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梁國的英雄們

字數:5023   加入書籤

A+A-


    五日後,長安城外,旌旗蔽空。
    五萬漢軍鐵騎列隊整齊,戰馬嘶鳴,鎧甲在朝陽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漢王劉璟身披猩紅戰袍,胯下一匹烏騅馬,立於軍陣最前方。
    清晨的露水沾濕了馬蹄,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與鐵鏽混合的氣息。劉璟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出征前特有的那種緊繃感——像是拉滿的弓弦,蓄勢待發。
    "大王,在想什麽?"軍師劉亮策馬靠近。
    劉璟收回目光,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亮弟,我在想梁主蕭衍此刻在做什麽。是正在建康的佛寺裏誦經,還是在禦書房對著地圖發愁?"
    他的聲音低沉有力,帶著幾分調侃。劉亮知道,這是大王慣用的放鬆方式——越是重要的戰役,他越要表現得舉重若輕。
    劉亮輕笑一聲,順著話頭道"以蕭衍的性子,怕是正忙著給他的新佛像開光呢。那老和尚哪懂得用兵之道?"
    "不可輕敵。"劉璟突然收斂笑容,眼神變得銳利如刀,"蕭衍雖佞佛昏聵,但南梁尚有蘭欽、陳慶之這等良將。尤其是蘭欽,此人沉穩老練,不可小覷。"
    劉亮注意到這個細微動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王此次出征,可有具體方略?"
    劉璟輕撫馬鬃,沉思片刻。烏騅馬似乎感受到主人的心緒,不安地踏著蹄子。
    "亮弟,你我兄弟,不妨直言。"劉璟壓低聲音,"我軍將士多為北人,不習水戰,這次多半過不了漢水。"
    他抬手示意親兵取來地圖,在馬上展開。羊皮地圖上,漢水如一條蜿蜒的巨蛇,橫亙在荊北平原上。
    "此戰分兩步。"劉璟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條弧線,"第一步,若蘭欽不敢渡漢水北上,我軍便與其對峙,拖住梁軍主力,阻止其支援巴蜀,為賀拔允的征蜀大軍爭取時間。"
    劉亮眼睛一亮"以拖待變?妙計!那第二步呢?"
    劉璟眼中閃過一絲鋒芒,手指重重按在漢水南岸"若蘭欽膽敢渡漢水"他手掌拍在地圖上,發出"啪"的一聲響,"我們就在平原之上,全殲其十萬梁軍,飲馬漢水,伺機拿下襄州!"
    說到此處,劉璟突然想起什麽,眉頭微皺"對了,襄州刺史夏侯夔聯係得如何?"
    劉亮臉色頓時陰沉如墨"那個畜生!連自己親叔叔都不要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信紙已經被揉得皺皺巴巴,"他回信說"忠臣不事二主",讓我們盡管殺了夏侯道遷。"
    劉璟聞言哈哈大笑,笑聲中充滿譏諷"好一個"忠臣不事二主"!若他真忠心,何必回信?不過是故作姿態,想自抬身價罷了。"
    "大王明鑒。"劉亮冷笑道,眼中閃過一絲殺意,"這狗東西,早晚給他點顏色瞧瞧。"
    劉璟收起笑容,目光變得深邃如淵"不急。襄州遲早是我們的。先解決蘭欽,再收拾這等偽君子不遲。"
    兩人交談間,大軍已行至灞橋。劉璟回首望去,長安城郭漸漸遠去,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傳令下去,"劉璟收起思緒,聲音洪亮如鍾,"全軍加速前進,三日內必須抵達武關!"
    與此同時,襄陽城內,鎮北將軍府。
    蘭欽獨自站在軍事沙盤前,手中捏著梁主蕭衍的親筆詔書。
    沙盤上清晰地展示著荊北地形——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幾麵代表漢軍的小旗插在漢水北岸,如同一把尖刀,直指襄陽。
    "出兵十萬征關中"蘭欽喃喃自語,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陛下啊陛下,您這是要葬送我大梁精銳啊!"
    自從半年前丟了南陽,荊北就成了漢軍騎兵的跑馬場。蘭欽比誰都清楚,在這片平原上與漢軍鐵騎正麵交鋒,無異於以卵擊石。
    "父親。"一個溫和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打斷了蘭欽的思緒。他抬頭,看見兒子蘭京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走了進來。
    二十六歲的蘭京麵容清秀,與父親剛毅的輪廓截然不同。他小心翼翼地捧著湯碗,每一步都走得極穩,生怕灑出一滴。
    "京兒"蘭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麽晚了還不休息?"
    蘭京將湯碗放在案幾上,湯麵泛著金黃的油花,幾片翠綠的蔥花點綴其間"兒子見父親連日操勞,特意燉了雞湯。燉了足足四個時辰,肉都化了,父親快趁熱喝吧。"
