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混著稻花的香氣

字數:8554   加入書籤

A+A-


    淩霄注意到預警區都標注著 “深層采礦區” 的字樣。“那裏的地脈被破壞得太嚴重了。” 他調出礦區地質資料,“過度開采導致地脈斷層,共生菌群無法形成完整的能量循環。”
    蘇芮突然想起村民說過的話,十年前有三家礦業公司在華北平原進行深層開采,導致大麵積地麵塌陷。“我們得去那裏。” 她將地質日誌塞進背包,“光橋的形成需要特定的菌群環境,斷層處的地脈可能需要外部幹預才能重建連接。”
    出發前,他們去山腰告別那株植物。淩霄輕輕摘下一片即將枯萎的花瓣,花瓣在他掌心化作金色粉末。“這是菌群的孢子。” 張教授遞來一個特製容器,“或許能在華北派上用場。” 植物的葉片輕輕拂過蘇芮的發梢,像是在無聲地囑托。
    車子駛離村莊時,他們看見光橋正將能量注入田間的稻穗,沉甸甸的穀粒泛著健康的光澤。年輕助手舉著相機追出來,鏡頭裏,他們的車影與光橋、稻田構成一幅流動的畫麵。“記得把華北的故事也帶回來!” 他的喊聲被風送進車窗,混著稻花的香氣。
    華北平原的廢棄礦區像一塊巨大的傷疤,裸露的岩層在烈日下泛著灰白。淩霄將孢子粉末混入特製的營養液,通過無人機撒向斷層帶。蘇芮在地脈能量最弱的區域安裝監測裝置,儀器屏幕上的紅色波紋劇烈跳動,像是痛苦的呻吟。
    三天後,第一批共生菌群在斷層邊緣紮根,卻很快被殘留的化學物質殺死。蘇芮看著監測數據裏迅速歸零的綠色曲線,指尖在地質日誌上劃出深深的刻痕。“它們需要更強大的載體。” 她忽然想起礦洞植物的超導晶體,“我們得培育出能抵抗化學汙染的共生體。”
    淩霄帶著土壤樣本趕回實驗室時,發現張教授正對著顯微鏡發呆。鏡片下,從秦嶺帶來的菌群正在吞噬重金屬顆粒,它們的細胞膜上浮現出與礦洞植物相同的晶體結構。“它們在進化。” 老教授的聲音帶著顫抖,“菌群和植物的基因發生了融合。”
    這個發現像一道光,照亮了僵局。蘇芮立刻設計出基因編輯方案,將超導晶體的基因序列植入華北本地的沙棘草中。當第一批改良沙棘苗被栽種到斷層帶時,紫色的花苞在第二天就綻放了,花瓣上的晶體在陽光下折射出能量波紋,所過之處,土壤裏的重金屬含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一個月後,華北平原的地磁異常消失了。衛星雲圖上,一條新的光橋從斷層帶延伸開來,與秦嶺的光橋在版圖上連成一線,像大地的血管在重新搏動。蘇芮的地質日誌裏,“共生紀年第三十天” 的頁麵上,貼著一張沙棘花的照片,花瓣上的露珠裏,能看見縮小的光橋倒影。
    回到秦嶺時,正值秋收。村民們在光橋籠罩的田地裏收割稻穀,金黃的稻浪裏,偶爾能看見發光的稻穗,那是與地脈能量共生的新物種。年輕助手的相機裏,多了孩子們在光橋上追逐嬉戲的照片,他們的笑聲驚起一群飛鳥,鳥群穿過光橋時,羽毛也染上了淡淡的金光。
    淩霄站在礦洞前,看著那株植物已經長得比洞口還高,根係順著光橋蔓延到山腰,在岩石上織成金色的網絡。他取出從華北帶回的沙棘種子,埋在植物腳下。蘇芮翻開地質日誌,新的標題在陽光下格外清晰“地脈新章 —— 共生紀年第一百天,光脈相連。”
    共生紀年第一百五十天,一場罕見的雷暴席卷了黃土高原。蘇芮站在臨時搭建的觀測站裏,看著監測屏幕上瘋狂跳動的數據流,眉頭緊鎖。光脈網絡在雷電的衝擊下劇烈震顫,原本穩定的金色光芒變得忽明忽暗,仿佛隨時都會斷裂。
    “能量波動幅度超過安全閾值百分之三十!” 年輕助手焦急的聲音在觀測站裏回蕩,他緊握著手中的記錄筆,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淩霄快步走到地質雷達屏幕前,指尖在布滿裂紋的屏幕上滑動,試圖捕捉光脈網絡的薄弱點。“沙棘根係的超導基因正在衰減,雷電產生的強電磁幹擾影響了基因表達。” 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眼底的紅血絲見證了連續三天不眠不休的觀測。
    蘇芮迅速翻開地質日誌,嘩啦啦的翻頁聲在緊張的氣氛中顯得格外清晰。“共生紀年第七十八天,沙棘與地脈能量的共振頻率記錄在這裏。” 她指著其中一頁的頻譜圖,筆尖在紙上劃出一道弧線,“我們需要調整基因編輯方案,加入抗電磁幹擾序列。”
