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朕要讓劉璟跪在麵前謝罪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三月中旬的關中大地,春風尚未完全驅散冬日的寒意。漢王劉璟的滅佛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西南方向的陳倉故道,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正在蜿蜒前行。山霧繚繞,宛如一條巨龍蜿蜒於秦嶺山脈之間。賀拔允勒住戰馬,抬手示意大軍暫停前進。他眯起眼睛,眺望前方被晨霧籠罩的山道,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大哥,怎麽了?"賀拔嶽策馬靠近,臉上寫滿疑惑。
賀拔允沒有立即回答,隻是從懷中取出一張羊皮地圖,在鞍上展開。他的手指沿著圖上的線條緩緩移動,最終停在一處標記上。"三弟,你看這裏。"他的聲音低沉而穩重,"前方就是傳說中的"一線天",最窄處僅容三人並行。若是敵軍在此設伏"
賀拔嶽湊近地圖,忽然笑道"大哥多慮了!繡衣衛已經傳回軍報,蕭寶夤那老賊倉皇逃入蜀地,哪還有餘力設伏?我們一路行來,連個敵軍的影子都沒見著。"
"謹慎無大錯。"賀拔允收起地圖,轉頭對身後的親兵道,"傳令下去,全軍戒備,命飛羽前出三裏偵查。"
待親兵領命而去,賀拔嶽忍不住搖頭"大哥,你總是這般小心。漢王信任我們兄弟,委以征蜀重任,我們當速戰速決才是。"
賀拔允看著弟弟的麵龐,心中既欣慰又憂慮。他伸手拍了拍賀拔嶽的肩膀"三弟,巴蜀之地自古易守難攻。你看這山勢——"他指向兩側高聳入雲的峭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年諸葛武侯憑此天險,使曹魏十萬大軍無功而返。"
賀拔嶽順著兄長的手指望去,隻見雲霧繚繞間,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確實險峻非常。他不由得感歎"巴蜀之地果然雄奇!難怪曆史上那些梟雄,一旦占據巴蜀,就能割據幾十年。"
賀拔允微微一笑"三弟,天險雖好,卻容易讓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深沉,"縱觀曆史,占據巴蜀的諸侯,僅有高祖一人取得天下。為何?正是因為蜀道艱難,進難出亦難啊。"
賀拔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哥說的在理。我們現在可不是安逸的時候。"他挺直腰背,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漢王待我賀拔嶽甚厚,不僅替我贖回家眷,還授我副帥之職。此次進取巴蜀,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胡說什麽!"賀拔允佯怒,重重拍了下弟弟的後背,"別動不動說死。我們兄弟還要追隨漢王一統天下,到時候封侯拜相,光宗耀祖,讓賀拔氏成為天下望族!"
賀拔嶽被拍得一個踉蹌,卻哈哈大笑起來。兄弟二人的笑聲在山穀間回蕩,引得附近士兵紛紛側目,緊繃的神情也不由得放鬆了幾分。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隻見前鋒大將王僧辯策馬而來,臉上帶著幾分凝重。
"元帥!"王僧辯勒馬抱拳,"前方有巨石攔路,高約兩丈,寬近十丈,應該是蕭寶夤派人故意堵塞。是否繞行?"
賀拔允搖了搖頭"不必繞行。"他目光堅定地看向王僧辯,"正常疏通道路。這次我們南下巴蜀,漢王早有指示——逢山開路,遇水填橋。我們若是繞行,正中蕭寶夤下懷。他就是想拉長我們的補給線,拖垮我軍。"
王僧辯麵露猶豫"可是元帥,疏通巨石至少需要兩日"
"那就用兩日。"賀拔允斬釘截鐵地說,"傳令下去,全軍就地紮營,工兵營立即前往開路。同時加強警戒,防止敵軍趁亂偷襲。"
王僧辯見元帥心意已決,不再多言,抱拳領命而去。
高昂有些不解,策馬上前"大帥,為何不繞行?這麽拖拖拉拉要走到什麽時候?”