    蘭欽端起碗,雞湯的香氣撲麵而來,帶著當歸、枸杞的淡淡藥香。他抿了一口,醇厚的滋味在舌尖蔓延,疲憊似乎也減輕了幾分。
    "好喝嗎?"蘭京期待地問,眼中閃爍著孩童般的天真。
    "很好喝。"蘭欽點點頭,心中卻一陣酸楚。別人家的兒子在這個年紀早已是軍中驍將,而自己的兒子卻隻癡迷庖廚之事。每次校場比武,蘭京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但一到廚房,卻能研究出新菜式讓全府上下讚不絕口。
    蘭京注意到父親眉間的愁緒"父親可是為出征之事煩惱?"
    蘭欽長歎一聲,放下湯碗"陛下命我率軍十萬,北伐關中。可荊北平原無險可守,漢軍鐵騎來去如風"他沒有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那兒子隨父親一同出征可好?"蘭京突然說道,聲音不大,卻堅定異常。
    "胡鬧!"蘭欽猛地拍案而起,湯碗被震得叮當作響,"戰場豈是兒戲?刀劍無眼,你若有個閃失"
    "父親!"蘭京倔強地打斷他,這是少有的事,"兒子雖不善弓馬,但可以加入火頭軍,保證將士們頓頓吃飽,頓頓吃好!"
    他上前一步,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兒子知道父親憂心什麽。糧草不濟,士氣低迷,這些都是兵家大忌。但若將士們能吃得好,至少至少能多三分勝算。"
    蘭欽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一時語塞。他忽然意識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孩子,骨子裏卻繼承了自己的倔強。蘭京說的不無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一支餓著肚子的軍隊,再精銳也打不了勝仗。
    沉默良久,蘭欽終於伸手將兒子攬入懷中。他能感覺到蘭京單薄的身軀在微微發抖,卻依然挺得筆直。
    "好好,你我父子一同出征。"蘭欽的聲音有些哽咽,"生死與共。"
    蘭京在父親懷中露出滿足的笑容,卻不知這個決定將改變兩人的命運。
    ———
    江陵城·校尉府
    杜天合仔細擦拭著手中的長槍,槍尖寒光凜凜。二十七歲的他麵容剛毅,眉宇間透著一股不屈的英氣。油燈的光暈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勾勒出深邃的輪廓。
    "兄長,當真要去?"弟弟杜僧明站在門口,眉頭緊鎖。
    杜天合頭也不抬,繼續用油布擦拭槍杆"軍令如山,豈能不去?"
    "可是"杜僧明快步走進屋內,壓低聲音,"北虜鐵騎凶猛異常,我軍以步兵為主,此去九死一生!不如不如裝病不去?"
    "荒謬!"杜天合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怒意,"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陛下既有令,我自當出征。"
    他將長槍重重頓在地上,發出"咚"的一聲悶響"更何況我在江陵多年,寸功未立。此次隨蘭將軍出征,說不定是個機會。"
    杜僧明知道兄長性格剛直,決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他歎了口氣,從懷中取出一個護身符"這是我從寺廟求來的,兄長帶在身上吧。"
    杜天合接過護身符,是一枚小巧的銅佛,已經被摩挲得發亮。他神色緩和了些,將護身符掛在脖子上,塞進衣領"放心,我命硬得很。你在家照顧好母親,等我凱旋。"
    杜僧明欲言又止,最終隻是點了點頭。他看著兄長堅毅的側臉,心中湧起不祥的預感——這一別,或許就是永訣。
    夜色漸深,杜天合站在院中,仰望星空。銀河橫貫天際,繁星如織。他想起了小時候父親常說的話"我杜家世代將門,忠義二字重於泰山。"
    那時父親還在世,常帶著他們兄弟二人習武讀書。父親說,杜家祖上隨蕭何入關,世代為將,從未有過臨陣退縮之輩。
    "父親,兒子不會讓您失望的。"杜天合輕聲自語,握緊了手中的長槍。槍杆冰涼,卻讓他感到一種奇異的安心。
    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三更天了。明日此時,他已在出征的路上。杜天合深吸一口夜間的涼氣,轉身回屋。床榻上整齊地疊放著明日要穿的鎧甲,那是他花了半個月餉銀請城中最好的鐵匠打造的。
    他輕輕撫過鎧甲上細密的鱗片,每一片都打磨得光滑如鏡。這套鎧甲,或許能救他一命。
    "蘭將軍"杜天合喃喃道。他從未見過這位傳說中的鎮北將軍,隻聽說他用兵如神,愛兵如子。若能在此戰中建功立業,或許能得將軍賞識,光耀門楣。
    帶著這樣的念頭,杜天合和衣而臥,很快進入夢鄉。夢中,他看見自己站在高高的城牆上,身後是獵獵旌旗,麵前是無邊無際的敵軍。而他,毫無懼色。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