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群蠢材!愚不可及的傻子!

字數:8025   加入書籤

A+A-


    有求必應!
    在旁人看來,簡直就像個敗家子在揮霍祖宗積攢的家產,將他祖父漢景帝嘔心瀝血建立的製度徹底推翻,全盤否定。
    殿內眾人見陛下答應得如此爽快,慷慨大方。
    有些膽大的諸侯王不由心生貪念,試探著問道
    "陛下,那麽關於國內軍隊的招募數量限製"
    "當然,臣隻是擔憂遷往邊疆後可能麵臨外敵騷擾,若能招募足夠的王國衛隊,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更好地守衛邊疆疆土,豈不是一舉兩得?"
    諸侯王招募軍隊的數量限製,同樣是在七國之亂後被漢景帝嚴格控製的敏感領域。
    各諸侯王除了少量必要的王宮衛隊外,絕不允許擁有過多的軍事力量。
    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止諸侯王再次擁兵自重,挑起叛亂!
    問及此事,本是極易觸犯朝廷忌諱的危險話題。
    但軍事權力,又恰恰是諸侯王最為渴望的核心權柄。
    眼見陛下如此好說話,簡直是有求必應,他們如何能不心癢難耐?
    這人一旦問出此等敏感問題,殿內其他諸侯王都刻意不動聲色地暗中觀察劉旦的反應,看他會如何回應這一逾矩之舉。
    誰知劉旦仿佛鐵了心要當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仍是笑容滿麵地回應道
    "關於各諸侯王國的軍隊招募數量,今後可由諸位自行決定,朝廷不再設置任何限製條件。"
    這一驚人宣告甫一出口,大殿內立即爆發出一陣如雷的歡呼聲
    "陛下聖明!千古明君!"
    一位老謀深算的諸侯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五體投地,行使最高規格的大禮參拜。
    其他諸侯王隻是愣怔一瞬,立刻心領神會,明白這是在為陛下的承諾創造既定事實,讓他無法收回成命,也讓一旁的太上皇來不及阻止此事!
    眾人心思一通,紛紛起身,齊刷刷地跪倒在大殿中央,整齊劃一地高聲頌揚
    "陛下聖明無雙!陛下恩德浩蕩!陛下盛世永昌!"
    劉旦悠閑地撫摸著下巴,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仿佛真的被眾人的熱情所感動。
    "嗬嗬,諸位請起,不必多禮,同宗至親,何須如此客套?"
    各位諸侯王個個喜笑顏開,麵帶紅光,各自回到座位上,心情愉悅萬分。
    他們心中早已沒有了先前被迫搬遷的不甘與憤懣,反而對這次邊疆封國之行充滿了期待與向往!
    諸侯王們已經在腦海中幻想著未來在邊疆擁兵數萬、指點江山的威風場景,簡直美不勝收!
    這個寬厚仁慈的陛下,真是令人發自內心地愛戴!
    諸王們笑得開懷,劉旦也笑得燦爛無比。
    望著這群得意忘形、自以為占盡便宜的諸侯王們,劉旦在心底冷冷嗤笑
    嗬!軍隊隨你們招募又有何妨?我倒要看看,在那西域幾千人口的彈丸小國中,你們能招募起多少像樣的軍隊!
    真正大型的封地隻有三處,劉旦已經分配給了自己的三位兄弟。
    剩下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小國碎土。
    勉強支撐起幾萬人口的封地,這點人力能有什麽大用處?
    能夠招募多少有效戰力?力量懸殊之下,終究還是要俯首聽命於朝廷的政令!
    哦,還有那漠北草原,如今雖然被匈奴清空,荒無人煙。
    劉旦正盼著這些諸侯王前去墾荒開發,用他們的力量為大漢填充那片空蕩蕩的草原呢!
    到那時,他們哪有多餘的人手去招募什麽大軍?
    一群愚蠢至極的傻瓜!
    就這樣,台上虛與委蛇的雙方彼此掛著甜蜜假笑,心中卻同時暗罵對方愚不可及,各懷鬼胎。
    這些諸侯王長期被圈禁在自己的封地內,猶如井底之蛙,不得輕易外出遊曆。
    因此他們對朝廷內外的真實情況所知甚少,信息閉塞如同深山老林中的隱士。
    這才使得劉旦能夠輕易將他們蒙在鼓裏,如同獵人設下的精巧陷阱。
    反正隻需糊弄過這短暫的片刻,等他們答應前往邊疆後,一切塵埃落定,便再無回頭之路。
    況且,劉旦所言句句屬實,並無半點虛假之處,官員確實可以隨意任命,軍隊確實可以自由招募。
    隻不過前提是——能找得到人才行!
