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鄭公鋪開回春券
字數:4467 加入書籤
鄭公一抬手,狗腿子餘德勝就從懷裏掏一坨東西,拳頭大小,土裏土氣。
盧生一看就震驚了:“土豆?這玩意兒你也搞到了?”
鄭公撥弄了兩下桌上的圓坨坨:“土豆這名字不貼切,這和豆子也沒有什麽關係。倒是更像南方的芋頭,我把名字改了,就叫‘洋芋’吧。”
管他小土豆,還是大洋芋,對於盧生來說都是一個意思, 隨便鄭公怎麽改吧。
“盧掌櫃,你當初說這東西產量極高,你肯定知道種植之法吧?有沒有興趣和我們一起種植?”
“這事我就不摻和了,這土豆你就先放著,等開了春,你把它一切四瓣,小的切兩瓣就行,間隔種在地裏,也不用怎麽打理,旱時澆水,別枯死就行,保證明年你可以大豐收。我呢,確實不想種土豆,就安心的賣我的藥材就可以了。”
盧生又眼巴巴的看著鄭公,看看他還能不能再掏出一點好東西出來,最好有辣椒和馬鈴薯、橡膠什麽的,鄭公卻沒有下麵的動作了。
“我們暫時就隻找到這兩種作物,不過船隊已經和當地土著建立了聯係,相信盧掌櫃當初畫出的那些東西,都會很快找回來的。”
見鄭公拿不出好東西了,盧生也該說說自己的事兒了:“鄭公,我也有一事,想跟你合作。”
鄭公又抬了抬手,一切盡在掌握中:“盧掌櫃是想和我談這個吧?”
餘德勝也是有做牛馬的自覺的,又從懷裏掏東西,掏了半天,啥也沒有了,隻掏出半個火燒和一把銅錢。
盧生趕忙解釋:“鄭公誤會了,我說的合作,不是驢肉火燒,這麽個小生意,還用不著您惦記。”
鄭公則是一臉尷尬,轉頭怒視餘的聖:“剛才給你的‘回春券’呢?”
餘德勝把手裏的驢油擦了擦:“我就想試試這回春劵,好不好用,就買了兩個驢肉火燒,還找回了不老少銅錢呢。”
盧生埋頭偷笑:“鄭公,您也是,就這麽一張紙,您自己揣著不就行了,非得拿給這個吃貨。”
餘德勝怕鄭公,對盧生可是一點不顧及:“盧生,你說誰是吃貨?你個瓜皮!”
剛用蜀中話罵了兩句,又被鄭公給製止了。
鄭公解釋兩句:“我這個人不碰錢,我對錢不感興趣。”
這逼裝得挺高的。
“那鄭公做這麽大買賣,是為啥呢?”
鄭公朝著西邊拱了拱手:\" 無非是為了江山社稷,若是哪一日,官家需要老鄭的這些買賣,全部捐給官家又如何?”
這逼裝得就更高了!
盧生看鄭公眼神真誠,甚至帶了一點淚光,絲毫看不出是演的。
“那鄭公這麽不喜歡錢,這次買西洋參,就全用著回春券結賬怎麽樣。”
鄭公輕蔑一笑,他雖然覺得這回春券新奇,卻還沒有看透它的價值,於是就拒絕道:“不怎麽樣,你直接把紙印出來就想當錢用?我又不是傻子。”
此話一出,鄭公似乎想到了什麽?剛才說這句話的時候,好像一根線頭紮進了他的腦海裏,他得順著捋一捋。
起身,踱步,口裏還念叨著:“印紙……當銅錢用……那銅錢去了哪裏呢?”
好像突然想明白了,拍掌激動道:“盧生,你這回春券是好買賣啊。隻要商人認可了此券,就會一直用銅錢銀子來換,這些銅錢就可以供盧掌櫃自己使用,可以用來做買賣,要進貨,盤商鋪……那還不是有花不完的錢?”
鄭公能在這個時代,想到這一層,已經不容易了。
盧生擺擺手:“倒也沒有鄭公想得這麽簡單,回字商鋪必須要有足夠的“準備銀”,才能印‘回春券’,得保證有人兌換的時候,就能立刻拿出銅錢,銀子。”
“也是就是說,別人買回春券的錢,你們回字商鋪一分不能用?”
