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將自己錦繡富饒的封國換到那種不毛之地?
字數:8167 加入書籤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無論是君臣之禮的根深蒂固,還是三人對他這個皇帝兄弟的戒備與恐懼。
一頓本應熱鬧歡快的火鍋盛宴,竟被他們吃出了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的詭異氛圍!
唉,劉旦無奈地搖搖頭,心中暗歎。
罷了罷了,這頓飯再這樣吃下去,他們三人恐怕如坐針氈,痛苦不堪,自己也難以盡興!
不如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挑明今日的真正目的。
劉旦放下手中的碗筷,另外三人警覺性極高,幾乎是同一時刻也放下了餐具。
三雙眼睛巴巴地盯著劉旦,等待聖意頒布。
"朕今日請諸位兄弟前來,實則有一樁重要國事想與你們商議一二。"劉旦語氣平和地開口道。
劉旦話音剛落,趙王劉據便急不可待地搶先回應"陛下請盡管明示,哪敢言什麽商議,您但有吩咐,我等莫敢不從!"
自三弟登基以來,劉據可謂是日日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先有父皇的嚴厲警告,後又被軟禁在長安宮中,寸步難行…
他時刻擔憂自己會步前廢太子劉榮的後塵,身首異處!
如今被三弟特意召入宮中,劉據早已在心中發誓,今日無論三弟提出什麽要求,他都會立刻答應。
絕不猶豫,絕不反抗,絕不給人任何抓住把柄的機會!
劉據迫切表態的同時,另一位王侯也急忙跟進表忠心。
"千真萬確,三……陛下!"廣陵王劉胥鄭重其事地行禮,神情嚴肅而恭敬。
"陛下但有吩咐,臣必當全力以赴,萬死不辭!"劉胥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
若論心中惶恐,誰能比得上他劉胥此刻的忐忑不安?
被父皇突然召入長安,隨後又被圈禁在長樂宮偏僻的殿室中,幾日前還被拉到建章宮飲下那令人心驚膽戰的罰酒。
那一刻,他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幸虧三哥及時為他求情說項,否則劉胥早已魂歸黃泉,屍骨無存!
如今三哥有何吩咐,劉胥發誓必將竭盡全力去完成!
他隻祈求能夠早日返回封地,遠離這危機四伏的長安宮廷!
天可憐見,他已被囚禁在長安近半年之久,每日惶惶不可終日,這般日子實在難以為繼!
膠東王劉弗陵雖未開口,但心中所想與二人如出一轍,長安宮廷對他而言宛如人間煉獄。
上有嚴厲的父皇,下有權傾天下的三哥,隨便哪一方對他略顯不滿,都足以讓他魂飛魄散。
還是早日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吧,那裏才是安身立命之所。
見三人如此態度,劉旦滿意地點點頭,隨即開口道"朕思來想去,諸位長期滯留長安也非長久之計,不如早日返回封地,各司其職,你們以為如何?"
話音未落,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歡呼起來
"這個主意甚好!"
"弟弟我也正有此意!"
"多謝陛下隆恩厚愛!"
三位諸侯王聞言喜形於色,如釋重負,簡直恨不得立刻就踏上歸途。
真是心想事成,剛才還在暗自期盼早日返回封地,陛下就主動提出來了,這簡直就是天降福音!
"陛下,不知幾時可以啟程返回封地?弟弟我已迫不及待,隨時可以動身!"劉胥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語氣中滿是期待與渴望。
長安的日子實在太過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度年,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廣陵國,那片熟悉的土地。
劉旦微微點頭,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朕的話還沒說完,返回封地自然可以,不過朕想給諸位換一處新的封地就藩。"
聽到這句話,劉胥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術!
什麽意思?
其他兩位諸侯王也各懷心思,表情變幻莫測。
趙王劉據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難道三弟擔心我的封地太遠,想將我的趙國遷至長安附近,以便監視控製?"
膠東王劉弗陵則暗自思量"膠東王這個稱號曾是太上皇所用,意義非凡,充滿象征性!"
"三哥顯然是不放心我繼續使用這個敏感的王號啊!"
"唉,成也膠東王,敗也膠東王,這個稱號注定與我無緣了!隻是不知三哥打算將我安置何處?"
劉旦對他們表情的劇烈變化視若無睹,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諸位以為西域那片土地如何?"
