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張徑香的教導
字數:3348 加入書籤
“是學生做的不對嗎?”林澤階從張徑香答非所問,感覺到不對勁。
“那個周亞晉來我這裏好幾次,我都不見他,有三個原因,一是戶部沒錢,撥不了款去修黃河,二他找錯人,我是管南方十三清吏司,主管收入,三是他替罪羔羊,有些位置就是權小事大責任大,坑死人的。”張徑香淡淡的說。
“先生能夠解釋一下嗎?”林澤階不太明白。
“他周亞晉是工部水清吏司主事,得罪人,有人要置他於死地,他這六品官是具體事務官員,沒有實權但責任重大,河道決堤他要負責任,黃河河道最多水患,最難治理,三五年決堤,河道官是不許辭職,他命懸一線,你明白嗎?”張徑香解釋一下。
林澤階心情沉重的點頭,“先生,周亞晉結局是不是注定了?我看他是很純樸一個人。”
“他很純樸,沒有人教他為官之道,做官是為大多數人謀利益,不是依靠一腔孤勇來做,天下事農人喜歡下雨,行人喜歡出陽光,盜賊討厭月明,佳人喜其皎潔,他性子太剛,你是不是想救他?”張私徑香問。
“多少有一點,我看他是實地做事的的人,從膚色,從衣著,從手上的繭,這個關係千萬人的生存。”林澤階沒有隱瞞。
“我調查過他的資料,他寫得治河論很有道理,但是他得罪工部侍郎,公開和頂頭上司開撕,這樣的人很難在官場生存,下次來要錢我和他談談,工部侍郎會給我麵子,隻此一次以後不可亂開善心,官場中的刀光劍影不比沙場少。”張徑香臉色沉重告誡林澤階。
“多謝先生,學生給你帶來困擾,真的很抱歉。”林澤階愧疚的說。
“長遠來看是好事,做件正直善良的事,人都有惻隱之心,這樣做得人心;但眼前來講是很艱難的決定,我從工部侍郎手裏救人,肯定要付出資源。”張徑香很通透的說道。
“是我任性連累先生,”林澤階不知怎麽接話,內心很想救周亞晉,隻好問別的問題:“先生您是站在皇室這邊,還是站在士大夫這邊,認為皇上應該垂拱而治,讓士大夫實際管理天下嗎?”
“按道理我應該站士大夫這一邊,我是讀書考出來的,但實際上我是皇室這邊的,我姑姑嫁給河間親王,我和劉夫人青海郡主是表姐弟,我的姐姐嫁給,皇上的親弟弟申親王當王妃,你是我學生一樣被認定是皇室一邊。”張徑香說出話讓人很驚訝,“大臣們其實互相聯姻,古往今來都一樣,表麵不說百姓不知道,深挖都在聯姻。”
“皇室很喜歡先生家族聯姻。”林澤階感歎一句,內心認同,曆史上曾國藩,李鴻章,林則徐,左宗棠都是親戚,之前之後政要商人都是如此,一起瓜分社會資源。
“我們張氏很會讀書,所以皇室認為我們家聰明,我們先不談這些,你的學業才是關鍵,這一路行來可有每天用功?不可考上秀才鬆懈了。”張徑香考察林澤階的學習。
“這一段時間來,沒有平時用功,一個路上沒有條件,一個是沒有人指導,用功的方向有點迷茫,以前夫子一直給我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林澤階說出自己的困惑。
“我會給你擬定用功方向,到你已經有基礎要更多的自學,國子監有不好的一麵就有好一麵,有很多大儒會去講課,首輔次輔都會去,包括我們這些翰林出來官員,但是要記住,你沒有和我們站在同一高度,你還是秀才,明白嗎?”
“明白,學生當以努力為基,虛心謹慎,不會自我膨脹。”林澤階很清醒。
“你想有作為,沒有考上進士是進不了高層,本質還是吏。”
“學生會牢記的。”林澤階答應著。
張徑香對林澤階是如師如父,想把自己的一生經驗教給林澤階,對兒子不外如此。
林澤階理解他的厚愛,兩人在書房從朝廷的事,講到做學問。
張徑香詳細講秀才和舉人差距在哪裏,然後一個出題一個回答,都是強聞博記的人,很多內容隻能他們兩能聽懂,旁邊守門的親隨鐵柱,銘宣兩人很多要思考很久才知道。
隨著張徑香官位提高,迎來送往都是高官,有些驕傲的鐵柱和銘宣,受到一次無聲的敲打。
林澤階一樣受到深深的震撼,就算為官,張徑香的學問依然沒有放下。
中午時張侍郎全府舉行宴會,下人們都來認識林澤階,張徑香宣布林澤階就是他的另一個兒子一樣,在府裏進出自由,並且留有林澤階的房間。
下午時,林澤階陪著張徑香夫妻聊天,給張師娘畫畫,講笑話。
本來想請劉夫人和劉盈語過來唱歌,不過派去請的人回話劉夫人剛回來,要四處拜訪沒有時間,林澤階和張徑香師徒間自娛自樂。
張師娘最愛聽的是《送別》、《走到鄉村的小路上》。
當林澤階唱《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又愛上這些歌。
讓林澤階把歌曲的譜寫下來,然後讓侍女們跟她一起排練演唱。
張師娘以前喜歡林澤階,出於對丈夫的愛,而對林澤階愛屋及烏,對林澤階沒有具體概念,隻是為了丈夫的高興而做。
經過一天的相處,發現林澤階和年輕時的丈夫一樣出色,甚至更出色,不僅詩詞作的好,長的英俊,還多才多藝,吹拉彈唱樣樣會,性子柔和會說話,試問誰會不喜歡這樣的翩翩少年?
硬留到晚飯,張徑香和夫人都不想放人,他們很久沒有過放鬆有趣日子。
林澤階說起要去領爵位事,張徑香就要說話時,沒想到張師娘開口:“階兒,按說我們出麵你很容易就辦成,但是師娘的想法,你自己去跑一跑,試一試京中辦事可以嗎?”
林澤階腦袋中想到師娘是想考驗自己,果然張夫人說道:“你是秀才沒人會當你孩子,去辦一辦事,實際體會一下人情冷暖,你才會對朝局有印象,我們說再好你可能沒有真實感覺,但是事教人一下就會,你明白嗎?”
“明白,紙上得來終是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走得太順,少年時太順的人,一般會狂妄自大,以為一切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不知有人托舉是多麽幸福的事。”
林澤階話讓張師娘懷疑,自己是不是多事?
還是張徑香下決定,:“階兒,實際去辦理一下爵位,順利還好,卡住時不要怕,沉下心,最壞還有我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