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八章 開花

字數:2831   加入書籤

A+A-


    冬雪初降,細密的雪花像是一群翩翩起舞的精靈,輕柔地覆蓋了鳳翔城的屋脊和遠處的岐山。整個城市都被一層潔白的雪幕所籠罩,宛如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然而,與這寧靜的雪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天興城內的熱鬧景象。這裏的街道上行人絡繹不絕,商鋪琳琅滿目,處處透著一股蓬勃的生氣與沉澱的安穩。與一年前的肅殺與試探截然不同,如今的天興城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李倚靜靜地佇立在王府暖閣的窗前,凝視著窗外銀裝素裹的城池。他的手中緊握著一份厚厚的歲末奏報,這份奏報比爐火更能溫暖他的心。
    鳳翔的占城稻,經過精心照料,這些翠綠的秧苗終於在秋天迎來了豐收。試種田畝大獲成功!占城稻以其驚人的耐旱性和早熟特性,平均畝產遠超本地粟麥。
    當李倚親眼看到那金燦燦的穀粒飽滿壓穗的景象時,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表。這些豐收的稻穀不僅證明了占城稻的優良品質,更為百姓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王府的農官們迅速總結了種植占城稻的方法,並將其推廣開來。今秋,占城稻的種植麵積已經覆蓋了官田、府兵授田以及大量自願農戶的良田。看著這一片片金黃的稻田,李倚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
    盡管要想完全普及這種作物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一年一熟有餘,水熱充足處可試兩熟”的美好前景已經像一把火一樣,點燃了每個人心中的希望。
    如今,官倉和義倉裏的糧食前所未有的充實,王府甚至開始以平價出售糧食,以此來穩定市場價格。在普通百姓的家中,往年冬天常見的愁苦麵容已經被滿足的笑容所取代,人們紛紛談論著“睦王稻”給他們帶來的溫飽生活。
    而田畝精核這項工作,雖然經曆了寒暑的考驗,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大部分府兵都已經得到了足額的授田。隨著折衝府的陸續掛牌成立,年輕力壯的男子們紛紛進入府中接受訓練。
    有了實實在在的田產,再加上王府給予的優厚免賦役政策,府兵們不僅有了恒產,更有了恒心。他們對於訓練的熱情異常高漲,因為他們知道,隻有通過努力訓練,才能更好地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土地。
    這些府兵們,既是農閑時的士兵,更是王府新政在鄉野間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傳播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周圍的人們展示著王府新政的好處,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受益於這項政策。
    百日嚴訓絕非虛言,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忠義、定西、平南、安北四軍已經基本磨合完畢。
    在冬日的演武場上,統一的號令聲此起彼伏,嚴整的陣型如同一座座堅不可摧的堡壘,而士兵們身上那煥然一新的裝備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這一切都得益於度支司的充足資金支持以及張潛對工坊的大量投入,使得這些裝備不僅精良而且數量充足。
    鳳翔騎的彪悍與步騎協同的章法完美融合,他們在戰場上如同一股黑色旋風,勢不可擋;隴州軍的悍勇則被嚴格的紀律所約束,他們的每一次衝鋒都如同雷霆萬鈞,震撼人心。
    他現在手中掌握著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無疑成為了他在關西地區的一大資本,足以讓任何敵人都為之側目。
    而士兵們也因為得到了足額的餉錢和豐厚的過冬賞賜,對王府的忠誠和歸屬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此同時,曹大猛麾下的玄甲衛更是經曆了殘酷的選拔和地獄式錘煉,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了真正的百戰鐵衛。
    這些玄甲衛身著特製的黑色寒甲,在雪地中宛如沉默的鋼鐵叢林,他們不僅是王府的護衛,更是執行特殊任務的精英力量。
    其裝備精良,無論是武器還是盔甲,都是用上等材料打造而成,每一件都經過精心設計和製作,不僅美觀大方,更重要的是實用且耐用。
    這樣的精良裝備,無疑為他們的戰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這些士兵們本就是各軍中精銳,再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實戰經驗的積累,個個都身手矯健、勇猛無畏。
    他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無論是麵對怎樣強大的敵人,都能毫不畏懼地與之廝殺。
    玄甲衛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把懸在所有心懷不軌者頭頂的利劍。他們的存在讓那些企圖對李倚不利的人望而卻步,不敢輕易動手。
    除了玄甲衛之外,利用充裕的財力和府兵勞力,鳳翔府城及周邊要害關隘的城牆也得到了加固。同時,烽燧體係也得到了重建和完善,一旦有敵情發生,烽火可以迅速傳遞消息,讓守軍能夠及時做出應對。
    在冬日裏,盡管天氣寒冷,但披著厚襖的府兵們依然堅守崗位,輪流戍守。他們的眼神充滿警惕,時刻關注著周圍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跡象。這樣嚴密的防守,使得岐隴二州的防禦比李茂貞時代更加堅固。
    而在度支司方麵,張潛坐鎮其中,他的威權已經確立。度支司成為了岐隴大地真正的財神爺,掌握著大量的財富和資源。一套相對高效廉潔的財政體係也初步建立起來,舊有的胥吏們要麽被淘汰,要麽在新規下被馴服或納入新體係。
    度支司派往各地的年輕幹員們,經過一年的曆練,逐漸成熟起來。他們在各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新政在財政領域的觸角,將度支司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推行下去。
    在官營鹽鐵網絡的高效運轉下,“質優量足價平”的承諾得以基本兌現,私販鹽鐵的行為幾乎絕跡。
    這一舉措不僅保障了市場的穩定供應,也為府庫帶來了最為穩定且豐厚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