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長安景象
字數:3464 加入書籤
朱溫決定主動出擊,打亂陳從進的步驟,到了此時此刻,雙方雖然還未明牌,但是早已確定戰爭即將來臨。
以朱溫猜測,陳從進定然會征發胡騎南下,而發胡騎,用兵時間,應當在九月底到十月初之間。
而現在是七月初,時間隻有不到兩個月了,朱溫一麵開始全力整頓軍卒,調集軍糧,兵械等軍用物資,一麵緊急遣使,奔赴關中,麵見李克用。
對於出兵時間,朱溫決意在十日後,也就是七月十二日,正式發兵北上,進攻魏博故地。
朱溫認為,陳從進強攻而下魏博,在魏州境內,殺戮甚重,甚至連高文集也在魏博搞了一場屠殺。
所以,朱溫認為,陳從進在魏博之地的統治基礎,肯定不牢固,甚至很可能大軍入魏博,其故地都有野心勃勃之輩,會趁亂而起。
………………
七月中旬,京師長安,繁華依舊。
當然,這個繁華程度,肯定比不上巢亂之前,隻是大唐的招牌,再怎麽破舊,可他依然存在。
特別是在長安城中,河南,東南,東川,西川,桂管,福建,靜海等地的藩鎮還在上貢。
而且上貢也不僅僅是送些錢糧,有的會遣派民夫,工匠,甚至是戍守的軍卒,再加上一些官員從地方回家,拖家帶口,又有奴仆,侍女之類的。
長安就跟磁鐵石一樣,不停的吸納各地的人口,物資,不過,李克用治政的水平比較一般,對這些事,基本上也不怎麽管。
也沒搞什麽分地以安置流民之類的事,以至於在長安之外,世家大族,軍中大將占地極廣,便是連皇家園林山川,都被武夫所據。
而李克用得知陳從進在幽州搞了個山寨版的科舉後,當即決定,重開大唐科舉,所以,一波接一波的士子還是湧向長安。
特別是南方一帶的士子,別看從天下的形勢來看,陳從進已經獨據北方,一統天下的幾率最大。
可是人心的慣性,卻不是這麽短的時間內可以改變的。
此時,長安的一處遊園中,有一士子楊讚禹正獨坐一旁,靜靜的聽著身邊士子的談話。
昨日楊讚禹向禮部尚書裴贄投卷,不過,很可惜的事,送出去的詩集又被退了回來,這讓楊讚禹的心情,很是不安。
在大唐的科舉考試中,投卷,遊園是重中之重,當然了,自身的文采那也必須要過硬。
投卷是希望得到權貴高官的青睞,而遊園聚會,是造勢的重要一步,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文才不一樣,要多聚會,多寫詩,名聲出來了,仕途也能更順利一些。
“聽聞朝廷準備發兵了。”
“是啊,長安城中都傳遍了,李郡王要發兵和汴帥共同出兵,要和武清郡王決戰了。”
在長安這片地方,想要隱瞞情報,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特別是這樣大規模的軍事準備。
況且,長安城中的官員一大堆,李克用控製長安,是以大軍壓製,但在政事,朝廷上, 他也弄不出一言堂。
畢竟,李克用雖然莽了一點,但他也不敢幹出盡屠朝廷大臣的事來。
而在這裏的士子,或許在地方上都有些關係,但是到了長安,那點關係就不值一提,所以說,這些士子心中,都是滿腹牢騷。
討論國家大事,是國人的傳統,況且,這次的戰事,眾人都隱隱約約感覺到,這很可能是北方大地的一場重要決戰。
“你們說,這一戰,誰的勝算更大?”
這時,楊讚禹突然接口道:“誰勝誰敗,對大唐,又有何益!”
此言一出,眾皆默然,而一旁的杜文謙,卻有些詫異的看著這個年輕人。
杜文謙,字明讓,京兆杜陵人,也就是杜如晦的後世八世孫,是禦史中丞獨彥林之子,宰相杜讓能之侄。
“說的好,陳從進野心勃勃,朱全忠也未必就是忠臣。”杜文謙撫掌而道。
“公子!”杜文謙的侍從,拉了一把杜文謙,有些提醒的說道。
“無妨。”
如今長安城中,李克用強勢,杜文謙也知道忌諱,但是朱溫和陳從進,手還伸不到長安來。
說完後,杜文謙看向楊讚禹,又問道:“楊公子,以你之見,陳從進是當今天下第一強藩,此番發兵南下,勝算幾何?”
楊讚禹聞言,沉吟良久,他在內心中,是認為獨據北方的陳從進勝算更高,但他人在長安中,李克用又準備和朱全忠聯合,這種犯忌諱的話,他又怎麽敢胡說。
良久之後,他才緩緩說道:“汴兵東征西討,是擅戰之軍。”
說到這些,楊讚禹就止住了話頭,不再說些什麽。
杜文謙歎了口氣,道:“北方諸鎮,多半已在其手,若是河南又失,將來若是有什麽變故,屆時何人能救。”
這句話一出,眾人皆是沉默不語,這不僅僅是士子的憂慮,更是長安天子,朝臣的憂慮。
這也是李克用決定出兵,和朱溫聯合共抗陳從進,而朝廷上下,多半認同的緣故。
這不僅僅是李克用憎恨陳從進,更多是處於大局上的劣勢,不得不抱團取暖,如果這次能擊敗陳從進,削弱他的勢力,那麽大唐還能再堅持下去。
可如果朱溫也垮了,稍有眼光的人,那都能看出來,大唐的國祚,倒計時就開始了。
這時,遊園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聲,眾人側耳傾聽,楊讚禹隱隱約約聽道:“…………朝廷下旨……遷太子少師崔文潛為平盧節度使,宰相鄭昌………為魏博節度使……”
雖然聽的不太清楚,但是楊讚禹知道,應該就是鄭昌圖,不過,這並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因為這道朝廷旨意,楊讚禹認為,陳從進是絕不可能接受的,而這旨意,更多的隻是開戰前的信號罷了。
杜文謙已經沒了繼續待下去的興致了,起身告辭,先前父親讓自己去幽州,被自己所拒絕,這一次,恐怕是拒絕不了,如果等到戰爭決出勝者,那麽自己再去,恐怕就來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