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內閣製

字數:8162   加入書籤

A+A-


    長樂宮密室內的燭火,似乎比往日更加明亮,映照著邵明珠略顯疲憊卻眼神銳利的臉龐。他麵前堆積如山的奏章,如同沉重的山巒,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自揮師西進以來,尤其是定鼎平陽之後,這龐大帝國的千頭萬緒,如同潮水般湧向他。三省六部,各有職司,然最終決策,皆需他親裁。開原公主司馬凝雪即將臨盆,他卻連給夫人寫封信的時間都擠不出來。這種日理萬機、心力交瘁的感覺,讓他深刻意識到,舊有的中樞製度,已無法支撐他掌控這日益龐大的帝國。
    “若晦,守拙,劉大人。”邵明珠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依舊沉穩有力,“坐。”
    張韜、謝玄微、劉殷三人依言坐下,看著邵明珠眉宇間的疲憊和案幾上堆積的文書,心中了然。太傅太累了。
    邵明珠沒有寒暄,開門見山,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本公召你們來,是有一件關乎國本、關乎中樞運轉的大事要議!”
    他目光掃過三人,眼神深邃如淵:“你們皆知,本公自掌權以來,事必躬親,夙夜匪懈。然……人力有時而窮!如今疆域日廣,政務日繁,縱有三頭六臂,亦難周全!三省六部,雖各司其職,然最終裁決,皆需匯集於本公案前!長此以往,非但本公精力難繼,更恐……貽誤軍國大事!”
    張韜、謝玄微、劉殷皆神色凝重,微微點頭。他們深知太傅的辛勞,也明白這確實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邵明珠深吸一口氣,眼中爆發出驚人的光芒:“本公思慮再三,決心……改革中樞!廢除丞相之製!”
    “廢除丞相?!”劉殷第一個失聲驚呼!他身為前朝老臣,深知丞相之位在帝國中樞的分量!那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廢除丞相?!這……這簡直是石破天驚!
    張韜和謝玄微也猛地抬頭,眼中充滿了震驚!廢除丞相?!這可不是小事!自古丞相輔佐天子,總理陰陽,乃是維係朝綱的重要職位!太傅……竟要廢除它?!
    邵明珠對他們的震驚毫不意外,他緩緩站起身,走到輿圖前,背對著三人,聲音帶著一種洞穿曆史的睿智:“丞相之製,源於秦漢,本為佐天子、理萬機。然……百年以降,相權過重,威脅皇權之事,屢見不鮮!霍光廢立!王莽篡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懿……嗬嗬,更是奪了曹魏江山!此皆前車之鑒!殷鑒不遠!”
    他轉過身,目光如炬:“本公絕不容許,在我大晉再出現一個權傾朝野,足以威脅皇權,甚至……威脅本公的丞相!”
    “可是……太傅!”劉殷忍不住道,“若無丞相總理百揆,這千頭萬緒的政務,如何處置?難道……都要太傅您一人承擔嗎?這……這如何使得?”
    “是啊,主公!”張韜也皺眉道,“三省長官雖可分擔,然終需一人統籌協調,否則政出多門,恐生混亂!”
    謝玄微則目光閃爍,若有所思,沒有立刻發言。
    邵明珠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本公並非要廢除輔政之職!而是要革新其製!使其既能分擔本公之勞!又能絕無專權之患!”
    他走回案前,拿起一份早已擬好的章程,聲音清晰而有力:“本公決定,增設禦前侍郎與大學士之職!成立‘內閣’!”
    “內閣?”三人同時一愣,這個名稱聞所未聞。
    “對!內閣!”邵明珠展開章程,“內閣,設於宮中,近侍禦前!由本公親自簡拔才德兼備、通曉政務之臣,充任大學士!大學士定為從一品!位尊而無實權!不掌六部!不統百官!僅為顧問之臣!”
    “大學士之下,設禦前侍郎若幹!定為正七品!品級雖低!然……職在協理奏章!票擬批答!備顧問!”
    邵明珠詳細解釋道:“具體而言:今後,天下奏章,不再直接呈送本公!而是先由門下省匯總,送交內閣!由禦前侍郎先行閱覽!根據奏章內容,分類整理!摘錄要點!並根據律例、成法、以及本公既往批示之精神!草擬初步處理意見!此謂……‘票擬’!”
