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一次偉大的會議!

字數:9740   加入書籤

A+A-


    1979年,7月17日。
    彎河時代公司召開了曆史上第一次全體股東正式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彎河時代公司515位股東,同時簽訂了合同,以簽字、按指紋、蓋章的形式,確定了自己的持有股份。
    簽訂合同之後,
    全體股東集體表決選舉出了第一屆領導班子。
    劉福來擔任彎河時代公司黨委書記,劉兆豐擔任總經理,劉茂財擔任副總經理,王衛國擔任招待所經理,王秀芹擔任飯店經理。
    其他還有財務經理、人事經理,以及後勤、安保等。
    值得一提的是,
    劉紅苕進入了人事部,成為了一名人事,劉江河進入了財務部,成為了一名會計。
    至於劉勁草、劉浩川,則是沒有進‘彎河時代’公司,他倆都被派到了‘華山公司’,歸根結底,‘華山公司’才是他們老劉家的基本盤。
    養殖和飼料,這是未來的支柱性產業,重要性不言而喻。
    讓王衛國、劉紅苕、劉江河他們進入‘彎河時代’公司的主要目的還是鍛煉他們,隻有在實踐中才能磨礪出來。
    剩下的劉白楊、劉青鬆、劉蒼岩三人則是年紀尚小,不足以扛事,這次並沒有安排。
    除了老劉家這幾個人,‘彎河時代’公司的各個管理崗位安排的都是其他社員,根據此人在隊裏的口碑,個人能力,來做出相應的安排。
    每個崗位都有一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過了之後,人事科會對每個人進行考核,從而決定這個人是否繼續留在這個崗位上。
    這個考核製度劉青山當眾宣布之後,獲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又當眾宣布了一些管理條例之後,劉青山就準備宣布散會,可這時王秀芹卻是站了起來,“青山!”
    她這一喊,呼啦啦——
    其餘人也全都站了起來,一個個全都看著劉青山。
    劉青山愣住了。
    “秀芹嬸,你啥事?”
    “你當啥官?”
    “我?”
    劉青山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便笑道:“我啥官也不當,再有一個多月我就該去燕京上學了,公司的事情還得靠大家。”
    “那不行!那咋行哩?”王秀芹斷然搖頭。
    其餘人這時也紛紛開口,一個個嚷嚷著。
    “對啊,這可不行啊……青山,你可不能不管額們啊?”
    “青山,這你不在公司,那額們心裏都沒底呀,這招待所到底能不能開起來?”
    “要額說,上學歸上學,但這公司青山你也得管,現在大隊都有電話了,你就算是在燕京,那也能打過來,大家能說上話呀,這聯係方便著哩,你們說是不是?”
    “對對對……青山,你放心,額們肯定不會打擾你上學,不會打擾你寫文章,就是……就是……額是說如果啊……如果公司遇到難事了,你得幫著大家夥想想辦法呀!”
    “這公司也有青山你的股份哩,你可一定不能撒手,當甩手掌櫃可不好!”
    眾人越說越激動,甚至有人起來跑到了門口把路給堵上了。
    大有劉青山不答應,就不讓他走的架勢!
    “大家放心,我一定會在公司一切事務都理順之後,咱們的招待所正常運轉,飯店正常營業之後,才去燕京上學,不會撒手不管的!”劉青山苦口婆心的說。
    眾人齊齊搖頭。
    “不行不行……”
    “你不當官,額們心裏還是不放心,沒有底呦!”
    “要額說,青山你也掛個副總經理的頭銜,不讓你掛總經理,你要讀書要寫文章,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你掛個副總經理總可以吧?”
    “對對對,秀芹說的對!”
    “青山……”
    劉青山這個無奈啊……
    他確實不怎麽想管理公司,還有就是他去了燕京之後,兩地相隔遙遠,管理不便。
    還不如把機會讓給別人。
    雙方就這麽僵持了起來……
    弄到最後,
    趙興邦提議讓劉青山擔任‘彎河時代’公司的顧問,這個顧問的權力等同於總經理,但不需要參與日常管理工作。
    這個提議瞬間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
    就這樣,
    劉青山隻好答應,當這個顧問。
    啪啪啪啪——
    掌聲如雷,久久不息。
    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濃濃的興奮之情,還有些人激動的嗷嗷直叫。
    此刻的他們都不知道,這次會議將會對‘彎河時代’公司產生多麽深遠的影響……
    ……
    轉眼間,三天光陰在塵土與汗水交織的奮戰中飛逝而過。
    7月20日,上午9點10分。
    公雞坡!
    這座曾經荒蕪、隻長著稀疏酸棗果子的土坡,此刻,成了整個彎河、乃至方圓幾十裏目光匯聚的焦點!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毫無預兆地炸響!
