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章 城破
字數:3567 加入書籤
這一切早在數日前就已經埋下了伏筆,高仁厚通過手下的精銳斥候,秘密聯絡了利州城內對楊茂實心懷不滿、和被重金收買的幾名低級軍官和小部分士兵。
經過一番周密的策劃,他們決定以西城門作為突破口,因為白天的佯攻已經成功吸引了守軍的大部分注意力,並且使得這裏的守軍最為疲憊不堪。
當夜三更,城中內應悄然行動:
一隊人摸到西門附近的值守營房,在守軍士兵疲憊不堪、大多熟睡之際,突然發難,斬殺哨兵和軍官。
另一隊人直奔西門內側,利用內應身份騙開或強殺守衛門閂的少量士兵。
同時,再確認好風向後有人在靠近西門的糧倉附近點燃了幾處小火堆,製造混亂和煙霧,吸引附近守軍注意。
城外,一直在黑暗中養精蓄銳的符道昭部精銳,早已在盾牌掩護下,悄無聲息地潛行至西門吊橋下和護城河邊。看到城頭約定的火把信號,符道昭眼中精光爆射!
“奪門!!” 他低吼一聲!
數十名身手矯健的敢死之士,口銜利刃,背負繩索鉤爪,如同狸貓般躍入冰冷的護城河,泅渡而過!城頭守軍因疲憊和內亂,反應遲鈍!敢死隊迅速攀上城牆,與城頭殘存的、驚慌失措的守軍展開短促而激烈的搏殺!
與此同時,城內的內應拚死打開了沉重的西門門閂,奮力推動城門。
“吱嘎——轟!”巨大的城門,在內外夾擊下,轟然洞開!
“殺進去!” 符道昭長劍一揮,身後早已按捺不住的數千精銳,如同黑色的怒潮,發出震天的咆哮,從洞開的城門洶湧而入!
城門失守的消息如同瘟疫般瞬間傳遍全城!本就士氣崩潰、疲憊不堪的守軍徹底失去了抵抗意誌。西門最先崩潰,緊接著恐慌蔓延至東門、北門。守軍或跪地投降,或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楊茂實在睡夢中被親兵叫醒,得知西門已破,鳳翔軍如潮水般湧入,嚇得魂飛魄散,連盔甲都來不及穿,在少數心腹的保護下,倉惶從尚未被攻破的南門逃出,狼狽不堪地消失在夜色中,直奔東川方向而去。
當高仁厚率領中軍,踏著晨曦步入利州城時,戰鬥已基本結束。城中雖有餘火未熄,街道上有零星的抵抗痕跡和血跡,但大局已定。符道昭、陳二牛等部正在肅清殘敵,安撫百姓,接管府庫城防。
“將軍!我軍傷亡甚微!城內府庫錢糧基本無損!” 符道昭前來複命,臉上帶著勝利的興奮。
高仁厚環顧這座兵不血刃拿下的咽喉重鎮,沉穩地點點頭。此計關鍵在於“疲敵耗心”瓦解其鬥誌,再以精準的“裏應外合”直擊要害,避免了慘烈的登城戰和巷戰,最大程度保存了實力,也保全了城池的元氣。
“傳令!”高仁厚聲音清晰,“張貼安民告示,重申王師奉旨討逆,隻誅首惡楊茂實!其餘官吏軍民,各安其位!速派快馬向大王和監軍報捷:利州已克,兵鋒直指彭茂!”
鳳翔軍的赤旗在利州城頭冉冉升起。一場精心策劃的“疲敵惑心,裏應外合”,以最小的代價,為李倚打開了通往天府之國的大門。
劍州,刺史府。
刺史趙儉捏著探馬急報的手在抖。薄薄的紙片上隻有一行字,卻重如千鈞:利州陷,楊茂實遁,高仁厚入城。
冷汗瞬間浸透了他的後背。楊茂實的下場就在眼前!王建許諾的富貴?顧彥朗的命令?在鳳翔軍冰冷的刀鋒麵前,都成了笑話。趙儉猛地站起,在廳中焦躁踱步。
“守?守個屁!”他低聲咒罵。利州城和劍州都是堅城,雖說劍州更為險要一些,但劍州城的守衛力量比武備鬆弛的利州強不了多少。
高仁厚能一夜破利州,自己擋得住?楊茂實好歹逃了命,自己呢?萬一城破…家小、產業…趙儉不敢想下去。
“來人!”他嘶聲下令,聲音帶著劫後餘生的急迫,“快!大開城門!清掃官道!府庫…府庫準備好糧草!本官要親自去迎…迎王師!”
他打定主意:姿態要做足。讓高仁厚順順當當過去,越快越好!這尊瘟神,趕緊送走!顧彥朗?王建?顧不上了,先保命要緊!
綿州,刺史府。
刺史李從簡看著同樣的急報,臉色煞白,久久不語。他不同於趙儉的油滑,更多是書生氣的務實。楊茂實的下場讓他心驚肉跳。
“高仁厚…好狠的手段…”他喃喃道。
利州城據說沒經曆太大血戰就被拿下,但這更可怕!說明鳳翔軍智謀、效率都遠超預期。顧節帥的命令是拖延,可怎麽拖?學楊茂實玩那些小把戲?李從簡搖頭,那無異於找死。
他想到綿州城,想到城中百姓。一旦開戰,玉石俱焚。王建的大軍遠水救不了近火。自己為顧彥朗和王建盡忠的代價,可能是整個綿州的毀滅。
“罷了…”李從簡長歎一聲,做出決斷。忠義固然重要,但守土安民更是刺史本分。他不能拿一城百姓的性命去賭。
“傳令!”他聲音沉穩下來,帶著一種解脫的決然,“四門洞開,撤去所有路障。沿途驛站備好清水草料。派快馬持本官手書,前往高將軍軍前…表達…表達綿州恭迎王師之意,請大軍放心通行!”
他著重地強調了“恭迎王師”和“放心通行”這兩個詞,他深知,在這種關鍵時刻,任何一點差錯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此,他必須將姿態放得極低,態度明確,絕不能給高仁厚留下任何可以發難的借口。
至於顧彥朗那邊……他無奈地歎了口氣,心想隻能等事後再去解釋了。畢竟,眼下讓鳳翔軍能夠毫無阻礙地穿過綿州才是當務之急,也是最大的勝利。
終於,當高仁厚的大軍前鋒抵達了劍州城下時,眼前的景象並非是緊閉的城門和嚴陣以待的守軍,而是完全相反的一幕——洞開的城門、灑掃一新的官道,甚至還有堆積在道旁的糧草車。
趙儉身著官袍,帶著屬官,在城門外躬身相迎,臉上堆著近乎諂媚的笑容:“下官趙儉,恭迎王師!劍州上下,唯王師馬首是瞻!將軍但有所需,下官無不從命!請大軍速速通行!”
不久後,綿州界碑處,李從簡派來的使者恭敬地遞上手書,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甚至更為周到地提供了向導和沿途補給點的位置圖。
符道昭、陳二牛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一絲譏誚。高仁厚麵無表情地揮了揮手:“傳令全軍,加速通過劍州、綿州!目標——彭州、茂州!”
鳳翔大軍暢通無阻,如同洪流般快速掠過劍、綿二州。顧彥朗精心布置的拖延計劃,在利州陷落的威懾下,隨著兩位刺史的“恭順”,徹底化為泡影。通往成都平原北境的道路,再無阻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