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大唐再次改元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李籍的話,讓陳從進陷入了沉思,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距離那把至高無上的位置,陳從進似乎已經可以看的見了。
大唐的榮光,在安史之亂後,就已經蕩然無存,剩下的隻是滿地的狼藉。
而在陳從進開始回返幽州的時候,長安朝廷經過一番討論後,正式決定,改龍紀二年,為景福元年。
大唐的年號再次改元,而這次改元的原因,自然也是因為一件喜事,反正到了如今的地步,改個年號,看能不能一改如今頹喪的國勢。
而這個喜事,便是膽大包天的董昌死了,那個玩笑一般的大越國,就此灰飛煙滅。
在宰相鄭昌圖的調度下,錢鏐作為討董前鋒大將,在兵圍越州之時,那是屢敗叛軍。
董昌部將徐淑,在越州城外的與錢謬舉行了一場大會戰,而最終的結果的是徐淑戰死,越州軍死傷慘重。
隨後錢謬兵圍越州,而在鄭昌圖的調度下,相鄰的台州,湖州,明州等各州刺史,紛紛出兵響應。
俗話說,爛船還有三斤釘,大唐在東南之地的聲望,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的。
而董昌在麵對錢謬的拚死進攻,很是驚懼,其實董昌都想不通,自己稱帝,朝廷還沒大規模的討伐自己,為何曾經的部將錢謬,反應竟如此的激烈?
為了激勵士氣,董昌親自在五雲門,校閱軍卒,並開府庫以大賞,在軍心開始恢複後,董昌親自帶兵,出城反攻,試圖擊潰圍城之眾。
隻是很可惜,在孤注一擲下,董昌依然不能解越州之圍,反而是在錢謬的猛攻下,全線大潰。
在最後關頭,董昌遣使出城,自去帝號,複稱節度使,並遣使贈厚禮於鄭昌圖,希望讓鄭昌圖停止攻城。
按董昌的話來說,他對大唐忠心耿耿,隻是因為被小人蒙蔽,才做出了這等蠢事,董昌希望鄭昌圖能向朝廷上書,替自己美言幾句。
不過,董昌眼下還是沒明白,如今在越州城下掌控大局的是什麽人,鄭昌圖說好聽一些,是以宰相之尊,統籌諸將。
但實際上,在越州城下說一不二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錢謬。
錢謬堅決拒絕停戰,而是強烈要求趁熱打鐵,攻下越州,事實證明,鄭昌圖在這裏,還真就隻是大唐的一個招牌。
在五月初六,錢謬部將顧全武攻克越州外城,董昌隻以牙兵退保內城,在走投無路之下,董昌又派人出城,這次,董昌的要求降的更低,願意自罷節度使,僅為越州刺史。
但依然被錢謬拒絕,隨後,錢謬派遣部將駱團入內城,麵見董昌勸其降,並言願奉送董昌前往長安。
在如今山窮水盡的地步下,董昌隻能同意了錢謬的要求,隨後布衣出城,錢謬命武勇都監使吳璋率兵護送董昌到杭州。
然而,董昌在押赴杭州的途中被吳璋所殺,隨後傳首長安,而董昌一家,共計三百餘口人,連同百餘名大越朝臣,一並被殺。
至此,董昌稱帝的鬧劇,正式落下帷幕,而這場鬧劇的最後勝利者,便是錢謬。
在殺死董昌後,錢鏐控製了浙東,浙西之地,在接任鎮海節度使後不久,朝廷為酬其功,又加授錢謬為鎮東節度使。
而在北麵,孫儒焚毀已成空城的揚州後,引兵南下,傳檄四方,孫儒號稱大軍五十萬人,征討楊行密。
隻是孫儒人數雖多,其戰力卻是比徐州之戰前,下降的太多,徐州一戰,劉知俊以水為攻,把孫儒的主力大軍直接幹殘。
不過,在焚毀揚州,強征軍民後,至少在表麵上,孫儒的兵力,已經是整個東南之地,最為龐大的一支。
那場麵,旌旗相連數百裏,為了補充軍糧,孫儒大軍所過之處,焚燒廬舍,殺老弱以供軍食。
楊行密自知不敵,先後拋棄,潤,常二州,退回宣州宣城,而麵對孫儒氣勢洶洶的大軍,以及斥候匯報所見的一切,說實話,楊行密心裏頭是有些恐懼的。
退往宣城後,楊行密仍有畏懼之心,於是,僅僅盤桓數日後,楊行密又撤至池州。
甚至在池州,楊行密還打算逃回廬州,以避孫儒之鋒芒,而就在此時,楊行密謀臣戴規勸阻道:“今孫儒掃地而至,決死於我,然此輩強征丁壯,此表麵之強也。”
而在其後,戴規給楊行密出了個建議,那就是派人渡江,令廬州刺史蔡儔遣輕騎東行至揚州,撫慰殘破至極的揚州之民。
別管現在揚州還有多少人,隻要收集一些殘存百姓的訊息,其後密遣細作入孫儒大營,告知那些士卒,言揚州家室,尚且完好,如此一來,必將人人思歸,那麽這一仗,勝算極大。
隻是這個謀劃,需要時間的沉澱,而就在楊行密遲疑不決時,戴規又言:“宣州是大帥千辛萬苦而得,今不戰而退,軍心大墮,而孫賊之眾,卻是氣勢如虹,今日退池州,明日退廬州,後日又該退往何處?”
聽到這,楊行密方才下定決心,寸步不退,於是,楊行密親帥大將陶雅,田頵,劉威等人與孫儒決戰,雙方在池州一帶連戰不休。
但是雙方一接手後,楊行密就驚訝的發現,孫儒的大軍好像不怎麽樣了,數場正麵對壘下,楊行密居然並沒有怎麽落於下風。
很顯然,徐州一戰,對孫儒的打擊,還是很慘重的。
不過,在連續數戰後,楊行密兵力處於劣勢,孫儒玩了一手人海戰術,驅強征而來的丁壯,去消耗楊行密所部的體力,軍械。
而在其後,廬州刺史蔡儔密報,前往揚州收集訊息已經完成。
因此,楊行密當即決定,撤守池州,一麵以堅城拖延時日,一麵密遣細作,深入敵營,散布謠言。
當然了,這也不是謠言,很多訊息都是真的,隻要在營中真的找到那些訊息的家人,那麽楊行密就算大功告成。
而細作入孫儒大營,比楊行密預料的還要輕鬆許多,孫儒強征丁壯,連營數裏,每日取水,伐木之人,絡繹不絕,趁機而入,著實不要太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