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江北大戰(八)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南梁建康·同泰寺
香煙繚繞中,朱異肥胖的身軀靜靜立在佛堂外廊下,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在陽光下閃著微光。五月的建康已悶熱難當,他那身紫色官服後背早已濕透,黏膩地貼在皮膚上。他早已抵達,卻故意不讓人通報,隻是用一方絲帕不停地擦拭著脖頸間的汗水,耐心等待。
佛堂內傳來陣陣誦經聲,梁武帝蕭衍正全神貫注地聽大師講解《金剛經》。那聲音悠遠空靈,穿過雕花木門,在回廊間回蕩。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朱異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譏諷。他太了解這位皇帝了——沉迷佛法,卻放不下手中權柄;口稱慈悲,卻對功臣猜忌日深。尤其是對那些戰功赫赫的老將們陳慶之、蘭欽、夏侯詳,哪個不是夜不能寐?
他肥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的密信。這封信是陳厲花一百兩銀子,請了建康最好的臨摹高手,連陳慶之本人見了恐怕都難辨真假。
"陳將軍啊陳將軍,"他在心中暗道,"你自詡清高,看不起我們這些"佞臣",今日就讓你嚐嚐被自己人背後捅刀的滋味。"
佛堂門"吱呀"一聲開了,蕭衍緩步走出,麵容舒展,顯然剛聽完佛經後心情愉悅。他身著素色僧袍,手腕上纏著一串紫檀佛珠,雖已年近七旬,卻因常年茹素而麵色紅潤,步履輕盈。
看到朱異,他略顯驚訝"彥和不在家中博戲,怎麽有空來看朕?"蕭衍語氣輕鬆,眼中卻閃過一絲警覺。朱異雖是他的寵臣,但平日若無要事,絕不會來寺廟打擾他清修。
朱異立刻抖了抖肥胖的身軀,行了個誇張的大禮,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陛下近日佛法越發高深,臣今日見之,陛下紫氣蓋頂,聚而不散,怕是很快就要成佛了!"
蕭衍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卻故作謙虛地擺擺手"彥和謬讚了。朕不過是略通皮毛,離成佛還遠著呢。"他說著,目光卻不自覺地瞟向佛堂內的銅鏡,似乎想看看自己頭頂是否真有紫氣。
"陛下聖光燭照,明察秋毫,臣不敢妄言欺騙陛下。"朱異低下頭,眼中精光閃爍,"臣聽聞西域高僧鳩摩羅什轉世時,頭頂便有紫氣環繞。今日見陛下,竟與之無異!"
蕭衍聞言越發得意,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與朱異談話總是讓他身心舒暢,這個侍中雖貪財好賭,卻最懂他的心思。不過朱異平日政務繁忙,今日專程來寺,必有要事。
"朝中近日可有為難之事?"蕭衍狀似隨意地問道,手指撥弄著佛珠,眼睛卻緊盯著朱異的表情變化。
朱異見時機成熟,臉上立刻換上為難的表情,肥胖的手指不安地搓動著"朝中無事,就是前線陳將軍那裏"他故意欲言又止,眼睛瞟向四周,做出一副生怕被人聽見的樣子。
蕭衍麵色驟變,一把抓住朱異的手腕"慶之敗了?"他手指用力,佛珠深深勒進皮肉裏。
朱異感受到蕭衍手上的力道,心中暗喜,麵上卻更加惶恐"那倒沒有,就是就是臣近日從控鶴衛(南梁暗探)口中得知了一件陳將軍和漢王劉璟之間的密辛。"他壓低聲音,"事關重大,臣不敢不報。"
"什麽密辛?"蕭衍眼中閃過一絲警惕,鬆開了朱異的手腕。他揮手示意隨從退下,拉著朱異走到回廊拐角一處僻靜之地。
朱異左右看了看,確保無人偷聽,這才湊近蕭衍耳邊"陛下可還記得當年陳將軍北伐兵敗,帶著周文育南歸之事?"
蕭衍點頭。那場慘敗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七千白袍軍幾乎全軍覆沒,大梁元氣大傷。當時陳慶之帶著殘部突圍,九死一生才回到江南。為此,他不但沒有責罰陳慶之,反而加官進爵,以示寬厚。
朱異聲音壓得更低"臣近日得知,當時他們在滎陽城門口被漢軍抓獲,劉璟本要將他們一並處斬。但陳將軍為了活命"他故意頓了頓,"答應把吳明徹送給劉璟,還讓周文育在國中作為內應。劉璟這才放他回建康。"
"荒謬!"蕭衍勃然變色,手中佛珠"啪"地一聲斷裂,檀木珠子滾落一地,"慶之自幼隨侍朕左右,為我大梁殫精竭慮二十載,豈會這般行事?"
朱異早有準備,不慌不忙道"陛下明鑒,臣初聞此事也不信。但細想之下,那吳明徹與劉璟素不相識,當時劉璟不過一員小將,若無陳將軍從中牽線,吳明徹怎會突然投敵?再者"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蕭衍一眼,"周文育這些年屢立戰功,卻總在關鍵時刻貽誤軍機,陛下不覺得蹊蹺嗎?"
