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讀書人的利益衝突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宣傳這些東西,肯定會挨罵。
這是離經叛道,對讀書人而言,還是倒反天罡。
可是,方孝孺從其中,似乎有還能領悟出,一種新的道,研究得越深入,他越發現,天下為公並非不可能,隻是現在的人,思想觀念無法接受罷了。
方孝孺走出了一種,新的道,未來能形成體係,他認為自己,也有可能成為聖人之一。
畢竟認同他的讀書人,並不少。
發展到最後,未必不能,和原本的讀書人相抗衡。
方孝孺又是大儒,他的話,在讀書人當中,聲望極高,自帶信譽,一切皆有可能。
姚廣孝這才發現,這段時間裏麵,方孝孺的變化很大。
變得有點陌生,但思想高度,看起來變高了不少。
這才像是一個,真正的大儒。
有能力的大儒!
姚廣孝佩服道:“來之前,我還在為方先生擔心,現在看來,沒這個必要了。”
方孝孺微微笑道:“其實還是有必要!既然任大人已經知道,我的那些事情,如果殿下一直沒改,他早晚會說出去,我還是要挨罵的。”
姚廣孝說道:“方先生早就想到了,如果挨罵,有的是人,能幫你罵回去,對吧?”
方孝孺以前是茅坑裏的石頭,確實又臭又硬。
可是在加入大明日報後,變化真的很大。
至少不那麽臭,也不那麽硬了。
被朱允熥挫敗了後,確實領悟到新的東西。
方孝孺不否認,笑道:“不過是一些,認同我的人,幫我說兩句話,算不上罵回去。”
姚廣孝哈哈笑道:“先生還是低調了,如此甚好,你繼續寫文章,不打擾了。”
方孝孺微微點頭,拿起筆看著剛才還沒寫完,就被姚廣孝打斷了的文章。
此刻的他,滿是自信。
讀書人誰不想,留名千古,流芳百世,再成為聖人的一份子?
方孝孺心裏認為,自己好像還有成聖的條件。
那就把這個條件,好好用下去。
不要白不要。
姚廣孝離開了,回家後,還在想著方孝孺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
姚廣孝首先進宮,在其他人來找之前,找到了朱允熥,再把方孝孺的事情,簡單說了說。
其實方孝孺那些事,錦衣衛早就上報回來了。
朱允熥早就知道了,才對於昨天,任亨泰的提醒,有恃無恐。
一點也不擔心,會出問題。
朱允熥說道:“道衍大師覺得,如此好不好?”
姚廣孝讚同道:“自然是好的。”
朱允熥笑了笑道:“方孝孺給我的驚喜,實在太大了,其實我也想不到,他還可以給我,帶來那麽大的好處。”
姚廣孝微微拱手道:“恭喜殿下,又完成了一個很偉大的計劃。”
朱允熥問道:“道衍大師知道,很偉大嗎?”
姚廣孝哈哈笑道:“臣可以猜到,殿下為了推進官紳一體納糧的同時,肯定還有其他計劃。”
朱允熥笑道:“最懂我的,果然還是大師。”
姚廣孝低下頭道:“不敢說懂,隻是臣的腦子,轉得比較快,但過了沒多久,這件事一定會爆發出來,到時候殿下,肯定要被他們,煩個不停了。”
朱允熥無奈道:“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有些改革,一定需要我付出點什麽。”
改革不流血,已經算是好了。
朱允熥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有著絕對的控製權力。
才能夠避免,流血這種情況。
看到朱允熥信心十足,對一切都做好準備,姚廣孝沒太多擔心的,提出告辭離開。
朱允熥再也不管其他,隻是安然地等待,這件事爆發出來。
隻要爆發,效果就有了。
那麽他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
但過了沒多久,任亨泰拿著報紙,又進來了。
“請問殿下,怎麽方孝孺的文章,今天還能刊登呢?”
他這是來質問的。
昨天他來舉報,方孝孺有問題了,但朱允熥不僅不把方孝孺撤下去,今天的文章還能見報,似乎不太正常。
朱允熥隻好解釋道:“大明日報內部,已經開啟了自查程序,但自查沒有那麽快完成,在確定真的有問題之前,還是正常刊登。”
任亨泰遲疑著,微微點頭。
這個理由,沒有任何問題,也挑不出錯誤。
朱允熥繼續說道:“一旦發現問題,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任亨泰道:“是臣心急了些。”
他確實挺心急的,不希望方孝孺的事情,一直發酵下去。
免得更多讀書人,被方孝孺改變了觀念。
任亨泰很快,退下去了,朱允熥繼續傳其他官員進來,處理政事。
——
早上,城外一個茶館內。
“荒謬,簡直荒謬。”
一個秀才拿著一份報紙,看著方孝孺刊登在上麵的文章,一邊喝茶,一邊批判道:“這文章,簡直就是亂寫,方先生是儒林大儒,他不應該如此啊!我寫過數不清的信,送去給方先生,他沒理由看不到的。”
這個秀才,也是大明日報的忠實讀者。
更是方孝儒的粉絲。
剛開始,能在報紙上看到方孝儒的文章,他興奮不已。
能學習到方孝儒這樣大儒的知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大明日報給他這個機會,他每一期報紙都買來看。
可是看著方孝儒每一期的內容,看多了他終於感到有什麽不對的地方,怎麽和他們讀書人群體的利益,截然相反了?
越看越不對勁,於是他給方孝儒寫了好多書信。
其實反對的書信,方孝儒都看過了,但也僅限於看過,看完就算了。
畢竟是反對的,沒有任何回複的道理。
正如方孝儒說的那樣,其實應該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他的文章,早就開始在讀書人的圈子裏傳遍了。
任亨泰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個秀才,看到文章正常刊登,他很是不爽。
那位儒林大家,越來越離經叛道。
隻要不符合他們讀書人的整體利益,在他們看來,就是離經叛道。
這是不應該,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身邊有幾個普通的百姓,聽了這話,笑著說道:“梁秀才,你又罵罵咧咧的,到底在罵什麽啊?”
這個梁秀才,經常在這裏喝茶,和大家是認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