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範縣兵變

字數:3540   加入書籤

A+A-


    陳從進接過軍報,裏頭的內容,讓陳從進忍不住皺起眉頭。
    顯然,這份軍報,是件壞消息,九月二十六日,朱瑄發兵三萬眾,從鄆州出兵,浩浩蕩蕩,氣勢如虹的朝著濮州進發。
    一開始,沒出任何紕漏,宣武都指揮使朱珍退守濮州鄄城,朱瑄殺氣騰騰的攻下範縣。
    攻取範縣,對朱瑄而言可謂是開門紅,隻可惜,朱瑄的高興的太早了些,當攻下範縣的歡呼聲還沒散盡,其部眾便暴露了本性。
    這些昔日分屬蔡州,鳳翔,昭義,河陽的軍卒,本就不是朱瑄嫡係,在被陳從進贈送給朱瑄後,一開始,倒是安分守己。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瑄天平軍本部在與朱溫的數次對戰中,已經是消耗殆盡,實力大損。
    功高震主,反客為主,這些話,雖不能完美的符合朱瑄與這支降軍之間的關係,但是,其中卻是有幾分相似處。
    朱瑄新拉起的萬把人,多是新卒,無論是從軍隊數量,還是從軍卒的戰技水平來說,這支新兵都不能和這些打老了仗的降兵相比。
    若不是這些混雜一起的軍卒,缺少一個高威望,可以服眾之人,那麽恐怕朱瑄的位置都坐不穩了。
    在鄆州的時候,還算乖巧了些,可一出戰,本性就暴露了,當跟著攻下範縣後,這群武夫,早憋著要撈些實利。
    而破了城後,朱瑄的賞賜都還沒開始發放呢,看著碩大的城池,讓這些武夫的眼神裏都在冒著光,貪婪的欲望,根本不是朱瑄所能製止的。
    因此,在攻下範縣的當日,軍中當即鼓噪起來,大量的軍卒蜂擁入城,劫掠富戶,搜刮金銀細軟,掠奪婦人。
    城中瞬間一片混亂,蔡兵帶頭一開搶,這事就止不住了,但後麵,連帶著朱瑄那新募的天平軍卒,也紛紛加入了劫掠的隊伍中。
    朱瑄聞訊趕來製止,可這些降卒早已殺紅了眼,哪裏聽得進命令,有的甚至提著刀對著朱瑄的親兵怒目而視,一副要火拚的架勢。
    朱瑄又急又怒,卻也明白此刻不能硬逼,真鬧起來自己恐怕還真會吃大虧。
    看著城中的亂象,朱瑄隻能是咬著牙,放任軍卒劫掠。
    對朱瑄而言,劫掠不是什麽大問題,可問題是範縣屬濮州,而濮州是屬天平軍的,這麽一算,搶的都是自己的東西。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些軍卒,不聽軍令而私自劫掠,這大大的損傷了朱瑄的威信。
    也不知道為啥,陳從進撒出去不要的軍隊,總是會整出一些新鮮事來。
    當年的馮霸,夏彥博,二人聯手將昭義攪的亂七八糟,再到如今這支降軍不從軍令,私自劫掠,甚至匆匆拔刀威脅朱瑄。
    陳從進看完軍報後,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些什麽,這幫武夫,簡直是不可理喻。
    不過,如果將陳從進自己放在朱瑄的位置上,在那種情況,恐怕也是無可奈何,畢竟,武夫認,朱瑄才是節度使,武夫不認,你還敢攔著,那立刻就可以換帥了。
    按唐末五代,跋扈武夫的話來說,那就是,“戰未必能勝,而欲得節帥之位者,可羅而擇之。”
    畢竟,想到節帥的軍頭多的是,這個不行那就換一個上去,還不行,就繼續換,大家夥就不信,換不上一個讓人滿意的大帥出來。
    “跋扈至極啊。”
    陳從進感歎了一句,隨後將軍報遞給楊建。
    而楊建接過來一看,便皺著眉頭說道:“大王,這朱瑄本部實力太弱,恐怕難以遏製這些驕兵!”
    “無妨,待大軍壓境之時,便驅此等驕兵,強攻堅城,但有違逆者,悉數戮之!”
    朱瑄控製不住,那可不代表陳從進控製不住,十萬大軍,團團圍住下,這群武夫是跋扈了些,但想來也不是傻子,能不能打的仗,他們也是門清。
    ………………
    就在陳從進即將抵達博昌時,向元振所部已經兵臨天井關下,一到天井關,向元振即命軍卒,伐木取料,用以督造攻城器械。
    張全義在羊腸阪的兩個小寨,隻能算是開胃菜,不過,兩個寨子的守軍,皆是堅守到最後一刻。
    其實算起來,兩個寨子,攏共還不到一百五十人,可卻足足擋住了西路軍近一天的時間,這著實是讓諸將感到詫異。
    在剛開始的時候,眾將對張全義的屯兵,其實是不屑一顧的,張全義去洛陽,其本部,也就是當年從黃巢時期,再到河陽諸葛爽麾下的那支軍隊,就是往高了算,最多也不過三五千人。
    至於那些屯兵,在諸將看來,那不就是比民夫強的有限,可在攻下寨子,拷問一番後,才知道,這些守寨軍皆是屯兵。
    屯兵的戰技雖然一般,但是戰鬥的意誌卻很強烈,從這些屯兵的話語中,丁全禮隱隱感覺到,張全義在洛陽,聲望很高。
    天井關,位於?太行山南端隘口,控製太行陘古道,是太行八陘之一,始建於西漢?陽朔三年。
    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經曆過東漢馮異北伐,後燕慕容垂滅?西燕等重要戰役。??
    劉歆《遂初賦》,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又王梁為野王令,北守天井關。
    此時,駐守天井關的是張全義心腹部將李全武,其關城守軍足有四千餘眾。
    這個李全武,在早年間,是商販出身,在行商途中,被巢軍擄掠入營,因緣際會,跟隨在張全義身邊。
    不過,河陽之地,早就殘破不堪,張全義雖然兼任了河陽節度使,但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投入到洛陽一帶。
    因此,李全武在天井關後, 仍然遣軍卒,開墾荒地,種糧,用以補充軍糧,減少後方的壓力,畢竟,張全義還要給朱全忠大軍提供錢糧。
    所以說,武人和武人之間,那是大不相同,朱瑄的麾下會因為劫掠地方而對朱瑄拔刀相向。
    而張全義的手下卻能乖乖巧巧,拿起刀能上陣,放下刀就能扛起鋤頭。
    這樣的兵,即便是戰技水平沒有那群蔡兵,河陽兵好,那也是軍頭心中最好的兵。
    …………
    (昨日剛剛放出話來,欲驅牙眾,強攻堅城,今日便突感身體不適,心中甚慮,恐怕這其中,有陰謀詭計!應該是又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