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講學題字
字數:3363 加入書籤
大堂哥林澤誠再次站起來:“先生,我弟弟沒有說謊,他能做到的更多。”
二堂哥林澤林跟著證明:“我們以前跟你們一樣,同樣不相信,但是強迫自己多了可以做到,我弟弟把讀書當成遊戲一樣好玩,這點我們斷不如他。”
“他還有過目不忘。”林澤誠加一句,明顯是畫蛇添足。
眾學生“哦”了一聲,好像林澤階能取得成績,過目不忘是最大的功勞。
林澤階被拆台並沒有生氣:“各位學子,無論是我有過目不忘還是熱愛讀書,我都是花十二分的力氣,我一樣會想玩,一樣會孤獨失落不自信自我懷疑,包括我對考舉人沒有一點把握,但就不做了嗎?並不是,南海雖遠,行則將至,過日不忘隻是一時,不讀一樣會忘記,祝各位放棄一切幻想,以戰鬥的精神讀書,我的分享就到這裏。”
眾學子想起他寫的《為學》,貧僧敢於行動能夠到達南海,富僧以沒有準備好為由,一直沒有到南海參拜。
有心的人把林澤階講的東西記下來,打算仔細研究。
林澤階把自己學習的經驗講出來,他明白世人都愛聽一飛衝天,天上掉餡餅的事.
這次沒有順著人性講話,明知逆著人性做事學習的人太少了,隻因為這些是族中子弟多。
要到一定時間他們懂得靜下心來,想起今天說話會感激自己,第一個連中三榜的秀才,得教人一些實在的,他們中有人一定會反複研究今天的話,必須是幹貨。
人生有經驗的時候沒有時間,有時間時沒有經驗,年少聽不懂老成的話,到老了才後悔,希望今天的話有人能聽懂。
林漢階要離開,主持社學的社師聽懂林澤階的苦心,就算他是一個童生,教書是一個明心見性的過程。
可能在大部分眼裏他們成績不算好,但是一遍一遍的教人,他們逐漸融會貫通知識,教人其實是知識體係重生梳理過程。
林澤階七年3000萬以上的字,真把這位社師驚住了,這裏一半學生合起來,都不如林澤階寫得多。
他拉住林澤階的手,恭敬的行禮:“先生能夠後發先至,一舉考過秀才,成功沒有一點僥幸,到晚生這年齡才能體會你的利害,極至的自律,鋼鐵一樣不可動搖的意誌,您是我們這裏百年難遇的天才,能不能留下墨寶來鼓勵後進?”
學子們眼勾勾看著,他們有的人內心很佩服林澤階,他就算沒講這些,但大過年還在寫字,365天沒有一天休息,在各家早傳開了。
林澤階同樣對於這些學子很有期許,大多數是他的親族,以後他們考出來彼此間有援手。
提字的話肯定要客氣的推辭:“不如留到以後吧!我這功名還是太低了,我考上進士再提吧!”
“你已經是我們這裏功名最高的了,連中小三元案首,這成就可不低,”陳老夫子剛剛躲在下麵聽,林澤階沒有看到,這時站起來,“把社學的門聯寫出來,並留首詩鼓勵後輩吧!也是給老夫漲臉。”
陳老夫子當年放棄社學,轉為隻教林澤階一人,其實壓力很大,這次回來多少含蓄炫耀過幾次,不過方式太高級村民看不懂。
村民不用他炫耀,知道他的眼光實在是很厲害。
兒子當上推官,學生連中小三元的榜首,這是他人生的高光,以後隻會更高光,他的事跡足以記入祖譜代代相傳。
當年不太夠錢時,能夠分出錢、田、山把林澤階一家引回陳家灣,這魄力很強,他有資格驕傲。
別人是經營錢財,他是經營人才,這是最不可控,但是他成功了。
林澤階拿著筆站在陳家灣社學的門口,可以掛上去的木做的門聯已經放著。
寫什麽呢?林澤階腦袋在轉。
很快一個很著名的門聯在腦海浮顯,很在激勵作用,順手寫出來:“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好!”陳老夫子和社學的先生們都鼓起掌。
學子們都以敬佩的眼光看著林澤階,勤奮本是很泛濫而抽象的詞,被描繪的特別生動與具體。
陳老夫子則與有榮焉的撫須,“以後社學的門聯就這一幅,請人雕刻上去,白天掛著晚上得收回去,這對聯把誌向和毅力,寫得清清楚楚。”
林澤階沒有謙虛,自然為夫子捧場:“都是夫子您教的好,平時您總是教學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臥薪嚐膽的毅力,學生不過把你說話總結,您看有什麽要改的嗎?”
陳老夫子仔細再讀幾遍,搖搖頭,“一字不改,你取得成績,不能說是我的功勞,說到底還是你自己有天賦而知努力,沒有驕傲才取得的成績,為師臉上因你而有光,你才是我最好的作品,再寫首詩鼓勵一下族中後進吧!”
陳老夫子自得的笑著,教出這樣的學生誰會不驕傲?
林澤階在思考著寫什麽來,重複圖書館的詩句肯定不行。
他在思考時,陳老夫子已經和社師商量,怎麽治教的問題。
教出小三元榜首的夫子,當然有資格指點普通的童師。
林澤階沒有猶豫太久,提筆寫到:《明日歌》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寫完這後,陳老夫子和社師們這些年過半百的人,都看癡了移不動腳。
人從出生到青少年,總覺得日子過得特別慢,但一過30歲就會覺得日子過得特別快,仿佛年味還沒忘又到過年,早飯才吃完怎麽到晚上了。
人生各階段有各階段感悟,少年時是最精力旺盛的奮鬥時光,成年後都大部分是重複著利用著,那段時光的經曆和知識,青春年少學得進去要勤學。
成名須乘早,登科趁年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卻。
“悔沒有早看到這個《明日歌》。”陳老夫子歎息著。
“”老友後悔沒有早看到的,我倒想看看是什麽?”一個人踱四方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