    “票擬之後,送交當值大學士審閱!大學士可對票擬意見進行修改、補充,或提出不同建議!但最終決定權!不在大學士!而在本公!”
    “內閣將票擬和大學士意見整理後,再呈送本公禦覽!本公隻需閱覽票擬要點和大學士意見!若無疑義,即可朱筆批紅!若有疑問,或需更改,再召內閣大臣麵議!或親筆批改!此謂……‘批紅’!”
    邵明珠的聲音帶著一種掌控一切的自信:“如此!本公隻需閱覽票擬要點!無需再逐字逐句審閱如山奏章!隻需在關鍵處批紅定奪!無需再事無巨細皆親力親為!省卻九成精力!”
    他目光掃過三人,聲音陡然拔高:“更重要的是!大學士!位尊而無實權!僅為顧問!其意見,僅供本公參考!最終決策權!牢牢掌握在本公手中!禦前侍郎!品級卑微!僅為文書協理!其票擬,亦需經大學士審閱!本公批紅!且禦前侍郎輪值!定期更換!使其無法形成固定勢力!無法結黨營私!”
    “內閣大學士!人數不定!本公可隨時增減!亦可隨時罷黜!使其相互製衡!無法獨大!內閣隻是本公的秘書班子!顧問機構!而非另一個相府!”
    邵明珠最後擲地有聲地總結道:“如此!則……既能集思廣益!分擔本公辛勞!提高政務效率!又能徹底杜絕相權坐大!威脅中樞之患!此乃一舉兩得!長治久安之策!”
    邵明珠的話音落下,密室之內,一片死寂!
    張韜、謝玄微、劉殷三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原地!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眼中閃爍著驚濤駭浪般的震撼!
    “妙!妙啊!!”謝玄微第一個反應過來,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得聲音都在顫抖!“主公!此策……此策簡直是……神來之筆!石破天驚!千古未有之良製!”
    他眼中爆發出狂熱的光芒:“位尊而無實權!品卑而掌機要!相互製衡!層層把關!最終決策權……牢牢掌控於主公之手!這……這完美地解決了丞相專權之患!又極大地提高了政務效率!主公!您……您是如何想到的?!這……這簡直是……開天辟地之創舉!”
    張韜也激動得胡子都在抖動,他站起身,對著邵明珠深深一揖:“主公大才!臣……五體投地!困擾曆代帝王百年的相權難題!竟被主公……以如此精妙絕倫之製化解!內閣!內閣!好一個內閣!此製一出!必將奠定我大晉萬世之基!”
    劉殷更是老淚縱橫!他作為曆經兩朝的老臣,深知丞相專權之禍!更知君主被政務壓垮之苦!邵明珠這一策,簡直是撥雲見日!直指要害!
    “太傅!老臣……老臣……”劉殷聲音哽咽,“老臣服了!徹底服了!此內閣之製!上合天道!下順人心!既能解太傅辛勞!又能固皇權根基!更可集眾智以決國事!實乃……治國安邦之無上良策!老臣敢問太傅!此製可有名目?”
    邵明珠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此製,本公稱之為‘內閣製度’!”
    “內閣製度!”三人齊聲重複,眼中充滿了敬畏和讚歎!
    謝玄微激動道:“主公!此製當盡快推行!臣建議,首批大學士人選,當從德高望重、精通政務、且對主公忠心耿耿之臣中遴選!如張侍中、劉祭酒,皆是不二人選!至於禦前侍郎……可選年輕幹練、才思敏捷、熟悉典章製度之新銳!加以培養!”
    張韜也立刻道:“臣附議!內閣初立,首重忠誠與能力!臣……願為首批大學士!為主公分憂!”
    劉殷也連忙道:“老臣……雖才疏學淺,然願竭盡所能!為太傅!為內閣!效犬馬之勞!”
    邵明珠看著三位心腹重臣激動而忠誠的神情,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好!若晦!守拙!劉老大人!”邵明珠聲音洪亮,“內閣之製!就由你三人會同吏部!即刻擬定章程!遴選人員!報本公禦批!”
