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章 定計
字數:2654 加入書籤
綿竹,李倚中軍大帳。厚重的帷幕隔絕內外。
漢州之行塵埃落定,表麵上的合作達成,李倚臉上卻無半分輕鬆。屏退左右,隻留李振、高仁厚二人。
燭火跳躍,映照著三人凝重而銳利的眼神。
“王建此人,豺狼之性!”李倚端坐主位,指節輕輕敲擊著冰冷的檀木桌麵,眼神冰冷:“漢州一會,看似恭敬,實則處處算計!若非監軍及時解圍,我等險些被他圈在綿竹,坐視他獨吞成都!
王建之狡詐,遠超預期。他深知我有監軍掣肘,行事需顧全朝廷顏麵,故以‘大義’、‘協作’為名,行排擠、利用之實。
眼下,他巴不得我軍去漢州前線,替他分擔山行章的壓力,消耗我軍實力,他好坐收漁利。”
李振眼神幽深,聲音低沉帶著壓抑的怒意,“然,形勢比人強。監軍在側,朝廷旨意高懸,我等若龜縮綿竹,坐視王建與山行章相鬥,不僅落人口實,更坐失介入核心戰局之機。所以我們要去,且必須去!而且要擺出全力討逆的姿態!”
他目光掃過輿圖上漢州與蒙陽的位置:“但如何‘去’,大有文章!明麵上,奉旨討逆,大軍開拔,與王建並力攻打山行章,聲勢要做足!暗地裏,保存實力,借力打力,讓王建和山行章去流血!”
李倚眼中精光一閃:“興緒此計甚妙!此乃‘陽攻陰耗’之策!具體如何行事?”
高仁厚也凝神靜聽。
李振手指點在漢州戰場:“一,移營漢州,大張旗鼓!
高將軍,需即刻安排大軍拔營,向漢州方向進發!要大張旗鼓,旌旗招展,鼓號喧天!讓王建知道,更讓天下人知道,我鳳翔王師奉旨討逆,正奔赴前線!營寨要紮在王建大營側翼不遠,既要顯出‘並力’姿態,又要保持相對獨立,便於掌控。”
李振頓了下,接著道:“二,擂鼓搖旗,疑兵惑敵!抵達漢州前線後,每日派出多股部隊,輪番在王建軍側翼和麵對山行章的方向,擂鼓呐喊,搖旗衝鋒,做出猛烈進攻的姿態!
聲勢越大越好!但切記,不得深入敵陣,不得與山行章主力硬撼! 遇敵小股部隊或前哨,可擊潰之,繳獲戰利品以充軍功。遇敵主力或堅固營壘,立刻後撤!
我軍的目的,是製造壓力,牽扯山行章部分兵力,同時給王建造成我軍在‘奮力作戰’的假象,逼他不得不投入更多本錢去啃硬骨頭!
三,坐山觀虎,煽風點火!大王!此計關鍵在你!大王需動用我們在成都城內的所有暗線!散播流言,就說王建與我軍‘精誠合作’,攻勢如潮,山行章即將覆滅!
同時,更要向成都城內陳敬瑄、田令孜傳遞消息,誇大王建軍力之強盛和我軍‘助戰’之決心,暗示成都城破在即!
更要隱晦地提及,王建破城後,必不會放過陳、田二人,定會斬草除根!以此,逼陳敬瑄狗急跳牆,將最後的精銳和力量都用來死磕王建!讓他們兩敗俱傷!
四,茂州為基,靜待良機!等符道昭拿下茂州,打造成我軍根基!可命他加緊鞏固城防,結好羌酋,囤積糧草,秘密編練山地勁旅!同時,密切監視彭州動向!
待漢州蒙陽戰局膠著,王建與陳敬瑄皆元氣大傷之時…便是我軍兵鋒突轉,直取彭州之日!此地富庶,又因戰亂防備空虛,正是天賜良機!”
“五,巧對監軍,滴水不漏!” 李振最後強調,聲音低沉,“此策核心,在於‘陽奉陰違’!對監軍張承業,要表現得比王建更‘忠於討逆’!
每日戰報,要詳實上報我軍‘擊潰敵寇多少’、‘繳獲軍械幾何’、‘牽製敵軍若幹’,將疑兵惑敵的‘成果’如實或者加以修飾呈報!
多與監軍商議‘破敵良策’,姿態要恭謹,言辭要懇切!讓他看到我們的‘努力’和‘困境’,如山行章和宋行能如何頑強,王建如何‘配合不力’。隻要不露破綻,監軍縱有疑慮,也抓不到把柄!”
高仁厚聽得心潮澎湃,抱拳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擂鼓搖旗之事,某定做得天衣無縫,讓王建有苦說不出!”
李倚撫掌而笑:“妙!妙極!興緒此策,攻心為上!借王建之手消耗陳敬瑄,又借陳敬瑄之手消耗王建!
而我軍,隻需敲敲邊鼓,便可坐收漁利,更將彭州這枚肥美的棋子,悄然握入掌中!對監軍,隻需‘勤勉’二字,便可遮掩乾坤!我即刻去安排成都暗線,定叫那陳敬瑄與王建,不死不休!”
計議已定,三人眼中閃爍著心照不宣的光芒。這是一場在朝廷大義旗號下進行的、沒有硝煙的暗戰。
李倚起身,目光仿佛穿透營帳,看到了漢州城外的烽煙與未來彭州的繁華。
“事不宜遲,仁厚,速去安排移營!興緒,我會安排人帶你去聯絡暗線!本王…這就去‘拜會’監軍,向他‘稟報’我軍即將開赴前線、‘全力討逆’的‘決心’!”
李倚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他要讓張承業看到的,是一個一心為公、銳意討逆的宗室親王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