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即將劈開時代陰霾的驚雷!

字數:7303   加入書籤

A+A-


    這場雪,
    遠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大,都要更持久!
    斷斷續續,竟是下了七八天!!
    好在,除了前兩天雪勢很大之外,後麵的幾天就明顯變小了,有時候一天隻飄一兩個小時的雪花。
    可是即使這樣,也讓很多人都隻能待在家裏,沒法幹活。
    在農村就更是這樣了。
    一下雪,地裏就幹不成活了,這也是一年中難得的清閑時光。
    以往這時候,劉茂財、王鳳儀他們就經常和鄰居們坐一起侃大山,或者是打牌。
    可今年不行了,他們得喂豬。
    豬場儲備的飼料很足,足夠目前這十頭豬吃的。
    外麵雖然冰天雪地,豬舍倒是一點不冷,十頭豬各個吃的膘肥體壯,肥頭大腦,走起路來身上的肉都亂晃。
    昨天劉兆豐領著人將那頭月齡最大的豬給過了過秤,足足有180斤!
    這讓所有人都喜出望外,一頭11月齡的豬長到180斤!
    在眾人的認知中,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趙黑牛也是喂了一輩子豬的人,他說他見過最大的豬也才160斤,而且那豬還養了將近一年半。
    “這豬可以出欄了!”劉福來也說。
    出欄,就是可以趕出豬圈。
    嗯,可以殺了。
    劉兆豐點頭,“這也到年關了,要不然咱就先殺一頭?”
    “額看可以,前兩天就有人問咱這豬賣不賣……”劉茂財說。
    最後,
    眾人一致同意,再過半個月,殺豬。
    值得一提的是那頭野豬。
    這頭野豬雖然是從小圈養,可隨著逐漸長大,溫順褪去。
    如今那叫一個凶相畢露!
    渾身密布黑亮亮如鋼針般的鬃毛,兩顆半尺長的獠牙如彎刀般突出,暴躁雙蹄會使勁刨地。
    那通紅的眼睛更是透著凶性,低沉的咆哮聲令人膽寒。
    定下那頭大豬的宿命後,眾人的目光就紛紛看向這頭野豬……
    “這豬不能留了!”劉兆豐說。
    劉福來道:“看它這體型,估摸著得有100斤。”
    “不止!”
    劉兆豐以前打過野豬,對這玩意兒他很了解,“野豬的肉沉,咱這豬場就它吃的多,額估摸它得有130斤!”
    頓了頓,他轉頭看向劉青山,“青山,這畜生是越長越野!”
    昨天,這野豬竟然衝開了柵欄,差點傷到在豬場鍘草料的王二妮、劉勁草。
    幸虧劉兆豐來了,這才沒有釀成禍事。
    劉青山默然片刻,最終還是點頭,“那到時候連它一起殺了吧。”
    劉樹德吸了兩口煙,“將這柵欄再加固兩層,下次小心點。”
    “爺爺,算了,還是殺了吧。”
    劉青山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是我之前想岔了,想著能馴化,沒想到這畜生野性難馴,雜交的事兒,我再想想吧。”
    “行。”劉樹德點頭。
    於是,這頭從林子裏撿回來的野豬宿命也定了下來。
    ……
    從豬場回來時,天空中終於不飄雪花了。
    更難得的是,失去蹤影好幾天的太陽竟然慢慢從雲層中鑽了出來,看這樣子,天是要晴了,這場連綿幾天的雪應該要停。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就陽光明媚,氣溫也開始回升。
    半晌的時候高紅軍又推著自行車來了,車後座上馱著一麻袋信。
    劉青山趕忙回家取來早已經寫好,卻遲遲沒有寄出去的給李長征,還有《延河》副主編秦漢的回信。
    還有給一些讀者的回信!
    在給李長征的回信中,
    劉青山沒有承認‘青山’就是自己,他說看了這幾首詩之後,大受感染,大為振奮,沒想到這天下竟然有人能寫出這麽驚豔,這麽富有哲理,如此引人深思,令人震撼。
    此人真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不知道究竟是何方神人,哪位大才?
    哈哈哈,劉青山很期待李長征有朝一日知道真相後的反應……
    給秦漢的回信則就要正式很多,先是表達一番感謝,人家堂堂《延河》副主編親自寫信約稿,這態度很低很真誠,不管你給不給人家稿子,都要先表示一下感謝。
    感謝完了之後,
    劉青山就問秦漢,請問你是咋知道我的地址的?
    劉青山猜測,可能是對方和《人民文學》那邊聯係了,畢竟都是同行嘛,彼此認識倒也正常。
    隨後,
    劉青山就明確答應,可以給《延河》供稿。
    不過,他又問秦漢,是想要詩歌稿子,還是想要小說稿子?
    這是因為秦漢在信中,隻是大加稱讚劉青山的那幾首詩,說這幾首詩寫的怎麽怎麽樣,意義多麽多麽深遠等等……
    全程沒有寫任何關於《傷痕》《喬廠長上任記》的東西。
    劉青山覺得秦漢要麽是沒看過這兩篇小說,畢竟《收獲》和《人民文學》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發行量更是不如後者。暫時沒看過,也很正常,西北省還是比較偏僻的。
    再或者就是,秦漢不知道《收獲》上的那個‘青山’,其實就是《人民文學》上的那個‘青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反正,無論是哪種情況。
    劉青山都覺得無所謂,他直接就把實情都說了出來。
