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讀書識字很了不起?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這個小茶館,平時人氣很旺。
梁秀才沒少在這裏,喝茶看報,順便給百姓們,讀一讀報紙上的內容,雖然是讀書人,但也能和這裏的百姓打成一片,平時比較隨和。
聽到有人問自己,為什麽罵罵咧咧,梁秀才輕哼道:“還不是因為,方孝孺今天的文章。”
在以前,他會尊稱方孝孺一聲先生。
但現在越來越覺得,方孝孺配不上“先生”兩個字,所寫的文章內容,全部和他們讀書人的利益不符合。
尊稱,已經沒有了。
一個明顯是幹苦力的百姓聽了,吃完最後一個包子,笑著說道:“你在這裏,罵那位方先生,都罵了三個多月,到底在罵什麽啊?”
之前方孝孺的文章,梁秀才曾給他們,念過幾次。
但普通百姓,沒點墨水,哪裏聽得懂如此深奧的?
他們最喜歡聽的,還是那些奇聞趣事、八卦新聞等,還有小說連載,除了這些,就連政***都聽不進去。
梁秀才在這裏罵罵咧咧了三個多月,但沒有人知道,他在罵什麽。
隻是知道,罵一位叫做方孝孺的先生。
以前梁秀才一般是不屑解釋,但現在越看,越感到憤怒,隻覺得方孝孺今天寫的文章,又給他們讀書人上強度。
梁秀才說道:“這個方孝孺寫的文章,全部是害人的。”
又有百姓說道:“文章還能害人?這要怎麽害?”
他們都是大老粗,連字都不認識,根本無法想象,文章如何害人。
梁秀才說道:“他在文章裏寫,天下為公。”
有人問道:“什麽叫做,天下為公?”
梁秀才說道:“就是大明所有人,都是一樣,沒有高低之分,人人平等,你說這樣有可能嗎?”
他們聽了這話,瞬間陷入沉思。
其實從普通百姓的角度來看,這個天下為公,絕對好的。
他們聽到了人人平等,首先愣了好一會,在想真的可以做到平等嗎?但又覺得完全不可能,他們普通人,如何平等呢?
有人問道:“這就是天下為公?又怎麽做到平等?”
梁秀才說道:“他提出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一起交稅,無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全部一起交一樣的稅,你說這個怎麽可能呢?”
一起交稅?
他們聽著,眼前一亮。
現在的稅收製度,就是當官的、有功名的、地主等,都不需要交稅。
所有的稅項,全部是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一起交給朝廷,再養著這些人。
憑什麽隻有普通百姓需要交稅,那些家大業大的人,占領的社會資源那麽多,卻什麽都不需要付出?
這不公平。
有百姓說道:“我覺得,這個方先生挺好的。”
“好個屁!”
作為秀才,梁秀才也忍不住,說一句不文雅的話了,顯得他特別生氣,脖子都紅了,道:“我們這些有功名在身的人,憑什麽要和你們一樣?我們辛辛苦苦考取功名,憑什麽,和你們沒有區別?”
有了功名,就等於提升階級。
很多取得功名的人,都忘了自己以前也是貧窮人家。
梁秀才其實,也是這樣的人。
可是這句話,馬上引來了他們的嘲諷,有人冷笑道:“我們不也努力辛苦地種地,還繳納了那麽多稅,憑什麽不能和你們一樣?”
“說得沒錯,你是努力了,你拚命了,難道我們就不努力,不拚命了?”
“嗬……沒有我們交稅,你們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說不定連飯都吃不上。”
“讀書有功名,很厲害啊?在以前,你們不也和我們差不多,都是農民?”
“沒錯,真不知道,他有什麽好得意的!”
“你辛苦讀書,我們辛苦種地,大家都是人,我們為什麽,就不能一樣的交稅?”
……
那些普通的百姓,紛紛懟這個梁秀才。
他們肯定覺得,方先生的文章沒錯。
完全沒毛病。
這是向著他們,所寫的文章。
既然都是大明的百姓,要麽一起交稅,要麽一起不交,這才是天下為公。
他們不認識字,但也覺得這是個道理。
還是第一次覺得,被梁秀才罵了三個多月的方先生,是個大大的好人。
“你們……你們……不可理喻!”
梁秀才瞬間被那麽多人懟了,被氣得要跳起來,生氣道:“我們有功名在身的人,和你們怎能一樣?你們連字都不認識。”
又有百姓說道:“你會種地嗎?你認識字很了不起啊?連地都不會種,沒有我們,你早就餓死了,你厲害,吃你那些字去吧!”
“你……”
梁秀才暴跳如雷。
他在這裏看報紙,看了那麽久,還是第一次被他們一起懟的。
“跟你們一群野蠻人,無話可說。”
梁秀才一個人,肯定懟不贏他們那麽多人,氣急敗壞之下,收起報紙轉身回去。
但他的臉色,還是鐵青的。
被氣得,沒辦法形容。
看到梁秀才被氣走了,剛才那些百姓,稍微有點慚愧,畢竟梁秀才平時沒少在這裏念報紙。
不過梁秀才也觸碰到了,他們普通百姓的利益問題。
他們本能地認同,那位方先生寫的文章。
寫得真的很好,整個大明,就應該如此一起收稅,而不是收一部分,不收一部分。
這是不公平。
天下為公。
他們記住這個詞了。
剛才在這裏,和梁秀才互懟的事情,很快要傳出去。
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很多普通百姓,逐漸知道現在有一位方先生,好像在為他們說話,為他們爭取天下為公,讓那些權貴也要和普通人一樣,正常的交稅等等。
茶館的一角,還坐著一個老人,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
以及兩個像是護衛的人,站在他們身後。
老人說道:“你小子,怎麽看?”
“陛……老爺!”
那個三十來歲的男人,正是當朝曹國公李景隆,躬身道:“這些應該都是殿下做出來的東西,臣比較愚鈍,什麽都看不懂,不知道如何評價。”
在他的心裏,肯定是反對的。
畢竟他們李家,也是權貴,屬於那種,不需要交稅的群體。
對於方孝孺為什麽會在大明日報寫文章,李景隆還是能猜到一些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