    窗外,一道慘白的閃電劃破夜空,將觀測站照得如同白晝。刹那間,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遠處斷層帶上的光脈出現了一道明顯的裂痕,仿佛大地的血管被生生撕裂。
    “必須立刻補充基因序列!” 蘇芮當機立斷,抓起桌上的基因編輯設備,轉身衝向觀測站外。淩霄一把拉住她的手臂,將一件印有熒光條紋的防護服遞了過去“穿上這個,光脈裂痕附近的輻射強度會很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暴雨如注,蘇芮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濘的山坡上,防護服的熒光條紋在黑暗中劃出斷斷續續的光軌。沙棘林在狂風中劇烈搖晃,紫色的花朵在雷電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無數瀕死的星辰。她跪倒在一株沙棘前,顫抖著將基因修複液注入根部,看著金色的光流順著根係緩緩蔓延,心中默默祈禱。
    雷暴過後,天空呈現出一種奇異的青紫色。蘇芮趴在觀測站的欄杆上,看著光脈網絡重新穩定下來,金色的光芒如同融化的黃金,在大地上緩緩流淌。遠處的黃土高原上,新的沙棘林正在破土而出,它們的葉片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仿佛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鎧甲。
    共生紀年兩百天,一支國際科考隊來到了秦嶺。為首的白發老人看著光脈網絡,渾濁的眼睛裏泛起淚光。“五十年前,我親眼目睹了地脈斷裂的慘劇,” 他撫摸著一株發光的水稻,聲音哽咽,“那時我們以為人類注定要走向滅亡,沒想到……”
    蘇芮將最新的觀測數據遞給老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她指著屏幕上不斷擴展的光脈網絡,“地脈能量正在重塑地球的生態係統,我們隻是找到了與它共生的方式。”
    科考隊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南極冰蓋下發現了新的地脈節點,那裏的冰層正在以異常的速度融化。蘇芮和淩霄立刻收拾行裝,準備踏上新的征程。出發前,他們來到那株從礦洞裏長出來的植物前,如今它已經長得參天蔽日,根係在大地上織成一張巨大的金色網絡,將整個秦嶺與華北平原連接在一起。
    “等我們回來,” 蘇芮輕輕撫摸著樹幹,仿佛在與一位老朋友告別,“這裏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植物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回應她的話語。陽光透過葉片間的縫隙灑下,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那些光影隨著光脈的流動而緩緩移動,仿佛大地的脈搏在跳動。
    南極的科考站建在一座巨大的冰山上,站在觀測台上,可以看到遠處冰原上縱橫交錯的金色光脈,它們如同大地的血管,將生命力輸送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蘇芮看著監測屏幕上的數據,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這裏的地脈能量強度是秦嶺的十倍!”
    淩霄正在調試一台特製的鑽探設備,聽到蘇芮的話,他轉過身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裏建立一個超級能量樞紐,將地脈網絡延伸到全球。”
    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順利。當鑽探設備深入冰層下一百米時,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監測屏幕上的數據瞬間變得一片混亂,原本穩定的光脈網絡開始劇烈波動。
    “不好!” 蘇芮看著屏幕上的能量曲線,臉色驟變,“我們觸發了冰蓋下的地質斷層!”
