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京兆杜氏
字數:3380 加入書籤
在杜文謙回到府中,卻見父親杜彥林滿臉憂慮之色,顯然,杜彥林比杜文謙更早知道,朝廷分割陳從進勢力的舉動。
“父親”
見到杜文謙,杜彥林收起憂色,露出一絲笑容,問道:“回來了,今日遊園,有無結識才智之士?”
“有一士子,名楊讚禹,麵容清秀,望之頗有幾分見識。”
說到這,杜文謙忍不住問道:“父親,朝廷下旨,遷魏博,平盧節帥,這豈不是要分割陳從進之勢?”
“此無用之旨意,不過是李克用強硬而為之。”
“父親,既然沒有用,那又何必下這道旨意,除了損害朝廷威望,兒實在看不出任何意義?”
杜彥林略一沉吟,隨即笑道:“倒也不能說半點意義都沒有,朝廷終歸是朝廷,占據大義名分,等陳從進拒絕後,發兵也更加名正言順。”
杜文謙點點頭,父子二人又閑聊幾句,隨後,杜彥林又提出了讓杜文謙前往幽州,投效陳從進的話題。
“父親,局勢真到了這個時候嗎?大唐……”
話未出口,但父子二人都明白其中的含義。
“而陳從進野心勃勃,用兵四方,此三方相鬥,無論誰勝,大唐都難以複振,唯一的區別,不過是陳從進兵敗,朝廷又能多挺些日子罷了。”
這話,和方才楊讚禹之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杜文謙也認為朱全忠沒那麽忠心,但他還是問道:“若李郡王和朱全忠聯合擊敗了陳從進,朝廷能否在這之後,做些手腳?”
杜彥林搖搖頭,道:“難,朱全忠看似忠謹,可為父卻覺得,此人比李克用更為可怕。”
而說到李克用時,杜彥林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在未共事之前,杜彥林還以為李克用是有梟雄之資,但一接觸久了,他發現,這個李克用就是個粗暴的武夫。
就算陳從進敗了,李克用也會和朱溫相爭,總而言之,這三個人,無論最後誰贏了,反正朝廷不會是贏家。
杜彥林見兒子沉默不言,輕歎了口氣,撫摸其額,笑道:“這些事,用不著你擔心,你也別一門心思的想在朝廷上巡視,去外鎮,比朝廷上,順心的多。”
“父親如何安排,兒便如何去做。”
“為父和大兄談過了,京兆杜氏,數百年之名望,容不得不慎重啊,不過,大兄認為朱溫之眾,更為精悍,所以已經遣了杜曉去汴州。”
杜曉,字明遠,宰相杜讓能次子,也是杜文謙堂兄。
“那以父親之見,此三方爭鬥,誰會更勝一籌?”
“當今天下,李,朱,陳三方勢力最強,但是朱全忠據中原四戰之地,李克用……算了,唯有陳從進獨據北方大地,虎視中原,其戰略形勢,可謂最佳……”
無論是杜彥林,還是杜讓能,這兩兄弟愣是沒認為李克用能是最後的勝利者,其實,如果李克用真是雄才偉略之輩,那麽在入主關中這麽久,早就一大堆人去投效了。
奈何李克用沙陀出身,治政粗暴,實在是難以讓人苟同。
杜彥林說到此處,便止住了話頭,多餘的話,也不必再說,杜家數百年之家世,其族中子弟自然是熟讀史冊。
當今天下這般局勢,他們如何看不出,這是鼎革之際,在杜家先祖效力太宗皇帝後,無論杜家之中,起了多少次風波,但是兩百餘年來,京兆杜氏,依然是富貴不止。
這個時候,若不能提前做好準備,那麽恐怕就會沉淪下去,蘭陵蕭氏最早投資陳從進,如今是幽州軍政中最具有權勢的家族,杜家已經落後太多太多了。
家國之間,如何取舍,似乎不言而喻,當然,世家的本性,就是多方下注,有人依然在朝為官,有人在李克用軍中效力,也有人去汴州朱溫,那麽自然也要有人去幽州陳從進處。
在臨行之前,杜彥林直言,去了幽州,沒有急事,不要和家中聯絡,要盡心盡力的為幽州做事。
在杜文謙走後,幾乎在差不多的時間裏,長安李克用的動作也很快,在接到朱溫的信件後,不等陳從進拒絕,便於景福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正式出兵。
除防衛京師及鳳翔的兵力外,李克用率馬步軍六萬餘眾,兵出長安,同時,夏綏李思恭出兵八千,保大軍東方逵出兵四千,朔方韓巡出兵四千。
這一次,東方逵是親自帶兵,不是東方逵想親自去,實在是李克用威脅了,東方逵敢不去,他就先把東方逵滅了。
而韓巡沒有親自帶兵那是情有可原,因為此時韓巡年紀很大,已經是久病在床,眼看朔方換帥在即,在這個緊要關頭,韓巡還派了四千朔方兵,那已經是忠心耿耿了。
北方大地上,各鎮之間的信使,來回疾馳,烽火連綿的跡象,已經愈發明顯了。
在整個北方,除了河中王重盈還態度曖昧之外,所有藩鎮都已經站好立場了。
而戰爭最開始的地方,不是在魏博,也不是在中原,更不是在河東,而是在更北方的振武軍王卞。
本來陳從進下令,將王卞調至河東向元振麾下聽令,但是王卞剛剛啟行,勝州,麟州就遭到了黨項人的侵襲。
這很明顯就是李思恭的動作,說起來,李思恭在如今大唐朝廷上的名聲,是真的很好,無疑是忠臣良將的代名詞。
………………
至七月底,陳從進已經收到朱溫開始北上的消息,朱溫動用了七萬到十萬人,浩浩蕩蕩的於汴州集結。
八月初四,陳從進又收到急報,李克用出兵近十萬之眾,號稱三十萬大軍,兵出長安。
初五,更為確切的消息傳來,李克用率馬步軍六萬餘眾,李思恭出兵八千,東方逵出兵四千,韓巡出兵四千,總兵力共計七萬六千人。
這其實不怪李克用,實在是京師長安這塊地,人多眼雜的,各種情報滿天飛,在這裏,難的是要偵查出情報的確切情況。
而中原的情報搜集,顯然要遲緩一些,到現在,仍然沒有朱溫出兵數量的確切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