賀拔嶽理解了兄長的意思,替賀拔允出言道"敖曹兄,為將者不僅要勇猛,更要懂得權衡利弊。你看這地形——"他指向四周,"若我們分兵繞道,敵軍隻需在狹窄處設伏,就能各個擊破。而集中兵力穩步推進,雖慢卻穩。"
見高昂仍有些不服,賀拔允又補充道"況且,漢王此次征蜀,意在長遠。不僅要擊敗蕭寶夤,更要收服巴蜀民心。若我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百姓自然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高昂這才恍然大悟,心悅誠服地點頭"既然是大哥說的,那準沒錯了。"
賀拔允欣慰地笑了"走吧,我們去看看那塊攔路的巨石。"
三人策馬前行,身後三萬大軍井然有序地開始安營紮寨。遠處,工兵營的號子聲已經響起,回蕩在崇山峻嶺之間。
十多天後,漢王劉璟滅佛的消息如同驚雷,傳到了南梁的都城建康。
"荒謬!荒謬至極!"梁帝蕭衍在朝會上怒不可遏,將手中的奏章狠狠摔在地上。年近七旬的皇帝須發皆張,麵色漲紅,仿佛一頭被激怒的獅子。"劉璟這個佛敵,自詡漢室後裔,竟敢屠殺得道高僧,將僧人貶為苦力挖礦!滅絕人性,駭人聽聞!"
大殿內,文武百官噤若寒蟬。老臣徐勉顫顫巍巍地出列,聲音虛弱卻堅定"陛下息怒。漢國之事,自有漢王決斷。如今淮河春汛,下遊六州災情嚴重,百姓流離失所。我們是否應該先治理水患,救民於水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水患?"蕭衍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偏執的光芒,"比起滅佛之罪,區區水患算什麽?劉璟這是在踐踏朕的信仰,侮辱朕的人格!朕豈能坐視不理?"
蕭衍見無人響應,更加惱怒"傳朕旨意,即刻對漢國宣戰!命鎮北將軍蘭欽率軍十萬,從襄陽北上,打進關中!務必生擒劉璟這個孽障,帶到朕麵前謝罪!"
此言一出,朝堂嘩然。幾位武將麵麵相覷,卻無人敢出言反對。文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也都壓低了聲音,生怕觸怒皇帝。
太子蕭綱站在前排,看似恭敬垂首,實則心不在焉。他今年三十,麵容清秀,眉宇間透著文人的儒雅。此刻他正暗自推敲新作《詠柳》中的一句"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是否應改為"葉密鳥頻礙,風輕花自遲"。"聽聞漢王劉璟詩詞豪邁,若蘭欽真能將他擒來,倒是可以切磋一番"他暗自思忖,完全沒注意到父皇的暴怒。
徐勉老淚縱橫,跪伏在地"陛下三思啊!漢國兵強馬壯,我軍倉促出擊,恐難取勝。不如先固守邊境,待準備充分再"
"住口!"蕭衍厲聲打斷,"徐愛卿年事已高,還是回家休養吧。朝中大事,不必再勞你費心了。"
朝會在一片壓抑中散去。徐勉踉踉蹌蹌地走出大殿,靠在廊柱旁,神情悲愴。他望著宮牆上方的天空,喃喃自語"倉促出擊,必是無功而返別說打進關中了,南陽恐怕都拿不下啊"
忽然,他劇烈咳嗽起來,一口鮮血噴在朱紅的廊柱上。侍從慌忙上前攙扶,卻被他揮手製止。"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徐勉慘然一笑,"陛下已經不是從前的陛下了"
當夜,建康城中傳出噩耗一代名臣徐勉"病逝"於家中。有傳言說,皇帝派去的使者剛剛離開徐府不久
與此同時,遠在江州的刺史陳慶之站在城樓上,望著北方出神。副將遞來最新情報,他快速瀏覽後,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劉璟果然是人傑。"他輕聲自語,"先放蕭寶夤入蜀,讓他與武陵王蕭紀爭鬥。待兩敗俱傷,再出兵坐收漁利好一招驅虎吞狼之計。"
副將不解"使君何出此言?漢軍不是還在陳倉道中艱難行進嗎?"
陳慶之搖搖頭"你太小看劉璟了。他派賀拔兄弟征蜀,不過是明修棧道"他忽然停住,轉而問道,"陛下對漢國滅佛之事有何反應?"
"聽說勃然大怒,已命蘭欽將軍率十萬大軍北上討伐。"
陳慶之聞言,長歎一聲"果然如此劉璟這滅佛之舉,怕是要引蛇出洞啊。"他望向西北方向,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可惜我遠在江州,鞭長莫及不知此生是否還有機會,與這位漢王一較高下"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