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漢魏玉壁之戰(十一)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黎明前的黑暗籠罩著黃河兩岸,漢王劉璟站在蒲阪大營的高台上,眺望著對岸隱約可見的河東大地。夜風獵獵,吹動他玄色戰袍的下擺,腰間佩劍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大王,全軍已準備就緒,隻等您一聲令下。\"軍師長孫儉快步走來,手中捧著作戰圖卷。
    劉璟微微頷首,目光如炬:\"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渡河,直奔河東!\"
    號角聲劃破夜空,戰鼓如雷。黃河水麵上,無數戰船如離弦之箭,載著漢軍將士向對岸疾馳而去。劉璟立於船頭,感受著河風撲麵,心中思緒萬千。這一戰,不僅關係到他能否徹底掌控河東,更關乎他\"仁義之主\"的名聲能否在天下士族心中紮根。
    渡河後,劉璟立即召集眾將議事。營帳內,燭火通明,將領們肅立兩側。
    \"楊忠聽令!\"劉璟聲音沉穩。
    \"末將在!\"楊忠跨步出列,鎧甲鏗鏘作響。
    \"命你率鷹揚右衛五千精兵,即刻西進,攻下涇州,務必切斷李明達的退路。\"劉璟手指地圖上的關鍵位置,\"記住,此戰重在速決,不可戀戰。\"
    楊忠抱拳領命:\"大哥放心,我定讓那羌賊無路可逃!\"
    劉璟又轉向另一位將領:\"李虎!\"
    \"末將在!\"一位麵容剛毅、眼神銳利的將軍應聲而出。
    \"你率玄甲精騎右衛,由薛孝通、薛善為向導,搜尋李明達蹤跡。\"劉璟目光轉向站在一旁的薛家兄弟,\"二位對河東地形熟悉,還望多多協助。\"
    薛孝通上前一步,眉宇間透著憂色:\"大王,末將懷疑羌賊可能還在薛家附近。前日我離開時,李明達攻打薛家失敗,折損了數百人。以他的性格,必不會輕易放棄。\"
    劉璟點頭:\"既如此,你們即刻出發。李虎,務必小心行事,不可輕敵。\"
    \"末將明白!\"李虎鄭重應道。
    夜色中,五千玄甲精騎如幽靈般向薛家塢堡方向疾馳。薛孝通策馬行於李虎身側,心中焦慮不安。父親薛修義年事已高,不知能否抵擋住羌人的再次進攻。他不斷催促戰馬加快速度,恨不能立刻飛回塢堡。
    \"薛將軍,稍安勿躁。\"李虎看出他的急切,沉聲道,\"行軍打仗,最忌心浮氣躁。\"
    薛孝通深吸一口氣:\"李將軍有所不知,家父年邁,塢堡內還有婦孺老幼。若羌賊攻入...\"
    \"我理解你的心情。\"李虎打斷他,目光如炬,\"但冒然進攻隻會徒增傷亡。待我們探查清楚敵情,再作打算。\"
    當大軍抵達薛家塢堡外圍時,已是深夜。李虎示意部隊隱蔽,親自帶人上前偵察。月光下,塢堡大門洞開,門前幾個身影晃動,看裝束明顯不是漢人。
    李虎退回隱蔽處,眉頭緊鎖:\"情況不對。薛將軍,塢堡內可有密道?\"
    薛孝通心頭一緊:\"密道?沒有...至少我不知道。\"他急切地抓住李虎的手臂,\"李將軍,我們得立刻進攻!我有側門鑰匙,可以悄悄潛入。\"
    李虎搖頭:\"現在不是時候。黎明前是人睡得最沉的時候,那時進攻事半功倍。\"
    \"可我的家人——\"
    \"我理解你的擔憂,\"李虎打斷他,語氣堅定,\"但作為將領,我們必須為士兵的生命負責。盲目進攻隻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薛孝通握緊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明白李虎說得有理,但想到家人可能正身處險境,心如刀絞。他望向黑黢黢的塢堡輪廓,仿佛能聽到裏麵傳來的哭喊聲。
