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水攻

字數:3246   加入書籤

A+A-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此時的陳從進和李紹興,那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說狂妄一些,陳從進一腳都能把李紹興踩死。
    但是處於當事人的李紹興看來,他的勝算是非常之高,就算陳從進不同意,大不了就上船南下,投奔董昌算了。
    提到董昌,顯然李紹興是把董昌這個人,想的過於美好了,董昌於龍紀元年,十一月初二登基。
    至今不過三月時間,但是董昌發現,自從他登基後,所有的一切,都變了,首先是越州城中,無論是百姓,還是富戶,官員,軍將,似乎都沒了當初勸進時的熱烈。
    若僅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對於手下頭號大將錢謬,董昌加封錢謬為兩浙都指揮使,統籌大越天下兵馬。
    但是這麽高規格的軍職,錢謬不受此令,言其身為大唐之將,效命於天子,豈能背國乎!
    正所謂,禍不單行,董昌叛亂稱帝的消息,讓長安朝廷十分震怒,田令孜的成都小朝廷剛剛平定,越州又出了個董昌的大越天子。
    因此,李克用下令,削除董昌的全部官爵,同時,以宰相鄭昌圖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同時遣使,勸反台州刺史杜雄,明州刺史鍾季文,婺州刺史蔣愧等。
    同日,長安朝廷又下詔書,加授杭州刺史錢謬為鎮海軍節度使,並聽令於浙江東道招討使鄭昌圖。
    當消息抵達越州時,董昌現在知道怕了,當然,不怕不行,杜雄,鍾季文紛紛反水,公開聲言,自己乃是大唐的官員。
    唯有蔣瑰還算忠心,依然力挺自己,這也不枉費董昌加蔣瑰為宰相的大恩,但是蔣瑰一人,在這萬馬齊喑的時刻,並不能給予董昌心中的慰藉。
    對董昌最為重要的錢謬,已經徹底背叛了自己,錢謬盡起大軍,共三萬餘眾,從杭州出發,準備圍攻越州。
    至龍紀二年,二月十一日,舟車勞頓的鄭昌圖終於趕至杭州。
    而在抵達杭州的當日,董昌的使者就來求見鄭昌圖,且不提使者是如何的哭訴,大體上的意思,就是董昌自己豬油蒙了心,渾渾噩噩的被人哄騙。
    所以,董昌決定,結束這場鬧劇,退位,不當這個大越的天子,要繼續給大唐當節度使。
    鄭昌圖聽到這是有些遲疑的,若是同意,那自己也算是達成了文人用兵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場亂事直接就平息了,不用再動刀兵,而且,一旦真的打起來了,那麽誰敢說一定就能勝。
    但是錢謬一句話,就打消了鄭昌圖的念頭,錢謬言“鄭相當三思乎!董昌僭號,是以下犯上,謀逆之舉,若因大軍壓境,而使其悔悟,今而宥之,不治其罪,則天下藩鎮必謂朝廷威令不行,綱紀不存。”
    鄭昌圖言:“今朝廷多事,董昌若能幡然醒悟,不動刀兵,不戰而屈人之兵,豈非盛事?”
    錢謬言:“若謀反稱帝者猶可免死,複得歸鎮,那麽諸鎮又何所忌憚?如此行事,恐日後效尤者眾,人人皆存覬覦之心,敢問鄭相,若是河北強藩以此為例,效仿稱帝,朝廷又當如何,鄭相此非安邦之策,實乃養癰遺患也。”
    鄭昌圖被錢謬說動,於是決定,拒絕董昌複歸節度使的請求,隻答應若降,則全其身家性命。
    事已至此,越州之戰,已經是不可避免了。
    而在淮南地區,孫儒大征鄉民,強驅而攻徐州,攻勢甚急,時溥迫於守城壓力,夜遣部將劉知俊出北門,於泗水上遊,決水為攻。
    龍紀二年,二月十九日,天降大雨,徐州軍以水為攻,水淹孫儒,水勢高漲,頃刻之間漫過濠溝,直撲孫儒營壘。
    猝不及防下,營中低窪處瞬間積水三尺有餘,士兵奔走呼號,馬匹驚惶嘶鳴,糧草器械盡皆漂浮。
    孫儒當時還在睡夢中,忽聞營外喊聲震天,以為是徐州出城襲營,於是急出帳視之。
    隻見濁浪滔天,營壘已被大水衝毀數處,麾下將士或被洪流裹挾,或攀附斷木掙紮,營中大亂。
    孫儒大驚失色,連衣甲都來不及穿,便在親兵的衛護下,拚死逃離徐州城下,
    時溥見狀,急令城上擂鼓助威,又遣精騎出西門,趁勢掩殺,孫儒腹背受敵,軍心潰散,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孫儒率殘部向東南奔逃,卻因道路泥濘難行,又遭徐州軍追擊,死傷過半,狼狽逃往下邳,而在下邳僅僅休整一日,便馬不停蹄的逃往揚州。
    此役,江淮震動,孫儒大敗,死者萬餘人,被俘者亦有上萬人,孫儒實力大衰。
    但是以水為攻的後遺症,在擊潰孫儒後,立刻就顯現出來,時溥隻圖一時之利,沒有顧慮到地勢之險。
    泗水上遊堤壩被決,大水奔騰而下,雖淹了孫儒大營,卻也因連日暴雨,上遊來水驟增,洪流之勢遠超預期。
    加之徐州城地勢低窪,北門一帶本就靠近泗水,大水衝毀城外敵營後,竟反向倒灌入城。
    一時間,徐州城內,街巷盡成澤國,房屋倒塌之聲不絕於耳,時溥在城樓上見大水入城,麵色驟變,急令士兵封堵北門,然水勢洶湧,人力難敵。
    城中積水最深之處,可達丈餘,漂浮的屍體與雜物隨處可見,直到五日後,水勢漸退,但是此時的徐州城內一片狼藉,可謂是屍骸遍地。
    在大水之後,又生瘟疫,時溥驚懼,逃離徐州,大致統計下,此次大水,徐州百姓死傷逾三萬,房屋損毀十之七八。
    時溥雖勝了孫儒,但也因決水之策反噬自身,致使徐州生靈塗炭,民心盡失,同時,由於徐州之地,連年兵爭,朱溫,孫儒的連番入侵,加之瘟疫橫行,時溥的實力也是一落千丈。
    這場戰事,打了一年多,結果細算下來,竟然沒一個勝利者,勉強能稱的上勝者的,居然是因為幽州軍進攻平盧,而提前撤軍的朱溫。
    畢竟,朱溫雖然沒打下徐州,但是從徐州的豐,沛,蕭,等諸城中,強遷了大批的丁口,錢糧等物,比起時溥和孫儒,朱全忠無疑是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