西域?
劉胥愣住了,隨即心中狂罵不止,如同一萬隻草原野馬奔騰而過。
西域那鬼地方簡直比糞土還不如!
三哥竟然打算將他們發配到那蠻荒之地?
西域可是流放犯人和世家罪臣的偏遠荒漠啊!
怎能與他富庶繁華的廣陵國相提並論?
其他兩位王侯的臉色也一個比一個難看,心中拒絕之意強烈無比。
西域對他們而言如同噩夢,絕非理想的封地。
"哦,對了,若是西域不合諸位心意,朕這裏還有一處更加廣闊的疆域可供選擇。"劉旦似乎察覺到他們的抗拒,又補充了一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三人眼前一亮,心中升起一線希望。
無論是什麽地方,總比那荒涼的西域強吧?
什麽地方?
劉旦微笑著伸手指向北方,輕描淡寫地說出兩個字"漠北。"
臥槽!
三位諸侯王在心中齊聲怒罵,臉色由陰轉晴再轉陰,如同四月的天氣變幻莫測。
這都是什麽狗屁地方!
漠北草原?
那不是比西域更加荒蕪偏僻的蠻夷之地嗎?
北征軍旅凱旋而歸,大漢鐵騎已將漠北匈奴的足跡一掃而盡,留下一片寂靜無聲的廣袤草原。
壯闊無垠的草原表麵上看似無主,實則早已有了歸屬。
此言差矣!
準確而言,這片翠綠如海的草場已有明確的主人,那便是大漢天朝!
昔日匈奴馬蹄肆虐之地,如今已是大漢天子麾下疆土,鐵血征戰所得,自當牢牢掌握。
南起朔方雄關,北至神秘北海,東連浩瀚海畔,西接璀璨西域,這片遼闊草原盡歸大漢所有,疆域之廣前所未有。
劉旦早已命令李廣將軍在草原各處要隘立下高大石碑,宣告大漢主權。
每一座石碑上都刻著鏗鏘有力的宣言大漢神聖領土,不容侵犯!
然而這片新納入版圖的土地雖廣袤無邊,卻人煙稀少,形同虛設。
昔日此地匈奴人口眾多而漢人寥寥,如今匈奴蹤跡全無,漢人依舊稀少,形成了奇特的真空地帶。
劉旦早在心中謀劃,必須盡快派遣足夠人手占據漠北草原,以實現真正的統治。
草原良田千頃,水草豐美,天然的牧場就在那裏靜候新主人的到來。
而今匈奴部落被太上皇剿殺殆盡,空留下這片沃土無人耕種、無人放牧。
若任由草原荒蕪,必有他族窺伺,遲早會有新的遊牧民族前來占領這片肥沃之地。
若再讓異族在漠北草原紮根繁衍,必將重蹈匈奴覆轍,成為漢人北方的心腹大患。
正如後世那威脅大唐的突厥鐵騎,他們的崛起之地不正是這漠北草原嗎?
再看那令宋朝膽寒的金人鐵甲,亦是從這片草原上呼嘯而出,給中原帶來無盡災難。
還有那席卷神州的蒙古鐵騎,不也是在這片草原上聚集力量,最終威脅明朝邊塞安寧?
曆史的警示明晃晃地擺在眼前,劉旦決不能重蹈覆轍!
趁此良機,大漢已將匈奴徹底剿滅,正是派遣漢人北上占領草原的絕佳時機,必須徹底將這片沃土融入大漢版圖!
讓廣袤草原上永遠回蕩漢家兒女的歡聲笑語,讓漢家旗幟永遠飄揚在這片碧綠的海洋之上。
草原之廣闊令人瞠目結舌,曾經養育了數百萬匈奴、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若能妥善開發,完全可以為大漢再添數百萬忠誠子民,擴大人口基數。
與其讓這片富饒之地便宜那些懷有狼子野心的異族,不如漢家自取,變為己有!
然而此計劃並非一帆風順,其中存在諸多棘手難題亟待解決。
最大的困境在於漢人根深蒂固的農耕文化,若要在漠北草原定居,必須從農耕轉變為遊牧生活方式,這種思想轉變談何容易。
士農工商的禮製秩序早已深入人心,以農為本的理念已融入漢人血脈骨髓,成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要讓習慣了安土重遷的漢家百姓放棄祖祖輩輩耕種的田地,奔赴遙遠草原過遊牧生活,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天下難事,必有對策,劉旦並非沒有良方。
歸根結底,不過是以利誘之,用豐厚利益吸引民眾北上,一切皆有可能!
