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一鳴驚人,鵬程萬裏!
字數:6722 加入書籤
當《光的讚歌》引發的震撼還在持續發酵時,
更多的讀者翻到了《延河》的次頁,看到了那篇題為——《狗日的糧食》的小說。
地委食堂,
吊扇轉得吱呀作響,宣傳科的小張捧著新到的《延河》,就著白菜燉粉條翻看起來。
讀到‘三歲的娃餓得啃自己手指頭’時,他手裏的二合麵饅頭‘噗通’掉進了菜湯裏,濺起的油點子沾髒了的確良襯衫。
“科長您瞅瞅這個!”小張麵色複雜,把雜誌往對麵一推。
五十多歲的宣傳科長扶了扶老花鏡,鏡片後的眼睛越瞪越大。
突然他‘啪’的一聲,重重在桌上拍了一巴掌。
宣傳科長臉色潮紅,激動不已,“這這不就是”
他四下張望,趕緊壓低聲音,“六零年那會兒就是這樣啊和這上麵寫的一點不差!”
他嘴裏說著,忍不住又翻開下一頁……
農科所的試驗田邊上,幾個技術員蹲在田埂上歇晌。
女技術員小王捧著雜誌,聲音越來越小“老支書半夜往知青灶台底下塞了半袋紅薯幹”
讀著讀著,
她的聲音突然打了顫,眼眶中迅速蓄滿淚水。
她想起了曾經,曾經在鄉下插隊時,類似的一幕就真實發生過。
“當時要不是……”
小王用袖口抹了把臉,“要不是那半袋紅薯幹,我隻怕早已經被餓死了,要麽就是跟了賴頭村那個瘸子……饑餓的感覺實在是太熬人了,讓人痛不欲生!幸虧有那半袋紅薯幹……”
老所長摘下破舊的草帽,花白的頭發被汗水打濕,一綹綹貼在額頭上。
他也想起了曾經……
六一年收到老家來信,說鄰居家的孩子餓的吃觀音土,吃完就脹死了。
唉……
省文聯的會議室裏煙霧繚繞。
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作家拍著雜誌嚷嚷“你們聞聞這段!連生產隊開會的旱煙味都飄出來了!”
“會不會太……那個了?”有人支支吾吾。
“哪個?”
“太尖銳了!”
“放屁!!”
角落裏一直悶頭抽煙的文聯副主任突然罵了一句,“這才叫文學!我們那會兒要是敢這麽寫……”
話沒說完,自己先掐滅了煙頭。
國營飯店。
兩個戴眼鏡的幹部,也為這篇小說爭得麵紅耳赤。
“這叫直麵現實!”年輕的那個拍著桌子,震得茶缸裏的水直晃悠。
“胡鬧!”
年長的幹部把雜誌往桌上一摔,“這種揭傷疤的寫法要不得!太辛辣了!”
“文學!文學不就該這樣嗎?這才是文學應該有的樣子!要都是歌功頌德、陽春白雪,那有個啥意思?還有什麽看頭?”年輕的大聲反駁。
“……”年長的沉默了。
旁邊的服務員小翠聽得入神,暖水瓶裏的水溢出來了都沒發覺。
等等等等。
隨著新一期《延河》的發行,類似的情景在西北省各地陸續發生著。
這些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年齡讀者的反應,最終都指向同一個問題這個叫劉青山的作者,怎麽敢寫這樣的文字?又怎麽能寫得如此真實?
當他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翻到本期《延河》最後一篇時,《天才作家——劉青山》這個標題頓時映入眼簾。
所有人的呼吸都為之一滯——這是一篇專訪,對那個神秘作者的專訪!
無數人為之激動,為之興奮,為之狂喜!
對於劉青山這個名字,他們都不陌生,剛剛才看過人家寫的文章呢,怎麽會陌生?
但對於劉青山這個人,他們卻又是很陌生。
不知道這究竟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他是哪裏人?
他是幹什麽的?
他是怎麽寫出這麽多好文章的???
等等。
這些他們都很好奇!!!
“快看看!”
“對對對,看看這究竟是何方神人?”
“快呀……快看看……”
省城新華書店的櫃台前,幾個大學生擠在一起共同看一本《延河》,當看到這個標題時,他們全都很激動的嚷嚷起來。
可看著看著,
他們的眼睛一個個就都瞪的圓溜溜,宛若銅鈴,幾欲掉下。
“嘶——”
“他才23歲???和我一樣大啊!”
“渭南農村的?自幼家貧,高中三年沒吃過一口肉??這、這……怪不得他能寫出《狗日的糧食》,不是親身經曆過,能寫出這麽真實的細節?”