    西域那片蒼涼之地注定無法擁有充足的人手,號稱三十六國的西域諸國,其實都是彈丸小國,微不足道的螻蟻之國。
    難道是他們不想發展壯大,甘願如此弱小嗎?
    絕非如此,實在是西域那苛刻的自然環境根本養不起太多人口,寸草難生的荒漠之地,又能容納多少生靈?
    再將這片貧瘠之地分割成幾十份,每一處的人口自然更是稀少得可憐,猶如大海中的幾滴水珠。
    至於漠北草原,這片遼闊的土地確實有能力養活數以百萬計的人口。
    但在近幾十年內,這不過是一場空想,草原上的人丁早已死傷殆盡,如同被狂風席卷過的平原!
    沒有花費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這裏的人口絕無可能恢複元氣,重現昔日繁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那麽等到幾十年後,當草原人口真的過百萬之際又會如何?
    哼哼哼,大漢朝最不懼怕的就是諸侯王們幾十年後的反撲,屆時早已今非昔比!
    此時,心滿意足的諸侯王們眼神交匯,不約而同地推舉出一位麵容慈祥的長者,裝作漫不經心地向皇帝試探道"陛下,既然募兵這等大事都能開禁,那麽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的小事是否也能恢複舊製?"
    這話一出口,整個大殿霎時沉寂下來,仿佛時間凝固於此刻。
    所有諸侯王的目光齊刷刷盯向劉旦,隻要他輕輕點頭首肯此事。
    眾人必將立即跪地叩首,山呼萬歲,將此大恩大德永遠銘記於心!
    表麵聽來,所謂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不過是封國傳承的小事。
    實則言外之意,直指那把懸在諸侯王頭頂的利劍——推恩令!
    傳嫡不傳庶的訴求明顯與推恩令背道而馳,水火不容。
    推恩令規定,諸侯王身故後,王位僅由嫡長子獨自繼承。
    但封國的土地財富,卻要由所有子嗣共同分割,人人有份!
    諸侯王們提出傳嫡不傳庶的請求,本質上就是要廢除這道令諸侯王家族日漸衰微的推恩令。
    此事絕非小事,而是關乎諸侯王命脈的生死存亡之策!
    先前那些加強諸侯王權力的條件雖然誘人,卻隻是一時的浮華虛榮。
    然而!若推恩令不能廢除,所有的好處都如同浮雲,轉瞬即逝!
    一份家業,所有兒子都要分一杯羹,均沾喜氣。
    那麽無論諸侯王們如何積累財富,擴展勢力,也不足以抵擋子孫分割的命運!
    隻會一代不如一代,日漸式微,終成螻蟻!
    那位著名的中山靖王劉勝就是最為鮮明的血淚教訓!
    他育有一百多個兒子,堪稱子嗣昌盛的楷模。
    劉勝身故後,中山國的下場淒慘無比,令人唏噓不已!
    被殘忍肢解成了上百份,支離破碎,不成體統!
    甚至一個小小的村落都要被劃分成三塊,否則根本無法滿足眾多子嗣的分割需求!
    這推恩令,當真是心狠手辣,毒辣無比!
    所以他們趁著這位表麵寬厚實則愚蠢的陛下心情愉悅之際,小心翼翼地試探一番。
    隻要他輕輕點頭應允,諸侯王的黃金時代就將再次來臨,榮光重現!
    不料,之前麵對各種重大權力讓步時毫不猶豫的劉旦,這一次卻明顯遲疑了,停頓了一瞬、兩瞬、三瞬……
    時間仿佛凝固成永恒,令人窒息般漫長。
    就在眾人屏息凝神,死死盯著劉旦緊閉的雙唇等待聖旨之際。
    "嘭!"一記重重的拍桌聲如同平地驚雷,震得眾人渾身一顫,魂飛魄散。
    "放肆!大膽!"始終保持沉默的劉徹陡然暴怒,雷霆震怒般吼道。
    "朕尚在人世,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東西就想推翻老子的政策?誰敢如此大逆不道?"
    劉徹猛地轉頭,目光如炬,直射向剛才發問的清河王,聲音冷得令人膽寒。
    "你敢妄議國策?找死嗎?"