    巨大的冰裂縫在冰原上迅速蔓延,金色的光脈被撕裂,散發出刺眼的光芒。科考站劇烈搖晃,仿佛隨時都會墜入深淵。蘇芮緊緊抓住桌沿,看著窗外不斷擴大的冰縫,心中一片冰涼。
    “必須立刻啟動應急預案!” 淩霄的聲音在搖晃中顯得格外堅定,他迅速打開一個密封的金屬箱,裏麵裝著數十枚特製的種子,“這些是經過基因編輯的南極苔蘚種子,它們可以在極端環境下迅速生長,或許能修複斷裂的光脈。”
    蘇芮接過種子,深吸一口氣。她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她和淩霄穿上厚重的防寒服,冒著生命危險衝出科考站,將種子撒向那些正在擴大的冰縫中。
    南極的寒風如同利刃般割在臉上,但蘇芮和淩霄毫不在意。他們沿著冰縫奔跑,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這片冰封的大地上。當最後一枚種子被撒下時,他們已經累得幾乎虛脫,癱倒在冰原上。
    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那些被撒下的種子在接觸到地脈能量的瞬間就開始發芽,綠色的苔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開來,它們的根係深入冰層,將斷裂的光脈重新連接在一起。金色的光芒順著苔蘚構成的網絡緩緩流淌,那些巨大的冰縫開始慢慢愈合,仿佛大地正在自我修複。
    蘇芮和淩霄看著眼前的景象,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互相攙扶著站起來,看著那些綠色的苔蘚在冰原上織成一張巨大的網絡,將南極的地脈節點與全球的光脈網絡連接在一起。
    “成功了,” 蘇芮輕聲說道,聲音因激動而顫抖,“我們做到了。”
    淩霄緊緊握住她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這隻是開始,蘇芮。地球的地脈網絡正在重生,而我們,將見證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他們回到科考站時,監測屏幕上的數據已經恢複了穩定。南極冰原上,一張巨大的綠色網絡覆蓋了原本的冰縫,金色的光脈在其中緩緩流淌,將南極與全球的地脈網絡連接在一起。蘇芮翻開地質日誌,在新的一頁上寫下“共生紀年兩百八十天,南極光脈樞紐建成,地脈網絡覆蓋全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她放下筆,走到觀測台前,看著窗外冰原上閃爍的光脈。遠處的極光在光脈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綠色和金色的光芒交織在一起,仿佛天地間最壯麗的畫卷。
    “你看,” 淩霄走到她身邊,指著遠方,“那裏的冰層下,已經有新的生命在孕育了。”
    蘇芮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冰原上出現了一些微小的綠色斑點,它們在金色光脈的滋養下,正以驚人的速度生長。她知道,一個新的生態係統正在南極冰原上形成,而這,僅僅是地球重生的開始。
    共生紀年三百六十五天,蘇芮和淩霄回到了秦嶺。這裏的變化讓他們驚歎不已原本貧瘠的山坡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山間的溪流清澈見底,水中偶爾能看到發光的魚類;田地裏的莊稼長得比往年高大飽滿,金色的稻浪在光脈的映襯下泛著淡淡的金光;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孩子們在光脈下追逐嬉戲,他們的笑聲如同天籟。
    那株從礦洞裏長出來的植物如今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它的根係在大地上織成一張巨大的金色網絡,將整個中國的地脈連接在一起。蘇芮和淩霄站在樹下,看著那些從南極帶回來的苔蘚在樹幹上生長,與本土的植物和諧共生。
    “我們做到了,” 蘇芮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淚光,“地球的地脈網絡已經完全恢複,新的生態係統正在形成。”
    淩霄點點頭,從口袋裏拿出一個小巧的金屬盒子,裏麵裝著一枚種子。“這是用全球各地的植物基因培育出來的新種子,” 他將種子遞給蘇芮,“它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生長,與任何地脈節點共生。”
    蘇芮接過種子,將它輕輕埋在大樹下。陽光透過樹葉灑下,在種子周圍形成一個金色的光圈。他們知道,這枚種子將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見證地球生命與地脈能量和諧共生的新時代。
    共生紀年一周年的那天,全球各地同時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從北極的冰原到非洲的草原,從美洲的雨林到歐洲的平原,人們都在為地球的重生而歡呼。蘇芮站在秦嶺的山頂上,看著遠處大地上縱橫交錯的金色光脈,它們如同地球的血管,將生命力輸送到每一個角落。
