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高迎祥犀利提問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A+A-


    湖廣騎兵的高頭大馬之所以高大,不在馬兒脖子長,真實得益於那兩對大長腿。大長腿優勢太大了,小短腿跑兩步,大長腿隻需邁一步。
    大長腿跑得是真快,讓湖廣軍精銳前鋒機動力堪稱一絕,從京師城下一路追擊到懷柔,沿途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押解人口財物的韃子兵被殺個精光,解放6萬餘被俘獲的百姓,追回被劫掠的各色財物無算。
    對方兵強馬壯,想打打不過,跑也跑不贏。黃台吉手頭一時兵少,隻得避其鋒芒。
    趙壽吉很享受當下的美好景象。以前總是明軍困守城頭看城下韃子趾高氣揚,現在反過來了,黃台吉藏在城門樓子裏,手下敗將多爾袞躲在牆垛子後麵聆聽咱之叫陣。
    攻守易型也!
    “老奴的兒子小奴,有膽子出來跟我趙爺爺擺開了打一仗噻!”老趙一邊數著繳獲的大車裏的財物,一邊組織被擄的百姓向京城方向轉移,得空罵幾句洪太,“欺負你爺爺沒帶大炮轟不開城門噻!”
    總算你口中積德,不曾喊我洪太太。不曾正經吃過趙家軍虧的黃台吉被罵煩了,露頭對罵。正經吃了趙家軍大虧的多爾袞急忙扯住他,告誡城下明軍的弩弓相當歹毒,非得小心提防不可。
    “你隻記得他有弓弩,卻忘了你有快槍。”黃台吉怒多爾袞終究還是個小孩子,挨了頓揍就怕成啥樣了。“此人便是趙壽吉,山西友商即為此人所害。”
    原來此人就是禍害大金經濟的罪魁禍首,那便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多爾袞經提醒才想起手裏頭還有幾十枝繳獲的向前步槍,樓下那老兒出口成髒,最好把藥子打進他嘴巴,敲掉他的黃口白牙。現在是槍多彈少,他尋思著軍中無人善使此快槍,或難一擊必中,那就幾十把槍集合一起對準了打,人間自有奇跡發生。
    於詳在望遠鏡裏捕捉到了多爾袞的囂張,對高迎祥說:“你不是口口聲聲號稱箭術無雙麽,樓上戴高筒鐵盔、身穿白色棉甲者就是多爾袞。野戰中叫他跑了,這回休再留他性命。”
    兩邊不約而同開啟了狙殺對方主帥的行動。事實證明,不經過嚴格訓練是不能掌握步槍射擊本領的,高迎祥的箭術也沒有他吹噓的那樣神乎其神。當然了,那天野風太大也是造成阻擊失準的重要原因。
    老趙罵:“深山裏鑽出來的野人也配玩槍。”
    多爾袞罵:“早晚剮了你!”
    二人隔著一裏地在大風中對罵也隻能各罵各的過過嘴癮,互相聽不到的。比狐狸鬼比黃鱔滑的趙壽吉心思敏捷著呢,曉得在懷柔城下每耽擱一刻危險就多一分。算算這出戲演夠長久的了,現在得抓緊時間走人,否則被趕來的韃子重兵圍住,到時可沒友軍來援的。
    “洪太你咋不敢露頭哩,你聽好了,你趙奶奶喊爺爺我回家吃飯,爺爺就不陪你們幾個孫子嚼舌頭了。轉年沈陽見!”轉頭問於詳:“百姓和財物都轉移了麽?”
    “正好碰上滿世界轉悠撿漏的關寧軍,給護送去京城了。”
    “那還磨蹭什麽,趕緊開溜啊,等韃子重兵趕來把我們包餛飩啊。”
    恁長的馬腿兒、好肥的馬屁股。黃台吉對左右不無羨慕道:“好馬良駒啊,西涼馬名不虛傳。”
    他無法理解,深藏十萬大山中的區區一土司居然想到把手伸到幾千裏之遙的河西行廊之地,完了還能夠育出恁讚的戰馬。屈指算來,算去算來,發現碰上的倆硬茬明皇帝禁軍和趙壽吉湖廣軍的背後站著同一個勢力:梁山司。你看啊:我八旗一敗於操步槍的近衛軍,再敗於裝備鋼弩的湖廣軍。這兩樣大殺器都是梁山造的家夥事。徒弟都應付不過來,碰上師傅還能有好!?
    遼陽啊遼陽,該如何奪回來呢?
    黃台吉決定不能再犯愁,再這麽犯愁下去要犯病了。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須從長計議,如何才能更好地從長計議呢,當然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好好思考!所以他決定退兵,即使收獲比不上以往也得退兵。
    走之前黃台吉還幹了件讓大明君臣大跌眼鏡的事。他派出一哨人馬前往天壽山皇陵,入成祖朱棣長陵、宣宗朱瞻基景陵,於享殿焚香上供行三拜九叩之禮。
    就這樣,在北京郊區逛了一個月的後金軍事代表團結束了北京市環城遊,他們搶也搶夠了殺也殺夠了。他們走了,一分錢團費沒出,行程結束還帶回了豐厚的紀念品:3萬年輕男女百姓和無法統計的財物。他們除了留下足跡之外,還留下了被搶劫一空的十數座縣城,數百被燒成焦土的村堡,14萬無辜百姓的屍體。
    “後金韃子比官軍...不是,後金韃子不過爾爾...”