蕭衍眉頭緊鎖,眼中疑雲漸起。確實,周文育近年表現反常,幾次戰役都出現莫名其妙的失誤。他一直以為是周文育年紀尚小,經驗不足,難道
朱異見狀,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這是臣在陳將軍家中暗格搜到的字據,請陛下過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蕭衍接過信箋,手指微微顫抖。展開一看,臉色頓時慘白。信中赫然是陳慶之與劉璟的密約,字跡與陳慶之的一般無二,甚至連那些獨特的筆鋒轉折都分毫不差。信中詳細記載了陳慶之如何為保性命,答應將吳明徹引薦給劉璟,並安排周文育作為內應的全過程。
"這這"蕭衍喉頭滾動,卻說不出完整的話來。他雖佞佛,卻並不糊塗,但這封密信卻徹底擊潰了他對陳慶之的信任。多年來對功臣的猜忌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陳慶之在軍中的威望,白袍軍對他的絕對忠誠,民間傳頌的"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朱異見蕭衍沉默,又添一把火"臣還聽聞,陳將軍在江夏駐軍時,常與劉璟有書信往來,探討什麽治國之道。"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蕭衍一眼,"其誌不小啊!"
這句話如同最後一擊。蕭衍身子晃了晃,扶住身旁的廊柱才穩住身形。出賣大將逃命尚可原諒,但一個武將與敵國君主探討治國之道這是要造反嗎?
佛堂前的銅鈴被風吹動,發出清脆的聲響。蕭衍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裏是佛門清淨地,不能失了帝王威儀。他彎腰一顆顆撿起散落的佛珠,動作緩慢而沉重,仿佛在借此平複心緒。
"多謝彥和提醒,朕已知曉。"蕭衍聲音平靜得可怕,眼中卻醞釀著風暴,"你先回去吧。"
朱異暗自得意。以他對蕭衍的了解,這種平靜背後往往藏著雷霆之怒。目的已達,他識趣地躬身告退"臣告退,陛下保重龍體。"轉身時,他肥胖的臉上閃過一絲得逞的獰笑。
待朱異的身影消失在寺門外,蕭衍立刻喚來親衛"去把六真叫來。"
不多時,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傳來。六皇子蕭綸身著素色僧袍,卻掩不住眉宇間的貴氣。他今年不過二十出頭,麵容俊秀,眼神卻飄忽不定,時而天真如孩童,時而陰鷙如老吏。自小聰慧過人,卻因性情古怪而被其他皇子排擠,唯有蕭衍對他寵愛有加。
"兒臣參見父皇。"蕭綸行禮時,袖中滑出一串佛珠,被他敏捷地接住。那佛珠與尋常不同,每顆珠子都雕刻著猙獰的鬼麵。
蕭衍看著這個最像自己年輕時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溫情。蕭綸輕財愛士,不競人利,雖有性情急躁、喜怒不定的毛病,但自從學佛後已改了許多。那些穿著下人衣服在市井胡鬧的小癖好,在蕭衍看來不過是少年心性。
"六真,朕有要事交予你辦。"蕭衍壓低聲音,"你即刻持密詔前往襄陽,帶上蘭欽和一萬人馬,渡江北上追上陳慶之。"
蕭綸眼睛一亮,瞳孔微微擴大"父皇要兒臣做什麽?"他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鬼麵佛珠。
"見到陳慶之後,立即拿下,押回建康。"蕭衍眼中寒光一閃,"讓蘭欽接管大軍撤回江南。"
蕭綸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個任務正合他意。他早就聽聞陳慶之威名,一直想會會這位傳說中的白袍將軍。更令他興奮的是,父皇竟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他這個"不肖子",而非其他兄長。
"兒臣領旨。"蕭綸幹脆利落地回答,沒有多問一個字。他腦海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招待"這位階下囚將軍了。
蕭衍滿意地點頭。這正是他最欣賞蕭綸的地方——從不問東問西,堅決執行命令。卻不知蕭綸轉身離去時,眼中閃過一絲詭異的光芒,袖中的手指正神經質地撥弄著那串鬼麵佛珠。
"陳慶之"蕭綸在心中默念這個名字,舌尖嚐到一絲血腥味——不知何時,他竟咬破了自己的嘴唇。
與此同時,朱異回到府中,屏退左右,從暗格中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金子。他掂了掂分量,滿意地笑了。這袋金子是陳厲今早送來的"謝禮"。
"陳慶之啊陳慶之,"朱異自言自語,將金子一顆顆倒在案幾上,金塊碰撞發出悅耳的聲響,"要怪就怪你功高震主,不知收斂。"他想起三年前陳慶之在朝堂上當眾指責他貪汙受賄的情景,眼中閃過一絲怨毒,"這次看你怎麽死!"
朱異不知道的是,他的院門外的那棵大樹上,正躺著一個灰袍道人。道人將朱異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輕歎一聲"貪嗔癡三毒俱全,如何修得正果?"
道人說完,偷偷跳下了大樹,來到一個養著許多鴿子的院落,綁上信箋,放飛了一隻信鴿,信鴿正朝著陳慶之大軍北上的方向飛去,道人露出一絲微笑"師弟,這次你該怎麽謝我…"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