    她翻開那本已經寫滿的地質日誌,最後一頁上貼著一張全球光脈網絡的衛星照片,照片上,金色的光脈在藍色的星球上蜿蜒曲折,仿佛一幅絢麗的抽象畫。
    一陣熟悉的震動從腳下傳來,蘇芮下意識地攥緊了地質日誌。這本邊緣已經磨損的牛皮筆記本,記錄著過去十年間地球從瀕臨崩潰到重煥生機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此刻,秦嶺山脈深處傳來的低頻震顫,卻讓她莫名想起共生紀年開始前的那些日子。
    “是地脈能量的波動。” 淩霄的聲音從通訊器裏傳來,帶著電流特有的沙沙聲,“衛星監測顯示,青藏高原的光脈強度突然提升了 17,像是有什麽東西在激活深層節點。”
    蘇芮抬頭望向天空,原本清澈的藍天上不知何時聚集起淡紫色的雲層。那些雲層並非自然形成,而是地脈能量與大氣離子碰撞產生的特殊現象 —— 在共生紀年的元年裏,這種景象隻在全球光脈網絡首次同步時出現過。
    她翻開地質日誌最新的空白頁,指尖劃過紙張邊緣殘留的金色粉末。那是去年埋下的種子萌發時留下的痕跡,如今那棵被命名為 “啟元” 的樹苗已經長到三人高,樹幹上流轉的金色紋路如同活著的脈絡,與遠處秦嶺的光脈網絡遙相呼應。
    “我在啟元樹下檢測到異常的生物電信號。” 蘇芮將傳感器貼在樹幹上,屏幕上跳動的綠色波紋突然變成刺眼的紅色,“它在向地脈網絡發送某種編碼,像是在回應青藏高原的異動。”
    通訊器那頭傳來急促的鍵盤敲擊聲,夾雜著金屬器械碰撞的脆響。蘇芮知道,淩霄一定又泡在位於馬裏亞納海溝的地脈研究站裏,那個深入地殼 3000 米的實驗室,是他們監測全球地脈網絡最深層動態的前哨站。
    “解碼出來了。” 淩霄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這是…… 一段基因序列?啟元樹正在改寫周圍三公裏內所有植物的 dna。”
    蘇芮猛地站起身,環顧四周。原本墨綠色的秦嶺森林,不知何時已泛起淡淡的金光。那些生長了數百年的古鬆,樹皮上竟浮現出與啟元樹相似的金色紋路;地麵上的苔蘚在她注視下迅速蔓延,所過之處留下熒熒發光的痕跡。
    “這不是改寫,” 蘇芮蹲下身,指尖輕觸發光的苔蘚,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溫暖順著指尖蔓延,“是喚醒。地脈網絡在激活植物基因裏潛藏的共生序列,就像……”
    “就像啟動了第二套生態係統。” 淩霄接話道,通訊器裏突然傳來刺耳的警報聲,“不好!馬裏亞納海溝的壓力傳感器讀數在暴跌,地脈節點的能量輸出已經超過安全閾值的三倍!”
    蘇芮的心猛地一沉。馬裏亞納海溝的地脈節點是全球最深的能量樞紐,一旦崩潰,連鎖反應可能會摧毀整個太平洋沿岸的光脈網絡。她迅速從背包裏取出便攜全息投影儀,啟動後,藍色的地球全息影像在半空中緩緩旋轉,太平洋中部已經亮起刺眼的紅色預警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啟元樹的反應越來越強烈了。” 蘇芮看著樹幹上突然暴漲的金色紋路,那些紋路如同活物般蠕動著,逐漸匯聚成一個她無比熟悉的圖案 —— 那是去年他們埋種時,陽光透過樹葉形成的金色光圈,隻是此刻這個圖案正在不斷擴大,邊緣已經觸及她的靴底。
    “蘇芮,聽著。” 淩霄的聲音突然變得異常清晰,背景的警報聲消失了,“馬裏亞納的節點沒有崩潰,它在…… 進化。地核的能量正在通過光脈網絡向上湧,那些植物不是被改寫基因,而是在接收來自地球深處的生命信號。”
    金色的光芒突然從地麵噴湧而出,蘇芮被一股溫暖的力量托離地麵。她低頭看見啟元樹的根係正突破土壤,如同金色的閃電般向四周延伸,與秦嶺的光脈網絡完全融合。遠處的山巒在金光中若隱若現,原本縱橫交錯的光脈此刻匯聚成一條巨大的光柱,直刺蒼穹。
    “共生紀年不是結束,” 淩霄的聲音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帶著穿透時空的回響,“是地球開始真正覺醒的元年。”
    蘇芮在空中張開雙臂,地質日誌從手中滑落,在空中自動翻頁,最後停留在第一頁。那是十年前她寫下的第一行字“地脈並非地球的血管,而是它的神經係統。” 此刻,這句話正在金色的光芒中緩緩浮現,化作無數光點融入周圍的空氣。
    她看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發光,融化的冰水並非流入海洋,而是滲入地下,與地脈網絡匯合;看見非洲草原上的角馬群正沿著光脈的軌跡遷徙,它們的蹄印在地麵留下熒熒發光的痕跡;看見北極冰原上的北極熊站在冰蓋邊緣,注視著冰層下流淌的金色光脈,眼中映照的不再是絕望,而是好奇。
    啟元樹的枝葉在她身邊舒展,每一片新葉展開時,都有無數光點從葉尖飄落,如同金色的蒲公英。蘇芮伸出手,一片葉子輕輕落在她的掌心,瞬間化作一道暖流湧入體內。她突然明白了,所謂的共生並非人類保護地球,也不是地球滋養生命,而是所有存在於這顆星球上的事物,終於找回了彼此傾聽的語言。
    喜歡自研藥品被抓,我果斷改行搞科研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自研藥品被抓,我果斷改行搞科研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