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陳留典韋
字數:5950 加入書籤
“大漢天子詔令,萬千生民,苦徭役久矣,今特詔取消徭役……”
“大漢天子詔令,“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今羌亂禍我大漢久矣,萬千生民苦不堪言,為俠者,當提三尺青鋒,護國保民……”
“大漢天子詔令,為充實天子親衛,特詔組建親衛營,用以遴選各地健兒……”
“大漢天子詔令……”
朝會散去之後,一道道詔書也隨之頒布。
緊接著,便有數百名羽林騎兵,攜帶著詔書,朝著大漢的各個郡縣疾馳而去。
隨著詔書內容的傳開,朝野內外頓時一陣歡騰。
洛陽、河內、弘農、河東以及無數地區的無數百姓,紛紛走上街頭爭相慶賀。
正所謂,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對於百姓們來說,賦稅再高,終究有個限度,咬咬牙怎麽都能活下去。
但徭役就不一樣了,那可真是要命的,甚至是全家人的命。
而今徭役取消,便意味著他們可以一心照顧家中,日子再苦,終究還是有了盼頭。
這對於百姓們來說,無異於一道天大的仁政。
漢室本就深入人心,再加上這道仁政的頒布,更是直接將當今天子的形象,提升到了一個無法想象的地步。
無數百姓在感念天子恩德的同時,也不約而同的在各自家中,為當今天子立起了生祠牌位,每日焚香叩拜。
當然,除百姓之外,最興奮的莫過於大漢的遊俠了。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若諸君殉國,則諸君之母則為天下人之母……”
“諸君之功績,將綿延於天下,千秋萬代不熄……”
布告當中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字,都如同隆隆戰鼓,響徹於每一個遊俠的腦海之中。
在大漢,尤其是漢末時期,遊俠之風可謂是盛行到了極點。
雖有不少以武犯禁、為非作歹之人,但更多的,卻還是奔著遊俠的那份熱血、義氣而加入其中。
在曆史中,如曹操、袁紹、袁術、劉備、孫堅、呂布、夏侯惇、徐庶、甘寧……等等諸多群雄猛將,在年輕之時,都曾做過遊俠。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當時義氣、熱血的風氣。
古有士為知己者死!
這一說法,在講求義氣的遊俠當中,尤為顯著。
他們從來不怕死,他們追求的更多的還是人們的認可與厚待。
而當今天子在布告之中,不僅向他們講述了何為大義,更是許諾了可以奉養他們的老母、妻兒,甚至為其建陵立碑。
如此厚待,便是一個尋常百姓都抵擋不住,更不要說這些遊俠了。
一時間無數遊俠興奮不已,紛紛招呼起了各自好友,爭相朝著洛陽趕去。
陳留郡,己吾縣。
一大幫遊俠,聚集在城門口的位置,神情興奮的聽著縣尉宣讀的天子詔令,不住的山呼萬歲。
“太好了,我輩之人,而今也能持劍殺賊了!”
“能為如此聖明君主效力,便是埋骨西涼,也無怨無悔!”
“是極!!”
待詔書宣讀完畢之後,一眾遊俠紛紛激動的互相議論了起來,並各自尋找夥伴,準備一同去往洛陽。
就在人們議論之際,一位頭戴黑巾的年輕遊俠,朝著這邊走了過來。
此人年不過弱冠,但卻生的人高馬大,黝黑的皮膚、隆起的肌肉,整個人宛若一尊鐵塔,讓人一看便心生畏懼。
“哎,典大哥來了!”
“典大哥!”
看到來人,幾名與其相熟的遊俠,一臉興奮的圍了上去。
這漢子不是,正是當地遊俠圈裏,最具盛名的典韋。
“你們在這幹啥呢?”
典韋看著城門口聚集的一大幫人,麵露好奇的問道。
“典大哥,天子詔令,使我等遊俠赴西涼殺敵……”
一名青年說著,便將那道詔令一字不差的複述了一遍。
不過,與旁人不同的是,聽完詔令的典韋,臉上並無絲毫激動,反倒多了幾分茫然。
隻見典韋愣愣的看向同伴,“你剛剛說的那些……都是啥意思啊?”
