歎息一聲,“老夫當年年少輕狂,以為日子過不完,不知時光如水,到懂得發奮時,每晚讀到二更,每天寫字到到手抽筋,勉強考個舉人,自知無力考進士登記當官,當年老夫說不上過目不忘,但是千字內文章默讀三遍能背下來,隻是太過驕傲不知珍惜。”
    “大人,過去不可追,未來百裏侯,當上青天大老爺,人中龍鳳何必執著於舉業。”陳老夫子勸說道。
    朱縣令還是帶著遺憾:“哪個讀書人不想皇宮傳名,禦道誇街,你們這些學員一定努力,讀書天賦也罷,方法也罷,首先努力是前提。”
    舉人還是縣令說出來的話,證實林澤階的話句句肺腑之言,很多學員都思考林澤階之前講的話,放下一切幻想,以戰鬥的精神讀書。
    朱縣令又看到木做的能掛的對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不由起了收藏的心,手一指:“這副對聯是澤階的字,不如送本官如何,本官想辦法為陳家灣免去一年的稅賦。”
    陳家灣一年的稅賦可不少,兩季的稻子還有商稅,朱縣令是下血本了。
    陳老夫子搖頭拒絕:“縣尊大人,為我陳家灣留些底蘊吧!”
    朱縣令留戀看著木對聯,想到這位老秀才的兒子是推官,還是舍不得放手:“本官以五張渡牒來換如何?”
    陳老夫子沉思一會,還是堅定的語氣說道:“不換!”
    “陳叔父,本官和思業兄以前同縣丞,交情極好,你知道五張度牒的價值嗎?”
    “知道,有度牒可以自由行走,不用路引不會被各地攔截,不用服各種徭役,兵役,就算犯罪往寺廟道觀一躲,大部分能躲過去,可以說一個免罪證明,實際上幾千兩銀子都有人要。”陳老夫子淡淡的說道。
    五張隨便就是上萬兩,林澤階心動極了,看一眼陳老夫子,心想我人在這,這種東西再寫過不就有了,但是還是不敢開口,咽喉一直吞咽著。
    學員位更是聽呆了,有這麽多錢,可以好好享受,為什麽不轉出去?
    朱縣令身後的教諭,縣學的秀才,還有些鄉紳們包括和林澤階打過交道的江家族長,都看著《明日歌》和對聯,感慨著。
    江族長是最後悔,以前林澤階留了一個首詞和一個絕對給他,不過因為族人怕得罪前縣令,出賣林澤階,被劉夫人派皇家秘探收走。
    如果當時字畫在,家族危機時就是救命的東西。
    林澤階《勸學》、《為學》、《傷仲永》一出,各官學肯定會當成教導學員的必讀文,在文教上地位直線上升,可以看見必成一代文宗。
    朱縣令見陳老夫子不鬆口不敢怎麽樣,“本官下鄉來視察,先看看這社學辦得如何吧!”
    大家隻能跟著朱縣令,朱縣令請陳老夫子並行,手中牽著林澤階。
    他清楚林澤階才是真正的大神,他把林澤階寫來送給他字畫,派最親信的人送到蘇知府手上,消息傳回來了。
    蘇知府的原話:“好好幹,最多半年,頭上的代字可以去掉。”
    當縣令很多資源的,百裏侯不是叫假的,光朝廷給的度牒不算很大的事,一任十張扣在手上,叫親戚私炒作幾萬兩銀子到手。
    還有建寺廟,還有官田太多太多方麵的資源,有點手段,不用怎麽貪,家族都起飛。
    社學要說很大沒有,朱縣令仔細的看,認真的挑著毛病,比如黑板坑坑窪窪,學生蒸飯的地方灶太小,屋頂的瓦片沒有翻新,會不會漏雨,毛病一大堆。
    社師被說得快哭了,這些都是小毛病,比陳家灣社學差的別地方的社學多的是,為什麽要按著陳家灣的社學來說,這樣他顏麵何存?
    社師以為朱縣令在報複,怪陳老夫子不識好歹時,朱縣令突然改口風,“這麽多毛病得修一修。”
    社師連忙低頭哈腰的叫苦:“稟報大老爺,這些都是小毛病,修社學哪來的錢?勉強先用吧!比起別的官學……”
    剛說到,朱縣令打斷他的話:“本官說要修就要修,你個社學的負責人,要質疑本官?”
    “可是錢從哪來?”社師苦著臉。
    “你去拿個本子來登記,本官帶頭捐款20兩,我朱氏家族再捐30兩。”朱縣令恨不得踢一腳傻呼呼的社師。
    等社師拿筆來記時,教諭認捐20兩,各個鄉紳都捐贈20兩30兩,一會兒500兩就湊齊了。
    很明顯,朱縣令就是來送錢,為什麽會送錢,各位鄉紳都會思考。
    他在碼頭迎接林澤階,這會牽著林澤階的手不放,很明顯傳出信號。
    林澤階跟著說:“我也捐30兩,為陳家灣社學出一份力。”
    朱縣令馬上和顏悅色的說道:“林爵爺,您還要去京城,花費不少,這些小事情就交給本官來處理吧!爵爺上京時,本官還有別敬送上,您可不能不報一聲就走,讓本官失禮。”
    趕著送錢的縣令,陳家灣真沒有見過,隻聽說縣令派人來催交稅賦的。
    別人敬一尺,林澤階還一丈客氣的說道:“別敬父母官就不用送,您多照顧陳家灣和清溪村,這恩情學生就會記到心上,無論去到哪裏,學生的來路就是陳家灣和清溪村,去府裏考試,夢裏都是陳家灣的風景,清溪水流過嗚咽的溪水聲,家鄉是遊子永遠的牽掛。”
    陳家灣的族長甲長得到消息,吩咐人殺雞宰豬,準備招待縣令一行人,還得來拜見父母官大人。
    縣令可不是來打攪陳家灣的安寧,親信攔住他們,送上招待的銀子。
    陳氏族長和甲長,真切感受到陳家灣真正崛起了。
    以前陳家灣不是沒有雙秀才,但是這一次又出秀才,真不一樣。
    朱縣令在社學待得沒意思,想逛一逛,順便提問:“本官來視查教化方麵的,陳家灣人傑地靈,還有提升文教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