“原來《致橡樹》那麽優美的詩歌是在煤油燈下寫出來的,真是令人難以想象,太不可思議了!”
“向陽公社彎河大隊…黑龍潭生產隊…這個地址我記住了!”
“人家都沒上過大學,卻寫出了這麽多驚豔的作品,真是令人汗顏,自愧不如啊……”
“你們看,他說直到去年夏天的時候,他都沒有穿過一雙好鞋!”
“嘖嘖……”
省鋼鐵廠,幾個老師傅圍著一本《延河》嘖嘖稱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老張,你快瞅瞅!”
陳師傅把雜誌往對麵一推,手指頭點著采訪稿,一臉唏噓感慨道“這娃兒高中三年沒吃過一口肉,吃飯都是就著菜湯吃黑窩窩頭……”
張師傅剛咬了一口饅頭,聽到這話差點噎著“啥?三年沒吃肉?那不得瘦成麻杆兒?”
“你們看這段!”
李師傅湊過來,指著其中一行字,“寫作時最怕煤油不夠用,常常寫到半夜就沒了亮……”
“唉……”
幾個老師傅突然都不說話了。
張師傅想起自家上高中的兒子,每個月回來都要問家裏要錢買新衣裳,看看人家,再想想自家兒子……
張師傅突然覺得手裏的白麵饅頭難以下咽,很想立刻回家摁著兒子揍上一頓。
看看人家多知道用功,再看看你?
天天就知道買新衣裳!
西北大學的文學課上,教授正在朗讀采訪稿。
讀到‘直到去年夏天都沒穿過一雙好鞋’時,教室裏突然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老師……”
一個女生紅著眼眶舉手,“《一代人》裏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真的是光著腳丫站在田埂上寫出來的嗎?”
教授推了推眼鏡,一臉動容,緩緩說道“我想……是的。”
後排的幾個男生麵麵相覷。
他們想起自己整天抱怨宿舍條件差,食堂飯菜不好吃……
頓時一個個羞愧的臉色發紅,無地自容。
暗地裏紛紛下定決心,以後不能抱怨了,這比起劉青山曾經的生活條件不是好太多?
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好不好!
地區文聯的會議室裏,
眾人傳閱著采訪稿,看完之後一個個臉色古怪。
“老周,你掐我一把,我不是在做夢吧?”
老周沒搭理他,自顧自地念叨“每天幹完農活,趁著天沒黑趕緊寫一會兒……”
“嘶——”
“這劉青山真的才23歲?”
“23歲就能寫出這麽多有深度,有見地的作品……這簡直不可想象,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我真不信!”
“這可是《延河》上刊登的,你沒看作者嗎?秦漢寫的,他可是《延河》副主編,那這上麵寫的肯定是真的,做不了假!”
“哈哈哈,那這麽說咱們渭南地區還出了一位大才呢!”
“是啊,做夢也沒想到,《一代人》的作者竟然是咱渭南地區的人,還是如此年輕……他家是哪的來著?”
“華陽縣向陽公社彎河大隊,黑龍潭生產隊!”
老周連連點頭,“對對對!快記下這個地址。”
隨即他又看向作協主席,“這下子也不用派人找了,人家都寫著這麽清楚,按圖索驥就行。哈哈哈,如此百年不遇的天才出在咱們渭南地區,這是咱們渭南之幸啊……”
“咱們必須重點培養,一定不能埋沒了!!”
……
短短一天時間,
“我是一粒火種”這句詩就傳遍了省城的大街小巷。
人們在食堂排隊時討論,在公交車上背誦,更有文藝青年連夜將全詩抄寫成大字報,貼在了文化宮的公告欄上。
也有無數人深夜時分仍然捧著《延河》反複的觀看那篇《狗日的糧食》,看著看著就潸然淚下,一夜都輾轉反側,夙夜難寐。
這還不止,
劉青山所在的彎河大隊,這個往日寂寂無名的小山村一夜之間也成為焦點。
不過,人們熱議最多的還是‘劉青山’本人。
說他少年天才,二十三歲便寫出傳世佳作!
說他厚積薄發,十年寒窗終得一朝綻放!
說他寶劍鋒從磨礪出,煤油燈下熬過無數長夜!
說他梅花香自苦寒來,三年不知肉味卻釀出錦繡文章!
說他筆下有神,字字珠璣,句句動人……
說他胸中有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說他眼中有光,看透苦難,寫出希望……
說他心中有愛,紮根泥土,仰望星空……
一時間,劉青山之名傳播整個大西北!
這個二十三歲的農村青年,用他的文字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閃電戰’,讓整個西北大地都記住了——劉青山。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