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不容混淆
字數:4940 加入書籤
“小皇!”有大巫拱手,“近貞人卜,絲綢瓷器宜用於大祭,不可隨意分配,當先奉神明!”
二皇子別苑,大臣以及各方使者盈庭。
“非也!”有大臣道,“絲綢美觀,正配皇室華儀。”
“且君上東征未歸,寶物尚未得見,理應留存由皇室支配。”
此言一出,殿內臣子紛紛附和。
若寶物被巫師集團掌握,他們便無半分希望可得。
不如順著皇子、後宮妃子的意思,留於皇室。
“久聞絲綢瓷器光華內斂,觸之生溫,必是溝通天地靈物。”大巫師不悅道,“邦之大事,在祭祀,豈敢輕慢?”
“大巫師所言有理!”大皇子出言附和,他與貞人集團素來親厚。
“子受父君所托,料理大事,如今處理一族貢品尚且猶豫,日後如何統禦天下?”
“為君者當斷即斷,子太過謹慎了些!”
“如兄所言,當分配華夏貢品?”二皇子問道。
大皇子搖了搖頭:“子為儲君,兄為臣下,不敢妄議!”
二皇子冷哼一聲。
這位長兄巴不得他犯錯。
“小皇!”有侍者通報道,“您的母妃遣使求見。”
“請使者稍等!”二皇子擺擺手。
母妃使者這時候來,一定也是為了貢品。
若私下給了母妃,那其他妃子定不樂意。
“小皇!如今華夏使團已經在客館半日,不如先行迎接?”
二皇子猶豫。
若現在迎接,必定要取出不少,用於告祭祖先與神明。
如此一來他可以支配的寶物數量,便大大減少。
“今日接見為吉,若錯過吉日恐有凶,子宜早做決斷!”大皇子又補充一句。
“貢品種類、數量尚未核實。”二皇子想了想,指派一個親信官員去往客館,“核清數目,以便儀式使用。”
大巫師借故也派了使者跟著同去。
客館。
許玉匠看著結伴而來的幾人,依次見禮。
“還請使者稟明貢品種類數量。”
“入境前下使已經派遣使者通稟,莫非出了岔子?”許玉匠不解的問。
“並沒有。”那官員道,“此來隻為複核,並無他意。”
許玉匠看看眾人,緩緩開口:“也是,先前使者通稟乃寶物大類。”
“諸位既然前來複核,下使便借此言明種類。”
“紫色綢緞,用於承天祀祖之冕服,五卷。”
許玉匠一言出,前來的幾個官員全都變了臉色。
“大夫且慢!”有官員阻止道。
“嗯?”許玉匠不解,看向幾人。
“種類繁多無有刀筆以記,恐錯用!大夫稍等,不佞去去便回。”
幾個大臣爭先恐後的出了使館,朝宮裏疾走而去。
“什麽?”
神廟裏,大巫師聽說親信的匯報,眼睛一亮。
“如此說來,所得神物之多寡,全係於華夏使者身上!”
“正是如此!”那親信激動道。
“且接受儀式上,會由那使者宣讀貢品,如此一來,歸於皇室的,神廟便不能再取。”
“歸於神廟的,皇室亦不能私用!”大巫師點點頭。
“速去客館,以厚禮奉與那正使。”
“遵命!”親信躬身退下。
當日下午,客館門前使者仆從絡繹不絕。
“這些禮物還請使者收下!”
“大夫這是何意?”許玉匠疑惑道。
聽完對方來意,許玉匠連連擺手:“寶物宜各安其分,各為其用,不容混淆!”
“此次敝族貢品多為皇室所用,用於祭祀者寥寥,下次進貢或可多攜一些,大夫請回吧。”
“您也看到了,客館外頭貴部各方勢力使者擠滿庭院,下使不敢因私廢公。”
那巫師使者神色困頓,轉頭欲退。
許玉匠叫住對方:“下使素知,神廟乃溝通天地之所在,若巫師大人,關於華夏族大小事占卜都是吉,那敝族便有獻給神廟貢品的義務。”
“吉凶乃天定,巫師如何更易?”
“唉,寶物之用亦有定數,下使也很為難!”許玉匠苦笑道。
巫師使者離去後,許玉匠分別接見了各方代表。
義正言辭的表達了,神物各有其用的觀點。
這也是為神使大人以服色定尊卑之策,事先鋪墊。
各方送來的禮物他分毫未取,甚至於一些威脅之詞,許玉匠亦未放心上。
二皇子也派了使者前去。
結果使者回報說,對方恭謙接待,但事關寶物,半步不讓。
神廟。
大巫師聽罷使者的匯報,不動聲色。
“這華夏使者不明通神之事,妄言一氣!”
“爾且退下!”大巫師遣退對方,心裏盤算起來。
“巫師大人!”屋外仆從來報,“小皇命巫師占卜,詢問神靈,明日舉行接受儀式是否吉利?”
“該用哪種規格的禮儀!”
“遵命。”大巫師道,“神廟會即刻占卜。”
在使者的注視下,大巫師焚燒獸骨。
昏暗的燈火下,增添數分神秘色彩。
看著獸骨上的紋路,巫師不動聲色的換了一塊,轉身朝使者出示。
“請回稟小皇,明日接待大吉!”
“此紋路作何解釋?”使者指著獸骨問。
“接受華夏貢品,吉;且此紋路自中間延至邊緣,有聯絡之意。”
“正合華夏族進獻珍貴貢品,為吾炎部落之股肱。”
二皇子派來的使者麵露喜色,帶著解讀回去複命。
次日。
炎部落宗廟前廣場。
如此神聖空間,正是為了連接祖先與神明。
衛士肅穆,旗幟招展。
宗室貴胄、後宮妃子、股肱大臣皆列於廣場。
二皇子身著華服,頭戴禮冠,立於當中,親自主持儀式。
“華夏進獻使團到!”有司儀高聲唱道。
許玉匠邁著穩重的方步,當先而行。
身後隨從抬著箱子,齊整步入。
萬眾矚目下,許玉匠俯身拱手。
由二皇子親自主持儀式,地點還在宗廟前,接待規格可謂高矣!
他在炎王邑多年,知道有些小邦前來進獻,炎皇隻會派遣小臣於郊外迎接。
行禮畢,便是陳列貢品的時刻。
許玉匠揮手,隨從幾乎同時打開了封閉的箱子。
“華夏族地處南疆,山窮水惡,沒有玉石、象牙、金石之物。”
“蒙天神所賜,有本地特產之絲綢、瓷器為諸侯所喜。”
“特奉此,進獻皇室。”
“現有,紫色綢緞,用於承天祀祖之冕服,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