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宇文泰的府兵製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秋風卷著枯葉在洛陽宮城的青石板上打著旋兒,宇文泰站在太極殿前,望著遠處層疊的宮闕,心中卻無半分欣賞的興致。入主洛陽已月餘,表麵上的政局雖已穩固,但他知道,這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主公,盧軍師和楊軍師到了。\"親衛在身後輕聲稟報。
宇文泰收回目光,轉身時已換上沉穩神色:\"請他們進來。\"
盧辯和楊侃並肩走入殿內,兩人皆身著素色長衫,一高一矮,一瘦一壯,卻都目光炯炯。盧辯手中捧著一卷竹簡,臉上帶著掩不住的興奮;楊侃則神色沉穩,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主公,\"盧辯行禮後迫不及待地展開竹簡,\"屬下與楊兄日夜研討,終於擬定了這套兵製方案。\"
宇文泰接過竹簡,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飛白小字。他示意二人入座,自己則仔細研讀起來。隨著閱讀深入,他的眉頭漸漸舒展,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好一個"兵農合一"!\"宇文泰拍案讚歎,\"戰時為兵,閑時務農,既不耽誤生產,又能保證兵源。盧公此計甚妙!\"
盧辯臉上泛起紅光,拱手道:\"此乃楊兄提出的核心構想。屬下不過稍加完善罷了。\"
楊侃搖頭微笑:\"盧兄過謙了。設立八柱國和十二大將軍的體係,才是此製的精髓所在。既能讓主公掌握最高統帥權,又能平衡各方勢力。\"
宇文泰目光在二人之間遊移,心中暗忖:盧辯性急卻有才,楊侃沉穩多謀,二人配合竟如此默契。他忽然大笑:\"我有二位,何愁大業不成?真乃吾之蕭何張良也!\"
盧辯聞言,心中一陣激動。他想起自己雖出身範陽盧氏,但值此亂世,若非宇文泰賞識,恐怕終生難有出頭之日。如今主公竟將自己比作蕭何,這份知遇之恩令他眼眶微熱。
楊侃則想得更深:主公雖表麵豪爽,實則心思縝密。將我們比作漢初三傑,既是對才能的肯定,也是對未來功績的期許。他暗自提醒自己,日後行事更需謹慎。
\"主公請看,\"盧辯起身指著竹簡上的圖表,\"八柱國中,元欣可為虛職,以安撫元氏宗親;其餘六位各領一軍,下設十二大將軍,每大將軍轄"二開府",每開府轄"二儀同",如此層層節製,可保軍令暢通。\"
宇文泰手指輕敲案幾,思索道:\"六位實權柱國的人選...李弼善戰,可為兗州刺史;竇泰穩重,可鎮豫州;趙貴勇猛...\"
楊侃補充道:\"尉遲炯雖年輕,但治軍有方,可任梁州刺史;王羆老成持重,穎州交給他最為穩妥;豆盧寧熟悉洛陽,可為洛州刺史。\"
宇文泰點頭讚許,心中卻在權衡:這些將領各有背景,如此安排能否平衡各方勢力?特別是元欣這個虛職,雖為安撫元氏,但恐怕會引起其他將領不滿...
正思索間,殿外傳來急促腳步聲。宇文護未經通報便闖了進來,看到盧辯和楊侃在場,臉上閃過一絲不悅。
\"叔父,\"宇文護草草行禮,\"聽說您要設立八柱國?侄兒願為您分憂!\"
宇文泰眉頭微皺。這個侄子隻有些小聰明,自從勸退賀拔嶽之後,近來更是驕縱。他沉聲道:\"護兒,軍國大事,豈可如此莽撞?\"
宇文護不服:\"侄兒跟隨叔父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為何不能位列柱國?\"
盧辯和楊侃對視一眼,默契地保持沉默。殿內氣氛一時凝滯。
宇文泰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不悅:\"阿護,你年紀尚輕,需多加曆練。我任命你為小塚宰,輔佐我處理朝政,這責任不比柱國輕。\"
宇文護還想爭辯,但看到叔父嚴厲的目光,隻得悻悻退下。走出殿門時,他回頭瞪了楊侃一眼,心中暗恨:都是這些文人挑撥,叔父才會如此待我!
待宇文護離開,宇文泰歎道:\"讓二位見笑了。\"
楊侃謹慎道:\"小將軍年輕氣盛,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盧辯則直言:\"主公,府兵製關鍵在於"兵散於府,將歸於朝",若任人唯親,恐難服眾。\"
宇文泰目光一凜,隨即笑道:\"盧公所言極是。此事就按二位所議辦理。\"
當夜,宇文泰獨坐書房,再次細讀兵製方案。燭光搖曳,映照著他剛毅的麵容。他深知,這套製度雖能解燃眉之急,但長遠來看,或許會埋下隱患。特別是那些手握兵權的柱國和大將軍,真的會永遠忠於自己嗎?
\"先渡過眼前難關再說吧。\"他喃喃自語,\"高歡在河北虎視眈眈,賀拔嶽占據山東,我若不能盡快穩固根基...\"
與此同時,晉陽城內,齊王高歡正在校場檢閱新訓練的\"百保鮮卑\"。這些精銳士兵個個身披重甲,手持長矛,在月光下操練,氣勢驚人。
大將侯景快步走來,呈上一份密報:\"大王,洛陽傳來消息,宇文泰推行新兵製,名曰"府兵"。\"
高歡接過密報,借著火把光亮快速瀏覽,隨即嗤笑出聲:\"兵農合一?軍民分治?宇文黑獺這是黔驢技窮了!\"他將密報扔給侯景,\"這種製度有一時之利,卻遺禍後人。士兵既要種地又要打仗,能有什麽戰鬥力?\"
侯景附和道:\"大王英明。我們的"百保鮮卑"專職征戰,豈是那些半農半兵的烏合之眾可比?\"
高歡大笑,笑聲中滿是不屑:\"傳令下去,加緊訓練。待來年我兵精糧足,我要讓宇文泰的南魏知道,什麽才是真正的強兵!\"
而在淮南前線,楚王賀拔嶽正在營帳中與大將們研究同樣的情報。他撫摸著密報,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宇文泰...果然非同凡響。\"賀拔嶽歎道,\"這套府兵製,既能解決兵源問題,又能防止將領專權,一舉兩得。\"
寇洛謹慎道:\"大王,此製雖妙,但推行起來恐怕不易。鮮卑貴族與漢族豪強之間的矛盾...\"
賀拔嶽擺手打斷:\"正因為難,才更顯宇文泰的魄力。傳令下去,班師回朝後,我們也效仿此製。\"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反應來自長安。漢王劉璟站在未央宮殿前,手中捏著情報,望著空中飄落的銀杏葉出神。作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府兵製的曆史影響。
\"終究還是出現了...\"劉璟輕聲自語,\"中原集團曆史上的關隴集團)八柱國……曆史的車輪真是難以阻擋。\"
柳敏輕聲詢問:\"大王,我們要不要也...\"
劉璟搖頭,目光堅定:\"不必。我的大漢,不需要關隴集團。\"他轉身望向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宮牆看到洛陽的方向,\"宇文泰為解眼前困境而飲鴆止渴,我卻要為大漢走出一條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