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國家製度改革,陛下竟問燕王?
字數:9982 加入書籤
                    就算回了後宮,還得琢磨寵幸哪個妃子,算計她背後是哪方勢力。
    寵幸不是為了恩愛,是為了安撫她身後的靠山。
    好好的夫妻情分,非弄成利益交換。
    每天算計這算計那,當皇帝真挺累的!”
    司馬遷微微點頭,確實如此。
    陛下英明神武,從不懈怠政事,每件大事小情都親力親為。
    這才有了如今大漢的盛世氣象。
    可即便身處後宮,也不得片刻輕鬆。
    天家無小事!
    娶誰為妻,寵誰為妃,封什麽位號。
    處處都有講究。
    陛下真是辛苦啊!
    司馬遷忽然一愣。
    燕王這是在體恤陛下嗎?
    這邊,劉旦歎了口氣,張了張嘴。
    身旁小妾連忙喂上一顆葡萄,又輕柔地擦了擦他嘴角。
    劉旦繼續道:
    “當然,我剛說的是當個好皇帝。若是每天荒淫無道,醉生夢死,那昏君倒是挺逍遙。
    我也不是不能當皇帝。
    但隻要坐上那位置,肯定得勤政愛民吧。
    總不能當個昏君。
    要是整天窩在溫柔鄉裏,國家還不亂套了,到頭來受苦的還是百姓。
    本王實在不忍心。
    可要當好皇帝,那就更累了!
    隻要一心為民,活兒就永遠幹不完。
    朝九晚九,連幹六天算啥?
    得朝七晚十二,從早忙到深夜,全年無休!
    嘶,想想本王都覺得頭皮發麻!”
    司馬遷聽著頻頻點頭,殿下說得太有理了。
    當昏君確實快活。
    整個天下隨他糟蹋,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
    除了百姓遭殃,自己背個罵名。
    也沒啥壞處。
    司馬遷抬頭望向自家王爺,忽覺他身影高大。
    從小就立誌要麽不當皇帝,要麽就做千古一帝!
    劉旦迎上司馬遷那崇敬的目光,回了對方一個讚許的眼神。
    作為見過社畜的穿越者。
    劉旦隻想說:好皇帝誰愛當誰當。
    他這逍遙王爺不香嗎!
    “啊~”
    小妾趕緊又遞上一顆葡萄,隨後繼續捏腿揉肩。
    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當初那個青澀小宮女,如今已蛻變成成熟婦人。
    舉手投足間,盡是掩不住的風韻。
    “逍遙王爺多好啊,每天都能醉生夢死,享盡奢華,還不用擔心害得百姓受苦。
    有機會就幫著國家建設一把。
    讓百姓日子好過些。
    沒機會就躺著享福。
    偶爾收拾幾個奸臣惡賊,陶冶一下情操。
    每天吃香喝辣,睡到自然醒。
    這日子多舒坦!”
    “混賬東西!”
    劉徹瞪著麵前的奏疏,怒氣衝衝地拍案而起。
    “還等機會?”
    “有機會才建設國家,沒機會就享樂,朕累死累活就是給你鋪路的嗎?
    朕都沒好好享樂過!
    逆子!!”
    這份三日一封的司馬郎官控訴奏疏,已成劉徹的日常讀物。
    每次翻閱,他心情總是五味雜陳。
    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怒不可遏。
    但讀完之後,心中總湧起一絲莫名的暖意。
    “我那皇帝老爹更辛苦,我走後,他還得召集一堆大臣。
    上至……
    哪件事不讓他操心,每天忙到深夜!”
    字裏行間透出的關心,讓劉徹眼眶微濕。
    他勤政為民,臣子不解,背地裏罵他專權獨斷。
    百姓也不領情。
    稍被士人煽動,就私下傳唱諷刺他的歌謠。
    這些他都知道!
    可他從不發作,隻為國家忍耐罷了!
    如今……如今總算有人懂朕了!
    劉徹抹了抹眼角。
    繼續往下看。
    “我也不是不能當皇帝,但隻要當了皇帝,肯定得勤政愛民吧。
    不能做昏君……到時遭殃的還是百姓。
    本王於心不忍。”
    劉徹沒好氣地哼了兩聲。
    想當好皇帝哪有那麽簡單。
    可轉眼間,他又笑開了花。
    “不愧是朕的兒子,心係天下,是塊當好皇帝的料!”
    可笑過之後,他眉頭又皺了起來。
    每次涉及劉旦,他那喜怒不形於色的帝王修養就蕩然無存。
    或許這就是父子情深吧!
    “老三說他不是不能當皇帝,還想做個好皇帝。
    隻是政事太繁瑣……”
    劉徹摸著下巴沉思。
    要做個好皇帝,勤政是最基本的要求。
    “看來朕得加快改革宰相的步伐,至少得趕緊搭個執政班子。
    一是給老三瞧瞧,政事也能精簡,當皇帝也能舒坦些。
    二是新建的班子有老三指點,能及時補漏完善。
    三是……”
    劉徹瞅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奏疏。
    頭疼欲裂。
    這一個多月沒宰相,他真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唉,朕得承認,後世那朱姓皇帝確實比朕勤奮。”
    劉徹搖搖頭,不得不服。
    當然,他隻服勤奮,不服別的!
    想他劉徹,後世尊為漢武帝的雄主,怎能輕易認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服就幹!
    劉徹振作精神。
    再次埋頭書山!
    一代霸主漢武帝劉徹,受洪武帝朱元璋激勵,治國越發勤勉了!
