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你小子想吃獨食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A+A-


    曹震回去後,這才不裝了。
    挨了荊條抽打的地方,火辣辣的痛,現在正趴在一張桌子上,任由從外麵找來的大夫,給自己止血上藥,但是每碰到一下傷口,就會痛得他嗷嗷大叫。
    “景川侯,怎麽了?”
    李景隆在這個時候,慢悠悠地走了進來,歎道:“殿下下手,可是真的狠了。”
    曹震輕哼道:“你小子,還敢來?這件事全怪你,要不是你,我能挨打嗎?”
    李景隆大叫冤枉,無奈道:“這件事怎麽能怪我?我可是給過你提醒了,今天我還是第一個來看望景川侯的。”
    其實他還有一種,來看熱鬧的意思,不過看到曹震那麽慘,隻好稍稍收斂了點,沒有表現得太明顯了,再感到心裏一陣痛快。
    讓他們隻知道,設下鴻門宴坑自己。
    曹震說道:“行了行了,不怪你,我也不過是,昨天的腦子不夠用。”
    看到李景隆確實像是來關心自己,曹震也不好意思,再對李景隆說什麽不好的話。
    這樣想來,李景隆還是很仗義的。
    李景隆又道:“看到景川侯沒事,我就放心多了,無論怎麽樣,事情還是因我而起。”
    曹震說道:“這點皮外傷,我沒放在心上,想當年我跟在陛下身邊打韃子,身中十多刀,還能砍死十多個敵人,這點傷跟玩似的。”
    李景隆:“……”
    聽得出來,這個曹傻子在吹牛,還吹得很厲害那種。
    “我怎麽不知道,你曹震身中十多刀,還能砍十多個敵人的事情?”
    郭英的聲音,正好從外麵傳了進來。
    曹震一聽,忙著解釋道:“那是因為,你老郭老糊塗,給忘了。”
    他就是逞能,作為男人,可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行。
    不僅郭英來了,耿炳文、馮勝他們,一起進來。
    張溫說道:“李景隆你在這裏就好了,免得我們到處找你,北上草原這件事,你辦得怎麽樣了?”
    李景隆心裏暗叫不好,今天不該來的,好不容易躲開了,沒想到自己一頭闖進鴻門宴,趕緊說道:“那啥……我還有點事情,不陪諸位了,我先回去了。”
    “你小子,給我站著!”
    曹震也差點,把這件事給忘了。
    要不是張溫提起,他還沒能想起來,還有商隊北上,那麽重要的事情。
    李景隆想開溜?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郭英說道:“我聽說,李增枝昨天就跟隨商隊北上了,你小子偷偷摸摸的,竟然不告訴我們,是不是想著吃獨食啊?”
    當然是想吃獨食!
    帶上你們,蛋糕隻有那麽大,要一起分,我李家能分到多少啊?
    李景隆搖頭道:“增枝北上,是我早就安排的事情,不管有沒有昨天的事情,他也會北上,本來我也想告訴你們的,但隻能怪景川侯,鬧了那麽大一個麻煩出來,我也忘了。”
    曹震指了指自己,生氣道:“怪我?”
    李景隆很認真道:“當然是怪你了,要不是你亂來,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也不會忘了,昨天我陪殿下出來看郵局,殿下知道我也安排商隊跟隨北上,還把我罵了一頓。”
    說到了最後,他還一個委屈巴巴,楚楚可憐的樣子。
    他們沉默了。
    他們覺得,李景隆肯定在演自己,演技是真的厲害。
    說的和真的差不多。
    他們差點相信了。
    李景隆的目光,快速在他們身上掃視而過,又道:“你們現在,盡快派商隊北上,其實還來得及!”
    他的商隊,是昨天出發。
    也就差了一天左右,現在跟上去,確實跟得上。
    隻是李景隆心裏在滴血,不應該來嘲諷曹震的,現在可好,自討苦吃。
    曹震說道:“這還差不多,曹祈福給老子滾出來。”
    “爹!”
    曹祈福走了上前,問道:“怎麽了?”
    其他那些二代三代們,有部分都出海了,曹震幾個兒子,也被安排出海,但還把曹祈福留在身邊。
    曹震說道:“趕緊安排我們的商隊,跟隨北上,別讓李景隆那小子吃獨食。”
    曹祈福說道:“我這就安排,爹你還是趴著,不要太激動了。”
    聽到曹震如此安排,郭英他們也不落後,趕緊跑回去,把早就準備好的商隊,趕著北上。
    絕對不能,讓李景隆吃獨食。
    李景隆:“……”
    他們把自己,說得很自私自利的樣子。
    算了,不管他們了。
    李景隆笑道:“景川侯,我也先告辭了。”
    曹震無奈道:“行了,滾吧!”
    他把李景隆趕走,然後還是嗷嗷地叫。
    背上被荊條打出來的傷,還是賊痛的,這種痛可是很不好受,但沒辦法,誰讓他需要負荊請罪,請求殿下原諒。
    ——
    李景隆從曹家離開,直接往郵局去了。
    他還需要整理地方郵局上報回來的,關於驛站改革的各種具體情況。
    郵局的改革,不是吩咐下去,讓下麵的人去做,就可以完成。
    後續需要跟進的事情,還有很多,李景隆真的覺得被殿下重視了,因為郵局發展起來,其實還是特別重要的。
    李景隆說道:“把所有的文書,全部給我送過來。”
    他還需要全部看一遍,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果能解決的,當場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再進宮交給朱允熥解決。
    不過他剛回來了沒多久,馬上又有人過來寄信。
    還有人前來,寄運物件。
    這些都是商人,他們經常在外,需要聯係家裏,了解家裏的情況,再讓家人安心,或者把東西寄回去等,郵局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
    有了第一個人開頭,後來願意到郵局的人,隻會越來越多,體會到郵局的好處,這個新興的產業,在大明開枝散葉,還在結果。
    除了商人,普通百姓,也有部分人願意來郵寄的。
    畢竟太便宜了。
    有些比較純樸的百姓,還提出想多買幾張郵票貼上去,便宜得讓他們會認為,郵局虧的錢一定很多,再開不下去。
    李景隆看到這些情況,感到哭笑不得,但也把這些趣事記錄下來,再找一個寫文高手寫成文章,給大明日報的劉士瑞刊登出去,作為郵局的宣傳方式。
    現在的李景隆,可以說精通宣傳之道,任何手段都可以用作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