    一長串鮮紅的炮仗在坡頂新樓前猛烈地跳躍、爆裂,噴吐出濃烈的青白色硝煙,如同一條興奮舞動的銀龍,裹挾著硫磺的辛辣氣味,直衝雲霄!
    這突如其來的巨響,瞬間撕裂了清晨的寧靜,也點燃了所有人心底壓抑已久的激情!
    “噢——!!”
    “開張嘍——!!”
    “蓋起來嘍——!!”
    緊隨鞭炮聲之後,是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如同積蓄了萬年的火山,在這一刻轟然噴發!
    上千名彎河社員,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是否參與了建設,此刻都像潮水般湧向公雞坡。
    他們揮舞著手臂,臉上洋溢著無法抑製的狂喜、自豪和一種近乎虔誠的激動。
    吼聲、笑聲、夾雜著哽咽的呼喊,匯成一股震天動地的聲浪,在黃土高原的溝壑間久久回蕩,驚飛了林間的鳥雀!
    硝煙漸散,那棟矗立在公雞坡頂的三層小樓,如同一位身披霞光的新嫁娘,在萬眾矚目下,緩緩揭開了神秘的麵紗……
    它穩穩地紮根在公雞坡頂,背靠著蒼茫的遠山,俯瞰著腳下蜿蜒的彎河村落和金色的麥田。
    三層樓體,方正挺拔,雖無雕梁畫棟的奢華,卻透著一股子黃土高原特有的硬朗與質樸。
    青灰色的磚牆,由於部分是舊磚,部分是公社協調來的新磚,顏色略有深淺,可卻更顯真實有層次感,在晨光下泛著沉穩的光澤。
    一扇扇刷著深棕色桐油的木製門窗,鑲嵌在磚牆上。
    所有的窗戶上,都裝了大大透明的白玻璃,陽光下熠熠生輝,成了最吸睛的亮點。
    這些大玻璃窗,極具現代氣息,讓人一看,就不禁心生驚歎。
    招待所並非孤零零矗立,還有一道齊腰高的青磚矮牆,沿著坡地走勢,將樓前一片平整的空地圈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小巧而規整的院落。
    矮牆砌得工整利落,頂部用同樣的青石條壓頂,顯得簡潔大方。
    院落的點睛之筆,在於那扇極具特色的朱漆大門!
    大門采用厚重的梨木打造,刷著鮮豔喜慶的朱紅色油漆,在陽光下紅得耀眼奪目。
    門板並非簡單的平板,而是用厚木條拚鑲出簡潔大方的幾何菱形圖案,既避免了單調,又透著一股子樸拙的裝飾美。
    最引人注目的是門頭。
    大門上方,用青磚巧妙地砌出一個向外微凸的拱形門罩,門罩中央,鑲嵌著一塊打磨光滑的青石板,石板上,陰刻著七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彎河時代招待所”!
    這字是劉青山親筆題寫的,筆力遒勁,飽含墨汁,字跡填以黃銅粉,在朱紅大門和青磚門罩的襯托下,金光閃閃,氣派非凡!
    如果說招待所是彎河挺起的胸膛和門麵,那麽飯店,就是彎河跳動的心髒和溫暖的胃。
    飯店的門臉比招待所更顯開闊、親民。
    同樣刷著深棕色桐油的寬大木門敞開著,仿佛在熱情地招呼著八方來客。
    門楣上方,懸掛著與招待所同款金色“彎河時代飯店”招牌,在陽光下閃得耀眼。
    最吸引人的,是那幾扇寬大明亮的玻璃窗!
    這是落地窗,它們幾乎占據了門臉牆麵的大半,像幾塊巨大的、透明的畫框,將飯店內部的景象毫無保留地呈現給路人。
    視線穿過光潔的玻璃,飯店內的景象一覽無餘,纖毫畢現。
    這個設計在當下,可以說是劃時代的。
    每一個看到這巨大的落地窗的人,無一不是目瞪口呆、暗自咂舌。
    最靠近那幾扇寬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光線最好、視野最開闊的位置,被設計成了別具一格的“卡座區”。
    這裏可沒有軟包沙發,而是就地取材,匠心獨具。
    泥瓦匠們沿著窗下砌起了一道齊膝高、一尺寬的土台子,表麵鋪一層榆木板,再刷上一層清亮的桐油,呈現出溫潤的土黃色。
    土台子上,間隔擺放著幾個厚實的草編蒲團。
    每兩道土台子之間,則擺放著高度適宜的榆木桌。
    冬天燒灶時,這土台子還能吸收些熱氣,麵朝明亮的玻璃窗,一邊享用美食,一邊眺望窗外的坡地風光或遠處的村莊麥田。
    這種帶著濃鬱鄉土氣息的“炕頭式”卡座,一經亮相,就引起了無數人打量。
    除此之外,
    餐廳中間還有四人桌區、長桌區,以及包間。
    設施完善,功能齊備。
    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不錯,這個飯店有點意思。”
    一個穿著白色的確良襯衫、青色長褲的中年人低聲說道,與此同時,他身後一個年輕人將手中的照相機對準了‘彎河時代飯店’,隨即按下快門。
    哢嚓——
    哢嚓——哢嚓——
    照相機不斷的拍著,將‘彎河時代飯店’的每個角落都給記錄下來。
    這時,
    又過來一個中年婦女,她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頭燙波浪卷,身穿格子衫,腳踩小皮鞋,一舉一動都很洋氣。
    “鄭組長,縣裏的郭幹事說中午要在這裏給咱們接風洗塵,楊主任也會過來,您看?”她低聲說道。
    鄭國棟看著遠處熱鬧的場景,頭也不回,“曉敏同誌,你沒有透露我們的身份吧?”
