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犁庭掃蕩
字數:4392 加入書籤
王錦衣的主子正黃旗旗人個池哈60多歲了,已風燭殘年,老頭兒性情溫和,多年來一直善待王錦衣他們幾個包衣奴。個池哈將王錦衣叫到跟前,塞過去一杆矛頭已經腐鏽不堪的長矛,神色黯然道:“軍中議定,明日天亮時出城攻擊。漢人包衣做前軍先鋒。”老頭兒深深歎口氣:“什麽前軍先鋒,分明是讓你等走在最前排做人盾!你我主仆都會死,早死晚死而已,你就不要怨恨了!”
王錦衣正愁造反沒兵器,這會兒送來杆長槍,真是瞌睡遇上枕頭求之不得!送走了長籲短歎的個池哈,王錦衣迅速串聯到小組所剩最後一名組員田豐,將明日陣前反水的計劃予以通報,“這是我組最後一個任務,明天天亮我們就暴露了。老天保佑你我都能活下來,活下來去施州親眼看看,我們為之賣命的梁山司究竟是個啥樣子!”
苟得利選定天亮進攻,而梁山軍發起攻擊的時間是中午12時。王錦衣組二人不用擔心死於自己人之手,這無疑是個有機可乘的大利好。
天蒙蒙亮,通遠堡中的後金韃子浩浩出城,就在城下執行警哨任務的騎兵師戰士們眼皮子底下集結整隊。
“石頭哥醒醒,命令讓趕緊撤退。快卸槍筒拆水箱,快!”副射手催促著,手裏的活不停頓,快速翻開彈板拆下帆布彈帶。
向前重機主射手石梁山的起床氣滿滿。昨晚上大擺龍門陣完了鬥地主鬥到後半夜,他的眼皮子還很重,四個眼角裏一團團的眼屎,望出去一片混沌。耳朵裏灌滿了金戈鐵馬和號角蜂鳴,他揉揉眼睛,可看清楚了,“韃子出城撞槍口來了,為毛不讓打?”
“石頭哥,執行命令。你要質疑連長命令,等士委會上說哈。”
石梁山嗟歎著點韃子人頭的良機被混賬連長下的混賬命令給整完球了,韃子整隊亂哄哄的一心顧不了兩頭,好比擊敵半渡,尼瑪送人頭給你你不要!
“慌個毛啊你!是不是想尿哩。”石梁山對東張西望神情緊張正持步槍警戒的第二副射手予以無情揭露,“扛彈藥箱去。”
重機槍組三人,主射手石梁山是老大,在此一方重機陣地他老人家一言九鼎。由於老大執行命令不堅決,他們三個是最後一批撤回大營的外圍警戒哨。
顯然石梁山所在機炮連的連長對其拖拖拉拉的表現很不滿意,迎上去一頓批評,“你怎麽搞的。看看,水箱結冰把蓋子都頂破了。裝備破損會極大影響戰鬥力!”
“沒有戰鬥意誌,再好的裝備也白給。”
連長馬上變臉,一臉無辜唉聲歎氣道:“石頭哥,你以為我願意啊。師部命令敢不執行?!師長先不讓打,肯定是在醞釀下一盤大棋嘛。”
說滿洲八旗全民皆兵,一點不帶冤枉的。看看吧,一個個的服從命令聽指揮,秩序井然組織高效,半個小時完成整隊。前軍、中軍、後軍、左右兩翼重甲騎兵,五軍陣型齊整旗幟鮮亮。人人皆知此為生死戰,個個表情肅殺。
軍心可用!苟得利很滿意手下烏合之眾能有如此好的表現,說明大夥兒都充分認同自己‘分則死合則生,向死而生’的偉大號召。他拔出馬刀,身邊的令旗兵見狀立刻將令旗搖起,城門樓子上的大鼓隨之擂響。
五軍之戰大幕拉開。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道理,六歲的閻應元就懂了,之所以下令外圍火力點一槍不發撤回,就是想見識見識韃子軍陣是個什麽東西,乃以當下之敵做個全真模擬考,以期取得之後金州、遼陽乃至沈陽的中考大考經驗。之前幹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治安戰,騎兵師這小半個月以來還真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戰鬥呢。
想法得到了政委洪劉百分百的支持,通遠堡之敵說小不小說大不大,規模剛剛好,拿來考前練手正經合適。可現在,如果不照顧對方的麵子,洪劉很想跟閻應元說:對付模擬考不用這樣緊張吧!
