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不值一提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A+A-


    李籍聞言,哈哈一笑,道:“大王,這封書信,本就是長安無聊之徒,隨手而為之,大王又何必重視,如今,大王百萬大軍,枕戈待旦,長安朝廷認與不認,於大局,又有何變化。”
    說到這,李籍信心滿滿的說道:“至於信中言,欲分化大王麾下軍將,此笑談爾,朝廷已是日薄西山,籍知道,大王麾下大將也知道,便是有悖逆之輩,大王盡早除之,也非壞事。”
    李籍的話,讓陳從進茅塞頓開,這還是慣性的思維,雖然朝廷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當了這麽多年的大唐臣子,讓陳從進變的都有些習慣了大唐的存在。
    於是,陳從進給張公素回了封信,除了提及讓他回幽州看望外孫,女兒外,剩下的全是讓張公素勸朝廷,把朱全忠調走了事。
    陳從進在信中表示,隻要朱全忠一走,天下立刻就太平了,他也不會耗費錢糧,大征甲兵去廝殺疆場。
    其實,張公素有個屁的分量,能勸的了朝廷,再說了,朝廷又有什麽分量能讓朱全忠棄鎮歸朝。
    說到底,在藩鎮兼並的戰事一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除非決出了最後的勝利者。
    在送出書信後,陳從進根本沒有在意朝廷的威脅,如果朝廷一威脅,陳從進就熄火了,那麽他就不可能打下如今這般勢力。
    再說了,早在攻打鄭從讜的時候,朝廷就已經剝奪過一回陳從進的頭銜,最後有什麽用,還不是自己把說過的話收回,又將頭銜還給陳從進。
    說直白些,陳從進是因為有手下數十萬大軍的擁護,才有諸多官職頭銜,而不是有了官職,他才能指揮手底下的武夫。
    當然,陳從進也知道,軍中將士在他麵前,看起來個個都是忠勇無畏,且恭順忠謹,但他從沒天真的認為,這些武夫就是良善之輩。
    鋒利之劍,殺敵亦可傷己。
    景福元年,七月中旬,契丹,奚部的牧草,已經輸送至榆關,估計到九月初,便可送至平盧博昌。
    奚律和耶律撒剌也相繼上書,言郡王所征騎兵,已經開始準備中,到九月初,便會開始集結南下。
    對於大王再次征召蕃騎南下,無論契丹,奚人,還是藩府中的官吏,都已經習以為常,征用胡騎,在國朝中,是老傳統了。
    而國朝對邊疆胡人的處置方式,陳從進一直是比較認同,也就是深入到胡人的部落中去,插手各部之間的事務。
    雖然這麽做,會比較麻煩一些,但確實在很有效果,因為慣性,在大唐越來越頹勢的時候,草原上也一直凝聚不起一個龐大的政權。
    這樣的做法,比修個城牆不去理會,那會好的太多,畢竟,像養蠱一樣,放的久了,遲早有一天,草原會再次崛起一個大部族,或許不會是蒙古,但也會出現另外一個名字的遊牧帝國。
    ………………
    七月的盛夏,天氣變的極為悶熱,便是入夜後,悶熱的天氣依然不能緩解多少。
    作為中路軍招討使的高文集,此時已經抵達了黎陽一帶,雖然此時大軍還在集結途中,但是此時黎陽城中,已經有選鋒,選武,效命,平昌四軍。
    作為第一次統領一方大軍,高文集心中其實壓力是很大的,雖說去年跟在王猛身後,高文集對王猛用兵的方式,那是無論怎麽看,都是非常難受的。
    但現在輪到自己領兵了,高文集卻有些佩服王猛,畢竟,能在重壓下,還表現的那般輕鬆愜意,這也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
    這個時候,已經是亥時了,但是高文集仍然在油燈下,查看諸軍上報的軍中檔案,籍冊。
    就目前集結的四軍中,平昌軍是高文集帶的最久,其軍中裝備,訓練,他自己是最清楚,而另外三軍中,效命軍曹泰雖是招討副使,但效命軍的裝備,卻是諸軍中最差的。
    當然,高文集也隱隱察覺到,這是大王對於魏博降軍的忌憚,或者說,不是忌憚,而是提防。
    高文集甩了甩腦中的胡思亂想,效命軍的兵額一萬人,其中鐵甲數量,隻有八百七十二領。
    而收編成德鎮軍的選鋒,選武二軍,鐵甲的數量,比效命軍多的多,每軍有鐵甲六千餘領,披甲率達到了六成之多。
    由此可見,成德王瑢的歸順,確實極大的減少了陳從進的麻煩,不然的話,光是這三支甲兵,都夠幽州軍折騰一段時日了。
    就在高文集還在查看籍檔時,選武軍使崔文定,忽然慢悠悠的來到了中軍大帳外。
    眼見帳中依然亮著燈,於是,崔文定便讓親衛通報。
    待入帳後,崔文定笑著說道:“高帥,這麽晚了,還在看著文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大戰在即,自是要多加上心。”
    崔文定笑而不語。
    作為成德老將,崔文定心中,未嚐沒有對成德屈服一事,心有不甘,但他也知道,武清郡王如今三路南征,優勢極大,即便是南征途中,偶有小挫,但想來最後朱溫定然擋不住。
    不過,若是李克用也出兵,那這場戰事,恐怕就要起些波瀾了。
    想到這,崔文定忽然問道:“高帥,長安李克用,此番是否會出兵?”
    高文集聞言,放下手中的文書,抬起頭看著崔文定,沒有回答崔文定的話,反而是莞爾一笑,反問道:“崔軍使覺得如今天下局勢如何?”
    “除朱溫,李克用外,餘者不值一提。”說到這,崔文定又補充了一句:“淮南楊行密,在殺了孫儒後,聲勢大振,或許還能有些作為。”
    崔文定隻提了這三人,這是因為,在當下的局勢中,有進取之心的,也隻有這三人了。
    其他軍頭,有的隻想割據一方,有的或許想進取,但受限嚴重,很難有所作為,在當下的局勢中,北方幾乎快要決定出最強大的霸主。
    而整個南方,卻還是碎成一片,隻有楊行密占據淮南,宣歙,戰略形勢還算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