    “沒有沒有,您不是已經交代過了嘛,我怎麽會亂說?”周曉敏笑著回道。
    “嗯。”
    鄭國棟點了點頭,“那就一起去吧。”
    “好,那我等會兒和郭幹事說一下,順便也叫下其他同事。”
    說完,周曉敏便走了。
    鄭國棟又道:“都問清楚了嗎?”
    那個拍照的年輕人立刻收起相機,低聲道:“問清楚了!”
    頓了頓,他又道:“彎河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最先提出來的人是劉青山,在他的主張之下,劉福來、楊天興這才同意實施。西北省計劃委員會主任李邦彥的三兒子李長征,之前是在彎河插隊當知青。”
    “楊天興能得到李邦彥的支持,應該是劉青山從中幫忙牽了線。”
    “去年8月份,劉青山領著家裏人夜裏上山逮知了猴,然後將知了猴賣給縣裏的飯店,掙了一些錢。”
    “李長征那時候還在彎河,吃了上頓沒下頓,餓的麵黃肌瘦……”
    “後來劉青山就從李長征手裏收了些知了猴,從而緩解了李長征的窘迫處境!”
    聽到這裏,
    鄭國棟那微皺的眉頭舒展開來,喃喃自語:“原來是患難之交,那這樣的話就說的通了……”
    年輕人跟著點頭。
    看到鄭國棟暫時沒有說話的意思,他就又繼續說道:“李長征今年回了長安之後,沒少給劉青山幫忙,現在華山公司的那些約克夏豬崽,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李長征幫忙購買的。還有那些機器設備、以及那輛邊三輪。”
    鄭國棟擺了擺手,“這些無關緊要,不是咱們此行的重點。況且劉青山也不缺錢,他也不是官員,這其中不牽扯什麽貪腐。”
    “是!明白!”
    “報紙上那些數據都是真的嗎?”
    “是真的!”
    “沒有一點水分?”
    “……暫時,沒發現。”
    鄭國棟那平靜的臉龐頓時有些動容,他轉過頭看著自己的秘書,“走訪了多少人?”
    “69人!”
    “這69人家裏糧食都夠數?”
    “夠!!有些人家裏的糧食甚至還要比畝產455斤要多一些,比如梨樹溝生產隊的李春生家,黑龍潭生產隊的劉樹德、劉兆豐、趙黑牛家,還有……”
    聽完之後,
    鄭國棟又問道:“這些人都是隨機抽查的?”
    “對!”
    “呼——”
    鄭國棟長長吐出一口氣,臉上露出些許笑容,“看來咱們是不虛此行啊!領導看到報告後,肯定會非常高興!不過,資料一定要搜集充分,紮紮實實!”
    “明白!”
    頓了頓,
    鄭國棟又道:“你和劉青山接觸過嗎?”
    “接觸過。”
    “展開說說……”
    “他,很不簡單!”
    “哦?”
    鄭國棟轉頭看去,有些好笑的看著自己的秘書。
    他這位秘書身世不凡、背景雄厚,加之又聰明過人、處事老道,因此眼光一向都很高,從不輕易誇人。
    不說是眼高於頂、目中無人吧,但其實也差不多。
    可關鍵是,
    寧澤安有這個實力!
    鄭國棟笑道:“這我更要聽聽了,到底是怎麽個不簡單?”
    寧澤安想了想,這才說道:“他這個人,有才華,真是才華橫溢,才思敏捷!”
    “這肯定的,人家可是名揚全國的大作家。他那些作品,我也看過,確實都很不錯!你說點別的……”
    “他很有想法!他那些想法……很有見地!”
    “想法?”
    鄭國棟愣了下,隨即明白過來,“你是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
    “對!”
    “那他還有什麽想法?”
    “他沒具體說,我也很想知道。”
    “好吧,難得見你如此推崇一個人,還是同齡人。澤安啊,那你可以趁著這段日子,多和劉青山接觸接觸。”
    寧澤安卻是微微搖頭,“不急,反正再過一段日子他也就要去燕京了,到時候有的是機會。”
    “高考成績還沒有出來。”
    “我知道,我相信他一定能再次考上燕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