騎兵師此刻的鎮定自若絕對是假的,演給韃子看的。
乍看騎兵師威風凜凜,好一支殺人放火的魔鬼軍團,自踏上遼東半島,首上戰場便能攻城拔寨勢不可擋,但細品就知道不是那麽回事了。攻下的城其實是方圓幾裏的屯堡,拔下的寨不過是幾十上百人的村舍,真正經曆大陣仗,今日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800米外的後金軍衣甲不整但肅穆逼人,反觀自己的部隊軍容整齊但緊張到說是驚慌也不過分。敵每一記戰鼓仿佛敲在了戰士們的心窩上,叫人心驚膽戰。閻應元深知自己的部隊刺刀沒舔過血,未經曆過大戰惡戰,遠不是一支能征慣戰的精銳之師。
與其說部隊過度緊張,其實是師長閻應元自己驚慌失措。戰士們慌張,是眼看著韃子軍緩緩逼近而來,卻遲遲得不到上級命令,不知如何是好。而閻應元緊張失措,是因為還沒想好如何配置火力部署部隊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傷亡。
軍情如火!幾個等命令的團長急得跳腳,紛紛以眼色求助政委。洪劉壓手示意他們稍安勿躁,他太清楚自己的搭檔在盤算糾結啥。軍委軍部不論口頭還是書麵上,從來以是否達成戰鬥戰役預設目標為判斷勝敗的依據,但是即便新入伍的預備役兵都知道,實際衡量勝敗的尺子是敵我戰損比。標兵模範高高在上在那擺著:西方麵軍,戰死的正宗梁山軍士兵不過半個連,所以西征被認為是重大甚至傳奇般的勝利。棒子李又熙被上頭口口聲聲一口一個‘梁山的高仙芝’。
莫說歪脖子徒堂師不服,老二團的都不服,老二團政委出身的洪劉頂頂不服!當下這麽好的機會,必須打個漂亮仗,騎兵師從此走向精銳之師的光明大道。
洪劉想的和閻應元一模一樣,他們不怕死,但怕部下死。當下要給足閻應元時間思考,此戰如何能夠爭取零傷亡。孔子曰過: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以力爭考滿分的心態才能考個97分98分的好分數。
人數過萬智商減半。敵軍三萬,自己智商要歸零不成!眼前的小三萬建虜已經是後金軍遼陽以南全部機動力量,全殲當下之敵,對部隊之後的行動非常有利。好吧,讓部隊打一場有技術含量的殲滅戰吧。閻應元及時調整好思路和情緒,發出了一連串正確的命令。
“工兵連拋彈器發射準備。”
“一團全體押上,進入陣地正麵迎敵。”
“三團有槍的連隊迂回敵左翼。沒有槍的不動,留作預備隊。”
“機炮連迂回敵右翼。
“炮連以徐進彈幕對敵中軍實施攔截阻隔射擊。”
“二團沿預定隱蔽路線迂回敵後,攻占通遠堡。二團長,你部沒有槍,遇敵抵抗隻造聲勢不許強攻。”
政委洪劉向團長們補充一句:“除了二團,都給老子狠狠打,不用想著節省彈藥,狠狠打!”
所謂拋彈器是采用拋石機原理製造的遠程拋射武器,是部隊為彌補火炮數量不足臨時采取的過渡性措施,類似解放戰爭時期的沒良心炮,用於增加麵殺傷火力投射。最遠能將2.5公斤重標準型號炸藥包投射出1000米遠,緊急情況下也可拋投單枚或集束手榴彈。這款武器設計用途用於打擊敵城防工事,不用於野戰,因為精度太差搞不好會誤傷己方人員。今天是拋彈器第一次用於實戰,閻應元自己也很有興趣見證該款新式且可預見的短命武器的威力,或者說他想確認所謂‘遠程火力打擊及其火力投射能力是取得戰鬥勝利的關鍵性因素’是否正確。由此,他親自參與指揮工兵連實施對敵打擊。
5門拋彈器架設調整完畢,通過敵情觀察,閻應元把打擊對象鎖定為敵中軍,一來中軍隊形較密集,二來中軍看上去更像是精銳部分。工兵連連長彭大治按命令執行,一邊舉著望遠鏡觀測一邊喊:“目標敵中軍陣,散彈包覆蓋射擊。”
觀測員把頭埋在炮位觀測鏡上,嘴上不閑著,“方向10點50分,距離980,各單位準備。”
拋彈器射手在藥包上插入1000米標號導火線,調整好拋彈器彈射杆方位、高度、角度三個維度數據,站立待命。
“放!”隨著彭大治一聲令下,5枚2公斤當量tnt炸藥包從天而降,4枚藥包準確落入後金軍中軍陣中,一枚打偏落在左翼騎兵隊裏。一團團耀眼的火光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燃而起,接著傳來沉悶的起爆聲。在每一個爆炸中心都能看到有十數個後金兵被氣浪掀起。
熾熱的氣浪把人拋到天上並非炸藥包主要功能,工兵連連長彭大治下達的命令是發射散彈包。所謂散彈包,是在普通爆破藥包中填充有1000粒鐵珠,而2公斤是指tnt當量,而不是指藥包重量。第一輪轟炸效果被爆炸後產生的濃煙遮蔽,無法予以正確判定,但是可以看到敵前軍已經亂了陣腳。
三輪打擊之後,不等硝煙散盡,閻應元知道,這仗已經穩贏了!
輕鬆愜意,隨心所欲,如碾死隻螞蟻。閻應元知道,以自家的實力,確實可以做到玩死後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