    交手之後,高迎祥發覺傳沸沸揚揚的後金八旗很一般,戰鬥表現並不比與自己交過手的官軍更加出色。韃子不強,很好打,那麽當年在薩爾滸怎麽就輸了呢?
    關於薩爾滸,趙老大隻想複仇不欲回憶,因為隻要一想到當年畫麵就胸悶就炸裂就不想活了。
    想當年,吾之四弟曾回答過我提出的同樣的問題:
    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看看人家不打仗隻會鬧餉的關寧兵。仗是幾乎沒打贏過一次,甚至努力戰鬥的場次都不夠十根手指,可人會鬧啊!結果怎樣?吃的嘴角流油,銀子是幾百萬幾百萬的往家拉,裝備更是一茬茬換最好的,直把崇禎那傻小子靠典賣家當過日子。
    再看看空有戰力但不會鬧餉的幾位老實人。東江鎮白手起家,鬧得滿清後方不得安生,結果呢?活生生被斷了糧餉餓散架,最後不得不當漢奸活命。擅苦戰的秦兵被整成了叫花子,吃不飽穿不暖,武器裝備更是掉檔次,結果餓得眼冒金星,還沒交戰就被吃得膘肥體壯的關寧鐵騎給衝散了陣型,垮了。浙兵川兵能打吧,被滿韃重兵圍攻給滅了,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關寧軍則在一邊看熱鬧。
    崇禎如果有點腦子的話,把用於關寧軍的軍費裝備個十來萬秦兵、川兵、浙兵、東江兵的話,野豬皮早就滅得渣都不剩了。
    誰是崇禎?此亞空間異次元的故事我老高沒興趣聽。也別跟我整大道理,請就事論事回答我的問題:老子造反的時候為何被官軍打得抱頭鼠竄。全國之精銳官軍在薩爾滸被韃子打得抱頭鼠竄。老子這回卻輕輕鬆鬆打贏了韃子。這事無法形成閉環,他不合邏輯。我找誰說理去?
    來情緒了!?你高迎祥想要搞清楚邏輯閉環意欲何為呀?我看你是受不了官軍軍紀的約束,想做回逍遙自在的山大王是吧!
    誤會高迎祥了。他隻是好奇寶寶,求知欲較強。
    對付這種學生,可搬出好為人師的二弟來教誨:
    蠢,分兩種:一種無知,一種無邏輯。不是在給你整大道理,這是以知識點為切入,由點到麵,邏輯性、係統性地回答你的問題:
    高迎祥同誌,大明有我大明的國情。打仗花錢如流水,打大仗,靠國庫的那點銀子遠遠不夠。你能想象咱們的萬曆皇帝打抗倭援朝戰爭動用了內帑,啥叫內帑啊?就是他老人家的私房錢!你見過這麽無私奉獻的皇帝嗎!你見過這麽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皇帝嗎!所以說棒子是真的不上路,全國上下竟無一人給萬曆爺立牌位燒高香的。
    當然了,萬曆爺的內帑也不是他送外賣打工掙來的,是鹽監礦監從走資派那裏強收上來的,
    所以在抗倭援朝勝利之後,萬曆帝和文官集團的關係進一步惡化。文官集團多是商賈子弟通過科舉獲得官位,和商賈是天然的聯盟,故大肆抵製萬曆的稅收改革,誓死不繳商業稅,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少之又少小之又小,和國民經濟規模嚴重不符。國家稅基依然在農而非工商。而小冰河期的加劇又讓旱災、饑荒、瘟疫肆虐,可憐的財政還要負擔賑濟災民的重擔,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氣得萬曆幹脆不搭理那些文官集團走資派。也可想而知,這種局麵不加收商稅不可能緩解。
    天災引發幹旱,幹旱導致饑荒,饑荒造就流民,社會不穩財政銳減,北方遊牧漁獵部落也因饑荒而頻頻入寇,朝廷一麵要賑濟災民,一麵要防備北方入寇而維持好北方九大軍鎮,這些軍鎮本來有自己的屯田,不需要朝廷給糧食,可幹旱也導致這些屯田歉收,本來就吃緊的財政麵對如此大的開銷肯定枯竭。
    財政枯竭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賑濟災民,所以流民變成了流寇。財政枯竭不能置辦軍餉和軍械,所以軍鎮嘩變成為潰兵。唯一沒有因財政枯竭而拮據的軍鎮遼東鎮又被一個叫袁崇煥的白癡搞的‘憑堅城,用大炮’之錯誤謀略搞成了馬其諾防線,毫無作用不說,還坐實了吞噬明朝最後一點財力的巨坑。
    如此便是明朝亡於財政崩潰的真實步驟。
    加稅和三餉在災荒地區是免除的,而造反地區集中於災荒嚴重的北方,所以並非是加稅引發民變,而是長期得不到賑濟引發民變,但朝廷也窮得實在是丟人現眼,整個國家最後隻剩下不足十萬兩銀子後世的津巴布韋笑而不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