    他說自己除了寫了幾首詩投稿《人民文學》之外,還寫了兩篇短篇小說也發表在了《收獲》上麵,最近的四期《收獲》都有自己的作品,名字分別是《傷痕》《喬廠長上任記》。
    信的最後,劉青山為了表達秦漢約稿的謝意,特意又附詩一首。
    ——《光的讚歌》
    “每個人的一生”
    “不論聰明還是愚蠢”
    “不論幸福還是不幸”
    “隻要他一離開母體”
    “就睜著眼睛追求光明”
    “……”
    “…………”
    這次高紅軍送的一麻袋信裏隻有一封是認識的,其餘都是讀者來信。
    朱霖來信說收到了劉青山的照片,稱讚他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還說她正跟舍友學習織手套,已經織好了一隻,過兩天就給他寄過來。又說臨近考試,這些天她每天晚上都要看書到很晚。
    可即使睡的很晚,還是會做夢夢到劉青山……
    說完生活中的瑣事後,朱霖的情緒就變的有些低落。
    她說:眼看就到了年關,可爸媽卻仍然在農場受苦,歸來之時遙遙無期,這種沒有盡頭的等待實在是令人煎熬,令人痛苦!不知道,爸媽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看完信後,
    劉青山不禁歎了口氣,他看了眼日曆,今天是1978年12月11日。
    已經到了年底……
    快了,真的快了!
    再過7天,中央就會召開一場關乎全國、關於全民、關於國運的重大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十一屆三中全會。
    這次會議究竟有多麽重要?
    政治書上是這麽寫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會議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那實際上有多麽重要?
    這場會議,將如驚雷般劈開時代的陰霾!
    那些在田間地頭偷偷抹淚的農民,那些在車間裏唉聲歎氣的工人,那些在牛棚中苦熬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命運,都將在這場會議後迎來轉機。
    劉青山在回信中對朱霖說:“快了,真的快了!再耐心等等,光明終將會到來!”
    他又說讓朱霖有空的時候,不妨去父母的原工作單位找找領導詢問一下情況,多去,多問,多說,要讓領導知道有她這麽一個人,想起來朱中華、白婉茹這夫妻倆。
    說白了,
    這和當初他讓李長征回城找領導哭訴是一個道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你哭的越早,那就吃的越早,也就能吃的越飽。
    這種時候,可不是講究謙讓的時候,就是要爭,要搶,容不得一點猶豫。
    ……
    除了給朱霖寫了一封信之外,
    劉青山又給周水波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除了問候之外,他向周水波詢問西北大學裏,是否有種豬培育項目。
    這是劉青山思量好幾天後,才想到的唯一比較可行的辦法。
    野豬本土豬雜交改良品種這個計劃,目前看來是不太行的,倒不是說這個想法不行,而是目前的條件不達標。野豬太凶猛,想將它身上的野性馴化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投入。
    就第一關,
    野豬和家豬目前都無法和諧共存。
    更更別提讓他們交配了,母豬恐怕得被野豬那兩根獠牙給頂死……
    劉青山經過一番思索,最終還是將目光投向了西北大學,這是目前本省科研實力最強、技術積累最豐富的地方了。
    在90年代以前,農村養的豬絕大多數都是黑毛豬。
    可90年代以後,這些黑毛豬就漸漸銷聲匿跡,豬圈裏養的豬都變成了白毛豬。
    再後來,
    國內基本上就沒有黑豬了。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黑豬屬於本土品種,白豬屬於外來引進品種。
    黑豬繁殖率高,但生長速度低,且脂肪多、瘦肉少。
    白豬則不同,它的繁殖率雖然不如黑豬那麽高,但也不算很低,尤其是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幾乎是黑豬的一倍。
    比如黑豬需要12個月才出欄,白豬隻需要6個月,有的甚至是5個月就能出欄。
    這就導致它的養殖成本很低!!
    另外就是白豬的體型修長,脂肪少,瘦肉多。
    當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後,很多人就不再喜歡吃肥肉,反而對瘦肉很青睞。
    於是,
    黑豬被白豬替代,就成了必然之結局!!
    劉青山覺得既然不搞野豬雜交了,那不如直接養白豬,養白豬的話能進一步提高豬場收益,半年就能出欄賣錢,一年能賣兩波豬,相當於能賺兩波錢。
    這無論怎麽算,都要比養黑豬賺錢!
    可這年頭根本就沒有白豬,得想辦法找到白豬崽才行,他覺得最可能有的地方,應該就是西北大學了。
    正好他認識周水波這個西北大學的教授,幹脆就問問。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