有了百姓定居,還需管理人才維持秩序,這是另一大難題。
劉旦深思熟慮後決定不派遣流官治理草原,因為此舉實則不合實際。
即便他大力號召百姓北上草原,響應者數量也必然有限,分散到廣大草原上更是人口稀疏如星辰散布。
加之草原遊牧生活方式流動性極強,若用傳統流官製度管理,根本無法有效控製如此廣袤的疆域。
經過深思熟慮,劉旦靈光一現——世襲諸侯王製度或許正是解決草原統治難題的關鍵所在!
此法與西域治理思路如出一轍,皆是針對天高皇帝遠之地的特殊統治方略。
這些偏遠地區缺乏漢人基礎,地廣人稀,當地諸侯必然強烈依賴中央朝廷支持,根本無力自立,也不足為慮。
更妙的是,這些被派往邊疆的諸侯王可世代鎮守一方,為大漢守護北疆安寧。
順便還能借此撤除那些盤踞在中原膏腴之地的"國中之國",消除潛在的政治威脅!
這般一舉多得的良策,令劉旦不禁心中暗喜。
隻是,劉旦的如意算盤打得再好,這些養尊處優的諸侯們卻未必願意配合。
至少眼前這三位王侯,臉上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廣陵王劉胥愁眉苦臉,額頭皺紋深如溝壑,活像一顆苦透了的老瓜。
西域?漠北?這兩個選擇簡直如同兩把懸在頭頂的利劍,無論選哪一個都令他痛苦不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西域雖然尚可忍受,這些年來隨著絲路貿易的興盛,劉胥也曾見過不少西域來的商品與人物。
在劉胥心中,西域留下的印象隻有兩點女子尚算美豔,黃金倒是不少。
然而,這些微不足道的好處遠遠抵消不了西域的諸多缺點。
傳聞西域多為漫天黃沙的荒漠,與中原相隔萬裏之遙,怎能與他那富饒如天堂的廣陵國相提並論?
至於漠北草原,劉胥簡直想破口大罵一句去他娘的鬼地方!
對西域他尚有幾分好感,對漠北草原則是徹頭徹尾的厭惡與鄙夷。
那是什麽不毛之地!那可是隻有匈奴這等野蠻化外之民才會安居的荒涼之處!
當年匈奴使者入長安朝貢時,劉胥親眼目睹過那些粗鄙的異族形象。
他們身著原始羊皮,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臭氣息,簡直不堪入目。
匈奴女子更是貌醜如鬼,絲毫沒有漢家女子的婉約柔美,草原上也沒有任何珍貴寶物可言。
西域好歹還有金沙珍寶與異域美女,漠北草原又有什麽?
一無所有!寸草不生!
不,準確地說,草原上隻剩下無盡的牛羊毛發,到處都是羊毛和牛糞!
劉胥對這些粗鄙之物嗤之以鼻,根本不屑一顧。
如今又聽聞太上皇已將草原屠戮一空,那裏變成了一片死寂陰森的鬼域!
將自己錦繡富饒的封國換到那種不毛之地?
陛下莫非瘋了不成?
漠北絕不能去,西域也萬萬不願,他隻想留在自己熟悉而富裕的廣陵!
劉胥眉頭緊鎖,目光忐忑地望向劉旦,強擠出一絲諂媚的笑容"陛下,臣弟不如將封地削減兩縣,獻給朝廷,隻求陛下開恩,允許繼續鎮守廣陵。"
說實話,劉胥心中已有幾分憤懣之情暗自湧動。
昔日太上皇在位時尚且隻是推行推恩令,削弱諸侯權力,卻並未徹底廢除他們的封國。
三哥登基伊始就對諸侯王動刀,實在太過無情,毫無兄弟之情可言!
此等過分之舉,劉胥心中已暗下決心堅決反對。
必要時刻,他甚至打算聯合那些德高望重、輩分頗高的王爺共同抗議。
若真被逼到絕境,他不惜前往建章宮,向太上皇訴苦求援!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