    清河王怔住片刻,隨即如夢初醒,連忙擺手如撥浪鼓,驚慌失措地解釋道"誤會啊,太上皇明鑒,這完全是個誤會!"
    那張原本慈祥和藹的麵容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滿是惶恐不安和驚懼之色。
    "臣剛才隻是隨口一問,絕無他意,太上皇息怒,當不得真啊!"
    該死的!竟然把這一點給忽略了!
    限製諸侯王的各項政策大多是景帝時期製定的,當今陛下身為新君,確實可以理直氣壯地推翻先祖政策。
    但推恩令卻是太上皇親手製定的核心國策!
    這可是一位比景帝更加冷血無情的帝王,誰敢貿然挑戰他的權威,推翻他的國策?
    尤其是在他依然健在、精神矍鑠的情況下?
    這不是自尋死路,找刺激嗎?
    完了,剛才真是被眼前的甜頭衝昏了頭腦,飄飄然得失去了理智!
    清河王心中懊悔不已,連連向劉徹拱手致歉,滿臉諂媚之色。
    而在劉徹怒斥清河王的同時,其他諸侯王早已察覺事態不妙,紛紛收斂神色,重新乖巧地端坐如孩童,噤若寒蟬。
    "哼!"見眾人頓時變得規矩老實,劉徹冷哼一聲,冷冷掃視群臣。
    隻是他那雙淩厲的眸子中依然閃爍著攝人心魄的寒光,令人不敢直視。
    這個時刻,又到了劉旦出場緩和氣氛的時候了。
    老劉唱白臉震懾群臣,劉旦自然要唱紅臉安撫人心,這一套配合早已熟稔於心。
    廢除推恩令?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心中對諸侯王的癡心妄想嗤之以鼻,臉上卻依然掛著溫和親切的笑容。
    "嗬嗬,諸侯王傳承一事乃是我父皇精心設計的國策,朕自然不便妄加評論。"
    劉旦笑容依舊和煦如春風,繼續扮演著慷慨大方的敗家子角色,毫不吝嗇地說道"不過為了彌補各位叔伯兄長的損失,朕也早有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此次遷往漠北的封國,除了當地原有的子民外,朝廷將額外為每一個封國再補貼三萬人!"
    哦?聽聞此言,諸侯王們剛才被嚇得垂頭喪氣的精神立刻為之一振,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
    額外補貼三萬人?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諸侯王更換封地,自然無法帶走原有領地的子民,那是朝廷的財產。
    他們原本以為到了塞外,隻能統治一群粗鄙不堪的蠻夷,沒想到陛下依然如此寬厚仁慈,令人感動!
    竟然還要額外賜予三萬漢家子民,這般恩典實在罕見!
    不錯,不錯,當今陛下比那個鐵麵無私的太上皇好相處多了,簡直是體貼入微!
    眾人連忙起身拱手稱謝,聲聲誠懇,感恩戴德。
    麵對諸侯王們鋪天蓋地的奉承之詞,劉旦照單全收,笑容可掬,來者不拒。
    君臣之間氣氛一片融洽和諧,仿佛真的恩愛融融。
    交談之際,有幾位格外精明的諸侯王,眼見利益豐厚,當場就表示願意前往漠北戍邊!
    非為那區區三萬人的補貼,純粹是為了盡忠職守,為大漢鎮守邊疆啊!
    "好!好!好!"劉旦連連稱讚他們忠心為國,盡職盡責,都是大漢朝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才。
    看著一眾諸侯王在那兒故作姿態,裝模作樣,劉徹嘴角不禁浮現出一抹冷冽的嘲諷笑意。
    一群蠢材!愚不可及的傻子!
    漠北如今連個人影都沒有,偌大的草原空蕩蕩如同無人之境。
    那所謂的"三萬人"就是你們未來擁有的全部人口,再無其他!
    而且,老三精心選擇了"三萬人"而非"幾萬戶"這一措辭,其中大有玄機。
    因為老三準備送給諸侯王的那些人口,他們根本組不成完整的家庭戶籍!
    男丁已經在戰爭中死絕了,隻剩下一些婦女兒童,何談成戶立業?
    沒錯,劉旦打算送給諸侯王們的根本不是大漢優質子民,而是北征時俘獲的匈奴女眷!
    北征結束後,將近四十萬匈奴婦孺被安置在朔方以北的廣袤草原上。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