    “首批大學士就由若晦張韜)、守拙謝玄微)、司徒溫嶠、劉祭酒劉殷)以及和嶠尚書令)、廖毅中書令)、趙翔太尉兼工部尚書)七人擔任!禦前侍郎,從六部、玉山書院、國子學中,遴選十名年輕才俊充任!品級皆按本公方才所言!”
    “內閣衙署……就暫時設在長樂宮東配殿!即日掛牌!開始運轉!”
    “臣等遵旨!”張韜、謝玄微、劉殷齊聲應道,聲音中充滿了激動和使命感!
    邵明珠長舒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他看著案上堆積的奏章,眼中再無之前的沉重,反而充滿了掌控一切的自信和從容。
    困擾千年的相權難題,終於被他這個年僅二十三歲的太傅,以超越時代的智慧,徹底破解!
    長樂宮東配殿,經過簡單整飭,已掛上了嶄新的“內閣”牌匾。殿內陳設簡潔卻不失莊重,幾張寬大的案幾排列整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一種新生的、充滿活力的氣息。
    邵明珠端坐於主位,張韜、謝玄微、劉殷三位大學士分坐兩側。殿中,七名年輕才俊肅立,他們神情各異,有激動,有緊張,有好奇,但無一例外,眼中都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這七人都是玉山書院的學生,也是邵明珠精心挑選的首批禦前侍郎人選:
    邵明遠:邵明珠的堂弟,玉山書院高材生,邵氏一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麵容清秀,眼神沉穩。
    拓跋豈耶:拓跋銳的侄子,拓跋部年輕貴族,身材魁梧,眼神銳利,帶著草原男兒的豪氣。
    段龕:段疾陸眷之子,段部少主,麵容俊朗,氣質內斂,眼神中帶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慕容儁:慕容皝之子,慕容部少主,眉宇間帶著慕容家特有的英氣和傲氣。
    崔宏:博陵崔氏嫡係子弟,世家名門之後,舉止優雅,氣質儒雅。
    盧清:範陽盧氏嫡係子弟,同樣出身名門,神情謙和,眼神聰慧。
    崔舉:清河崔氏旁支子弟,但才華橫溢,在玉山書院表現突出,眼神中帶著一絲銳氣和渴望。
    邵明珠的目光緩緩掃過這七張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臉龐,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這些都是他未來的班底,是帝國未來的希望。
    “諸位。”邵明珠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打破了殿內的寂靜,“今日召你們前來,是有一件關乎你們前程,也關乎大晉未來的要事宣布!”
    七人精神一振,身體站得更加筆直,目光灼灼地看著邵明珠。
    邵明珠站起身,走到他們麵前,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和期許:“本公……已奏請陛下!增設‘內閣’!此乃中樞新政!旨在輔佐天子!協理萬機!提高政務效率!”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內閣之中,除大學士外,另設‘禦前侍郎’!位在七品!然……其職貴在‘禦前行走’!協理奏章!票擬批答!備顧問!乃中樞近臣!天子近侍!”
    邵明珠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宣告般的鄭重:“本公親自遴選!擢升爾等七人!為首批禦前侍郎!入內閣行走!即日上任!”
    “禦前侍郎?!內閣行走?!”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七名年輕人,臉上無不露出難以置信的震驚和狂喜!
    邵明遠眼中爆發出強烈的激動!他是邵氏子弟,自然明白這“禦前行走”的分量!這是太傅堂弟對他的絕對信任和栽培!是通往權力核心的捷徑!
    崔宏、盧清、崔舉三位世家子弟,更是激動得身體微微顫抖!他們雖是名門之後,但如此年輕就能進入中樞核心!成為天子近臣!這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天大機遇!家族的榮光!將在他們手中更加璀璨!
    然而,最激動、最震撼的,卻是拓跋豈耶、段龕、慕容儁這三位鮮卑子弟!
    拓跋豈耶猛地攥緊了拳頭!虎目圓睜!胸膛劇烈起伏!他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禦前侍郎?!內閣行走?!協理奏章?!備顧問?!這……這可不是什麽將軍、校尉!這是文官!是中樞!是天子近臣!是參與決策的核心幕僚!
