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出巡

字數:4486   加入書籤

A+A-


    “緩過來了?”
    乾清宮裏,朱元璋看到朱允熥來找自己,關心地問。
    其實當年馬皇後去世,他也是這樣,過了好久才能從其中走出來,親人去世確實比較難過。
    朱允熥說道:“孫兒沒事了,不過禮部的人,把科舉的試題給孫兒送來了,孫兒對這些拿不定主意,皇爺爺您看看。”
    聽到是科舉的試題,朱元璋也不隨便。
    打開認真看了好一會,點頭道:“禮部的試題,是沒問題的,中規中矩,可以用。”
    朱允熥想了想道:“要不我們多準備幾份,以防萬一?如果發生泄露無法用,還可以馬上用備用的。”
    這個想法,朱元璋暫時還沒有過。
    聽了朱允熥這樣說,他心想好像也還行,讚同道:“你讓張紞安排即可,咱相信你。”
    “多謝皇爺爺。”
    朱允熥說道:“孫兒會努力,把科舉做好。”
    做好了科舉,能讓很多文官歸心。
    能幫朱允熥,走好執政的這條路。
    朱元璋說道:“要不,咱帶你出去走走吧?看你的狀態,還是一個不情願幹活的樣子。”
    朱允熥終於笑了,但是有些無奈的笑。
    “孫兒聽皇爺爺的。”
    朱允熥說道:“最近的狀態,確實不怎麽好。”
    朱元璋感歎道:“你這孩子,就是太重情了,你跟咱來。”
    不過,重情比較好。
    他這就帶朱允熥出宮。
    聽到陛下和殿下都要出宮,蔣瓛這就緊張地下去,做好一切應該有的安排。
    走到皇宮外麵,看到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朱允熥的心情終於放鬆了很多。
    “皇爺爺,您看。”
    朱允熥說道:“金陵來了好多讀書人。”
    朱元璋說道:“科舉快開始了,他們都來準備考試,不過看起來南方的讀書人比較多,他們的口音,都是偏南方的多。”
    對於南方的讀書人多,朱允熥不覺得意外。
    南方的讀書人,在明初絕對是吊打北方的存在。
    這些都是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朱允熥暫時改變不了,唯有等他們考出來再說。
    朱元璋說道:“你們都在說,咱恨官員,其實也是真的恨,畢竟咱經曆過元末數不清的事情,當時的官員沒有好東西。”
    “但是治國,又少不了他們。”
    “有時候,就是這樣無奈。”
    他說了說心裏的想法。
    朱允熥說道:“皇爺爺不是恨官員,隻是單純的恨貪官,很多貪官不作為,害了不少百姓,皇爺爺不知道誰會變成貪官,又怕所有官員,都會變成貪官。”
    聞言,朱元璋笑了。
    他的心思,算是被朱允熥看穿了。
    作為正經的皇帝,朱元璋擔心的,也確實如此。
    朱元璋笑道:“你說得對,咱很多時候,正是如此想的,最懂咱的,還是你!”
    “不過貪官這些事情,無論誰管理官員,都避免不了。”
    “治國少不了官員,咱也隻好用那些官員,唯有盡量把監督做好。”
    “你做好了這一次科舉,那些官員應該會服你了。”
    “如果有任何問題,盡管來告訴咱。”
    朱元璋叮囑道:“知道了嗎?”
    朱允熥點頭道:“孫兒都知道了,皇爺爺放心。”
    朱元璋當然放心。
    “你看,讀書人寒窗苦讀,為的正是接下來的幾天。”
    朱元璋感歎道:“怪不得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朱允熥說道:“如果孫兒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說不定也會努力讀書,現在也在那麽多讀書人當中,等著考科舉。”
    他們繼續在外麵走過。
    到了這個時候,朱允熥的心情總算放鬆多了。
    走得累了,再找一個茶館坐下,暫時休息。
    朱元璋又道:“以後你掌權,還是要多點出來走走,不用走太遠,就在我們應天府範圍內即可,那些官員,不老實的多了去,他們欺上瞞下,唯有親自出來,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他們上報回去的,還有可能是騙你的。”
    “這個孫兒知道。”
    朱允熥在今年裏,深有體會,道:“宿遷知縣上報的文書,要多好就寫得有多好,實際上當地的情況,一塌糊塗,要不是孫兒去了一趟盱眙,碰巧遇到了流民,宿遷現在還不知道怎麽辦。”
    他難以想象,如果沒有自己,宿遷現在的環境,能有多惡劣。
    有些官員,確實該殺。
    朱元璋冷聲道:“那些官員,都該死!”
    當時他不在場,否則,一定要讓人,當眾把那個知縣的皮剝下來,讓百姓們親眼看到,什麽叫做生剝人皮。
    剝完了後,人說不定還沒死。
    血淋淋的。
    當然了,那麽血腥的事情,朱元璋隻是在心裏想一想。
    “聽說你在那裏,以鼓勵耕種為名義,做了一個攤丁入畝的試點?”
    朱元璋又問道。
    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鄧輝是不可能,到處在外麵亂說。
    但朱元璋想知道,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都不需要他去查,錦衣衛就會第一時間,把相關的消息給他送回來。
    那個攤丁入畝,朱元璋喜歡得很。
    但是要推行,很不容易。
    一旦成功推行,那些地主豪紳的好日子,將要到盡頭了。
    朱允熥說道:“孫兒暫時隻能做到試點,要試一試效果,看看當地的糧食產量如何,如果產量提升得比較快,農業生產好,收上來的農稅足夠多,那麽孫兒有足夠多理由,在朝堂上提出來。”
    這就是他以前說過的,先試點後推廣。
    這個試點,除了是掌權者自己想預判結果如何,也是要呈現給所有人看,這個方法有多好。
    朱元璋說道:“也就隻有你的膽子,才有那麽大,換作咱……還是不敢做。”
    他想要的是穩定。
    盡管攤丁入畝很好,但會破壞穩定,那麽他就猶豫了,不敢隨便做。
    朱允熥說道:“總要有人第一個嚐試,隻要可以對百姓好,無論什麽,都值得試一試,小範圍試點,一旦有什麽不對,立馬推翻不做。”
    朱元璋讚同道:“說得好!”
    這件事,他們也不聊得太深入。
    等待試點出結果即可。
    萬一聊的多了,隔牆有耳,被什麽人聽到,再傳出去,那樣會對他們很不友好。
    在茶館休息了一會,朱元璋帶上朱允熥,繼續在金陵城內走下去,看看民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