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失敗者會議

字數:3466   加入書籤

A+A-


    就在李七郎準備在幽州部署情報機構的時候,陳從進已經開始陸續調兵南下了。
    幽州的商隊,來來回回的,陳從進自然不知道有人在緝事都的眼皮底下搞起了情報網了。
    第一批動身的軍隊有靜塞,毅武,義武三軍,劉世全和張彥球先行前往博興,而義武劉宗林則前往衛州。
    同時,在河東,魏博等地的軍隊,也開始隨著調令,陸續奔赴前線。
    從遙遠的渤海,再到契丹,奚部,以及河北,河東,陳從進一道軍令,便調動了數以百萬的人員。
    從負責征召民夫的地方小吏,製作軍械的匠作院,再到草原收割牧草的牧民,以及軍隊,農夫,戰爭,是立體的,而不僅僅是軍隊上陣廝殺了事。
    戰爭的味道,在幽州城中,已經極為濃鬱。
    剛剛在幽州城中購置了一座客棧,一間絲綢,布絹店鋪的李七郎,特意在街道上閑逛,查探幽州的民生情況。
    這個時候,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雨,李七郎拐進一家食肆,點了一條炙魚。
    “店家,你這魚肉頗為鮮美啊。”李七郎借故搭話。
    “客官倒是識貨,此魚都是清晨現撈的,咱這魚,大骨而無小刺,味道鮮美,在這條街道,我家店,可是頗為有名。”
    李七郎嗬嗬一笑,隨即問道:“店家,最近幽州鬥米漲到六十錢了,你說,這是不是要打仗了。”
    一說到這,這個店家就來了精神,也不知每個藩鎮的政治中心的百姓,是不是都是這麽關心時事。
    至少,在幽州城中,百姓閑暇無事,就會討論一下國家大事,特別是現在不是飯點,小店中沒什麽客人。
    “這事,你問我就問對了,這次,肯定是要打仗,而且還是打大仗!”
    “店家,怎麽如此確定呢?”李七郎不動聲色的問道。
    “這還用猜,幽州米布糧油的價,一直很穩定,上回攻打魏博的時候,漲了一截,後麵又回落了,像去年,王帥攻打平盧,因為調兵調的少,這糧價幾乎就沒怎麽波動。”
    說到這,這個店家壓低了點聲音,說道:“而這次,每鬥糧價漲了二十錢,漲這麽高,這就說明,大王把後方的軍糧都運到前方去,那麽後邊的倉城空了,可不得進糧補充,而且,從米布糧油都漲的情況下,這說明,這一仗的規模,不會小。”
    李七郎聞言,認同的點了點頭,他是商賈出身,對於貨物價格最為敏感。
    這時,雨停了,李七郎離開食肆,一回到客棧,當即書寫了一封密信,信中言:“幽州米布糧油,價格皆漲,幽州衙府每日傳令軍兵,絡繹不絕,直至深夜,猶燈火通明,陳從進大舉用兵,旦在旬月之間。”
    而在這封信剛送出時,朱溫早就在全力調兵遣將,囤積軍糧的行動中,其實都不用李七郎的情報,朱溫就敏銳的知道,陳從進下一個進攻的對象,就是自己,他隻是不清楚陳從進出兵的時間罷了。
    說起來,朱溫自從徐州退兵後,到現在,已經有半年時間沒開戰了,這已經是很難得了。
    但這種景象,卻更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
    長安,政事堂。
    此時的堂中,聚集了一批特殊的人,在座的幾人,分別是王處存,李罕之,楊全玫,張公素,田仕鞅。
    沒錯,這些人,都曾經和陳從進打過交道,而且還都是失敗者。
    特別是張公素,本來張公素在複州當司戶當的好好,宰相張濬特意一紙調令,將張公素給調回長安。
    不過,如今的張公素,早已沒有曾經的意氣風發,十五年時間,張公素已垂垂老矣。
    曾經的榮光,更像是一場夢。
    對於陳從進這個曾經自己看好的小軍官,卻已經成長為張公素都不敢直視的存在,想當年,張公素野心最大的時候,也沒幻想過自己能一統河朔三鎮,更兼河東,義武,義昌,平盧諸鎮。
    此時,宰相張濬正在堂中,談及陳從進是什麽樣的人,還有其軍隊的戰力,以及陳從進在軍中的威望如何?
    對於張濬搞的這場會議,李克用是知道的,但他是不屑一顧,認為一群失敗者,能出個屁的主意,就一個李罕之還強一些,至少還拉了五千人到關中來。
    王處存也不咋樣,占據義武多年,結果回長安的時候,軍卒連家眷,攏共才帶了三千多人,全是他娘的失敗者。
    張濬身著緋色官袍,端坐主位,目光掃過眾人,見眾人都有些不自然,於是,輕咳一聲,隨即緩緩開口。
    “諸位都曾與武清郡王相交或相抗,皆有親身體會,今日召諸位前來,非為追究過往,實是本相想知虛實。”
    說到這,張濬看了一眼田仕鞅,輕笑道:“田常侍,你曾在盧龍監軍多年,想來對武清郡王此人,頗有了解吧?”
    隻見這位前盧龍監軍使身形清瘦,和昔日陳從進第一次見田仕鞅那富態的模樣,完全不同,由此可見,這些年,田仕鞅的日子,過的並不舒心。
    不過,雖然日子過的不怎麽樣,但是田仕鞅能活著,那比起一大票被斬殺的同僚,那已經算是運氣非常好了。
    當年,田仕鞅絞盡腦汁攀附上田令孜,謀取了浙東監軍使的位置,結果沒多久,浙東觀察使劉漢宏就發動了兼並浙西的戰爭。
    田仕鞅勸阻根本沒用,田仕鞅恐懼之下,於是逃往福建,結果田令孜認為田仕鞅的舉動,丟了朝廷的臉,於是直接把田仕鞅監軍使的位置給奪了,調回長安,任一閑職。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因為不受田令孜待見,田仕鞅幸運的躲過了清除田黨的殘酷鬥爭,而失去了監軍使位置,又躲過了各節度使誅殺監軍的慘事。
    當然了,這幾年的日子,田仕鞅確實過的不怎麽樣。
    田仕鞅恭敬的回道:“啟稟張相,陳從進此人,非尋常武夫,我任盧龍監軍時,第一次見他,其不過二十餘歲,卻趁亂襲殺李茂勳,叛上殺帥,在當今天下,並不罕見,但其奪占幽州城門,卻可說的上是神來之舉。”
    …………
    (發個表情都要說大小眼是瞧不起牙軍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