    他們三部鮮卑!世代以武立身!衝鋒陷陣!封侯拜將!是他們最高的榮耀!但……進入中樞?參與政務?成為天子近侍?這……這簡直是破天荒的頭一遭!是前所未有的恩寵和信任!
    段龕一向沉穩的臉上,此刻也難掩激動!他父親段疾陸眷剛剛封了遼西公!如今他又被太傅親自選入內閣!成為禦前行走!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段部不僅在軍事上受到重用!更開始進入帝國的核心決策圈!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信任!
    慕容儁更是心潮澎湃!他父親慕容皝是遼東王世子!他慕容部在遼東地位尊崇!但那是在遼東!是在地方!如今!他慕容儁!竟然能進入平陽皇宮!進入這新設的、神秘而重要的內閣!成為太傅的近臣!這……這比給他一個將軍職位更讓他感到激動和自豪!這代表著慕容部,真正得到了太傅的認可!融入了帝國的中樞!
    “太傅……太傅……”拓跋豈耶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激動得幾乎說不出完整的話,“末將……不!臣……拓跋豈耶!叩謝太傅天恩!太傅厚愛!末將……不!臣……萬死難報!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太傅重托!”
    他激動之下,差點又用了軍中的稱呼,連忙改口稱“臣”,單膝跪地,重重叩首!
    “臣段龕!叩謝太傅隆恩!太傅信任!段龕……銘感五內!定當肝腦塗地!效忠太傅!效忠陛下!”段龕也緊隨其後,單膝跪地,聲音沉穩卻難掩激動。
    “臣慕容儁!叩謝太傅!太傅恩典!慕容儁……永世不忘!定當勤勉王事!不負太傅期望!”慕容儁同樣跪地,聲音清朗,帶著慕容家特有的驕傲和感激。
    邵明遠、崔宏、盧清、崔舉也連忙跪地謝恩,聲音充滿了激動和忠誠。
    邵明珠看著跪在麵前的七位年輕人,尤其是三位鮮卑子弟那發自內心的激動和忠誠,心中滿意。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讓三部鮮卑的核心子弟進入中樞,參與政務,不僅能培養人才,更能加深他們對帝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是融合胡漢!鞏固統治的長遠之策!
    “都起來吧。”邵明珠的聲音溫和了許多,“禦前侍郎,品級雖低,然責任重大!爾等需謹記:”
    “一!忠誠!忠於陛下!忠於大晉!忠於本公!此乃立身之本!”
    “二!勤勉!內閣事務繁雜!奏章如山!爾等需夙夜匪懈!細心謹慎!不得有絲毫懈怠!”
    “三!學習!爾等皆年輕,經驗尚淺!需虛心向大學士請教!向同僚學習!增長才幹!提升見識!”
    “四!保密!內閣所議!皆為軍國機密!爾等需守口如瓶!不得泄露分毫!違者……嚴懲不貸!”
    “臣等謹遵太傅教誨!定當恪盡職守!忠心耿耿!勤勉學習!嚴守機密!”七人齊聲應道,聲音洪亮,充滿了決心和朝氣。
    邵明珠點點頭,看向張韜三人:“張大學士!謝大學士!劉大學士!這七位禦前侍郎,就交給你們了!悉心教導!嚴加管束!讓他們盡快熟悉政務!成為本公的得力臂膀!”
    “臣等遵旨!”張韜、謝玄微、劉殷齊聲應道。
    邵明珠最後看向七位年輕人,目光深邃:“內閣……乃本公心血所係!爾等……乃本公寄予厚望之才俊!從今日起!爾等便是本公的眼睛!本公的耳朵!本公的左膀右臂!”
    “望爾等,不負本公期望!不負大晉社稷!在這內閣之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為大晉開創一個嶄新的未來!”
    “臣等……定不負太傅厚望!為大晉!為太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七位年輕人再次齊聲高呼,聲音中充滿了熱血和豪情!尤其是拓跋豈耶、段龕、慕容儁三人,眼中更是燃燒著前所未有的火焰!他們知道,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向他們敞開了大門!而他們將是這新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