    叮!劉旦成就點加1!
    劉徹在宣室殿狂批奏疏時。
    椒房殿內。
    皇後衛子夫與太子劉據對坐無言。
    氣氛凝重。
    “燕王就國一事,你父皇沒答應。”
    衛子夫輕歎一聲。
    “自從那日我提了這事後,你父皇半個月沒踏進椒房殿。
    你該明白這是什麽意思了吧?”
    劉據鄭重點頭。
    父皇在警告母後。
    “小輩爭位,你別插手!”
    以前父皇隻是看好老三。
    僅是欣賞,未有實際舉動。
    如今卻是擺明態度,要給老三爭儲的機會!
    “現在你舅舅被禁入宮,你表哥也聲明兩不相幫。
    連你娘我也被下了封口令。
    以後全靠你自己了!”
    衛子夫話音漸厲,一甩長袖,鳳目圓睜。
    盡顯母儀天下的威勢!
    “我衛子夫的兒子,不輸任何人!
    既然你父皇開了口,你若還想要皇位,就憑自己去爭!
    有能耐,皇位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若沒了幫襯就一敗塗地,還不如早早讓給你三弟。
    免得讓人笑話!”
    劉據神色肅然,深吸一口氣。
    起身向衛子夫行大禮,五體投地。
    “兒謹記母訓!”
    此後,宣室殿多了一道身影。
    太子劉據也投身於堆積如山的奏疏中。
    劉徹未加阻攔,反倒樂見其成。
    太子不及老三見識廣博,靈氣稍遜。
    但勤能補拙。
    加上他寬厚仁德的性情,日後施政也不會差。
    日子一天天過去。
    宣室殿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慢慢形成一個小朝會。
    第一個加入的是驃騎將軍霍去病。
    第二個是光祿大夫金日磾。
    第三個是中郎將蘇武。
    第四個是太仆上官桀。
    第五個是大司農桑弘羊。
    這群人中,除桑弘羊外,都有個共同點。
    年輕!
    其中最大的蘇武也不過三十。
    四十歲的桑弘羊之所以例外,是因他掌管財賦,需穩重老練。
    如此,大漢的輔政團隊初具雛形。
    軍事、財政、民政,無所不包,且活力十足。
    定能將大漢推向更輝煌的未來!
    “老三,怎樣?”
    “父皇這內閣班子行不行?”
    劉旦盯著這幾人,一臉呆滯。
    好家夥!
    您這是斷了兒孫的路啊!
    好家夥!
    這幾人,除了霍去病。
    全是“昭宣盛世”的名人。
    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都是劉徹臨終前的托孤重臣。
    再加個霍光,就能湊一桌麻將了!
    不過現在老霍還在,小霍還沒出頭。
    霍光換成了霍去病。
    效果一樣。
    照樣能湊一桌。
    至於中郎將蘇武,也不簡單!
    蘇武牧羊的故事傳頌千古。
    被困匈奴十九年,始終不屈。
    那份忠貞愛國之心,誰能媲美?
    而且,漢宣帝劉病已從平民登上皇位。
    其中就有蘇武的擁立之功!
    妥妥的從龍重臣!
    劉旦打量這幾人時,他們也在觀察他。
    金日磾和上官桀想法一致。
    小朝會有太子參與,如今陛下又召來燕王。
    看來陛下真想讓太子與燕王一較高下。
    日後得多個心眼!
    桑弘羊老謀深算,隻瞥了劉旦一眼。
    便收回目光。
    不管陛下意欲何為,他幹好自己的事就夠了。
    閑事少摻和。
    蘇武則盯著劉旦看了許久,目光中滿是審視。
    燕王能入小朝會。
    必是陛下看重之人,能力不凡,他想看看這小王爺是否名副其實。
    至於霍去病?
    連看都沒看劉旦一眼!
    兩人天天見麵,早看膩了!
    太子劉據反應最明顯,正襟危坐,滿臉嚴肅。
    絕不能讓老三小瞧了他。
    劉徹環視一周,頗有些得意。
    “老三,覺得如何?這些人可是父皇精心挑選的人才。
    能力出眾,又正當壯年,最適合做輔政之選。
    各方麵人才齊全。
    現在先做輔助,將來時機成熟。
    內閣……咳咳。
    老三,你看怎麽樣?”
    劉旦微微點頭,他明白,劉徹最終選了一勞永逸的路。
    廢除宰相!
    建內閣就是為了取代宰相。
    隻是劉徹還不確定是否可行,便兩手準備。
    一麵將宰相之位空懸。
    不說廢,但也不補人。
    一麵建小朝會,先試運行一陣。
    看看成效。
    但這已是劉徹能做的最大調整了,底層官製還動不了。
    還是那個問題,人才不足!
    紙張雖經幾年推廣已普及,可人才培養需要時間。
    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
    要徹底撼動底層選官製度,還早得很。
    想通劉徹的用意。
    劉旦點點頭,給出肯定答複。
    “父皇選的人沒毛病,路子也走得對。”
    “哈哈,那就好!”
    劉徹長笑一聲,總算鬆了口氣。
    摸著石頭過河總歸心虛。
    有老三的認可,他安心不少,至少沒走偏。
    畢竟這是國之大事。
    半點馬虎不得!
    “老三,你覺得還有啥要改的?”
    劉旦捏著下巴。
    “嗯,容我想想。”
    殿內眾人看著這對父子的對話。
    滿臉懵然!
    陛下在說啥?
    一項國家製度改革,您竟問燕王?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