呃……
同伴一愣,這才反應過來。
這典韋不習詩書,剛才竟是沒聽懂詔令說的是啥。
“害,怪我。”
那同伴一拍腦門,解釋道:“是這樣的,天子說了,羌人在西涼鬧的很凶,但朝廷又沒有那麽多的兵力,於是便招募我等遊俠,前去殺敵衛國。
若是不幸戰死了,朝廷不僅可以幫忙奉養家中的父母、妻兒,而且還會……”
“等一下。”
典韋突然打斷了夥伴:“你剛剛說,朝廷可以幫忙奉養家中父母?”
“呃,對。”
夥伴愣愣的點了點,,“隻要是為國戰死,就都可以……”
“在哪?”
典韋一把抓住夥伴的肩膀,急切道:“在哪應召?什麽時候出發?怎麽 上戰場……?”
“嘶……”
被典韋突然這麽一抓,那夥伴頓時臉色一白,整個人都矮了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典大哥,您……能不能先鬆開小弟再說?”
“哦,抱歉!”
看到夥伴齜牙咧嘴的模樣,典韋趕忙鬆開了手掌。
“我說典大哥,您這一巴掌上來,差點兒就送小弟去見家祖了!”
脫離了典韋的手掌,那夥伴也一臉無語的吐槽了一句,並伸手揉起了酸痛的肩膀。
“害,俺這不是太激動了嘛,兄弟切莫生氣!”
典韋不好意思道了聲歉,而後急切的問道:“剛剛俺問你的話,你還沒說呢!”
“是這樣的,詔令上說,凡是遊俠者,皆可到當地縣衙報名,然後由縣衙統一安排,先行趕到洛陽,待訓練之後,再出發前往西涼……”
隨後,那夥伴將一些相應事宜,詳細的說與了典韋。
“哦,是這樣啊……”
典韋點了點頭,深深的看了城內一眼,然後轉身朝著原路返回。
“典大哥,您去做甚?”
“回家,拜別老母,然後去洛陽……”
典韋頭也不回的說道,快步朝著家中走去。
在典韋幼年的時候,父親便早早去世,家中隻餘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平日裏全靠老母親幫人漿洗衣物勉強過活。
如今典韋一歲比一歲年長,飯量也越來越大,自己又沒個正經營生,隻靠老母親辛苦一天賺來的吃食,還不夠他一人果腹的。
典韋已經記不清,有多久不曾吃過一頓飽飯了。
可即便這樣,老母親卻依舊把大部分的吃食都分給了他。
典韋也知道,再這樣下去的話,自己的老母,遲早會被自己給拖累死。
所以,在聽說了夥伴的敘述之後,典韋也是立馬決定去西涼殺敵,最好是能夠戰死在那裏。
他不在乎什麽俠之大者,更不在乎什麽所謂的功績。
他隻想著,自己戰死之後,既不用拖累老母,還能使老母得到朝廷的奉養。
約摸過了兩盞茶的功夫,典韋便來到了家門前。
典韋剛要推門而入,便聽“吱呀”一聲,院門被人從裏麵拉開,一名老婦人,端著裝滿衣物的木盆從裏麵走了出來。
“阿母!”
看到老婦人,典韋趕忙俯身一拜。
“大郎。”
典母衝著典韋慈愛一笑,“吃食為娘已經給你做好了,就在屋裏,快去吃吧!”
“阿母,孩兒剛找了一份差事,回來是向您辭行的。”
“哦?”典母神色一動,“你找的是何差事?很遠嗎?”
“這個嘛……”
聽到老母的問話,典韋撓了撓後腦勺,含糊道:“是天子征召,要孩兒去洛陽……”
“天子征召?”
典母微微一怔,“你說的可是真的,天子真的征召你去洛陽?”
“阿母,孩兒怎敢騙您?”
“好,我兒真是出息了,不枉為娘將你拉扯這麽大……”
對於典韋的話,典母卻是沒有絲毫懷疑,開心之餘,竟忍不住流出淚來。
“阿母,這是好事啊,您莫哭……”
“對,這是好事,為娘不哭!”
典母趕忙擦去眼角的淚水,然後看向典韋,叮囑道:“典韋我兒,為娘聽人說,當今天子,乃是難得的仁慈聖君。
而今,你得了天子賞識,去到洛陽之後,要盡心為天子效忠,便是死,也要保護好天子,知道嗎?”
“知道了阿母,孩兒就是死,也好保護好天子!”
喜歡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請大家收藏:()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