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名動西北,譽滿文壇!!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A+A-


    這並沒有結束!
    這場由作品本身引發的震撼,很快就轉化為一場席卷大西北的文化風暴。
    次日,
    《西北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專題報道:《黃土地走出的文學奇才——記農民作家劉青山》。
    標題下方配著一張黑白照片:一個瘦削的年輕人站在麥田裏,手裏捧著本破舊的筆記本。
    報道用兩個整版的篇幅,詳細記述了劉青山的成長軌跡:
    在漏雨的土坯房裏,就著煤油燈讀書到深夜……
    十年寒窗,三年不知肉味……
    直至去年,都沒有一雙完好的鞋,一條不打補丁的褲子……
    等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配發的評論文章,作者是西北著名作家杜鵬程。
    這位以《保衛延安》聞名全國的作家動情地寫道:
    “讀完劉青山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在延安窯洞裏寫作的自己。”
    “這個年輕人的文字裏,流淌著西北作家特有的厚重與樸實。《狗日的糧食》中對農村生活的刻畫,讓我想起了柳青筆下的梁生寶,但又有屬於新時代的銳利與鋒芒。”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光的讚歌》中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正是我們陝西文學最寶貴的傳統。從‘延講’時期到現在,我們始終堅信,文學要紮根人民,反映時代。”
    “劉青山的創作實踐,完美詮釋了這一理念!”
    杜鵬程在評論結尾深情寄語:“作為西北文學界的老兵,我欣喜地看到黃土地又孕育出這樣一位文學新人。”
    “他的出現,讓我們對西北文壇的未來充滿信心!”
    “希望他能保持這份赤子之心,繼續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
    這篇評論立即在整個西北省引發強烈反響……
    省廣播電台全天滾動播報相關新聞,並計劃製作專題節目地區教育局下發通知,要求各中小學組織學習劉青山作品。
    西北大學中文係連夜召開教研會議,決定將《一代人》《回答》《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光的讚歌》這五首詩列入當代文學教材。
    在西北大學的家屬院裏,
    黃文秀捧著報紙感歎道:“杜老這番話,等於是給青山頒發了西北文壇的通行證啊!這下子,他們都應該慶幸,我搶先一步把青山給招安到了作協,也不至於被人說碌碌無為、屍餐素位……”
    ……
    正月十八一大早,
    彎河村口就來了四輛吉普車,轟轟轟的,氣勢很足,場麵壯觀。
    縣委主任楊天興親自帶隊,後麵跟著地區文聯的同誌、宣傳部的幹部和省報的記者。
    “額的老天爺!”
    正在井台打水的王秀英手一抖,水瓢‘撲通’掉進了井裏。
    她踮著腳往村口張望,突然扯著嗓子喊起來:“快來看啊!小汽車!四輛!四輛小汽車呦!!”
    即使她不喊,其他人也看見了。
    四輛汽車排成一列,卷著黃土疾馳,很是吸引眼球。
    隨著四輛汽車駛進村子,這就像往油鍋裏潑了瓢冷水,整個彎河村頓時都炸開了鍋。
    “啥?來了四輛車?”
    老孫頭正在喂豬,聞言連豬食瓢都扔了,撒腿就往外跑,來到村裏大路上後一看,他激動的差點打擺子。
    “娘咧!!自打盤古開天地,咱彎河啥時候來過這麽多小汽車?真排場啊!”
    村東頭的老光棍李二狗此刻也在這裏,他正蹲在牆根曬太陽,看到這一列小汽車,他眼珠子都差點掉出來。
    “指定是來找老劉家的青山的!昨兒個縣裏來人就說要登報表揚他!”
    “額昨天在劉金貴家聽廣播,好像廣播裏也表揚青山哩……”
    “娘哩!這也太厲害了,老劉家這回是要上天啊?”
    “哎,你們說這些來的都是誰啊?從哪兒來的?有沒有大官?”
    “嘖嘖嘖……”
    李春生拍著大腿直咂嘴,“你們看那車牌,白底紅字,省裏的車!後麵那輛還是"陝a"打頭呢!”
    “嘶——”
    眾人頓時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臉上露出驚恐之色。
    省裏來的大官?
    娘呦——
    “青山這小子真出息了,連省裏都驚動了!”
    “你說青山會不會被調到省裏去?”
    “有可能啊,聽說他寫的文章連燕京的大領導都誇好呢!”
    “真的?”
    “燕京哪個大領導?是中央的不?”
    村裏幾個小媳婦也擠在一起咬耳朵,你一言,我一語,說的熱火朝天,越來越玄乎。
    楊天興此時心裏也非常高興,他早就篤定劉青山這後生是個難得的人才,甚至是天才,至少是文學這一領域是個天才。
    他堅信,
    劉青山日後絕對會有大出息,飛黃騰達、揚名立萬那是必然的,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時間竟然會這麽快!!
    快的令他不敢置信,難以想象!
    距離他和劉青山認識到現在為止,這才有多長時間?
    滿打滿算,也就三四個月而已。
    三四個月前,
    他還普普通通,穿著打補丁的粗布衣裳,拉著板車在縣城招待所門口和經理推銷他的知了猴。
    看上去一切都平平無奇,沒什麽值得注意的。
    這就是一個普通平凡的農村少年,想靠著賣點知了猴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割一斤肉吃,買個西瓜。
    可三四個月後呢?
    他已經名動西北、譽滿文壇!!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親身經曆,他是萬萬不會相信這麽離譜的事情的……
    昨天上午他就接到地區通知,說今天要來彎河見見這位渭南地區的天才作家,昨天中午又接到地區文聯的電話,下午則是又接到了《西北日報》的電話……
    當他了解完具體情況,
    特意找來《延河》和《西北日報》看了之後,楊天興高興的哈哈大笑,笑聲裏充滿了暢快,他早已經將劉青山看作是自家後輩,看到連《西北日報》都在頭版專題報道了劉青山。
    楊天興知道這小子已經騰飛了……
    他有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既視感,與有榮焉!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