“那倒也不是,這‘準備銀’,我估計保留五成應該綽綽有餘了。”
後世的銀行,能保留一成的準備金,就已經算很穩妥了,通常也就七八厘,所以銀行才能那麽賺錢呢。
而回春券發行起來就更得小心,畢竟是民間紙券,和交子還不一樣,沒有官府撐腰,多一些準備銀,總是是要穩妥一些。
鄭公聽明白了其中原理,誇讚道:“這還真是聚寶盆一樣的買賣,可惜了, 這回春券隻能在亳州用,要是在大宋朝都能兌換,這回春券,那就真是可以當錢花了。”
盧生都懷疑,鄭公是不是在故意引導自己,也隻能話趕話往下說:“這不就是要找鄭公合作嗎?聽聞鄭公的藥材買賣遍布大宋,就連海外也有您的鋪子,這些鋪子要是都掛上‘回“字,回春券到了天南海北,到處都能兌換銀錢,這回春券不是就能當錢用了?”
鄭公就像是釣魚佬,總算把魚給心甘情願的釣上來了,滿意一笑:“那盧掌櫃打算怎麽合作呢,不能老夫白忙活吧?”
“自然不會,我給您算……算……”
見盧生支支吾吾,好像還在仔細斟酌,鄭公就直接開口建議道:“盧掌櫃,不用算得太細,你給出個數,回春券的生意,您給我三成股子,你負責印刷,我負責鋪開,你看如何?”
盧生有些心疼,他感覺自己被釣了:“這賬是不是也算得太隨意了,我們好歹找個賬房來精細算一下。”
“老夫可沒有那功夫,我大老遠跑過來,可不是為了跟你一文兩文、三四文地掰扯的。”
也是,人家鄭公都說了,“對錢不感興趣”,盧生自然要表現得大氣一些,而且三成股子,鄭公還得在大江南北出錢出力,去兌換,運輸紙券,銀錢,這三成股子差不多是合理的。”
你看那些做成大買賣的,哪個是單打獨鬥搞出來的?無非都是遇到貴人,就要立刻騎上貴人,迎著風才能起飛的。
盧生也隻能答應下來。
“盧掌櫃,既然我摻和了你的生意,你想不想也摻和摻和我的生意?”
鄭公做生意果然有一套,盧生用回春券的印刷拴住了他,他也得搞點買賣來拴住盧生,綁成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盧生還是挺感興趣:“什麽生意?”
“我想讓餘得勝去西北走一圈,這筆生意盧掌櫃要不要也投點錢?占一些股子,我想著德勝是你的兄弟,他去做買賣相你也放心。”
“為什麽又要去西北,之前不是跑的蜀中嗎?那邊剛跑熟悉,怎麽又要西北了?”
鄭公又揮了揮手,餘德勝趕忙出來解釋:“去年,西平王世子李元昊想壟斷西北藥材,殺了好些不聽話的西北藥商,鄭公在西北的鋪子基本都被清理了。今年,這世子莫名其妙就失蹤了,至今下落不明,這西北藥材的貿易,也就可以重新開始了。鄭公還有些殘餘的路子,他可以書信引薦,要重建這條商路倒也不難,我想去試試。”
盧生覺得這主意還挺靠譜,而且餘德勝親自去跑,他把錢投進去,也還是放心的。
鄭公補充道:“不僅是黨項人所掌控的夏、銀、綏、宥、靜等州可以做生意。得勝要是想繼續往西,出了河西走廊,一直到天山腳下,西域我都還有點關係,收點什麽鎖陽、肉蓯蓉,阿魏,甘草也還可以。”
鄭公用手指沾上一點茶水,在桌麵上草畫了一張地圖:“甚至還可以再往西,過了蔥嶺,要到波斯或者大秦,大食,突厥這些地方也是可以去看一看的。像西域紅花,沒藥,沒石子這些藥材,不過這些地方我就沒有路子了,得自己去闖。”地名,圖)
盧生心想,這不就是絲綢之路嗎?不知道餘德勝有沒有這麽大的雄心壯誌,能把這商路走穿,反正他是不想去的。
玄奘經過西域,過蔥嶺,從去天竺,來回用了十七年!
後來的騙子馬可波羅,據說從大秦一路走過來,就算沒到元大都,那也用了七年!
盧生要是去一趟……茶館聽書的都得走光了……
得勝要去,那多好好啊,他和姐姐的事,那就得黃了啊!盧香就不用嫁給這個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