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未來規劃
字數:2941 加入書籤
就在李倚回憶著僖宗的動向分神之際,隻見曹延一夾馬腹,催馬疾馳上前,高聲喊道:“都頭,我們即將抵達澠池縣城,是否要進入縣城內?”
聽到曹延的呼喊聲,李倚猛地回過神來,他抬起頭,目光朝著遠方那座若隱若現的澠池縣城望去。隨後,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按照《唐會要》以及《唐六典》中的記載,澠池縣乃是三都之縣,屬於畿縣之列。在唐朝時期,對於各縣有著明確的劃分標準:擁有六千戶以上居民的縣被劃定為上縣;三千戶以上為中縣;而那些不滿三千戶的,則歸為中下縣。然而,澠池既然身為畿縣,無論其實際戶數多寡,實際上都應列為上縣。
想當年,東都在天寶年間時,據統計人口多達一百一十八萬人左右。雖說其中或許存在一些隱瞞漏報的情況,但總體而言應該相差無幾。而澠池縣作為臨近洛陽的畿縣,其人口數量自然也是頗為可觀的,估摸應當在兩萬至三萬之間。
隻是,曆經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以及秦宗權禍亂河南府之後,當地人口急劇減少。就連曾經繁華無比的洛陽城,如今的人口也僅僅剩下區區百餘戶而已。可想而知,作為河南府下轄的澠池縣城,其境況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啊。
然而對於人口數量這一方麵倒是無需過於擔憂,因為伴隨著那些因戰亂而逃難至此的流民逐漸增多,假以時日必定又能再度繁榮發展起來。
隻不過澠池這個地方位於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之間的交通要衝之上,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戰略重地,極有可能會被周邊各個藩鎮所覬覦垂涎。
所以在當前自身實力尚且薄弱之時,他內心深處唯一的想法就是暫且低調行事、默默積蓄力量以求安穩發展,絲毫不想跟周遭的各方勢力產生任何摩擦或者衝突。
思及此處,他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不進城,往南邊行進,我們要翻越崤山,然後去永寧縣附近一帶。”
聽到這話,一旁的曹延麵露疑惑之色,不解地問道:“都頭,我們之前不是打算前往東都嗎?為何改道前往永寧了?”
隻見李倚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我們實力尚弱,貿然前往東都,無異於白白送死罷了。當下對我們來說最為緊要之事,乃是尋覓一處相對安全且穩定之所,以此作為根基圖謀日後的長遠發展。
而這永寧縣,地處山區之中,並且還處於洛河的中上遊地段。整個縣域的地貌大致呈現出‘七山二塬一分川’這樣一種獨特的格局分布。
也正因如此這般特殊的地形特征,才致使永寧縣擁有了一道天然形成的堅固地理屏障,可以有效地抵禦來自外部敵人的侵襲入侵。
同時永寧位於東都的西部,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四周環山,形成了天然的防禦屏障。隻要我們修築關隘、設置好防線,就可以有效控製進出永寧縣的通道,從而保障我們的安全,可以安心發展。”
曹延聽完李倚的解釋之後,雖然並不懂所說的地貌什麽意思,但也覺得有理,對於李倚的深謀遠慮更是佩服,連忙開口稱讚道:“都頭當真是考慮得周全!如此深遠的目光和縝密的心思,實在令我等望塵莫及。”說完這番話後,曹延又輕輕地拍了幾下李倚的馬屁。
李倚笑了笑,並沒有說話,揮手示意他前去通知眾人。曹延不敢耽擱,立刻轉身前去吩咐眾人改變前進的方向,朝著永寧進發。
其實李倚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沒有說出來。這永寧土質肥沃,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水適中,盛產小麥,在後世,更是被被譽為“豫西糧倉”。
這種土地,無論是小麥還是水稻,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種植與生長。隻不過就當下而言,水稻的種植技術尚未完全普及開來,僅僅隻在南方才有不少種植區域。然而,李倚心中所謀劃的,並不僅僅局限於普通的水稻品種。
他真正心心念念想要引進並大規模推廣種植的,乃是“占城稻”。“占城稻”其實早在唐末五代就已經傳入了內地,當時在晚唐時期的福建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了小規模試種的情況,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官方推廣體係。
值得一提的是,“占城稻”具有許多顯著的優點。它不僅具備很強的耐旱能力,即使在相對幹旱少雨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茁壯成長;而且其成熟周期極短,大約隻需 60 天左右便能收獲一季稻穀。
隻是在北方,水稻種植仍未推廣開來,而且由於種種限製和不足之處,想要獲得理想中的高產豐收恐怕並非易事。畢竟那個時候的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對於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各種條件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麵的了解都還十分有限。
而且更讓人頭疼的是,李倚對於農業領域可謂是一竅不通。麵對水稻種植的難題,他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不過,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李倚心裏也很清楚,他並不需要強迫自己成為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
隻需要在日後招募流民的時候,將那些擁有豐富農耕經驗或是熟練掌握了某些特定技能的人才列為優先招募的對象即可。
但就目前而言,最為緊迫且重要的任務當屬盡快趕到永寧,並在那裏尋覓到一處合適的地方來搭建營地。隻要能夠順利地完成這第一步,那麽後續的事情便可以循序漸進地開展下去。
雖說未來的路可能充滿艱辛,但李倚並不害怕,既然來了,那便轟轟烈烈的走一場,無論失敗與否,也可留下自己的一點痕跡。當即他不再走神,看著前方的道路,躍馬向前,豪氣頓生道:“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李倚《行路難》的詩朗誦聲中,眾人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隻留下一片寂靜與蒼茫。
喜歡唐末,開局就被軟禁請大家收藏:()唐末,開局就被軟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