    \"好吧,\"他終於妥協,聲音沙啞,\"就按李將軍的計劃行事。\"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薛孝通坐立不安,腦海中不斷浮現各種可怕的場景。薛善看出兄長的焦慮,低聲安慰:\"大哥,父親經驗豐富,定能周旋到我們趕到。\"
    薛孝通勉強點頭,卻無法驅散心中的陰霾。
    終於,天空泛起魚肚白,黎明前的至暗時刻來臨。李虎站起身,鎧甲在微弱晨光中泛著冷芒。
    \"時候到了。\"他低聲命令,\"全軍準備進攻!\"
    五千玄甲精騎如潮水般湧向塢堡。薛孝通用鑰匙打開側門,率先衝入。堡內羌人果然毫無防備,許多還在睡夢中就成了刀下亡魂。喊殺聲、慘叫聲瞬間打破了黎明的寧靜。
    \"不留活口!\"李虎冷酷下令,\"一個羌賊也不能放走!\"
    薛孝通無心戀戰,直奔主屋尋找家人。然而屋內空無一人,隻有打鬥過的痕跡和幾具羌人屍體。他心中稍安,至少說明家人曾進行過抵抗。
    戰鬥持續了一個時辰,堡內羌人盡數伏誅。當李明達被五花大綁押到院中時,薛孝通一個箭步上前,揪住他的衣領。
    \"我父親在哪?\"他厲聲質問,眼中燃燒著怒火。
    李明達嘴角流血,卻冷笑一聲:\"你父親?那老狐狸早帶著族人跑去河北投奔高歡了!\"
    薛孝通如遭雷擊,鬆開手後退兩步。父親安全了,這讓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但隨即又升起一陣悲哀。高歡正在攻打玉壁,與漢王劉璟勢同水火。這意味著,他們父子很可能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大哥...\"薛善擔憂地看著兄長。
    薛孝通擺擺手,強自鎮定:\"沒事,父親安全就好。\"
    這時,士兵從馬廄中救出兩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
    \"柳家少主柳澄和次子柳慶!\"薛善驚呼。
    柳澄麵容憔悴,眼中卻充滿怨恨:\"漢軍為何現在才來?我柳家滿門幾乎被屠戮殆盡!\"
    薛孝通正欲解釋,柳慶卻搶先開口:\"兄長,若非漢軍相救,我們早已命喪黃泉。應當感激才是。\"
    \"感激?\"柳澄冷笑,\"他們若早些出兵,何至於此!\"
    李虎皺眉上前:\"柳少主,我軍接到消息後即刻出兵,未有半分耽擱。還望體諒。\"
    柳澄冷哼一聲別過臉去,而柳慶則向李虎深深一揖:\"將軍救命之恩,柳慶沒齒難忘。\"
    與此同時,漢王劉璟已率主力抵達河東郡治安邑城外。晨光中,一騎飛馳而來,正是派出的飛羽斥候。
    \"報!薛家全族已從河內撤離,正往河北方向行進!\"
    劉道德上前一步:\"大王,可要派兵攔截?薛修義投奔高歡,日後必成心腹大患。\"
    劉璟沉思片刻,搖了搖頭:\"不必了。薛家二子剛投效於我,若追殺其父,有違仁義之道。\"
    \"可是...\"
    \"劉參軍,\"劉璟打斷他,目光深遠,\"我不僅要河東的地,更要天下人心。"仁義"二字,是我立足之本。\"他望向北方,輕歎一聲,\"算了,到了河北也不見得能好,就這樣吧。\"
    劉道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再多言。他知道,漢王此舉不僅是為了收買薛家兄弟的忠心,更是做給天下士族看的。在這亂世之中,一個\"仁義\"的名聲,有時比十萬雄兵更為珍貴。
    劉璟長劍指向北方:“傳令全軍,進駐安邑,明日辰時出發,開赴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